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新成就 开放发展新高度

2016-02-13兰建平

浙江经济 2016年24期
关键词:潮头浙江试点

兰建平

创新发展新成就 开放发展新高度

兰建平

2016年,浙江在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勇立潮头。“中国制造2025”有序推进,万亿产业实现较快发展;高精尖创新取得新突破,创新水平迈进第一方阵;特色小镇、智能制造成为投资热潮;而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潮头,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站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潮头,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全面启动

2016年,浙江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第三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拥有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全国首批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金华)、首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义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杭州)等,在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勇立潮头。2016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24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出口累计增速领先全国5.1个百分点。

勇立制造强国大潮潮头

“中国制造2025”有序推进。宁波列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余杭、余姚、诸暨列为全省首批“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炼化智能工厂试点示范”(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针织品智能柔性定制平台试点示范”(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厨用电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项目列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

万亿产业实现较快发展。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做强做精丝绸、黄酒、茶叶等历史经典产业,着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2016年1-11月,七大产业中,信息、高端装备、健康、环保、时尚等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426亿元、1750亿元、484亿元、1100亿元、1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9.9%、8.3%、7.6%、5.6%。

结构调整取得较好进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8.7%、38.0%和22.9%,比重同比提高2.1、1.4和0.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64.3%、57.4%和30.6%。从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看,25个行业保持正增长。其中,石油加工、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通信电子、仪器仪表行业增速在10%以上。宁波突出智能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临港工业发展水平等,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金华集中力量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实体经济;绍兴加快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集聚提质,优先发展信息经济、高端装备、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舟山大力发展航空装备及零配件制造产业与临港装备制造业等;台州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台州行动计划等。

质效水平实现明显提升。2016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51.1亿元,累计增长16.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从5.73%提高到6.45%,累计提高0.72个百分点。金华市列入全国首批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列入国家“三新”统计的10种新产品产量中,有6种呈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光纤、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光缆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23倍、42.5%、26.4%、24.4%、22.0%、13.4%,生产工业机器人2847套。浙江物产中大、吉利控股集团两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企业。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由省委书记夏宝龙直接指示筹建、全省独家以“工匠”命名的浦江工匠学院在浦江成立,每年培育人才近40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00余人。2016(第九届)《浙商》年会上,发布了《不忘初心薪火相传——浙商工匠精神倡议书》,揭晓了2016浙商工匠精神荣誉大奖:鲁冠球(万向集团)、李书福(吉利集团);2016浙商工匠精神大奖:陈爱莲(万丰奥特)、王水福(西子联合)等8位;2016浙商工匠精神奖:齐林喜(盾安光伏)、李明焱(寿仙谷医药)等8位。评选出第一届“2016浙商工匠精神荣誉大奖”。

勇立研发创新高潮潮头

高精尖创新取得新突破。贝达药业荣获2016度中国工业大奖。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3.4兆瓦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首套机组在舟山下海发电,浙江东阳籍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的利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发射商业微遥感小卫星“丽水一号”。

创新水平迈进第一方阵。加快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科技创新水平总体进入国家第一方阵(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将研发创新列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补齐的第一块短板,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1号工程”,全力推进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和创新大环境建设。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1.5%;新产品产值率为33.5%,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达94.2%。1-11月,开发区和高新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41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5.0个百分点。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已成为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大市场,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杭州云栖小镇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成为西湖大学(筹)的前身及筹建依托主体。

上市企业成为高技术领域创新主体。截至2016年11月底,浙江共有404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322家、境外82家,A股上市公司数占全国的10.7%,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在全省322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家,研发投入经费近250亿元,占全省企业R&D比例30%,研发投入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2%,比工业企业高出1.1个百分点,是全省企业中创新能力最强、创新强度最高的企业群体。50家浙江上市公司入围“A股上市公司创新能力500强”,仅次于广东省、北京市,其中制造业、信息技术企业34家,以工业机器人、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技术创新性制造产业获得较大发展机遇。浙江上市公司已发生并购近300起,并购金额接近1400亿元,成为并购潮的主体。

勇立实体投资热潮潮头

实体经济投资是投资的主体。1-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6523亿元,同比增长10.7%,比全国(8.3%)高2.4个百分点。重大产业项目投资8627亿元,分别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除房地产开发外)的32.5%、43.8%;同比增长17.2%,分别高于固定资产投资6.5个百分点、高于项目投资(除房地产开发外)4.0个百分点、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13.0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2780亿元,占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的32.2%。

