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2016-02-13王宇苓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学课程目标顶岗

胡 娜,王宇苓

1.2.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职业教育工学交替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胡娜1,王宇苓2

1.2.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工学交替课程是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根据实施情况可分为一次交替和多次交替两种主要形式.当前工学交替课程在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评价等重要环节还存在突出的问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课程改革,使教学效果更符合工学交替课程实质的要求.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课程改革;对策

[Abstract]Sandwich curriculum is a special course design tailored for learning-working integration and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it falls into two major types:one-time alternation and many-time alternation.In China,the present sandwich curriculum still has some serious problems in terms of course planning,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has caused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reforms in course objective,course content,course implementation and cours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teaching effect conform to the course requirements.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learning-working alternation; countermeasures

当前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工学交替的课程实现形式,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评价等重要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总的来看主要是缺乏系统的课程改革.通过对工学交替课程进行现状调查、问题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

一、工学交替课程的现状

(一)工学交替课程的形式

工学交替课程是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根据实施情况又可分为一次交替和多次交替两种主要形式.

一次交替课程也称新三段式,即在校学习理论基础、在校学习技能、在企业顶岗实习.一般采用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技能课),第三年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由学校联系对口企业,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当顶岗实习结束考核合格后,学生可以进行"双向选择",既可以与企业签订工作劳动合同,继续在该企业工作,从而走上工作岗位,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过渡;也可以自谋职业,自主就业或创业.有些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学生和企业需求,在时间上做了变化,具体做法有2.5+0.5模式、1.5+1.5模式等.一次交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比较简单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学生便于管理,顶岗实习时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多次交替课程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在企业带薪顶岗相互交替进行,真正做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使"工"与"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工学交替"中的"工"指的就是在用人单位从事的实际工作,"学"指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学校范围内的学习",既包括学生在学校里进行的理论学习,也包括学生在学校参加的实验和实训.在交替周期上,根据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有以学期为周期的,有以月为周期的,也有以周为周期的等等.相对于一次交替,多次交替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二)工学交替课程的依托

通过调研,总结出工学交替课程依托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五种模式.

1."校企契约"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关系,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具体形式有"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等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即企业参与选拔组建,学习内容完全按企业要求进行;"企业冠名班"模式,即以学校培养为主,较多参照企业要求,毕业时由企业择优录用.

2."引企入校"模式.即吸引企业建在学校,学校和企业共同经营.在具体运行中,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质量把关,保证原材料供应与产品销售;学校负责对生产线实施企业化管理,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妥善安排专业学习和岗位实训.这种模式实现了"车间式课堂",有利于学生分组轮流上岗,工学交替.

3."办学入企"模式.学校和企业达成协议,到企业进行办学.学生一入学,学校就与公司鉴定"校企合作"协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既是工作场所又是学习场所.

4."校办企业"模式.即学校在办教育的同时办企业,实现专业和产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实习场所,促进学生就业.

5."职教集团"模式.校企在职教集团的平台之上,校企合作又上升到一个更高层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单纯是个案的解决,更为主要的是关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规划与战略的选择.

(三)工学交替课程改革情况

由于运行工学交替课程,各职业院校都对原有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调整课时比例.一般的做法是以够用为度,压缩文化基础课;以实用为准,削减专业基础课的比例,增加实践课比例.这种课时调整,为"工"腾出时间,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编写校本教材.通过接触企业,学校发现现有教材内容明显滞后,无法和新教学合拍,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具体做法:一是改编教材.对原有的教材进行改编.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整合删改,形成适合专业技能训练的单项教材和能反映当地实际的具体案例的地方性和教育性教材.二是新编教材,使学生学习后就能顶岗生产.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好方法,在质量上还要加强,与地方教材开发结合.

3.开发模块课程.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课程模块、综合课程较适合于工学交替,各学校都在积极探索.但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所谓的模块课程是指:"实训模块"、"知识模块"、"技能模块"、"素质教育模块"、"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课基础课模块"、"专业课知识模块".这些"模块"是按照类别分的,并不适应工学交替课程的模块.

4.校企综合评价.学校负责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资格鉴定,企业负责对学生岗位技能与实践的考核评价.对实习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技能水平、思想操行等进行记录、考核,学生毕业前由学院就业处到相关企业统一收回.

二、工学交替课程的问题

当前工学交替课程在一些重要环节还存在突出的问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主要在课程计划质量、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

(一)课程计划质量堪忧

虽然为适应工学交替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总体而言课程计划质量堪忧.

1.课程内容与企业实习衔接不畅.学校虽然加大了实践课课时比例,但是很多实践课是针对理论课的验证理论的"实验",如一门学科课程对应理论和实训两部分.专业技能课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忽略了真实工作世界的完整性,与工作实际反差较大,因此学生到企业实习表现不适应.

2.顶岗实习计划的随意性.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和企业没有制定顶岗实习计划,顶岗纯粹按实际生产而展开.例如有些学校的做法是:根据企业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只要企业生产需要,马上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在其不需要时,安排学生回校上课.实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实习指导缺乏针对性,实习过程缺乏规范性,学生一头雾水,不适应也不理解.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程改革不够系统,学校虽然对企业进行了调查,但概念模糊、缺乏理论指导,课程目标、内容开发不够系统深入.只重视单项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流于形式,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课程目标开发流于形式,定位不准,表述空泛.进而在课程内容开发上,只是对课程进行简单的修补、调整,形成的是"粗放型"课程,没有形成适合工学交替的课程内容,因而无法达到和企业的无缝对接.虽然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就业的问题.但是,课程计划的质量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因此,需要开发适合工学交替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二)课程实施过程失调

工学交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

1.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学生身份和企业员工身份转化不过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生活、心理出现问题,缺乏关照和理解,由于这种情况也出现部分学生离岗的问题.学生实习过程缺乏指导,实习过程中遇到专业问题无法解决等.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合理安排工学时间,必要时结合攻读课程进行补习,还渴望师傅在工作上能够提供更多的指导,这跟学校的管理有关.一些学校采用放任自流的方式,因此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要得到重视.

