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追风筝的人》的圆形叙事结构

2016-02-13许琪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许琪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试论《追风筝的人》的圆形叙事结构

许琪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现代作家胡塞尼的处女作,书中细腻真挚的感情刻画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除此之外,小说对于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以及与他们父辈之间的爱、背叛与救赎的叙述,运用了诸多圆形叙事结构而格外引人注目。通过在圆形叙事模式展开的故事情节中,小说的叙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小说独具特色的圆形叙事艺术。

《追风筝的人》;圆形叙事;镜像结构

《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涉及到三对父子之间命运的轮回,主要讲述了移居美国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成年后,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与仆人哈桑以及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关于爱、忠诚、背叛与救赎的故事。“我”在一次风筝比赛后目睹哈桑遭受欺侮,却没有像哈桑平时保护我一样为他挺身而出,反而因内心愧疚陷害哈桑,并逼走了他和他的父亲阿里。因为自己的背叛“我”始终不能释怀,后来得知哈桑其实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多年以后的“我”最终选择面对一切,踏上了救赎之路,并救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小说中除了真挚的感情刻画,其圆形叙事结构的特色也尤为突出。所谓圆形叙事是指:文本叙事由起点出发,经过一个叙事过程过渡到叙事终点,但叙事由起点到终点并不是一个按时间顺序自然发展而成的直线式叙事,而是终点又回归到原点,形成一个近似的“圆”。即故事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最终又回到了这里,形成了一个叙述的圆形。它不是简单封闭的圆形,而是一个超越升华的“圆”。小说在这样一个圆形的叙述中揭示了人性起伏以及精神救赎的主题。

一、“来——去——来”的圆形叙事结构

小说开篇以一种回忆体式的口吻拉开故事序幕,从主人公童年时居住在阿富汗的经历开始讲述,故事便按照“来——去——来”的叙事结构依次展开,形成了一个叙述的圆形。作者在回忆中回到了过去又与现在的生活对接,表现的是现在对过去的救赎。小说主人公在原来居住的地方生活(功能1);为了实现某一目的(或者没有具体的目的)离家出走(功能2);主人公再次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功能3)。比如,分析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和仆人哈桑的人生经历等,大致都属于这一圆形叙事结构。

(一)阿米尔

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位富家少爷,他与仆人哈桑情同兄弟,童年时期一直与父亲生活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但此时的阿富汗还未经历战争(功能1)。后来阿米尔因为对哈桑的背叛一直良心难安,所以产生了逃离的想法。之后便因为战争,阿米尔离开故土随父亲移居美国(功能2)。多年以后,阿米尔在美国成家立业,但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的背叛行为,于是阿米尔再度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踏上了自我救赎之路(功能3)。由此,阿米尔的主要人生经历以及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便在“来——去——来”的叙事结构中贯穿起来。通过对小说圆形叙事结构的分析,我们对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及救赎心路更为清晰。

(二)哈桑

哈桑是阿米尔家忠心耿耿的仆人,陪伴了阿米尔的童年时光,最初也是生活在阿富汗喀布尔的阿米尔家里(功能1)。在后来的一次风筝比赛中,他为了帮阿米尔追到风筝惨遭阿塞夫的侮辱,阿米尔因自己没有出手相救而被愧疚感折磨,便设计陷害哈桑并逼走了他,于是哈桑就和父亲阿里离开了阿米尔的家(功能2)。哈桑长大之后也娶妻生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由于阿米尔随父亲移居美国,遗留在阿富汗的房子无人看管,阿米尔父亲的好友拉辛汗便找到哈桑,并向其说明了情况。哈桑一家为了报答阿米尔父亲的恩情,答应回去帮忙照看废弃的房子,于是哈桑又重新回到自己当年居住过的地方。后来由于战乱,哈桑一家为了保护阿米尔的房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功能3)。于是哈桑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就在“来——去——来”的圆形叙事结构中得以凸显,一个善良无私、勇敢忠诚的形象便被勾勒出来。

小说通过来与去的空间循环,讲述了命运的聚散无常,呈现了一个个饱满鲜活的人物,进而让读者深入领略人物内心之间的情感起伏与心理变化。

二、镜像结构

在小说圆形叙述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作者胡塞尼还突出运用了“镜像结构”。镜像理论由拉康提出,而所谓镜像结构是指:人物之间或人物自身前后行为的相同、相似或某种特殊联系,使故事的前后情节如镜像一般互相映照。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想一次性揭示人物的完整性格特征或情节的全部,往往会使用镜像结构。先将事件全部打碎,然后再通过不同的人物关系、意象特征、环境条件和时空的复现等方式和手段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作者的深入揣摩和仔细思考,将这些情节或细节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一)重复互映的意象

小说中运用了包括风筝、弹弓、兔唇、石榴树等多个意象,这些意象不断地重复对比出现并贯穿文本,形成了内容的前后呼应。同时,这些反复出现的意象本身也构成了一种圆形的叙事内容。

