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大学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02-13武汉大学图书馆

图书情报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武汉大学十三五文献

武汉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武汉大学图书馆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校新百年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实施新“三步走”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也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全面推进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时期,按照学校关于做好二级单位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图书馆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回顾与总结武汉大学图书馆“十二五”期间在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文化建设、国际化与学术研究、国内外地位、队伍建设、管理改革与制度建设、党群工作、和谐平安图书馆建设、馆舍基础设施与现代化办馆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挑战与历史机遇,从内涵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开放发展战略、共享发展战略及和谐发展战略六个方面规划“十三五”时期图书馆的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并对其规划管理与组织实施进行说明。

1 回顾与总结

“十二五”期间,图书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文化强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省、市、学校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全民阅读计划、共建读书之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等发展战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供信息资源保障为重点,以提升服务水平和提高研究能力为核心,以跟踪、参与、联合国内外图书馆共建共享计划为指引,以基础设施优化、信息技术环境革新、人才强馆战略为保证,以理顺深化全校图书资料系统和图书馆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和谐图书馆和平安图书馆的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内部管理体制、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工作、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1.1 “十二五”建设取得的成效

1.1.1 文献资源建设稳步推进

(1)文献购置经费逐年提高,文献入藏总量稳步增长,购置经费从2010年的2 660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3 537万元,文献入藏总量从1 134万册增加到1 651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从432个增加到现在的474个,文献数据库的内容已经基本涵盖了武汉大学所有的学科专业。数字资源总量增长迅速,占文献资源总量的比重不断加大。

(2)我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的拥有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已经形成印刷型文献、数字化文献和网上文献信息三位一体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3)开展馆藏和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回溯工作,完成15个院系资料室回溯建库任务,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学校文献购置费使用效益,全校图书资料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推进。

1.1.2 服务师生的能力不断升级图书馆始终坚持“服务第一,师生为本”的原则,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应用,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更新丰富和应用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不断加强与师生读者、学院、机关职能部门、学生社团、项目课题组的交流互动,不断提高服务师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图书馆已经具备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听音收视、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课题查新、读者教育、馆际互借、文献复制、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

(2)充分挖掘图书馆内部潜力,延长开放时间,保证图书馆每周七天开门对外服务,读者每天平均入馆量超过1万人次。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知识导航,网络资源24小时对外服务。借助手机平台,开通移动图书馆。在图书馆主页开设网上咨询台、官方微博、微信、QQ咨询和馆长信箱,设计并推出虚拟馆员“小布”,建立畅通的读者沟通渠道,及时回复和解决读者提出的各种意见和问题。目前官方微博粉丝人数已高居985高校第二名。

(3)紧密结合新馆开放,重新调整资源布局,开设新书展区,主题书展,信息共享空间,个人和团体研修室等,全面实现了藏借阅咨一体化开放管理模式。

(4)积极开展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和科技查新服务,建立了遍及全国、联通世界的文献资源共享网络。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数不断增加,文献传递请求量持续上升,文献传递工作在全国排名高居前三位,并多次荣获优质服务一等奖、CASHL宣传推广奖及特别贡献奖。

(5)全面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和学科组制度,搭建学科服务平台31个。积极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科学分析和决策支持。利用SCI/ SSCI等检索工具和ESI/Incites等学科文献评价工具,开展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科研竞争力分析及投稿指引等工作,每年面向全校发布《武汉大学学科发展态势分析报告》等三个深度报告,为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改革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了科学详实的情报支持,为推动我校高水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6)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培训,提高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断优化读者培训模式,信息素养教育成效显著,读者培训人次不断攀升。

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5年,全馆共接待读者2 143万余人次,借还图书892万余册次;图书馆网站首页访问量3 050万次,馆藏书目检索系统的总浏览量6 580万次,电子资源访问量2 605万次。图书馆五年间累计培训读者近10万人次。开设MOOC式必修课“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荣获2015年首届“泛雅杯全国教师慕课教学大赛”二等奖。

1.1.3 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作为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我馆非常重视文化建设。

(1)构建宣传文化工作新体制,推出“文脉华章——传承文化工程、共知共享——公益文化工程、明诚弘毅——成才文化工程、馨香珞珈——悦读文化工程、至精至诚——服务文化工程、改革创新——活力文化工程、创先争优——卓越文化工程、靓艺炫秀——精彩文化工程”等文化建设八大工程,构建了覆盖全馆的宣传员队伍,评选了一批图书馆宣传工作示范项目和先进个人。各类媒体报道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有力提升了图书馆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2)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举办“服务质量管理月”,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培训。

