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三千毛瑟精兵”史源考察

2016-02-13王宏伟赵锦铎

泰山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报馆松本新闻学

王宏伟,赵锦铎

(1.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1;2.72241部队,山东济南250029)

毛泽东“三千毛瑟精兵”史源考察

王宏伟1,赵锦铎2

(1.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1;2.72241部队,山东济南250029)

毛泽东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中,“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长期引起注家的困惑。在吸收现有研究注释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史源考察,认为这句话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留日学生杂志中集中出现,并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活用和泛用的现象。不排除梁启超是这个“典故”的发明者。这个“典故”其后被活用和泛用,自然会给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

三千毛瑟精兵;史源;《新闻学》;梁启超

一、问题的提出

黎之①先生曾著文回忆“文革”后在胡乔木主持下参与为《毛泽东诗词选》作注的诸多细节,其中写到:

《给丁玲同志》“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为这句话的出处,查了好多材料。当时有关单位正在整理发表毛泽东一个关于青年运动的讲话,讲话中也讲了这句话。毛说是拿破仑说的。有关单位也查了不少资料,确定拿破仑时尚无毛瑟枪,所以不会是拿破仑说的了。现注中引用了孙中山的用语。[1]

这段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毛泽东一个关于青年运动的讲话,讲话中也讲了这句话”当是后来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中的《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在此文中毛泽东讲到:“拿破仑说,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2]第二,“现注中引用了孙中山的用语”。指《毛泽东诗词选》中为这句话所作的注:“毛瑟:德国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和手枪。孙中山在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此后的各种毛泽东诗词注本长期沿用这一注法。②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明确两点:其一,因为拿破仑时代还没有出现毛瑟枪这种武器,这句话就其内容而言,有不通之处。其二,这句话很有气势、很有特色,因此被孙中山、毛泽东引用,应当是一句名言。

近年来,拿破仑“毛瑟枪”言论作为一个有趣的语言文化现象引起学界的注意。[3]就笔者考察所及,以邬国义先生《“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话语考》的考证最为坚实,此文用力甚劬,探赜索隐,旁征博引,对这一问题的阐发几无剩义。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结合笔者所掌握的材料,作进一步探讨。

二、类似说法举例

为了进一步证明毛泽东所讲的这句话很有气势、很有特色,是一句名言,笔者采取从时间上由“今”到“古”溯源的方法,再列举若干类似说法:

1.1922年《申报》出版《最近之五十年》纪念册,《申报》记者葛豫夫发表《祝本报五十年纪念系之以论》,在“报馆之重要及其天职”部分称报馆天职之一为监督政府:

“所谓监督政府者何也,盖舆论无形,而发挥之代表之者,莫报馆若。拿破仑常谓报馆势力之厚,虽四千枝毛瑟无以敌之,故报馆者,摧陷专制之利器,防卫国民之甲胄也。”[4]

通过比照可以看出,葛文从内容到语言表述都深受梁启超1902年10月在《新民丛报》发表《敬告我同业诸君》相关论述的影响。

2.1916年出版的《黄克强蔡松坡轶事》,记同盟会成立后,黄兴暂代同盟会总理集资创办《民报》事,所用标题:

“一纸言论胜过十万毛瑟”[5]

3.1908年1月,报人陈冷(景韩)③因反对《时报》馆被清政府蓄谋放火,作社论《再火》:

“若谓无形之炮火,拿破仑不云乎:‘有反对党报馆一家,胜于快枪十万’”。[6]

4.1905年4月出版的《东方杂志》转录《论报纸之有益于国》:

善借报馆之议论记载,得以熟悉各国之情势,默验国民之资格,而备御于先而改良于后也,拿破仑有言曰:“对一家报馆甚于对四千杆快枪”,可见报馆之笔锋视快枪之弹子尤为猛烈甚矣。[7]

5.笔者所看到的关于这一引语的最早文字见于由郑贯一、冯自由等创办的《开智录》(又名《开智会录》,于1900年12月底出版第一期)“缘起”中的论述:

西儒赞士伊路斯曰:“新闻纸乃世界之镜也”。拿破仑曰:“新闻记者,不平家也,批难家也,助言之附与者也,君主之摄生也,国民之教师也”。又曰:有四个反对新闻纸,更恐于一千快枪。”呜呼!新闻纸之权力大矣,责任重矣。[8]

三、几点初步推论

从上引几段文字,结合现有的注释研究成果,可以作出几点初步的推论:

1.所引拿破仑的话出现之后,在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影响久远,尤其对有志于从事新闻出版和舆论宣传事业的知识分子具有激励作用。所引文字尽管在表述上有差异,就其思想而言则是一致的,它成为形容报馆、报人、知识分子言论活动地位作用和巨大影响的形象表述。考察这些刊物中关于报馆(报章、记者、舆论)作用的叙述路径,可以发现这些论述普遍使用的关键词有:拿破仑、新闻纸(报馆)、毛瑟枪(快枪)等,这个有趣现象表明,这些论述就其传承上看应该是同出一源。

2.上引文字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留日知识分子刊物中首度出现,传播至今,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活用和泛用现象,成为在知识分子中如孙中山所称的“常言”,孙中山、毛泽东都是从这层意义上讲的。

3.上引文字在表述上的差别很大,表现为武器数量和武器类型(快枪、毛瑟)上的差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排除作者在引用(翻译)中存在理解上的差别,也不排除有强调意味和加强声势的需要。

四、关于留日知识分子对松本君平《新闻学》的译介问题

新闻史学界的研究已经揭示出,20世纪初梁启超在《清议报》、《新民丛报》中关于报馆、舆论、记者作用的言论受到日本松本君平所著《新闻学》中相关论述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其他留日学生刊物中的相关言论中也有所表现。④尽管在松本君平《新闻学》中没有发现关于“拿破仑毛瑟枪”的直接表述,但还是有一些耐人寻味的蛛丝马迹。⑤研究者还注意到梁启超等人都是直接从《新闻学》日文本中转译相关论述。[9]笔者在检索过程中将这些征引文字与1903年商务印书馆中译本相关文字对读,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印象,兹再举二例加以说明:

(一)关于新闻和记者作用的论述

1.商务印书馆《新闻学》汉译本“序论·近世文明与新闻之德泽”:

今日之新闻,几如日用之饮食水火,为文明国民一日不可缺之物矣。不宁惟是,凡政治家之政党,教育家之圣哲,欲养成国民之政治思想,涵育社会之道德智识,莫不以新闻为全国传智传德之具。他如使国民解达高尚之人道、文艺美术、政治法律、农工百业之趣旨,尤以新闻为最要。是新闻者,不仅为国民之日用饮食,而又为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之大学校也。故其势力所及,伟大无朋,无敌于天下。是虽以黄金之雄力,宗教之魔锋,帝王之权术,而皆莫与之京,其他更无论也。[10]

2.1905年6月出版的《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初言”中也翻译了这段文字,自是另一番面貌:

松本氏尝言(日本松本君平,美国文学博士,语见所著《新闻学》第五页)“今日之新闻如衣食住,为文明国民所必要,且为国民教育之大学校,养成国民之政治思想,涵育社会的道德,授与文明之民必要之智德常识,使能解其他文艺、美术、政治、法律、农工商百般高尚之人道,发达必要之趣旨,天下何物足以胜之耶?故其势力之所及至伟大也,虽黄金之力,宗教之魔,帝者之权莫能与比。”[11]

3.上述《开智录》所引,也能看到松本君平《新闻学》相关内容的影子。

(二)关于新闻纸力量的论述

1.商务印书馆《新闻学》汉译本竹越与三郎所作的“原序”:

君侧之权衰,移于政府矣;政府之权衰,移于议会矣;议会之权衰,移于新闻纸矣。考古今制驭天下之权之大势,十六世纪以前,君侧也;十七世纪以后,政府也;至十八世纪,则权在议会;至十九世纪之末叶,则不可不归诸新闻纸。[12]

2.1901年1月蔡锷在《清议报》所作《新闻力之强弱与国家文野之关系》:

君主之权替移于政府,政府之权替移于议会,议会之权替移于新闻纸。此近数世纪所经过之历史而一定不易之阶级也。昔英之波尔克曾指在下议院之新闻主笔席而喟然曰:“英国议会合贵族僧侣平民三大种族之力所组织者耳。然彼等之势力其宏大尤过之。彼等实独握奇伟势力之第四大种族(The Fourth Estate)也。”吁!观是语足以知近世新闻之势力为如何矣。夫新闻不过白纸数章,文字数千,而其力遂至于抗议政府,评驳议会,指导国民,弹劾众庶,暴布外强之阴谋,罗列世界之大势而评议之,如英之泰晤士及史丹达及克虏义克,美之阿尔德及赫拿尔托,法之希家鲁及卢丹,俄之莫斯科史卡及史魏托诸新闻,其一言一议,皆足以动其全国之舆论而耸世界之视听者也。迥视中国今日情形何其悬异若此,殆亦阶级所限而不可飞越欤?![13]

3.1903年5月出版的《浙江潮》第四期“筑髓”所作“论欧美报章之势力及其组织”:

竹越氏(按:竹越与三郎)之言曰:“君侧之权衰,移于政府,政府之权衰,移于议会,议会之权衰,移于报馆,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实报馆执政之时代也。”斯言也,吾取之,以为欧美报馆之定评。