制造业特色小镇成为投资热潮。制造业特色小镇占全省特色小镇近一半的数量,2016年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60.6%、特色产业投资的60.1%,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省的78.3%、55.1%,引进新企业、“新四军”人才分别占全省的47.4%、76.4%,已经成为全省特色小镇建设投资的主战场和主阵地。西湖云栖小镇等13个特色小镇为经信领域省级行业标杆小镇。其中,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4个,时尚产业类特色小镇3个,高端装备制造类特色小镇4个,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2个。

智能制造投资成为投资热潮。两化融合发展指数98.15,全国排名第二,其中工业应用指数94.04,全国排名第一。劳动生产率可比增长8.5%。1-11月,完成“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改投资6317.5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77.4%。目前浙江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量占全国的15%,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浙江省内唯一经省政府批准的大数据交易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在江南水乡乌镇正式上线。钱塘大数据交易中心、中润普达集团、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正泰集团、传化集团等2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钱塘工业大数据产业联盟”,成立中国首个“工业大数据”交易平台。

勇立改革开放浪潮潮头

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潮头。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去产能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011家、整治提升“脏乱差”“低小散”企业(作坊)1.59万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省因此盘活存量建设用地7.4万亩,腾出用能空间110万吨标准煤,新(改扩)建标准厂房660万平方米。38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单耗同比下降,八大高耗能行业单耗下降2.3%。去库存方面,工业产成品库存相对规模较小、增速趋缓,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大幅减少。去杠杆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1元,同比下降0.7元,低于全国1.8元;截至11月底,第一批减负降本政策从税费、用工、用能、融资、用地、物流、外贸、制度性交易等八个方面入手,已为全省企业降低各类负担和成本800多亿元,第二批20条减负降本政策预计可以再为企业减轻负担200亿元以上。补短板方面,积极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制定补短板行动方案,明确六大领域21个重大工程1700多个项目。诸暨、乐清、温岭等地区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上虞区开展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天台县开展小微企业联合重组试点。

站在资源要素改革潮头。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采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措施,有力促进低端落后产能淘汰。截至9月10日,全省87%的县(市、区)、84%的规上企业已开展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浙江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被列为全国8个试点省(市)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截至今年12月,改革已在嘉兴市南湖区、绍兴市柯桥区、天台县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地试点。率先践行的“河长制”向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开展“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绍兴市、舟山市、湖州市3个市和杭州市富阳区等21个县(市、区)先后获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县(市、区)”荣誉称号。

站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潮头。浙江省政府举行第7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开放发展最全面、最深化、辐射面最大的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规划,确立“两核一带两辐射”开放发展新格局。中意宁波生态园和中澳现代产业园(舟山)等2个国家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启动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宁波梅山新区、义乌丝路新区等加快推进,美国波音公司首个海外工厂、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大通道。1-11月,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70231亿元、出口总额859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5.0%、54.0%。

站在国际大都市、大港口开放发展潮头。成功举办互联网大会、G20杭州峰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云栖大会、浙江国际健康产业峰会等一批国际性峰会。杭州用足用好筹办G20峰会、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机遇,加快杭州都市区建设步伐,对标国际标准,加快推动城市升级。宁波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商帮优势、开放优势,加快建设国际化大港口、大都市、大枢纽和大产业。1-11月,进出口总值1995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出口15913亿元,增长3.3%,增速分别比1-10月回升1.4和1.3个百分点;进口4046亿元,从1-10月下降0.1%转为增长1.8%,结束了2014年7月以来连续27个月的下降态势。出口累计增速领先全国5.1个百分点,领先优势比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高于上海(-2.0)、江苏(零增长)、广东(-0.5%)和福建(-1.1%),低于山东(3.4%),出口占全国的份额为12.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浙江文化企业参加全世界影视文化领域最著名的展会——戛纳电视节,华策影视出品的《传奇大亨》获得官方展映资格;浙江华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搭建专业影视视频产品的跨境交易平台,帮助浙江乃至全国文创产品“走出去。文化产品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浙江(温州)国际时尚消费博览会等重点文化会展交易额逐年增加。互联网文化贸易快速发展,咪咕传媒等互联网文化企业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力合数码等文化跨境电商茁壮成长。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矛盾突出,创新发展与供给优化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开放不足、创新不足、改革不足,必须从供给侧创新、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作者为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研究员

猜你喜欢

潮头浙江试点
张立勇:勇立潮头 奋楫者先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勇立潮头唱大风
“燃”在此刻,“燃”在潮头
“燃”在此刻,“燃”在潮头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