(3)结合总馆新馆建设,策划形成了巨型铜雕“文明的符号”、“理想树”等实体文化景观;专设珞珈文库、名家专藏文库等固定人文文化展,定期举办专题书展、专题摄影展等。

(4)图书馆开展服务文化创优活动,举办武汉大学读书节和文化宣传月活动,开通图书馆工作网,创办“文华讲坛”、《文华书潮》,有效促进阅读推广。

图书馆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党委选送的案例被评为武汉大学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精神文明创新案例第一名。连续两年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武汉大学读书节”获评“武汉市2014年度读书之城建设十大品牌读书活动”,《文华书潮》成为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指定书香园地”,图书馆网站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单位评为第七届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图书馆选送的案例《基于卡通形象“小布”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获201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经典——2015武汉大学读书节经典名著在线游戏》获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一等奖等。

1.1.4 国际化与学术研究水平持续进步

(1)“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学图书馆与美国、日本、欧洲、澳洲、台湾、香港、澳门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馆际交流或协作关系,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的局面。先后举办和承办了国内外图书馆高端学术会议4场,派出业务骨干近300人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接待来访海内外图书馆专家学者近20人。

(2)图书馆不断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增设了馆内自创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立项的级别、数量及科研经费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五年来图书馆职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科技厅以及武汉大学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59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700余万元。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91篇,出版著作26部。

1.1.5 图书馆在国内外地位影响日益增强图书馆认真贯彻学校“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CALIS、CASHL、CADAL等国家级文献服务系统区域中心的枢纽作用,积极推进全国性、地区性和本校的文献资源共建和共享服务。

(1)“十二五”期间,根据学校签订的协议,图书馆落实了与40余所高校的合作和对口支援协议;积极促成湘鄂赣三省图书馆资源共享。与武汉行政区域内的科研院所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企业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成立“武汉地区图书馆联盟”。先后与国内外100多所图书馆和学术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关系。

(2)支持武汉市“读书之城”和“大学之城”建设,推动文化惠民与文化为民。2012年积极促成武汉大学与武昌区政府签署共建“读书之城”协议。2013年我馆被评为武昌区创建读书之城优秀组织单位。

(3)重视古籍特藏工作,获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图书馆先后接待过多位中央部委、省市领导、知名学者参观指导,接待来访交流国内外图书馆同行专家数千人次。图书馆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不断增强。

1.1.6 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1)随着办馆条件的显著改善,图书馆根据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开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高效、求真务实、勤政廉洁“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每年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举行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测评。

(2)建立健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竞争性选拔、述职考核评价等制度,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高。

(3)制定了人才强馆战略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定期组织中层干部培训班、馆员全员培训,举办青年馆员培训班、图书馆服务与管理创新论坛等。馆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逐渐优化,截至2015年12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已达到85%。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已达到25%。

“十二五”期间,图书馆先后有20多人次被评为武汉大学教育先进工作者、湖北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图工委优秀工作者、武汉大学优秀女职工、武汉大学服务教职工先进个人等。

1.1.7 管理改革与制度建设成效显著

(1)图书馆秉承“坚持集体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尊重馆员立馆,开展民主管理;实行依法办馆,严格管理制度;提高服务效率,推进工作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思想,积极探索、完善和创新高校图书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会、馆长办公会、馆务会、馆务咨询制度,实行二级党代会、教代会制度。

(2)全面制定和修订图书馆规章制度,行政业务制度规范已结集印发全馆,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工作规范。健全和完善图书馆办事公开制度,不断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把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3)在前四轮改革基础上,先后于2012年和2015年又进行了二轮共计六轮岗位聘任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了总分馆体制架构,建立并不断完善竞争上岗、考核考评、聘期管理的机制,为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1.8 党群工作凝心聚力卓有成效

(1)图书馆党委结合本馆服务工作的特点和本质要求,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访两创”活动、文明服务单位创建活动、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梳理廉政风险点,强化对重点岗位管理,深入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学习中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举办廉政报告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

