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混乱型依恋的表现及成因

2016-02-12熊莲君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婴儿家庭母亲

熊莲君,田 澜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依恋常被定义为儿童与养育者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亲近且持久的情感联结,表现为儿童对养育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1]Ainsworth曾将儿童依恋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安全型依恋 (A型)、焦虑抵抗型依恋 (C型)和焦虑回避型依恋 (B型)。针对Ainsworth的研究,Main和Solomon等人发现,有部分儿童无法被归入上述三种基本类型中去,他们根据这类儿童的行为特征及表现形式,将其描述为 “混乱型依恋”,亦称 “D型依恋”。[2]一般认为,混乱型依恋属于最不安全的依恋形式,这些儿童如未被及早识别并给予有效的干预,则会对其后续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深入分析混乱型依恋的表现形式及成因,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无疑将有利于混乱型依恋儿童的健全健康成长。

当前,国外学者对儿童混乱型依恋多有研究。Grazyna和Sanghag发现,混乱型依恋是造成儿童未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儿童和父亲间的混乱型依恋能明显预测其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增多的外在行为问题。[3]Ashley等人对依恋影响儿童同伴交往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并指出早期混乱型依恋会造成儿童未来低水平的社会同伴交往能力。[4]在国内,俞晓莉指出,忽视或虐待儿童与三种不安全型依恋都存在较显著相关性,但在受虐待的儿童中,混乱型依恋的比例最高。[5]张林等人在对儿童依恋行为的纵向研究中发现,混乱型依恋儿童属最不安全的高危儿童,他们发展的结果常常是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且容易发展成精神障碍患者。[6]文献回顾发现,国内学者目前对儿童依恋的研究不少,但专门针对混乱型依恋的研究不多。因此,本文旨在对混乱型依恋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在弄清楚根源的基础上,进而为后期对混乱型依恋儿童进行有效合理的干预提供支持和借鉴。

1 儿童混乱型依恋的表现形式

1.1 婴儿期混乱型依恋的表现形式

在陌生情境的实验中,研究者将一类行为表现特殊,且无法归类到三种基本依恋类型中去的婴儿描述为混乱型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在陌生情景的压力之下,行为表现为无组织,非常混乱。研究发现,这些行为不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是安全型、抵抗型和回避型这三种基本的依恋类型以非同寻常的方式组合而成,尤其是后两种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奇特组合。婴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可以用毫无规律性来形容,在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短暂的发呆,可能跳到门口盼望母亲,然后又卧倒在地板上缩成一团,或者一边哭泣,一边用力地抓,或者想从障碍物中探身出去;在与母亲重聚时,部分婴儿既强烈的寻求安慰,又强烈的拒绝和反抗。有的还表现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行为,比如突然的回头、不合理的运动、不恰当的姿势等等。在陌生人出现时,虽然他们会极力反抗和排斥,但当陌生人离开时,他们又可能会大声哭泣,行为反复无常,不合时宜。

1.2 幼儿期混乱型依恋的表现形式

学者在研究幼儿的依恋表现时,通常采用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表征评估法、母亲依恋量表等工具。比如,只要通过分离重聚的叙事故事来分析混乱型依恋儿童的特点,就会发现这些幼儿常常不能完成故事,或者提供一些不合理的故事,且故事情节充满了无助、敌对或暴力。同时,当幼儿和母亲长时间的分别再重聚时,幼儿的表现会比较无所适从。母亲拥抱他们,他们的表情也会比较茫然,情绪会稍显忧伤,并躲开母亲的目光。而处于伤感情绪的幼儿在得到母亲的安抚后反而会大哭,甚至会采取类似攻击性的过激方式来对待母亲和周围的人,又或者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冷漠的姿态。总之,相对于安全型依恋儿童而言,混乱型依恋儿童的行为表现为一定的情绪和行为上的反常,且行为缺乏完整性、不规律化,难以控制和预防。

2 混乱型依恋的成因分析

2.1 生物因素

依恋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依据Bowlby的习性学理论,婴儿对看护人的依恋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因此,依恋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它为幼体提供安全感,使之免受威胁并为其今后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生理本能的驱使下,当婴儿对外界感到恐惧、害怕时,会不由自主地通过哭、笑等行为信号向其看护者寻求帮助以获取安全感。但是,如果婴儿所面对的渴望获取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依恋对象就是其恐惧、害怕的直接来源时,那么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婴儿将无法获得。混乱型依恋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婴儿一方面在遇到问题时会本能地向看护者寻求保护和安慰,另一方面看护者又是他们害怕和恐惧产生的原因。这种两难的情景就会使婴儿感到混乱且不知所措,对看护者既表现为亲近,又表现为强烈的拒绝。

2.2 父母因素

依恋行为是存在于儿童和看护人 (通常指父母)之间的。作为儿童早期依恋的直接对象,看护人对儿童依恋类型形成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看护人的看护方式、心理问题、自身的依恋类型等等因素都可能是儿童混乱型依恋产生的关键。

