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六届中国统计学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闭幕

2016-02-12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数理统计北京师范大学核算



第六届中国统计学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闭幕

2016年10月30日,以“统计学与数据科学”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统计学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落下帷幕。在目前数据科学的蓬勃发展和统计学研究的创新趋势下,本届会议的主题吸引了海内外著名高校和国家统计局等科研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全体与会者聆听了来自海内外著名统计学家做的10场特邀报告,报告主题围绕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的身份定位及相关理论问题、政府统计重点改革的领域、统计学的评价标准、国民经济核算等领域展开。全国人大财经委员贺铿教授作了专题报告,题目是《大统计与大数据问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政府统计重点领域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朱力行教授作了《统计学在数据科学中的身份定位》的报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李润泽教授作了《Error Variance Estimation in High-dimensional Regression Model》的报告,天津财经大学肖红叶教授作了《大数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统计生产力》的报告,厦门大学曾五一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关于统计学科评价标准的再思考》,浙江财经大学李金昌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统计学若干理论问题》,日本广岛修道大学张南教授作了《Measuring Global Flow of Funds: Statistical Framework, Data Sources and a Country》的报告,对外经贸大学贾怀勤教授作了《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中的贸易统计》的报告,深圳市统计局杨昌斌教授作了《从GDP核算看经济统计(学)的使命》的报告。

大会设立10个分会场,进行了30场分组研讨,涉及大数据、国民经济核算、政府统计、数理统计、经济统计、人口统计等领域的研究,其主题分别是: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国民经济核算应用研究,投入产出与资产负债表;国际比较与购买力平价,政府统计测度方法研究,政府统计实证研究;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应用研究,数理统计方法扩展研究;收入分配测度方法研究,收入分配应用研究,贫困测度及其应用研究,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人口统计及应用研究,人口经济学问题研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技术进步与经济政策研究,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产业结构分析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金融方法与实证研究,金融统计方法研究,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能源生态效率研究,资源环境统计研究。围绕这些研究主题,有117篇论文进行了宣讲与研讨。

中国统计学年会是纯学术性的统计学会议交流平台,由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国家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等23所高校及相关机构倡议发起,会议实行轮值制,每两年举办一次。在本次大会最后的交接仪式上,江西财经大学作为第七届年会承办方,从北京师范大学手中接过“中国统计学年会”的匾牌。

我刊编辑部杜一哲、张爱婷参加了本届年会。

(责任编辑:张爱婷)

猜你喜欢

数理统计北京师范大学核算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数学实验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教学应用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加工误差统计分析系统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