(2)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集体决策、党风廉政建设、财经纪律、采购招投标等一系列制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构建压力传导责任体系和防控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图书馆的党群工作卓有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为图书馆营造和谐氛围、凝聚力量,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创造了条件。因图书馆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武汉大学文明单位、武汉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分党委。

1.1.9 和谐平安图书馆建设不断深化图书馆注重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为他们开展各项活动创造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工会、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项工作出现可喜局面。

(1)图书馆连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二级教代会先进单位、武汉大学先进二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被评为2013湖北省教育系统工会先进女职工委员会。信息服务中心被评为2015年武汉市巾帼文明岗。图书馆职工文体活动活跃,在各类比赛中成绩突出,多次获得省、市和学校各类赛事优异成绩,极大地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荣誉感和自豪感。

(2)图书馆团总支是学校教职工团建的重点单位,对凝聚青年创先争优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各种比赛、联谊活动、义务劳动,积极配合参与每年的读书节、文化宣传月活动,提高了广大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一批优秀青年团员成为本部门的业务骨干,有的还担任了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3)图书馆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和职工消防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安全教育管理和稳定工作责任制,构建了五级责任体系,鼓励推广安全教育管理和稳定工作新机制、新措施、新办法,图书馆多次被评为武汉大学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标兵单位和优胜单位。

1.1.10 馆舍基础设施与现代化办馆条件显著改善

(1)“十二五”期间,我们先后完成了图书馆总馆新馆扩建工程,完成了工学分馆、医学分馆的整体维修改造,目前信息分馆新馆即将交付使用,总馆旧馆改造也已动工。

(2)按照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师生需求设置了个人和集体研修室、学术报告厅、信息共享空间、新书展区、多媒体阅览及影视厅、密集书库等。

(3)古籍书库配备有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全部使用樟木书柜,彻底解决了自抗战胜利复校以来延绵半个多世纪一直没有解决的古籍保存问题。

(4)图书馆全面实行物业化管理,总馆引进了一级资质物业公司。以总馆新馆开馆为标志,图书馆的馆舍条件和环境面貌得到根本改观。

截止到2015年底,图书馆共拥有各类计算机1 000余台,各类服务器近80台,存储器十余套,存储容量达250TB,各类自助服务设备70余套,实现了从总馆到各分馆自助服务的全覆盖,提供图书借还、打复印及扫描、座位预约、存取包、报刊阅读、多媒体视听等自助服务。为阅览座位普遍安装了电源插座,实现了无线校园网络全覆盖。预计信息科学分馆新馆、总馆E栋维修改造工程完成后,图书馆馆舍总面积将达7.4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将达到7 500个。

2 “十三五”的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

2.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全面推进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目标要求相比较,图书馆的发展与其承担的使命、宏伟的目标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期待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在图书馆发展方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特点、读者需求呈现的新要求、服务模式表现的新趋势把握应对还不够主动有为有效。经费投入及办馆条件不足,生均馆舍面积、生均图书册数、馆舍阅览座位还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人与书、藏与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服务的广度深度仍然难以满足学校发展、师生发展和社会开放的需求。智慧图书馆建设相对落后,科学研究不够,国际化水平不高。在现代图书馆治理方面,全校图书资料一体化改革不到位,内部管理的机制、制度、方式还不够健全。在队伍建设方面,应对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挑战的拔尖人才匮乏,青年馆员和部分高学历馆员队伍不稳,流失较多,部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亟待提高。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之,发展标准不够高、速度不够快、内涵不够充分,改革创新办法不够多、步子不够稳、效果不够好仍是图书馆的主要问题。破解这些问题,有些需要我们自身更加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有些需要争取学校和社会支持,也有些牵涉学校和社会大环境及政策问题,还需要假以时日。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理解、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坚韧的决心信心。

2.2 历史机遇与战略思考

我们面临的机遇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未来4~5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共享共赢不断加强。一方面,传统图书馆面临信息革命的严峻挑战,不变革将被淘汰,不转型将会消亡;另一方面,助力“互联网+”的大潮,图书馆也可以乘势实现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适逢武汉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机遇,图书馆可以乘势做大做强,逐步回归、重塑和创新“大学心脏”的地位和影响。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找准定位,调整战略,有所作为。

未来4~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武汉大学加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阶段。武汉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和武汉市、湖北省、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任务,发挥更大的支撑和辐射作用,也将获得更为难得的发展机会和支持。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竞进提质,创新发展。