2.2.1 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

父母是儿童最主要的照料者和抚养者。很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依恋质量和依恋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忽视型、放任型、冷漠型的教养方式都可能造成儿童的不安全型依恋。而有的父母综合了这三种教养方式,采取敌对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想和其亲近时却被凶狠地赶走,孩子想获取表扬时却被无情地忽视。父母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明显的抗拒和敌对的行为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进退皆不宜。进而孩子会出现一系列混乱、莫名其妙的行为。除此之外,Haltigan和Roisman在研究中发现父母经常虐待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对儿童的看管缺乏规律性且不连贯也会造成其混乱型依恋。父母对儿童的虐待行为不仅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重大的创伤,而且也会给他们带来可怕的心理阴影。经常受虐待的儿童看见父母时没有亲近感,反而会尽量躲避,不敢直视他们,同时伴随一些奇异的行为及言语表现。

2.2.2 父母的心理问题

作为儿童早期最主要的依恋对象,父母的心态、情绪、精神疾病等在内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对混乱型依恋的产生有所影响。

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焦虑、忧郁、沮丧、压抑等消极状态下的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当父母带有消极情绪时,会不自主地增加对儿童的批评、辱骂等行为,也会将自身的消极情绪强加给儿童,给儿童被动的压迫感。如果儿童长期受到父母消极情绪的影响,他们会产生郁闷或者难过的情绪,对父母也会产生混乱的亲近、排斥和抗拒的行为。此外,有精神病史的父母也是造成儿童混乱型依恋的原因。由于父母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也会不一致。比如,父母精神正常时,可能会对儿童呵护疼爱,使儿童能感到幸福感和安全感;而父母精神失常时,可能会对儿童侮辱、打骂甚至虐待,这会让儿童倍感恐惧,不敢亲近父母以寻求安慰和保护。久而久之,这种前后不一,悲喜交加的状态就会造成儿童的混乱。

2.2.3 父母自身的依恋类型及其代际传递性

依恋的代际传递性证实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其影响机制可能在于母亲有关依恋的心理表征会影响到他们对子女反应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婴儿依恋的类型。很多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发现,在成人依恋访谈中表现为解决困难型的母亲和儿童的混乱型依恋有关。这类母亲在孕期可能会对胎儿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有的母亲会时不时地拍打自己的肚子,对自己的身体采取一系列的暴力行为;有的母亲在孕期抽烟、喝酒甚至吸食毒品;有的母亲在孕期经常出入环境差、恶劣的场所等等,这都可能会明显预测胎儿的混乱型依恋。同时,父母的依恋类型不同,他们在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解决困难型的父母如果在童年时期遭遇到不正常的对待、不合理的反应,那么这些反应会潜移默化地迁移到儿童身上,对他们也同样采取虐待、敌对、抗拒的对待方式。这就促使了儿童混乱型依恋的形成。

2.3 家庭因素

作为儿童早期依恋发生的最主要的地点,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儿童依恋的类型。研究表明,婴儿期混乱型依恋的发生率13%-82%取决于家庭危险因素,如单亲家庭、暴力家庭、青少年父母、父母婚姻不和谐、儿童受虐待等。

2.3.1 家庭婚姻质量

婚姻质量对父母和儿童之间混乱型依恋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一方面,父母婚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了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另一方面,父母婚姻质量可能会通过影响母亲的依恋工作模型间接地影响母亲对子女看护的敏感性。在婴儿早期,如果父母婚姻破裂、感情不和导致离婚,会让婴儿感受到自己父母的缺失以及家庭的不完整,他们无法找到可以始终依靠的人,内心充满矛盾和戒备,从而造成其混乱型依恋。此外,如果在幼儿期家庭遭遇到父母至少一方的死亡,那么儿童可能会因为缺少依恋对象而出现一些心理疾病进而导致混乱型依恋的形成。

2.3.2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由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共同营造的。温暖、和睦、互助的家庭氛围必然会促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冷漠、疏远、拒绝的家庭氛围则很可能造成儿童混乱型依恋。父母对子女的敏感性不高,不关心爱护子女,使得儿童无法获得被爱的感觉,对父母会很冷漠,拒绝亲近。同时,父母工作繁忙经常不在家,与儿童的交流过少,甚至以工作太累为借口拒绝和孩子亲近,会致使儿童难以和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有些父母也会把一些低落的情绪带回家,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整个家庭不能呈现出其乐融融的画面。长久在这种不良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表现出一系列不合理的行为。这和混乱型依恋的表现如出一辙。

总之,关于儿童混乱型依恋的成因,除了上述一些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形成因素,比如儿童的气质类型、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差异性等等。但是,单一的因素并不必然会造成混乱型依恋,各种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才更有可能导致儿童的混乱型依恋。未来的研究应该将相关因素结合起来,以探究其决定性因素。此外,目前关于儿童依恋的相关研究有很多,但专门针对混乱型依恋的研究并不多见,作为最危险的一种依恋类型,未来需要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猜你喜欢

婴儿家庭母亲
艺术家婴儿推车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给母亲的信
寻找最美家庭
婴儿为何会发笑?
寻找最美家庭
婴儿的救赎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