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蒙台梭利(十一)

2016-02-13朱永新

天津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强权朱永新蒙台梭

■朱永新

对话蒙台梭利(十一)

■朱永新

之一:担任观察者的角色

在我们的学校中,老师都担任观察者的角色,孩子能自觉主动地进行自己的活动。而且,越希望孩子成长发展得更好,成人就越应该只在旁边观察。(《发现孩子》第179页)

朱永新解读:

蒙台梭利一再强调,在她的学校,老师们应该担任观察者而不是指挥者,甚至不是参与者的角色。她注意到,在她的时代,一般的学校中,“老师通常在活动中占据主动的位置,孩子则被动地参与”。这样,会逐步剥夺孩子们自觉主动的精神。

亲爱的父母和老师们,孩子终究要自己长大的,我们无法代替他们的成长,所以,我们还是要学会观察,学会欣赏。

之二:请放开孩子

请成人放开孩子,暂时离开一下,不要像“襁褓”一样裹住孩子,给孩子适当的自由。这将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发现孩子》第179页)

朱永新解读:

蒙台梭利认为,只有“自然发展、乐于自己动手做事的孩子,是善于合作而又活力四射的”。所以,父母最需要做的事情,不是搂着孩子,拴住孩子,不是害怕孩子离开自己寸步难行,而是应该“努力创建能够真正帮助孩子,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各种锻炼机会的良好环境”。

亲爱的父母和老师们,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不妨给孩子一些自由吧!孩子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时间,需要自己探索这个对他们充满好奇和未知的世界。

之三:强权取得的胜利不能让孩子信服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中,虽然得胜的通常是强势的一方,但是父母依靠强权取得的胜利,往往并不能让他们的小对手信服。因为成人不但做了错事,还采取高压手段让孩子压服。(《发现孩子》第185页)

朱永新解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很少是平等的,正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官员与群众的关系,虽然法理上具有平等的关系,但毕竟前者总是具有更多的权利,控制权、资源分配权、话语权等,所以,很难真正地有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的空间。这就是管理心理学里说的领导的法定性权力。

但是真正的领导力是通过威望性权力来实现的,法定性权力产生服从、敬畏和敬重,但只有威望性权力才能够产生敬爱、敬佩、信赖和亲切。所以,亲爱的父母和老师们,虽然与孩子相比你们总是强者,甚至总是胜利者,但是这不能够让你们骄傲,不是靠压服,而是靠孩子的心悦诚服,才是你们的魅力所在,权力所在。

之四:孩子的恐惧和说谎是被迫的

孩子的恐惧和说谎一样,也是由被迫顺从引发的。这种情绪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远比其他情绪反应更为严重,因为它会使孩子的想象与感觉发生混乱。这种情绪上的混乱常常发生在缺失内在发展机会的孩子身上。(《发现孩子》第185页)

朱永新解读: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那样,在父母与孩子的“战争”中,胜利的一方始终都是父母。因为父母为了达到唯我独尊的目的,总是命令孩子闭上嘴巴。用这样的方式赢得的“和平”,其实永远无法真正地征服孩子。所以,“父母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孩子原本对他们的信任,并且连同孩子的自然情感和相互信任也一并失去了”。其实,孩子的恐惧与说谎等,也是在这种强权下形成的。孩子们为了避免父母和成人的惩罚,为了满足父母或者成人的需要,往往会选择说谎等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言行。

亲爱的父母和老师们,当孩子出现说谎、恐惧等消极行为的时候,你是否反思过,也许与你自己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关呢?

之五:不要折断孩子准备飞翔的翅膀

孩子在童年原本都拥有一对翅膀,但在他们振动翅膀准备飞翔时,他们的“翅膀”却被生生地折断了。孩子一旦接触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力就会失去自觉性,只能在物质世界里漫无目的地找寻。由于缺乏现实体验,孩子离真实的世界会越来越远,他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偏离正轨,最后只能陷入毫无益处的神游之中。(《发现孩子》第186页)

朱永新解读:

蒙台梭利对孩子的“被动模仿”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她认为,孩子们一味地“有样学样”,这与其说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成长方式,还不如说是一种走向“堕落”的捷径。因为,成长是一种自我的内在工作,光看别人如何做是无法实现成长的。“孩子内心的期望被压抑,就如同深埋在地下的宝矿一样,被永远地掩藏了起来,他们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些期望的真正价值”。所以,放飞孩子,让他们展开翅膀去自由飞翔。让他们成为自己世界的主人,自己去探索属于他们的世界,自己去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自己去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

(责任编辑 韩瑞新)

猜你喜欢

强权朱永新蒙台梭
剪掉重复多余的
卖关子,真有趣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不要种下强权的种子
蒙台梭利在日本
蒙台梭利教育是完美的吗
走“偏”了的蒙台梭利
冰与火之歌——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谁能在蒙台梭利的“铁王座”之上——蒙台梭利教育市场的“火”与“殇”
狮子:我是大王,我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