综合判断,尽管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未来4~5年仍然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更为准确地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更为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政策和资源,更加精细智慧地统筹和规划,立足改革,重在发展,锐意创新,不断开拓图书馆发展新境界。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保持团结一心谋发展、众志成城干大事的精神状态和良好氛围。

根据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武汉大学教育改革和高校图书馆业态的发展新趋势,武汉大学图书馆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7年建馆100周年时,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图书馆第一方阵前列,进一步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差距;第二步,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第三步,到2067年建馆150周年时,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当前以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遵循这个发展战略,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

2.3 实施六大战略,引领未来发展

2.3.1 大力推进“内涵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坚持走内涵建设为主,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之路,大力提升文献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馆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馆员队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图书馆的综合实力。

(1)继续保持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地位,打造三位一体、特色鲜明、共建共享的学习型研究型文献资源体系。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体系,制定中长期建设规划,制定符合实际的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在保障基础性馆藏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综合性、专业性数字学术馆藏体系,基本配全覆盖我校学科专业的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数据库。

加大特色文献建设力度,注重特色学科文献、特色领域、特色语种文献的持续建设,重点建设我校重点学科文献、保障性学科文献。建设特藏文献专区,按专题或类型整理和集中相关特色文献,形成特色馆藏体系。

探索开放获取资源本地化存储机制,尝试将我校重点建设领域的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本地化存储或云存储。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合作,系统整合原生资源,积极推进武汉大学机构知识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

继续加强“珞珈文库”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知名人士文献的征集,系统收集与补缺;集中入藏全馆民国文献及古旧西文文献,有计划地推进全校古旧文献集中保护工作。

建立科学的馆藏评估体系,摸清家底,科学分析与评估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和满足状况,优化经费配置,提高读者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满意度。

(2)以打造智慧图书馆为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全面升级改造。馆舍条件、基础设施关乎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师生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要逐步实现图书馆高水平智能化管理,统一全馆物业服务资质,提高全馆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完成信息科学分馆的重建、总馆旧馆(E栋)维修改造,做好信息分馆、医学分馆以及总馆相关区域的密集书库建设,实现对现有馆舍全面升级改造。

以打造智慧图书馆为标准,建设好信息科学分馆,重新设计和完善总馆的内部布局和服务环境,建设图书馆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图书馆系统、双向门禁系统、座位管理系统,做好E栋武大文库的设计、装修及后续布局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技术支撑能力,增加自助设备数量,实现自助服务比例达85%以上。

进一步完善馆内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门禁、安防、广播和导览系统,完善网站、微信平台等媒体建设,改善收藏、展览、服务条件,将万林艺术博物馆建成学校历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积极创造条件,继续优化和完善工学分馆、医学分馆服务环境、服务设施和服务条件。

(3)持续实施人才强馆战略,建设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和管理队伍,切实提高服务管理能力水平。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服务精湛、与时俱进的专业馆员队伍,构建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管理队伍。

实行“人才引进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次,培养现代图书馆核心领域带头人。

筹建“图书馆培训学院”,按照专业馆员、辅助馆员的不同要求,结合业务实际需求,开展业务培训。

实行“学术会议资助计划”,资助专业人员以多种形式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

实行“中层干部发展计划”,进一步健全图书馆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激励、监督考核办法,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挂职锻炼,培养图书馆领导和管理骨干。

实行“青年馆员成长计划”,培养业务骨干和后备干部。

2.3.2 大力推进“服务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创优是图书馆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树立“服务为本”的观念,以建设“五大中心”为目标,以实施“五学服务计划”为抓手,努力构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

(1)强化图书馆、万林艺术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习中心、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教学科研支持中心、校园文化中心、博物艺术中心。

积极探索馆藏空间的使用效率,构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馆藏布局,释放阅览座位,优化学习空间。

进一步优化基础性文献服务,拓展用户需求,实现全校文献资源的通借通还,探索保存本图书应需流通的服务机制。因馆制宜,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提高服务响应能力。

加强馆藏资源的揭示力度,不断满足读者对相关知识信息的挖掘需求,支持学校师生在更广范围内对图书馆资源的知识发现。

筹划建立华中地区古籍保护修复中心,引进国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完善相关设施,配备相关设备,充实古籍专业队伍,加强古籍专业人才培养,对外开展修复咨询与技术服务。