对此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日本从事政治活动的中国知识分子根据各自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对日文本相关内容作了发挥,当然就不排除有以意为之的成分在其中。我们所见在梁启超的言论中将拿破仑与毛瑟枪联系在一起,就有可能是以意为之的产物,其目的就在于借拿破仑之口,重在强调舆论、报馆和记者的地位作用。松本君平《新闻学》的影响更多的应该是以日文本的形式对梁启超那一代人的新闻思想产生了影响。这从一个侧面便于我们理解商务印书馆版汉译本长期失传的原因。

五、梁启超“发明”“拿破仑毛瑟枪”言论的可能性

作为“笔端常带感情”的一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言论对近代文化人精神和思想世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拿破仑睡狮论”的广泛传播,他在其中就做了重要的推手。[14]在没有更确凿的材料加以证明之前,我们不妨把“拿破仑毛瑟枪”言论发明者的冠冕授予梁启超。我们可以用梁启超不同时期的“夫子自道”以证明出现这种“悖论”并不奇怪,既有线索可循,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一,1897年《时务报》时期梁启超致信严复:

启超于学,本未尝有所颛心肆力,但凭耳食,稍有积累,性喜论议,信口辄谈,每或操觚,已多窒阂。当《时务报》初出之第一二次也,心犹矜持而笔不欲妄下。数月以后,誉者渐多,而渐忘其本来。又日困于宾客,每为一文,则必匆迫草率,稿尚未脱,已付钞胥,非直无悉心审定之时,并且无再三经目之事。非不自知其不可,而潦草塞责,亦几不免。又常自恕,以为此不过报章信口之谈,并非著述,虽复有失,靡关本原。然启超常持一论,谓凡任天下事者,宜自求为陈胜、吴广,无自求为汉高,则百事可办。故创此报之意,亦不过为椎轮,为土阶,为天下驱除难,以俟继起者之发挥光大之。[15]

其二,1902年《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为何天柱(擎一)所编《饮冰室文集》所作的“原序”:

偶有论述,不过演师友之口说,拾西哲余唾,寄他人之脑之舌于我笔端而已。若鄙人者,无藏山传世之志,行吾心之所安,固靡所云悔。虽然,以吾数年来之思想,已不知变化流转几许次,每数月前之文,阅数月后读之,已自觉期期以为不可,况乃丙申、丁酉间之作,至今偶一检视,辄欲作呕,否亦汗流浃背矣。[16]

其三,1920年梁启超作《清代学术概论》,将自己的言论对清末思想界的影响做了深刻省思:

启超之在思想界,其破坏力确不小,而建设则未有闻。晚清思想界之粗率浅薄启超与有罪焉。启超务广而荒,每一学稍涉其樊,便加论列,故其所述著,多模糊影响笼统之谈,甚者纯然错误,及其自发现而自谋矫正,则已前后矛盾矣!

平心论之,以二十年前思想界之闭塞萎靡,非用此种卤莽疏闹手段,不能烈山泽以辟新局。就此点论,梁启超可谓新思想界之陈涉。[17]

由上引三段自述,可以看出梁启超对自己的言论存在“匆迫草率”、牵强附会的问题是有清醒认识的,出现这类问题既与他对报章文字的看法有关,也与他的自我期许有关。他要在清末思想界做揭竿而起、登高一呼的草莽英雄,他所关注的是自己的言论能够鼓动人心,所要表达的思想对国人产生影响。言论中的细节问题则无须太过认真。

六、结语

毛泽东延安时代在给丁玲的词和发表的讲话中用到“拿破仑毛瑟枪”的“典故”,距出现这句话的时代已三十多年。作为一个求知若渴、并对各种新知非常敏感的读书人,毛泽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这句话,并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梁启超十分崇拜,这种崇拜,主要来源于阅读《新民丛报》所带给他的思想冲击,⑥在其后几十年里这个“典故”已经成为孙中山所说的“常言”和舆论界的“常识”。在既重视“枪杆子”又重视“笔杆子”的毛泽东那里运用“入词”和讲话转述,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注释]

①黎之(李曙光)(1928.3-2013.11),山东黄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胶东《大众报》、《新洛阳报》、《中原日报》、《长江日报》、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长期参与文艺组织工作,参与过一些文件、社论和重要文章的起草、定稿,还参与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文艺期刊的创刊和文学著作的编辑出版。个人著作主要有《文坛风云录》及《续录》。

②后出的毛泽东诗词注本,比较权威的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由臧克家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增订2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出版由吴正裕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等,对这一句的注释与《毛泽东诗词选》所注基本相同。

