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6-02-1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阿奇胃肠道过敏性

殷 杰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殷 杰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资料124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以同期儿科中应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应用阿奇霉素后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胃肠道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发热等;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后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发热、过敏反应等,不同剂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较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加重。

阿奇霉素;儿科;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属于15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肺炎球菌、厌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高度杀菌活性,对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具有明显作用。阿奇霉素在胃酸中的稳定性为红霉素的300倍以上[1],口服用药吸收度较高;静脉制剂用药同样能够达到快速、有效的杀菌效果。然而,随着药物应用的推广,其不良反应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造成了较大危害。为了提高阿奇霉素治疗儿科疾病的疗效、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就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儿科疾病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24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中男69例,女55例,年龄2~11岁,平均(6.2±2.4)岁;病程3 d至1个月,平均(10± 5)d;疾病类型:呼吸系统感染8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0例,泌尿系统感染23例。以同期儿科中应

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12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6例,女58例,年龄2~12岁,平均(6.7± 2.1)岁;病程5 d至1个月,平均(11±4)d;疾病类型:呼吸系统感染7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7例,泌尿系统感染2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根据症状采取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治疗。研究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最高剂量不超过0.5 g。将阿奇霉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进行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注时间,每天治疗1次。对照组患儿根据体重口服阿奇霉素,0.25~0.5 g/次,每天1~2次。两组患儿均治疗5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71例次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53例(42.7%),发热6例(4.8%),过敏性皮疹5例(4.0%),过敏性休克5例(4.0%),其他反应2例(1.6%);对照组患儿口服阿奇霉素后,70例次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51例(41.1%),发热7例(5.6%),过敏性皮疹6例(4.8%),过敏性休克6例(4.8%),其余反应3例(2.4%)。两组患儿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 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适应证主要包括由于敏感细菌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鼻窦炎、衣原体感染、尿道炎、肺炎支原体感染、鹦鹉热衣原体非典型肺炎、尿道炎等[2-3]。阿奇霉素是第一个对酸环境稳定的15环含氮大环内酯类衍生物,通过口服到达胃部后很少遭受破坏,进而通过十二指肠进入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组织中,促使血清水平快速下降、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的50倍以上;并被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摄取,一旦发生局部感染,巨细胞被激活后向感染细胞组织转移,随后释放出高浓度的阿奇霉素阻碍细胞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单次用药半衰期最长可达48 h,给予最低药量时仍然能够满足杀菌需要。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前首先进行细菌培养,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是否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治疗多种病原菌感染的疗效均非常显著,尤其是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非常突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部分患儿对于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或者应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进而选择阿奇霉素进行干预。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儿科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不利于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儿科应用阿奇霉素过程中应该进行药学监护,对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儿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干预,缓解不良反应、促进患儿健康。

3.2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本研究结果发现,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与口服用药均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且两种用药方式造成的不良反应现象并无明显差异。无论采用哪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重视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本研究分析发现应用阿奇霉素后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种。

3.2.1胃肠道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静脉用药后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53例,口服用药后出现51例,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等,部分年龄较小、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患儿表现为啼哭、拒乳、面部潮红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抽搐。

3.2.2发热 部分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后会出现发热症状,主要表现为用药之前体温未上升,而用药后出现体温骤升现象。此时患儿面色潮红,年龄较小的患儿出现哭闹,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能有烦躁现象。

3.2.3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是常见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之一,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喉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休克病死。因此,变态反应是阿奇霉素用药过程中应当密切监测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患儿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患儿主要表现为应用阿奇霉素15 min后出现烦躁、大汗淋漓、四肢冰凉、面色发绀、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尽管在临床上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其危害巨大,应当引起重视。过敏性皮疹主要表现为手心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小米粒大小皮疹,首发部位在手心,随后会分布于头面部、躯干、颈部、四肢等,压迫皮疹会褪色,发生后应立刻停止用药,并采取抗变态反应治疗,通常于3 d内皮疹会逐渐消失。此外,乔红梅等[4]报道部分患儿会出现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用药12 h内出现瘙痒、全身有丘疹样荨麻疹,呈对称性分布,颜面及双上肢均有,有明显的瘙痒症状。此时需要立刻停止应用阿奇霉素,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3.2.4其他不良反应 应用阿奇霉素之后,还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血液系统、肝毒性及微循环障碍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嗜睡、醉酒样不良反应、前庭功能障碍及锥体外系反应。其中嗜睡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一般在用药3 d内出现精神不振、嗜睡、食欲下降等症状,此时需立刻停药,并给予维生素C口服治疗,一般在次日症状能够得到缓解。此外,还有报道应用阿奇霉素后急性喘息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有患儿在其他医院拍摄胸片显示双肺有斑片状阴影,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0.2 g静脉滴注5 min后患儿出现胸部不适,用药20 min后症状明显加重,且出现胸闷、气短、干咳和喘息,停药后按常规过敏进行处理后未好转。患儿呼吸频率明显上升,无法平卧、明显鼻扇、口周发绀、心音达到每分钟162次,检查提示低氧血症,最终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经对症治疗后缓解。

3.3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3.3.1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阿奇霉素在儿科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多,且不同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提示无论哪一种用药方式均需要引起重视。首先,在用药前应当通过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阿奇霉素的适应证。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于2岁以下婴幼儿的疗效与安全性目前尚无明确的指标,注射用阿奇霉素对于16岁以下患儿的安全性也不明确,使用过程中应当慎重。在用药前应当做好资料随访,了解患儿的过敏史及是否为过敏体质,用药后密切监测反应,对于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的患儿应当禁止使用阿奇霉素。

3.3.2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针对胃肠道反应:如果患儿出现胃肠道症状应当立即停止用药,待症状逐渐缓解之后降低静脉滴注速度,如果停药及减速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应当停止用物,并采取对症治疗,防止严重不良后果发生。同时,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后容易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因此需及时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地塞米松等药物缓解临床症状[5],对于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的患儿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胃复安,缓解不良反应。

针对发热:立即停止用药,使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继续用药还可能造成体温进一步上升。针对体温过高的患儿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体温>40 ℃时应该配合药物进行降温。

针对变态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对症治疗,针对患儿实际情况予以处理,采取抗过敏治疗,扩充周围血容量,从而抑制症状加重,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通常在60 min内得以缓解。

除做好上述预防和治疗措施外,还应当做好联合用药的监测,阿奇霉素不能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两者结合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加重细菌的耐药性,甚至加重不良反应现象。此外,阿奇霉素也不能够与含铝或含镁的抗酸药物同时应用,很可能降低阿奇霉素的血药峰浓度,必要时应该至少保证阿奇霉素在应用含铝药物1~2 h前应用。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属于长效抗生素,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时间,禁止每天多次用药,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疗程在5 d以下,需要连续治疗时至少间隔3 d后再用药。通过以上措施预防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儿的健康。

[1]白平生,熊凤梅.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J].西北药学杂志,2011,26(4):312.

[2]华志红,宋治军,王伟,等.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4):286-287.

[3]庞祥华,吴学典.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8):1077-1079.

[4]乔红梅,成焕吉,尤海龙,等.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6):1750-1752.

[5]邹机朝,熊升华,程均,等.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5):65-69.

R978.1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9.007

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外科药局,辽宁阜新 123000

猜你喜欢

阿奇胃肠道过敏性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阿奇,出发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过敏性肺炎患者的CT诊断表现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