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培养单位通力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和推动“创客空间”的建设,做好文化环境设计,将图书馆建设成为集资源获取、信息服务、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师生实现创新、创意和创业的“三创”孵化中心和校园文化地标。

(2)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重点面向学校、学科、学院、学者、学生,深化学科化服务,全面构建创新性知识服务体系。

助推高水平学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态势跟踪服务,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提供科研绩效评价、科研竞争力分析、研究热点分析、投稿分析等服务;扩大服务范围,加大合作力度,为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的改革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科学详实的情报支持。

加强校内合作,探索面向重大项目、高端人才的信息服务模式,提供科研生命周期跟踪、支持服务,为提升校内期刊影响力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继续开展科技查新、查收查引、信息咨询、定题服务等科研基础性服务,不断提高文献保障能力和文献利用效率。

继续深化嵌入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探索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方式,开展面向留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效果评估,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助力学校教学改革,加强电子教参平台建设,提供一体化的教学与学习参考资源服务;结合学校网络学习的新环境,积极参与各院系网络教学工作,探索面向网络教学的信息服务新模式,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制度化并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

2.3.3 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聚合发展动力创新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驱动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核心动力。要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深化改革、文化创新和技术革命对图书馆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升级的关键作用。

(1)实施综合改革,释放体制动力。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目标,制定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确保各项改革按计划稳步推进。

全面深化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中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和学校章程,将党的领导、馆长负责、民主管理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完善党政共同负责的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制度,修订议事规则,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科学、依法决策的水平。

改革总分馆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治理模式,提高分馆部门管理自主权。

全面深化以全员聘任和分配机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科学设岗、聘任程序、聘期考核,建立以质量和效率为导向的分配机制。

在创新资源建设、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后勤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开展文化创新,增添发展动力。

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制定图书馆文化育人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文化建设的“八大工程”。

规划设计馆舍文化环境,开辟文化展览、展示、交流、推介活动空间和活动载体。

联合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和学生社团,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文化活动和文化创新。

继续做好读书节、宣传文化月等文化活动品牌,打造新的文化育人增长点。做好与图书馆有关的系列文化产品、文化纪念品、文化宣传品的设计、制作和推广工作。

(3)助力信息科技,发展互联网+服务。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服务模式正在引发新一轮图书馆服务变革。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利用现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拓展服务手段、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建设“服务无时不在、无事不在”的智慧图书馆,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文献资源的多元采集、存储、利用模式。

依托图书馆网站,优化、整合现有网络服务系统,打造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助推教学科研,与校内职能部门合作,探索建立科研协同创新平台、网络自助学习平台等。

充分利用各类移动设备,充分展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服务功能,在已有移动图书馆基础上打造个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移动图书馆。

2.3.4 大力推进“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业界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必须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潮流,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必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提高研究能力,增强业界影响力。

(1)提升国际化水平。

在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国际合作项目基础上,加大与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学术交流、项目合作、馆员互派进修、文献传递互助的力度。

(2)有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开展国际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型馆员骨干。

借鉴和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先进的服务管理经验,开展组织机构再造、服务流程再造、服务标准再造,推动服务管理升级。

按照国际化办学需要,调整充实文献资源结构。建设好英文网站,面向世界提供服务。做好留学生、国际互换交流学生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利用各种平台,加大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国际宣传,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3)提升服务社会水平。

认真贯彻学校“顶天立地”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和文献服务中心优势。积极支持武汉市“读书之城”、“大学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做好服务共建单位和社区工作。

在优先保障学校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社会的领域和项目,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深化对口支援方式,进一步加大与对口支援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传递、馆际互借、馆内自主开发数据资源共享方面的力度。

(4)提升学术交流和研究能力。

建立并完善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将学术交流合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在保障正式学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探索适应信息网络环境的非正式学术交流模式,在馆内、校内、国内、国际四个层面建立更深层次的非正式学术交流合作关系。

立足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与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鼓励中青年骨干结合国家与学校发展目标、行业热点,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以项目促研究、以研究促发展”。加大对职工科研助推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扶持奖励力度。

2.3.5大力推进“共享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协调服务水平积极参与、组织和建设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立全校统一的文献保障服务系统。继续保持武汉大学图书馆在全国性文献共享系统建设中处于枢纽地位,在本地区文献共享系统建设中处于领头地位。