2.教师方面的问题.由于教学管理工作量的增加,个别教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留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习惯学科式教学,有抵触情绪.国内外有因为教师不理解、不支持而造成课程改革失败的例子.学校课程制定主要是学校领导或课程组骨干教师参与,教师被动接受,对课程的参与性和认同感差是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的一个原因.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学校往往提出要提高教师质量,进行培训,但是教师的工作量大,参与培训的少,培训项目以学历提升和短期培训为主,未能体现工学结合的需要,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校内实训基地问题.实训基地是课程教学的延伸,把二者分离,事实上也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实训基地的功能认识不清,另外一些实训基地,情境的真实性较差,与实际工作情境差距较大,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4.企业参与积极性问题.由于在实习期间学校管理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增加企业培训时间等造成企业收益小,都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学校应重视在过程中对校企合作的冲突的处理,提高企业的收益.

(三)课程评价反思不够

在课程评价方面虽然加入企业评价环节,但是总体上评价主体和方式较为单一、形式化.

1.课程评价缺乏反馈.学校评价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课程评价有边缘化处理的倾向,把测试作为评价的一个权宜手段,测验那些易于检验的东西.学校、企业评价都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学生只能得到考试分数和评定结果,无法通过评价得到用以改进和提高的反馈信息.

2.课程评价的反思不够.在课题研讨活动和课题交流材料中,教师都能说出课程的很多优点,说问题却很少,涉及存在的问题时,说法笼统概括,如需要企业大力合作等等.教师缺乏反思的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如果教师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不能找到合理的改进策略,甚至没有说明问题的开放心态,课程评价也就失去了真实意义.这也表明对教师课程层面的评价存在形式化,即对教师的评价只是需要教师提供"如何好"的证据,忽略了对课程反思评价,即让教师提供"如何不好"和"如何改进"的证据和建议.总体而言,大多数学校对课程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评价方式单一、形式化.需要改变课程评价的理念,建立适合工学交替的课程评价体系.

三、工学交替课程改革的对策

工学交替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场所的变化,而是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体制等深层次的变化.显然,只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零碎的修补式的课程改进,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因此,必须基于课程实践的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课程改革.

(一)工学交替课程前提是给予课程目标准确的定位

工学交替课程课程目标开发往往流于形式,目标定位不准确,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就是给予课程目标准确的定位.基础主义课程目标观认为应该以"一般素质"作为目标的起点,进而强调理论知识,或先理论后实践,反基础主义理论对其进行解构,提出技能目标作为起点的合法性.工学交替课程目标定位是以技能培养为起点,逐步形成能力和素质.这一定位表明课程的最高目标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但目标的达成过程应该是"生长"的过程.基于准确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的来源和价值取向,进而建立工学交替课程的目标体系.

(二)工学交替课程的实质是开发适合的课程内容

开发工学交替式课程模式的内容,必须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确定适合工学交替的学习任务;二是用什么样的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系统化处理,即工学交替课程内容选择的两大原则.一是典型性任务原则.工学交替式课程的重点在于选择适合工学交替的典型任务.典型性任务要求具有可组合性,若干个(具体根据职业特点和企业需要而定)典型性任务能够组成一个职业.典型性任务要求具有复杂性,严格地说,简单的单项操作性技能,在校内通过技能训练可以习得,就不必作为工学交替的任务.二是工作过程性原则.课程内容选择的工作过程性原则,主要是指重视运用工作过程性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系统化处理.工作过程性知识由于是工作过程直接需要的,重视"确认工作任务"、"计划"、"实施"以及"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完整的工作世界.其充分体现"做中学",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扩展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融入真实的工作情境,有利于技能、能力、素质整体课程目标的实现,可使课程内容和企业需求顺利衔接.

(三)工学交替课程的过程是协调好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工学交替课程的四个主体即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对于学生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过渡,学生的工作体验与知识学习的平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对于教师应鼓励其参与课程变革以解决教师对变革的认同感问题,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以解决教师压力问题,创建"实践共同体".对于学校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做好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对于企业主要是重视对企业的选择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四)工学交替课程的保障是建立真实理念的课程评价体系

工学交替课程评价应重视技能和能力表现的评价,如果还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检测易于考核的内容,则有伪评价的嫌疑,这样的评价无法保障工学交替课程的效果.以"真实"作为半工半读课程评价的理念,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促进课程改进;遵循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性原则、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原则和多元主体的参与性原则;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强调反馈、反思、反映,即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反馈,让教师进行反思,并把通过反馈、反思和评价得到的"调整"反映到课程上.

[1]梁卿.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概念、目的与形式---基于对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教通讯,2008(5):8-11.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1-92.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3.

[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5.

[5]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152.

[6]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0.

[7]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150.

[8]威金斯.教育性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

责任编辑:张旭,周晓华

Curriculum Reform of Sandw ich Courses

HU Na1,WANG Yu-ling2
(1.2.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Tianjin 300350)

G718.5;G712

A

2095-5537(2016)04-00056-05

2016-06-25

1.胡娜(1983-),女,汉族,辽宁省鞍山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

2.王宇苓(1962-),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工学课程目标顶岗
盐工学人
——宋辉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