APP下载

深度报道怎样做“深”——从系列报道《关爱留守儿童的孝感样本解读》说起

2016-02-13徐文管淳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孝感宏观个案

□徐文 管淳

(孝感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孝感432100)

深度报道怎样做“深”——从系列报道《关爱留守儿童的孝感样本解读》说起

□徐文管淳

(孝感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孝感432100)

2016年3月8日至15日,湖北《孝感日报》刊发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孝感样本解读》的系列报道。这组报道构架为“6+1”,分别是:顶层设计的主导作用,部门联动的合力效应,“三位一体”的网络构建,阵地建设的物质支撑,心灵抚慰的真情补位,活动载体的内生活力。此外还有一篇评论员文章《精耕细作,久久为功》作了总结与展望。现结合这组报道,就深度报道怎样做“深”作如下探讨。

留守儿童历来备受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的孝感样本解读》选取的,恰恰就是这“备受关注”的课题。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命题,也是一个民生关切问题。孝感是劳务大市,留守儿童由来已久。即使到了2016年,在孝感市,幼儿园、中小学在园、在校学生共48万多人。其中,长期以来,留守儿童年保有量达8万人左右。8万左右留守儿童的事,绝对不是一个小事。更何况,留守儿童问题,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关孩子家庭的关切关注,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后续人力资源的培养,事关社会事业的未来。事实上,留守儿童问题,又将长期存在。

从事这一报道,首先面临的困惑,就是不知从哪里下手?跟平时策划深度报道的情形一样,做这项报道一开始,就面临着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说,这项报道要采用怎样的报道取向、分解成怎样一些报道选项、各选项的报道分工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必须厘清。同时,关爱留守儿童的“孝感经验”,孝感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到底有哪些必须总结的经验,这些经验又是否可用于推广?方向不能搞错,选择不能跑题。可是,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议题设置,“问题导向”和“反推法”的结合

为此,结合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情况,“问题导向”有了这样的一些指向:留守儿童主要地存在着哪些问题;做好“关爱工作”有哪些可行、有效的方法和路径;怎样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等等。

结合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采访团队进行了许多的“反推”:一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不采取这个办法行不行?二是关爱留守儿童,哪些办法最好?除了现已采取的这些办法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三是孝感作法,在湖北省其他地方能不能适用?也就是说,你总结的经验,能不能“被复制”……等等。

在孝感,确认是否留守儿童,以孩子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准。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父爱母爱的缺失缺位。如此缺失缺位,怎样对留守儿童做好心灵抚慰,就是一个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这,就成为了一个选题,并且不能含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是有父母陪伴的环境。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与父爱母爱缺失缺位相联系的,就是孩子的教育、生活、安全等问题。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孝感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专题研究,出台了规范性文本文件,又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并通过座谈会、检查督办、联席会、现场推进会等多种形式抓落实。各地响应孝感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梳理、比较、选择、推演所有获得的资讯,《关爱留守儿童的孝感样本解读》最终形成了本文开头列出的六道选题。

表达方式,典型个案与宏观叙事的使用

深度报道需要立意高远,同时,也要深入报道对象的内核、深入社会生活底层。因为,只是埋头生活底层,而没有“仰望星空”的眼界,其结果往往会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只是看到细枝末节、看不到事物背后的“代表性”和深远性。那么,深度报道怎样采集和使用典型个案呢?

首先,心怀全局深入被采访对象的内核和底层采集故事,并在采集故事的同时,不断地丰富报道的主题思想。

其次,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场景、情节,特别要注意搜集细节。在深度报道中灵活地运用场景、情节,特别是细节,可直观地说明深度报道不只是深入到了“最后一公里”,而且深入到了“毛细血管”。

再次,讲故事要有针对性、“有用意”(也就是说,讲故事不是随便讲的,要用心思讲);要敢于揭示矛盾,并在叙述矛盾转化的过程中,展示深度报道的精彩。

深度报道在生动运用典型个案的同时,还必须用好宏观叙事。这里,就宏观叙事的采集与使用作简要说明。

一要真正吃透宏观叙事的精神,并在深入研究宏观叙事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报道的主题思想,使之做到心中有目标。

二要在“讲好故事”的同时,自然流露宏观叙事,从而使典型个案与宏观叙事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也就是,要让典型个案有深厚的背景,让宏观叙事能落地。

三要把握宏观叙事不应只是简单数据的使用,不只是枯燥概念的简单组合。艺术表达、点睛之笔、“换个说法”等,这些手法,都应在宏观叙事中得到应用。

说一件具体事:本次报道的采访过程中,采访团队参加了大悟金色未来幼儿园在大悟城关府前社区开展的一次活动。活动是由幼儿园园长跟社区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上课。当然,这次上课,不是常见的“一人讲、大家听”那样的上课,而是做游戏:给爷爷奶奶们一人发一张纸,然后按照园长的口令,先是折叠,折好之后按口令在纸上撕口子,最后,各人打开纸并展示出来。结果,被撕成的纸型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结合游戏,园长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同一口令下,爷爷奶奶们撕成的纸型都五花八门,所以对孩子不能求全责备。二是每个人撕成的纸型,没有好坏之分。因此,不能拿张家的孩子比李家的孩子,特别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批评自家的孩子,这会让孩子很伤心。只要孩子“动手”,就要热情鼓励。

那么,这次活动是干什么的?就是教育家长。为什么园长可以教育家长?是因为实施“关爱工程”以来,孝感市各幼儿园、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家长学校。开家长学校为什么?就是为了建构家庭、学校、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联动网络。

按顺序把这事理一遍。建构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网络,其中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开设家长学校,由此增强学校与家庭的联动。家长学校怎样开?就是由教育工作者跟家长们沟通与交流,由此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要达到的效果之一,就是让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懂一点适用教育学、心理学。发挥一个又一个爷爷奶奶的作用,就会把科学的关爱,润物细无声地温暖留守儿童。现在可以冷静地问一问,孝感,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是怎么做的?

这,就是深度报道中典型个案与宏观叙事的使用。

理性色彩,理清肌理与揭示规律的追求

评价文章高下的标准或尺度,就是看文章是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文章不在长短,能揭示本质的,就是好文章;揭示浅层的,就是一般化的文章;没有揭示本质的,就是不成功的文章。

以此类推,评价报道是否有深度,有没有一个标准或尺度?其中,评价报道深度的标准或尺度,就是“有道理、站得住”的理性色彩。说报道的深度应有哲学意义、应有理论高度,这当然更好。对于基层媒体来说,报道有理性色彩、能启迪思维、“拿来管用”,这就是事实上的有深度了。

那么,靠什么来支撑报道的理性色彩?支撑报道理性色彩的办法和途径很多,其中,理清思路和揭示规律,是重要手段。怎样来理清报道的思路呢?

第一,顺藤摸瓜、逐层深入,真实弄清其内在结构。

第二,抓住关联度中的“关节点”,打通“任督二脉”。

第三,既要脉络清晰,又要通俗易懂,便于把握。

怎样才能使所写的报道尊重自然规律,并且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不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之所在。而且要心有大目标,是以专题研究或课题研究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事实的。还要对事物的规律作明确表述,但不能让所谓的“规律”脱离于“故事”的讲述之外。

综上所述,理清肌理、总结经验、揭示规律、触及本质,并由此形成报道的理性色彩。如果报道真正拥有了理性色彩,故事讲得好、道理讲得透,这样的报道,就是深度报道的深度了。■

猜你喜欢

孝感宏观个案
湖北孝感 一条短信让救助更暖心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孝感令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宏观与政策
宏观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宏观资讯
宏观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