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16-02-13曹焱
曹焱
(山西省贸易学校,山西太原030012)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曹焱
(山西省贸易学校,山西太原030012)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在资金管理和招生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开始日益凸显了会计管理方面的问题。会计风险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而如何管理和控制会计风险,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并立足于会计风险管控视角,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框架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构建,旨在高校内部形成一个自我监督、制约和协调的控制机制,更好地实现高校管理的目标,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会计控制体系;高校;问题;原因;措施
随着日益增强的高等教育需求,以及不断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各高校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由此,要求高校合理配置资源,高效使用资金。而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对高校会计管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构建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已是潮流所向、刻不容缓。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实施中面临的困境
1.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存在缺陷
在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控制环境是基础,它是有效使用内部控制方法的保障,能有效地推动高校整体工作的运行。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会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但很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都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涵。一旦遇到相关监督检查和实际问题,则是回避制度的执行,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能实现理想的效果。
2.缺乏成熟的治理环境
完善的治理结构,是内控体系的支撑和保障。但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治理结构中,还有许多的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和政府之间并没有梳理清晰二者之间的关系,政府没有完全尽到对公办高校的责任,而对民办高校又有过多的干预;二是高校缺乏明确的管理方式和产权结构,不能有效利用与合理监控银行贷款的合理性。正是由于高校产权代表缺位,而使会计预算没有硬化。无论是对合法权利的激励,还是权力膨胀的牵制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
3.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高校大幅提升了教育的入学率,进而也不断增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使高校在目前的基础建设中短缺资金。为了对建设资金更多筹集,而产生了“银校合作”这种新的融资模式。这样,开始日益凸显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会计风险问题。在高校内部控制中,对会计风险的控制和方法,已经是迫在眉睫。但目前在传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下,高校缺乏有效甄别会计风险的能力。由于严重缺乏相应的会计风险应对措施,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涉及会计风险管理,对于学校经营中存在的各类风险,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分析。
4.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在现阶段,还有大量的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编制会计预算时,很多都是走过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短视现象。同时,在成本核算时,对金额的合理性很少考虑;二是在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核算与监督标准,实际执行也很少按照编制的预算进行。多年来,对预算人员的素质培养也一直欠缺。
二、我国高等院校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原因剖析
1.高校管理者具有相对淡薄的内部控制意识
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多数高校的领导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是高校会计工作的核心。因此,需要过分关注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但对于员工素质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非物质层面的内部控制体系,重视度却远远不够。政府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缺乏法人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相对淡薄的经济意识,认为高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破产,所以风险管控的动力严重匮乏。
2.高校缺乏合理的治理结构
目前高校基本上都是实行校长负责制,尤其是一些公办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任何科学的以约束为特征的内部治理机制。这就造成作为高校委托方和出资委托人的高校,对政府过分依赖,没有周全地考虑一些内部会计控制风险。对于高校自主办理的事务,政府又无端进行干预。正是因为政府的越位和高校的缺位,而导致职责不清、使高校缺乏健全的监督监管机制,进而使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有较低的运作效率。
3.高校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在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方面,还比较僵化。学校执行过程和整体的决策,具有过长的链条,不能有效形成高校各个层级间的效率互补和压力传递。同时,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缺乏方向性的指引和原则性的规定。在对具体问题的决策中,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分析手段,进而不能真正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许多高校在扩张规模方面,匆忙上马,缺乏技术上的科学论证和详细测算。对自身的还贷能力和基建贷款后果,缺乏一定的风险预测和详细的会计分析。
一旦央行紧缩银根,则巨额本息会使高校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三、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途径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高校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会计风险,亟待构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与高校运行特征相符,以此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1.优化内控环境、使高校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首先,高校应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制度中,纳入内部控制制度,使执行落实和监督检查,以及构造决策分析相互制约又彼此分离。保障高校科学制定内部决策,并良性运转各项会计管理工作。高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充分认识到内控体系建设和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高校内部监控制度带头执行。另外,内控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是能否有效实施内控制度的关键。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内部控制意识,拥有扎实的审计知识和会计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高校会计管理岗位的人员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专业技能和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2.规范高校预算制度,使预算管理与编制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
高校内部控制的最基础工作,就是对预算的控制工作。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应对绩效考核的整体制度和具体标准进行逐步建立,使当前的预算形式逐步实现滚动预算。通过实施优质培训,使会计预算编制和管理人员深入了解高校的风险水平、发展规划情况和债务债权情况,以保证编制优质的预算。
3.健全高校会计制度,对风险防范及预警机制进行构建
高校管理者应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学校运行的会计风险随时关注。首先,应利用有效的控制方法,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将事前控制工作做好;其次,做好事中控制。在高校自身控制的范围内,做好会计风险管控工作;再次,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将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盲目扩建而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规避。构建强有力的约束体系和监督机制,做好合规管理和科学决策,引导高校正常运转。最后,建立高校会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会计分析与核算,对学校会计风险变化随时进行监测,对无限扩大的融资风险进行严格控制。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各项控制活动进行完善
高校为了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应建立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日常的教学科研应有效衔接短期预算管理和长期规划,形成具有沟通效应和良性循环的预算体系。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为此,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相关人员必须要及时沟通协作,才能使预算编制的透明度和完整性真正实现。
5.建立决策与信息披露机制,使内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伴随着持续扩张的办学规模和日益加快的高校发展速度,高校亟待改进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措施。立足于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视角,高校还应披露无形资产、债券资产和在建工程。特别是对在建工程金额巨大的,要提供全面和客观的会计信息,对主要信息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给予满足。立足于信息的有用性视角,高校的会计管理活动还应密切联系其他建设工作及教学科研工作。规定会计部门将本单位的相关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定期进行通报,使因为信息沟通不通畅,而产生较为低下的效率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在内部控制活动和会计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和高科技手段,对学校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发挥网络会计的作用,对内部控制和会计管理的完善的信息资源库进行建立,使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运转的效果和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6.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以形成更加高效的监督机制
高校的外部监督主要采用会计报表和外部审计两种形式,而内部主要是内部审计。国家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干预,使高校预算与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强化。高校自身也应该对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控制充分借鉴,并有效监督高校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情况,是其主要的职责所在。所以,在高校内控制度建设中,会计监督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监督检查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更加的系统化和制度化,进而使监督机制更加的高效有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需要扩展到风险审计和管理审计方面,而不再局限于查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罚规定和审计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实施审计的要求、方式、内容和对象,以便稳步提升审计质量,使高校会计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迈进。同时,对德才兼备的专职审计人员进行配备,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对内审工作职责更好地胜任,以便对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保障。
[1]都晓光.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2015(35):102-104.
[2]王士红,顾远东.国家审计人员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知识共享行为[J].审计研究,2012(1):77-79.
[3]朱灵通,方宝璋.论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J].审计研究,2012(1):88-90.
[4]石莎莎,杨明亮.高校领导社会责任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2(2):74-76.
[5]赵焘.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框架的主要内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28-30.
F23
A
1673-0046(2016)10-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