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如何让打“台湾牌”的里根服软

2016-02-13

新传奇 2016年52期
关键词:里根中美关系总统

中国如何让打“台湾牌”的里根服软

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他在涉华问题、尤其是台湾问题上的出格举动,让人想起了里根时期中美关系的动荡。上世纪80年代,里根于大选前后和上任初期也曾试图在台湾问题上搅浑水,但“残酷的国际现实”最终让他对中国服软。

大选前后的中美外交暗战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时,美国卡特政府在台面上宣布与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并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国会许多保守派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对盟友的出卖和背叛”。这些人当中就包括准备参加总统竞选的里根。里根当时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烈的反共情结,也是美国知名的亲台人物之一。1971年和1978年他曾两度访台,强调台湾起到了美国“反对共产主义战略前哨的作用”。卸任加州州长后,他亲自飞赴台北会晤蒋经国,对台湾当局因卡特政府“仅提前几小时通知台美断交”作出安抚。

竞选期间,里根和美国亲台势力相呼应,激烈抨击卡特的对华政策,声称他上台后将重建与台湾的“官方关系”。

此外,里根还是1979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之一。由于“与台湾关系法”中强调美国有义务向台湾提供“必要自卫武器”,并宣称“以和平方式以外任何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将引起美国严重关切”,中方领导人开始意识到,必须在台湾问题上对美方“划出红线”。

由于错误估计了台湾问题的严重性,当时里根仍幻想着“左右逢源”、“台海兼收”,为此他在1979年8月22日派出副总统候选人布什和高级幕僚李洁明访华,试图向邓小平“解释”。布什曾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和中方十分熟悉,里根认为布什之行能有所收获。

李洁明的回忆录描述说,面对布什关于“里根并不会实行‘两个中国’政策”的解释,邓小平毫不客气地列举里根不久前在记者会上宣称“台湾是一个国家,美国应该恢复和台湾邦交关系,并为台湾防御提供所需一切”等言论,并明确表示“里根不止一次说过支持与台湾建立官方关系……假如里根的言论和共和党的政策得到贯彻,必将损害中美关系,我们将被迫起而维护十亿人民的利益”。

里根当选后逐渐认识到,要对付当时苏联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美国力不从心,需要借重中国。在宣誓就职前,里根派出总统出口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和共和党副领袖史蒂文斯前往中国试探,希望以“帮助中国抗苏”换取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让步,包括允许里根向台湾派驻“私人代表”,允许台湾代表列席里根总统就职仪式等。但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虽然是穷国,但“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会低三下四求人”,不会拿台湾问题和外国交换任何东西,警告里根“如果向台湾派驻私人代表,中国将视作美国正式、官方决定,并认为美国已违反承诺”,中国“有让中美关系倒退到70年代甚至60年代水平的准备”。

中国政府这一系列明确而强硬的态度,令已进入“总统角色”的里根冷静下来。在1981年1月的就职仪式上,他邀请了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柴泽民,并谢绝台湾代表入场,一度剑拔弩张的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邓小平为里根递来“下台的梯子”

1980年因荷兰不顾中国抗议向台湾出售两艘常规潜艇,中方于1981年2月果断将两国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里根由此清楚认识到中方在台湾问题的坚决立场。1982年1月,他派出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访华会晤邓小平,双方在对台军售、一中原则等问题上充分交换意见,同年8月17日,两国发表三个联合公报中的最后一个即《八一七公报》。

《八一七公报》的原文很长,它重申“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美国承诺逐年减少对台出售武器的品质与数量,以求“最后的解决”。

公报甚至还表示美国“理解并欣赏”1971年元旦北京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的“叶九条”(即叶剑英提出的“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一般认为,“叶九条”已经包括了往后一国两制的基本意涵)。这些都是当时黑格主持的国务院正式形诸文学的承诺:如果认真执行,台海局势今日可能改观。

然而现实是,作为亲台人士,里根并不甘心在台湾问题上彻底松手。时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李洁明回忆说,在《八一七公报》签署前一个月,他曾代表里根政府向台湾蒋经国当局转达了“六项保证”,重申美国将信守“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军售没有停止日期等,缓解了台湾当局对《八一七公报》的不安。除“六项保证”,里根还口述一份总统指令,向台湾保证将继续对台军售,供给台湾的武器质量要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威胁而定,“中华民国”的防卫能力须予以维持。

为压迫中国在台湾问题上让步,里根甚至一度拒不批准卡特政府承诺的项目,直到1983年5月,美国进出口银行才向中国提供5700万美元贷款,远远低于卡特承诺的20亿美元。

面对里根方面“由美国向中国提供武器,换取中国同意美国向台湾当局提供先进武器”的建议,中国政府予以断然拒绝,并严重声明“中国宁肯不要美国武器,也绝不同意美国继续干涉中国内政”。在经贸关系上,中国大量削减从美国进口农产品,中美贸易额大幅下降,并中断了两国文体方面的交流。

中国的坚决反对让里根的外交布局陷入僵局。1983年3月里根公布声势浩大的“星球大战计划”后,美苏对抗日趋白热化,美国迫切需要中国方面的合作。在美苏争霸的全球战略大棋局下,台湾不过是一枚棋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时邓小平为里根递来一把“下台的梯子”。他表示,“理解美国总统竞选中的言论在执政后不一定付诸实施”,对里根将“听其言观其行”。里根也干脆地“顺梯下”,美国对华态度随之来了个大转弯。

“里根总统拍中国的马屁”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中美建交后首位在任时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在中国访问期间,里根曾在上海仪表厂和女工们劳动,在复旦大学作演讲。

当时,里根和第一夫人南希还在西安参观了秦兵马俑,并不时爆出精彩的场面。据报道,里根夫妇在一号俑坑,在一匹陶马面前,里根想摸一下陶马。他伸出手去,又停在半空,轻轻地问:“我可以摸一下吗?”在得到允许后,里根轻轻将手放在马背上,从前往后摸,一直摸到马的屁股停下来,他拍了一下马的屁股,扭头问:“它会踢我吗?”并且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周围的人被总统的幽默逗笑了。

事后香港媒体将里根在俑坑内拍陶马的照片刊登在醒目位置,并附上别出心裁的题目:“里根总统拍中国的马屁”。1985年7月22日,中国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回访美国,两次访问期间中美都多次重申了“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和一中原则,就此里根“竞选承诺风波”算是告一段落,曾经声称要“和北京断交”的里根,最终阴差阳错成为中美关系“小阳春”的美方主导人物。

在共同对抗苏联威胁的背景下,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美国主动放宽了技术转让限制,并签署了《中美核能合作协定》《中美科技情报合作议定书》,两国经贸额屡创新高。当时中美甚至在尖端军事领域也展开合作,包括美国为中国改装歼-8战机。

而在这段“蜜月期”内,影响最大、最为人所知便是最早抵达中国的美式装备之一——大名鼎鼎的“黑鹰”直升机。“黑鹰”从80年代成为美军通用直升机后一直服役至今。直到几年前的汶川救灾,这些直升机仍在中国发挥作用。

(《环球时报》2016.12.13、澎湃新闻网2015.10.17)

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和夫人参观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事后有媒体将里根在俑坑内拍陶马的照片刊登在醒目位置,并附上别出心裁的题目:“里根总统拍中国的马屁”

猜你喜欢

里根中美关系总统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爱溜冰的凯丽猫(下)
爱溜冰的凯丽猫(上)
“恶搞”总统成追捧
总统害羞了
乐观的小里根
南希·里根:1921~2016年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