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

2016-02-12许佳淇

质量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融资人才企业

许佳淇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哥本哈根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

许佳淇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哥本哈根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其获得迅速发展壮大的良机,从而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未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分别从中小企业的法律环境建设、融资发展途径、重视创新改革发展、突出人力资源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壮大有所贡献。

中小企业;法律环境建设;创新改革发展;融资发展途径

1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管理理念落后,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性质上属于私人企业,大多技能单一、理论水平与专业化程度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方式简单松散现象,大多采用老板直接管理员工的家长模式,老板素质的高低对企业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该模式并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亟需引进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制度。

(二)生存现状堪忧,发展极不平衡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生存问题,特别是那些技术含量过低的企业,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行,用工费用不断增加,其生存更为艰难。首先,中小企业急需政府扶持以及政策性支持,但又不能如大企业般设立专门部门与政府进行协调,造成中小企业难以跟上一些法规政策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产生巨大影响。

其次,在二次创业过程中,互联网、物流、科研和传媒等走在科技前沿的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小企业大多属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受到市场、用工、资金和国家结构调整带来的挤压,造成其生存更加困难。

(三)发展空间大,具有自身相对发展优势

中小企业具有发展空间大,自身相对优势多的特色:(1)中小企业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中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在逐渐提高,并且伴随着商业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中小企业将招揽更多的高智能精英充实其人才储备。(2)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较低,适应能力更强,这促使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我国为中小企业发展制定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持,但是为中小企业发展制定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存在法律环境、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当前中小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缺乏平等与透明。我国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产权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快对其的改革步伐,建立健全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二)融资困境难以摆脱,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资金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一般都是几个合伙人一起出资,采取内部直接融资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而企业的继续发展仅凭借内部积累并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全部需求。然而我国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和空间有限,融资困境难以摆脱,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差

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生存、壮大和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通过自身创新,创造出了很多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资源短缺、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行为不够活跃等问题,在很多领域存在着“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现象,陷入了技术追赶的泥沼中。

(四)中小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很多因素,其中高质量的人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之本。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在人才吸引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如企业规模小、地域性较强、行业分布较广、优秀企业文化缺乏等。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用人机制和选拔机制不健全,如无具体招聘计划,缺人急招,合适人才难觅,选拔方式更是落后,简历筛选,面试即结束,很难考察出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激励体制落后,如薪酬激励采用奖金方式一刀切,忽视高层人员精神方面的需要等。

3 我国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对策

(一)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当前,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健全的法律支持。为此,政府应加快对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与整理,应尽快促进中小企业在立法、执法与司法体系方面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起到保障与规范作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应该放宽其市场准入,拓宽其融资渠道,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不断强化各级政府的服务职能,促进政府监督的积极改进,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利与利益。尽快制定出相关的配套文

▲▲件,确保相关法律政策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二)千方百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国家经贸委可以精心筛选出一部分已经具备相应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作为实施信用制度和社会化信用体系的试点,以此来探索信用体系的建立途径和方法。

其次,对那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创新能力强的技术、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以重点扶持。想方设法培育出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专”的小型企业巨人,争取使中国在经过WTO适应期后,面对真正的国际化市场竞争时,能够树立起自身的比较优势。

(三)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一,应鼓励其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联合重组。对一些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发展前途较好的中小企业采取鼓励政策,推动其利用技术、品牌和管理等优势进行收购兼并和其他形式的资产重组,促进中小企业间的相互联合。

第二,发展股份合作型产学研的联合体。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技术创新应该借助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咨询、转让、培训等形式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强强联合。

(四)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推进人力资源改革

首先,中小企业应树立起正确的企业人才发展观。一方面,企业应由过去的狭隘人才观转变为全面人才观。另一方面,企业应该转变过去在人才需求上的片面认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要事业,也要生活”成为人才普遍性的需求,认识到这种需求,对中小企业人才引进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极为有益。

其次,中小企业要不断发掘新的人才。应积极强化与科研部门及高校间的合作,从中发现并挖掘出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为使中小企业从人才短缺的不良局面中解脱出来,企业应把用人需求与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相联系,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新型培养模式。

最后,中小企业应强化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从人才的不同需求入手,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强化人才活力,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信任激励、职务激励、技能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等。

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国企业数的99%以上,该群体在我国地位是不可替代的,2016年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政府更应该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中小企业本身也应该改变陈旧的管理方式、融资方式,以战略眼光谋划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改变陈旧的管理理念,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展联合重组和高层次产学研合作,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推进人力资源改革,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刘洪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28)

[2] 王浩,徐欣慰.互助性担保视角下我国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4(28)

[3] 刘海娟.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中国商贸.2014(26)

[4] 吴芳芳.小型连锁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4(26)

[5] 刘泉红,刘方.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态势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3(01)

猜你喜欢

融资人才企业
企业
人才云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