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养血止痒合剂外治法对尿毒症相关指标的影响

2016-02-13王京祥潘维翠艾晓波刘一柱

关键词:外治法药浴尿素氮

王京祥,潘维翠,艾晓波,杨 震,刘一柱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山东 青岛 266000)

·中医中药·

中药养血止痒合剂外治法对尿毒症相关指标的影响

王京祥,潘维翠,艾晓波,杨 震,刘一柱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山东 青岛 266000)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廓,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 ,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后世医家将其解读为排毒三大手段。尿毒症患者,肾气衰微,膀胱气化无权,水液糟粕无以排出,蓄积体内,致阴阳失衡,外邪集聚。现代医学认为调节电解质和水液平衡的器官有呼吸道(肺)、肾、消化道(肠)、皮肤。尿毒症患者肾脏损坏严重,其洁净府功能残留少许,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消化道代偿性增加毒素和水液的排泄,此即去菀陈 ;尿毒症患者皮肤干燥,加之钙磷皮肤沉积,多数患者无汗或者极少出汗,其开鬼门的功能亦有所下降。我们采用外治法治疗尿毒症,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中医外治法;尿毒症;养血止痒合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2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5.24±4.36)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高血压肾损害7例,糖尿病肾病11例,多囊肾5例以及狼疮肾1例。所有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三个月后未表现出发热、严重感染等不良反应,将具有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肝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排除。

1.2 方法

给予43例西医对症治疗,包括降糖治疗、降压治疗、补充活性维D、纠正贫血等,进行低通量透析治疗,将透析器膜面积控制在1.3 m2,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将血流量维持在180~250 mL/min,对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进行观察,透析频率为2~3次/周,4 h/次。在西医对症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药治疗,中药制剂中的药物成分为:苦参、蝉衣、生地、赤芍、麻黄和地肤子、川芎、当归以及防风共九种,进行研末过筛,进行药浴时冲泡药末10 min,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水温,控制在42~45℃,进行30 min的外露浸泡,1次/d,1疗程为1个月。每个月底检查患者的透前尿素氮和血白蛋白以及连续2次透析后尿素氮,记录当天的脱水量、透析时间,计算spTK/V、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直至药浴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s)

注:与0月相比,*P<0.05;与0月相比,▲P<0.05

时间 A l b 透前B U N s p K T / V n P C R 0月 3 1 . 6 ± 6 . 5 2 8 . 9 ± 1 6 . 2 1 . 2 4 ± 0 . 3 1 1 . 1 8 ± 0 . 1 9 1月 3 5 . 7 ± 7 . 9* 2 3 . 8 ± 1 2 . 7* 1 . 1 8 ± 0 . 3 0 1 . 1 3 ± 0 . 2 4 2月 3 9 . 5 ± 1 2 . 4▲ 2 1 . 5 ± 1 2 . 8* 1 . 1 3 ± 0 . 2 5* 1 . 0 5 ± 0 . 1 7*3月 3 6 . 9 ± 1 0 . 4* 1 9 . 5 ± 9 . 3▲ 1 . 1 5 ± 0 . 4 1* 0 . 9 9 ± 0 . 0 8▲

3 讨 论

尿毒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进而引发代谢物滞留,破坏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6 m2,相当于肾小球滤过总面积,人体分泌的汗液中含有0.5%~1.0%固体和99%~99.5%水分[1],其中固体成分主要包括氨、尿素、肌酐、氯化钠以及尿酸等。德国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证实了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汗液中溶质浓度较正常人高,特别是尿素氮,它比血浆中的浓度高50倍[2],明显的发汗可以控制病人的体液平衡。尿毒症患者因为不能排泄摄入体内的水分,限制了中医在该人群中的应用[3]。养血止痒合剂由生地、当归、川芎、赤芍、防风、麻黄、蝉衣、地肤子、苦参组成。药方中的当归、生地、赤芍、川芎具有大补营血、养血活血通络的效果;若患者表现为血足,则可说明濡养功能已恢复,营养不良症状得到了改善;药方中的苦参、地肤子、蝉衣、麻黄、防风能够疏风发汗和开通毛窍,可达到排邪外出的功效,还能促进毒素的排泄,例如尿素等。采用药浴的方式,既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又避免了液体的摄入。我们的试验证实了通过皮肤,能够降低血浆尿素氮的水平,改善患者体内毒素环境,提高患者的食欲,改善营养状态。目前已经证实:患者的营养状态与预后正相关,KT/V在一定范围内与预后正相关,低nPCR亦与预后负相关。而该试验发现:随着药浴时间的延长,患者的Alb缓慢升高,KT/V反而逐渐下降,nPCR亦逐渐下降。提示:皮肤也存在KT/V,此时患者总KT/V=KT/V透析+KT/V皮肤;低nPCR亦与皮肤排泄毒素有关。究竟是ALB还是KT/V、nPCR能更好的预测患者的预后,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1]郑 军.养血止痒合剂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4):160-161.

[2]刘光义,马仁光,康 薇,等.中药辨证分型联合西医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2):38-39.

[3]周荣军.中药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5):91-92.

本文编辑:鲁守琴

R277.5

B

ISSN.2095-6681.2016.23.128.02

猜你喜欢

外治法药浴尿素氮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羊如何进行药浴
绵羊药浴方法及注意事项
浅析羊群药浴注意事项
乳腺癌初起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尿素氮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