1.风筝意象

小说起于风筝,止于风筝。阿米尔曾说过,风筝算是他和父亲之间唯一有交集的地方,因为父亲总不满阿米尔的懦弱,只有风筝是阿米尔擅长并能表现勇气的运动,能够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肯定。童年时期,哈桑总是拼尽全力帮我追回风筝,也因为风筝我犯下了错误而一直深受良心谴责,同时也可以说,正是风筝化解了三代人之间的心灵之墙,也化解了阿米尔内心的纠结和罪恶感。小说结尾,阿米尔努力为自闭的索拉博追风筝,仿佛所有在故事中发生的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原点。风筝意象不断在小说中出现、前后互映,贯穿主人公由小到大的成长记忆,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叙事内容。

2.兔唇意象

儿时的哈桑总是对我微笑,微笑的兔唇从中间裂开就像燃着火一样灿烂。而阿米尔内心却嫉妒哈桑因兔唇的缺陷得到父亲的关爱,竟也产生了希望自己也有兔唇这一想法。后来阿米尔的父亲请来医生帮助哈桑修复了兔唇,于是哈桑从此便没有了兔唇。但因为风筝比赛之后我对哈桑的不友好,哈桑在整容后却不再微笑了。成年之后的阿米尔依旧难逃良心谴责,鼓起勇气救回索拉博,但在与阿塞夫的搏斗过程中,阿米尔的嘴唇被撕裂,就像哈桑的兔唇一样。兔唇最后循环出现到阿米尔身上,暗示了阿米尔的成长以及与哈桑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小说的结尾,我因自己打动了自闭的索拉博而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微笑的兔唇意象再次出现,反映出阿米尔与哈桑、索拉博已心意相通,阿米尔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

(二)互为镜像的命运

在小说整个人物命运的圆形循环之下,作者胡塞尼主要设置了三对父子之间命运的轮回,这种相似的命运如同镜子一般在人物之间相互映照,使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宿命色彩。小说主要人物阿米尔及父亲、哈桑、阿里、索拉博的形象并置对照,如同“参照系”一般互为定义、对称和补充,由此形成人物的“镜像”对照关系,他们从彼此身上反射出自身的形象,并不断确立自我,形成自己的认识成长指向,走向救赎与升华。

阿米尔的父亲与阿里互为镜像,都曾遭到妻子的背叛。阿米尔的母亲索拉雅在年轻时候行为放荡、离经叛道,曾与男人私奔有过不堪回首的往事。在与阿米尔父亲结婚后,表现出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形象,她的这种体贴何尝不是对自己行为的赎罪;而阿里的妻子也曾背叛他,与阿米尔的父亲有私情并生下患有先天兔唇的残疾孩子哈桑。

哈桑和父亲阿里互为镜像,他们对自己的主人忠心耿耿却遭到主人的背叛,但即使如此依然不改忠心。阿里竟然可以忍受自己妻子与阿米尔父亲的私情,并且对两人所生的孩子哈桑视为己出,最后却被陷害而离开;哈桑不在乎阿米尔对自己的背叛依旧毫无保留地付出,最后甚至为了保护阿米尔的家园而奉献了生命。伴随着这种背叛而产生的救赎同样发生在阿米尔及其父亲的人生中,阿米尔父亲因对阿里的背叛而待他亲如兄弟,关心哈桑甚至让阿米尔都嫉妒,热心帮助穷人,乐善好施,以此来完成自我的救赎;阿米尔也因背叛自己最忠诚的朋友哈桑多年来饱受良心谴责,最终鼓起勇气重回故乡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对他视如己出,完成自我的救赎。

除此之外,哈桑和他的孩子索拉博也表现出了互为镜像。那照片中一模一样的脸庞,那善良温顺的眼神,对弹弓出神入化的掌握,以及那与生俱来的对阿米尔的忠诚与依恋,索拉博就是哈桑的再生。索拉博继承了哈桑善良忠诚的品质并与父亲有一样的爱好——弹弓,却不幸遭到阿塞夫比对待哈桑还要悲惨的侮辱。索拉博代替哈桑给了阿米尔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阿米尔后悔当初对哈桑没有挺身而出,所以拼死也要救索拉博。在阿米尔与阿塞夫殊死搏斗时,索拉博像当年父亲哈桑保护阿米尔一样,举起弹弓将阿塞夫打成了独眼龙。最后,阿米尔替代哈桑帮索拉博追风筝,并对索拉博重复了哈桑曾经对他说过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总之,小说中的圆形叙事结构还表现出了人性善恶循环的圆形,由忠诚到背叛再到救赎的圆形,甚至还可以说包含了死亡与再生的圆形。同时镜像结构在圆形叙事结构中的使用,使叙事起点、叙事过程和叙事终点各部分之间联系、衔接得更为紧密,形成前后的相互映照与呼应。人物命运之间互为镜像构成复杂的叠加,丰富了小说的叙事层次,使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张力,形成了特殊的审美效果。

[1](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谭君强.叙事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4](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8-80.

[5]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10).

[6](法)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刘君涛.从镜像结构看秀拉的人物组合与叙事风格[J].外国文学研究,2000(4).

I106

A

1673-0046(2016)10-0193-03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感恩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