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与探索
2016-02-13曲孝丽
曲孝丽
天津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与探索
曲孝丽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天津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总纲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进一步推进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创新理念,以科学思维谋划老龄工作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首要就是在理念上有新突破,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做好老龄工作的顶层设计。
(一)站在“两个事关”高度谋划老龄工作。习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从天津市发展形势来看,截至2015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230.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2.43%,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列全国第三。要从总书记“两个事关”科学判断的高度,围绕美丽天津建设总体部署,结合天津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加强老龄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将老龄工作谋划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长远规划之中,确保全体老年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二)着眼“三个结合”谋划老龄工作。习总书记要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这充分说明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厘清党委、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责任,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承受能力、面对的老龄化发展挑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未雨绸缪,科学编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三)围绕“四个转变”谋划老龄工作。习总书记要求,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统筹协调转变,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多年来,天津市上下加大投入、扎实工作,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政策措施、工作基础、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积极老龄化理念,主动把握老龄化发展挑战与机遇;树立统筹协调理念,加大资源要素整合力度;树立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理念,增强全社会共同应对老龄化的责任意识;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坚持物质与精神需求并重、生存保障与生活质量并重,切实谋划好老龄工作。
二、创新政策,以法治方式支撑老龄工作
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是推进老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习总书记讲话为行动指南,着力加大政策创制力度,努力建立健全一套完备衔接、精谨规范的老龄政策制度体系。
(一)加大调查摸底力度。习总书记强调,要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群体内部结构日益多样,服务需求日益多元,亟需制定出台具有操作性、实效性的政策制度,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要加大调查摸底力度,建立落实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广泛深入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特别是不同类型的老年群体中,摸清老年人的居住、健康、精神、经济、医疗等状况,确保对老年人状况掌握清晰、政策制定落实有据有效。
(二)加大政策完善力度。习总书记要求,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近年来,天津市老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兜底线、保重点、广覆盖”的原则,制定出台了老年人赡养、救助、福利、优待、教育等多项政策制度,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政策制度获评为“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有力保障了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需求。
(三)加大政策创制力度。习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法,梳理升华为政策制度。当前,重点是要在医养融合方面,有效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政策对接,探索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在规范管理方面,以落实养老服务地方标准为依托,加快制定出台养老机构分类管理规范;在困难老年群体关爱方面,充分关注农村留守老年人实际需求,研究制定关爱服务政策;在慈善服务方面,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更多慈善组织承接为老服务。
三、创新举措,以发展产业助推老龄工作
习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总书记讲话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
(一)挖掘市场潜力。习总书记指出,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供给方面,以养老服务业、老年健康服务业、老年文化服务业为主线,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培育完整的老龄服务产业供给链;在需求方面,引导老年人树立养老消费理念,按照“政府补贴一部分、个人担负一部分、慈善支持一部分、企业让利一部分”的思路,探索设立老年社会福利卡等形式,充分激发养老服务有效市场需求。
(二)撬动市场资源。习总书记要求,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广泛调动社会优势资源要素,在政策引导上,完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设施建设上,落实社区养老设施建设规划,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推进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运营;在融资渠道上,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项目模式运作探索;在供需对接上,采取推介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在发展手段上,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养老手段,让“互联网+”成为新常态。
(三)规范市场运行。习总书记要求,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要着力强化政府监管,严格执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管理办法,细化完善养老服务从业组织的准入、退出、监管制度;要着力强化标准评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切实加强养老服务和老龄产品的质量监督。
四、创新格局,以全员参与做大老龄工作
老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方方面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协作意识,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各方能动作用。
(一)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习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将老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发挥老龄委作用,完善议事规则和协调联络、监督检查制度。要强化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在关爱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吸引社会慈善资源、宣传普及积极的养老观念等方面的优势作用。要加强上下联动,完善基层老龄工作网络,做到老龄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方议事。
(二)发挥老人能动作用。习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要大力宣传倡导“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引导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年生活,不断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充分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担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担当促进社会和谐的“减压阀”;充分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银龄行动”,担当工匠技艺的“传输器”。
(三)强化社会关注支持。习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要弘扬孝亲敬老文化,把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加大普法教育宣传力度,加强家庭责任建设,使孝老、敬老、尊老、爱老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作者系天津市民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