③陈景韩(1877-1965)又称陈冷,笔名冷、冷血、不冷、华生、无名、新中国之废物等。1904年,上海《时报》创刊,受聘为该报主笔,锐意进行业务改革。首创日报“时评”体,配合时事,抒发议论,短小精悍,令人耳目一新。各报纷起仿效。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后,被任为总主笔。从事新闻工作长达40余年。1929年冬,入中兴煤矿公司任董事长兼协理。上海解放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

④关于对松本君平其人其事其书的研究可参看:陈立新:《松本君平其人其事》,《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2期,第100-105页;周光明、孙晓萌:《松本君平<新闻学>新探》,《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第37-43页。李开军:《松本君平<新闻学>一书的汉译与影响》,《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期,第70-73页;陈长松:《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研究(1897-1921)》,2012年暨南大学博士论文,论述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报馆之经历》中对第四等级的论述深受松本君平《新闻学》的影响。论文的“附录一”提供了《新闻学》汉译本及梁启超的相关原文。

⑤值得注意的是商务印书馆汉译本竹越与三郎“原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辈非欲抑议会而扬新闻,其事实固如是也。试观拿破仑以盖世雄才,犹以新闻为联军之可畏,(俾)斯麦以政界奇杰,亦以新闻为一己之后援……”,参见:(日)松本君平等著,余家宏等编注:《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邬国义先生根据日本博文馆1899年藏版原文将此段译成中文:“我辈绝对不是想要贬低议会而扬新闻,只因事实如此。以拿破仑之雄才大名,犹将新闻纸比作一联队的军队,俾斯麦憎恶政党,故为新闻纸做后援,新闻纸亦为俾斯麦之后援……”,参见邬国义:《“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话语考》,《学术月刊》2015年第1期,第162页。

⑥毛泽东青年时代阅读《新民丛报》的情况可参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9-10;马连儒,柏裕江编.毛泽东自述.人民出版社,1996,23.

[1]黎之.回忆与思考—文艺“反修”、毛泽东十二月批示和他亲订《毛泽东诗词》出版(下)[J].新文学史料,1998,(2),61.

[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7.冯蕙.毛泽东文集编辑记事[J].党的文献,2002,(1),81-82.

[3]邬国义.“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话语考[J].学术月刊,2015,(1):160-170.孙立众.毛泽东笔下的毛瑟枪[J].党的文献,2011,(1):106.史尚静.拿破仑“毛瑟枪”言论考[J].青年记者,2011,(9):100-101.

[4]葛豫夫.祝本报五十年纪念系之以论[A].最近之五十年·五十年来之新闻业[N].申报馆,1922-04-01.

[5]天忏生,冬山.黄克强蔡松坡轶事[M].上海: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15.

[6]刘霞.陈宇内之大势唤东方之顽梦—陈冷〈时报〉和〈申报〉早期时评的思想内容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9.

[7]佚名.论报纸之有益于国[J].东方杂志,1905,(2):57.

[8]陈匡时.开智录[A].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四辑[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330.

[9]李开军.松本君平<新闻学>一书的汉译与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6,(1):70-73.

[10][12](日)松本君平.新闻文存[M].余家宏,等,编注.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7-8.

[11]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1905,6.

[13]蔡锷.新闻力之强弱与国家文野之关系[N].清议报,1901-01-11.

[14]施爱东.拿破仑睡狮论[J].民族艺术,2010,(3):16.

[15][16]李华兴,吴嘉勋.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39.

[1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89.

(责任编辑 闵军)

Inspection on Source of Mao Zedong's"Three Thousand Mauser Crack Troops"

WANG Hong-wei1,ZHAO Jin-duo2
(1.Shan Dong Academy of Science of Human Resource Social Insurance,Ji Nan,Shan Dong,250001;
2.72241 Troop,the CPLA,JI Nan,Shan Dong,250029)

In Mao Zedong's poem Lin Jiang Xian——to Comrade Ding Ling,"Who is like a fine pen,three thousand Mauser crack troops"causes everyone's confusion for a long time.This article absorbed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research,through the history source survey,drawing a preliminary conclusion that this sentence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magazine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The phenomenon appeared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at this sentence is flexibly and widely used.Liang Qichao possibly is the inventor of this literary quotation.Later,this quotation is flexibly and widely used,which would surely have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ao Zedong.

three thousand Mauser crack troops;source of historical fact;Journalism;Liang Qichao

K206

A

1672-2590(2016)02-0090-05

2016-01-20

王宏伟(1967-),女,山东青岛人,山东省人才资源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编审。

猜你喜欢

报馆松本新闻学
被批开会打瞌睡 日总务大臣:我眼睛小
印象·邵飘萍故居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给我盯住他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