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癌痛,你不知道的事
2016-02-12李宁王小平
李宁+王小平
据世卫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6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50%的患者有癌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使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数约180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达到140万。研究表明,我国癌痛病人发病率高达50%左右,疼痛的原因以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为第1位约占80%,治疗肿瘤引起的疼痛占10%左右。根据WHO公布的资料,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晚期需要加用吗啡类药物等)可使90%的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由此可见,缓解癌痛,并不是不可能,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养生大世界》:目前,仍有很多人不理解何为癌痛,那到底什么是癌痛呢?
王小平:癌痛一般是指由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神经、骨膜等组织引起的疼痛,还包括治疗肿瘤过程中所引起的疼痛。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身体深在的酸痛:常被描述为骨痛,往往是由于肿瘤压迫或长入骨骼所致,是较常见的癌痛。
烧灼样痛:肿瘤压迫神经组织会出现烧灼样痛,有时候由于各种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手术等都可能损伤神经,出现神经性疼痛,是仅次于骨痛的常见癌痛类型。
全身性疼痛:晚期肿瘤由于多发转移,可能会表现为全身性疼痛,无法指出确切的疼痛部位。
身体的持续性疼痛,夜间痛:癌痛还有一个特点用来与其他慢性疼痛相鉴别,就是癌痛往往是持续性疼痛,不随体位、活动等影响,夜间痛是其特征之一,在其他慢性疼痛中很少见。
癌性内脏痛:癌性内脏痛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肿瘤的直接侵蚀或压迫;疼痛常伴有其他部位的牵涉痛;疼痛部位大多不太明确,范围较广泛;疼痛常可引发较强的自主神经反射和骨骼肌痉挛。
多种伴随症状:由于剧烈、持续的疼痛,以及睡眠不足,患者会出现多种伴随症状,如植物神经紊乱、抑郁、焦虑等,进一步影响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
《养生大世界》:在临床上是如何确诊癌痛的呢?
王小平:决定癌痛治疗效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准确的诊断。有以下几点:
疼痛的部位,是明确的部位还是模糊的区域。
疼痛的性质,明确是内脏痛还是躯体痛,两者的治疗方法存在差异。
疼痛的程度,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影响。
疼痛的加重、缓解因素,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如胸膜受侵时,咳嗽会使疼痛加剧;骨转移病人,活动及压迫时疼痛加剧;消化系统受侵时,会影响病人进食或进食时疼痛加剧等。
用药情况,准确记录患者用药史及疗效,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参考。
肿瘤发展情况,包括起病,发展,治疗经过等。
既往史,了解有无伴随疾病,便于调整治疗方案。
只有详细准确的对癌痛做出诊断,才能有根据,有目标的开展镇痛治疗,同时也是与患者建立互信的过程,便于后续多种治疗的顺利进行。
《养生大世界》: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却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事实上,让癌症患者无痛或尽量使疼痛减轻到可以耐受的程度是能够做到的,那如何治疗才能去除疼痛呢?
王小平:癌痛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往往需要结合病人的总体身体状况及生存期考虑。明确患者身体的疼痛原因并给予治疗后,必须对镇痛效果及疼痛缓解程度,予以评估,以便制订今后治疗方案及用药剂量。其原则是尽量口服给药,便于长期用药,可以减少依赖性和成瘾性;有规律的按时给药,而不是出现疼痛时再给药;根据WHO推荐的癌痛“三阶梯疗法”,按阶梯给药;用药应该个体化;注意使用抗焦虑、抗抑郁和激素等辅助类型的药物,可提高镇痛治疗效果。
《养生大世界》: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王小平: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是治疗癌痛的首选用药,常见的有布洛芬、洛素洛芬、西乐葆等,老年患者应慎重使用,尤其是存在肾功能不全、心衰、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NSAIDs应视为禁忌。对于存在轻度出血或溃疡体质者,应使用对胃黏膜刺激小的药物。
治疗应该从相对小剂量开始,并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获得最佳效果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如果增加剂量无法提高疗效时,说明已到“天花板”,应停止加量,换用其他药物。合理的最大剂量是标准推荐剂量的1.5-2倍,患者应该定期检测消化道潜血试验和肝肾功能情况。药物的疗效通常需要2-3周才能明确。不推荐联合使用多种NSAIDs药物,因为副反应会显著增加。
《养生大世界》:医生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
王小平:那就是微创介入疗法,首先是神经阻滞。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神经阻滞治疗,以迅速缓解未控制的疼痛,为阿片类药物的滴定赢得时间。
肋间神经阻滞:用于缓解继发于病理性肋骨骨折或胸壁转移、开胸术后等患者的疼痛问题。
交感神经阻滞:很多癌痛综合征都是间接的,部分通过交感神经活动介导。疼痛可以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或腰交感神经阻滞来缓解。
腹腔神经丛阻滞:用于治疗上腹部和腹膜后肿瘤导致的疼痛,包括胰腺恶性肿瘤。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和神经或脏器的损伤,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在CT引导下进行操作而大为降低。然后是椎管内使用阿片类药物,最初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末,用于缓解传统治疗均不能减轻的癌痛。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脊髓上的阿片类药物受体起作用,并不妨碍交感和运动功能。可以大大降低吗啡类药物的使用量,约为口服药量的1/300。
《养生大世界》:关于癌痛,普通群众都有哪些误解?请您解说一二。
王小平:误解一:医生应该知道我有多疼。
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和耐受性不同,有些人可能表现的很痛苦,另一些人可能表面很平静,而实际内部疼痛剧烈。不要让医生去猜你属于哪一类。要详细向医生介绍你的癌痛,包括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等。描述越详细,医生治疗的依据就越多。
误解二:癌痛是没有办法缓解的。
医生有多种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医生首先会判断疼痛的来源:癌症侵犯骨骼、神经;癌症压迫脊髓;感染;或者化疗、放疗导致的疼痛。了解疼痛来源以后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误解三:总是抱怨疼痛是弱者的表现,坚强的人应该努力忍受。忍受疼痛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长时间的疼痛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恶化、生活工作能力减退等。及时合理的镇痛治疗可以帮助你提高生活质量。
误解四:疼痛的时候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服用止疼药。
止疼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正确的做法是按时服药,让体内血药浓度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这样才能减少爆发痛的发生几率。
误解五:阿片类药物都会成瘾。
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实,阿片类药物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癌痛病人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如癌症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随时可以安全停用阿片类药。癌症疼痛病人长期使用阿片类止痛药可能需要逐渐增加用药剂量,在疼痛缓解时也可以成功撤药,这种对药物“身体依赖”现象应与所谓的“成瘾”加以区别,但非医疗目的使用阿片类药物属于药物滥用,如反复静脉注射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才能导致“成瘾”。
误解六:控制癌痛的药物非常昂贵,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还是自己忍着吧。
疼痛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有便宜的吗啡制剂也有稍微贵点的贴剂或吗啡泵,如果有存在经济困难,和医生说明,可以使用比较经济的药物或者申请药企的援助。
误解七:引起癌痛的神经不能毁损,一旦毁损则会导致肢体瘫痪。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高度发展,各种神经的毁损可以在CT、MRI、超声等设备下引导,大大提高了准确性和有效率,所以毁损上述的这些神经后,不但不会引起相关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相反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种顽固性癌痛,并能极大地减少阿片类用药的剂量,同时使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林林总总,关于癌痛的定义、诊断、治疗,普通群众对癌痛存在的常见的误解,本文都给予了解答,希望能为癌痛患者减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