(1)实现全校文献保障系统一体化。

依托现代化技术平台,完成全校文献资源的整合,建立全校统一的文献保障服务系统。

通过统筹规划、协调沟通,建立全校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协调管理机制,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实现资金有效利用。

完成全校印刷型文献资源(包括院系资料室和附属医院图书馆)回溯建库和改编,统一索书号排架体系,建设全校统一共享的馆藏书目数据库。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校总书目数据库,继续完善全校图书资料机构(包括资料室、附属医院图书馆)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制度,实现全校图书资料的共享。

(2)建设区域性文献资源保障系统。

作为牵头单位,进一步巩固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果,做好武汉大学图书馆面向湖北省各级各类高校图书馆和读者的资源整合、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宣传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以武汉地区图书馆联盟、湖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继续推动、组织并参与本地区多层次、多方向的共建共享体系建设,与本地区各类型图书馆实现互联,进一步扩大文献资源共享和服务的范围,提高湖北的文献资源共享水平。

(3)建设全国性文献资源共享系统。

积极参与CALIS、CADAL、CASHL等全国性文献共享系统的建设,完成承担的任务,并争取2~3个子项目的牵头建设任务,继续发挥我馆在全国共享系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做好教育部生命科学外国教材中心的教材引进和评介,继续争取承担教育部外国教材建设的专项工作。

继续做好教育部引进文科图书中心书库的图书选订和对外服务,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2.3.6 大力推进“和谐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软实力以师生馆员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馆员的根本利益;统筹协调好改革与稳定、发展与民生、公平与效益、民主与法治、局部与整体、馆内与馆外、校内与校外等关系。进一步凝聚共识,共谋图书馆发展大计。

(1)推进依法治馆、民主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馆,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

清理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的内部规章制度,形成较为完备、较为科学的图书馆党务、行政、业务规章制度体系;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格制度的执行和考评。

健全党代会、教代会、馆务会制度,建立并完善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学生图书资料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畅通教师、学生、校友、社会力量,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等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渠道,构建校内外各方共同参与的现代大学图书馆治理体系。

健全通报制度、报告制度和沟通制度,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切实做好以党务公开、馆务公开为重点的信息公开工作,努力推进“阳光办馆”。

(2)努力改善民生、服务职工。

创新思路广开渠道,用足用够政策,加强职工福利,提高职工收入,努力构建更加完备、更有效率的服务职工体系。

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不断改善图书馆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改革“红利”、发展成果、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地惠及图书馆职工。

(3)加强平安图书馆、绿色图书馆建设。

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健全责任,狠抓落实,加强图书馆馆舍及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意识形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

进一步加强机密地图资料室管理,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消防安全、公共秩序安全、公共健康安全、公共网络安全,确保图书馆安全稳定。

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尊重图书馆发展规律,强调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反对奢侈浪费。

3 规划管理与组织实施

3.1 加强规划的统筹协调和目标责任意识

(1)统筹协调好图书馆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的关系,注重规划措施的可持续性,强化目标责任意识。

(2)以图书馆整体规划为统领,做深做实“内涵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开放发展战略、共享发展战略和和谐发展战略”及各专项规划,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并在图书馆党政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

3.2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控和评估机制

(1)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围绕规划所定的各项目标和措施,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年终总结及年度工作报告,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规划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需接受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

(2)党政办公室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采取自评估、上级评估、服务对象评估及其它评估等多种方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

(3)通过跟踪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规划实施水平,以保障各项规划任务实施到位。

4 结语

“十三五”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全面推进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时期,全馆职工要振奋精神,创新观念,创新服务,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建成武大风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图书馆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编后注:刊发时本规划标题、序号、局部文字等有调整,并增加了摘要、中图分类号。)

(责任编校骆雪松)

The 13th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ning(2016~2020) of Wuhan University Library

Wuhan University Library

This article made a review and summary of Wuhan University Library’s advance and progress in the aspects of collection building,reader service,cultural 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tea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form and system construction,party-masses working,harmonious and safe library construction,library infrastructure and modern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conditions. Based on this,it analyzed the problems,challenges,and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the library is faced with,and made a plan for the library’s objectives and main tasks from the six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onnotation,service,creation,opening,sharing and harmon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3thFive-Year.Also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were explain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G259.2

猜你喜欢

武汉大学十三五文献
校训展示墙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李斌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nAnalysisofCohesiveDevicesinARoseforMissCarolin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