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百科资源质量探析

2016-02-12赵文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4期
关键词:词条影响因素质量

赵文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网络百科资源质量探析

赵文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摘要:分析基于wiki技术的不同百科资源的信息技术、工作组织模式和编辑活动。从内容、图片、规则、分类、链接、参考文献等六个方面,提出百科词条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确定影响网络百科资源质量的多个影响因子,总结出用户的参与度、贡献值、教育文化水平对其质量的影响方式,深入探究信息利用、反馈效果与编辑控制、发展水平对其质量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网络百科资源;词条;质量;影响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百科资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该平台以高度开放互动的组织模式,给用户提供了“多角色”的选择和服务。用户在网络百科中不仅能够查询所需信息资料,同时能够以编辑人的身份,通过创建新条目或者给已有的条目添加新内容,参与到信息的分享与交流中。这种新型的集体互动模式使网络百科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和参与,网络百科资源相比之微博、论坛等平台,其信息更具准确性、真实性、系统性和权威性。由此,为了提高网络百科资源的质量水平和利用价值,从多角度探析网络百科资源的质量问题便迫在眉睫。

1 网络百科的相关研究

1.1网络百科的特点及优势

从传统百科全书中衍生出来的网络百科全书,与准确性高、权威性强的印刷版百科全书和容易存储、容易检索的电子百科全书相比,有很多独特的性质。

(1)类型多种、内容丰富。网络百科全书既具有专业性强的由印刷版百科衍生而来的网络百科资源,又有网民互动、知识共享型的网络百科资源。用户可以根据所需信息领域的不同来调整应用哪一方面的网络百科。如专业的科研学者需要对所做研究的某一方面下定义,则可以利用编辑严谨的第一类百科资源;而一般读者只想要单纯了解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则大部分会选择免费的搜索简便的第二类网络百科。这样,网络百科资源的用户群便涵盖了多层次多水平的网民,更有利于其传播、利用与发展。

(2)检索便捷、服务多样。网络百科全书在网络应用时代下,开拓出多种检索途径。与传统百科全书相比,网络百科不再只局限于字顺排列方式,它增加了网络链接形式,并结合字顺、分类等多种组织方法,为用户提供作者、主题、日期、关键词等检索途径,并加强词语、语句之间的关联性,方便用户可在只了解某内容的部分信息时,同样能够检索出有效信息。同时,百科在线还依时代进步创建了多种新的服务内容,非开放式网络百科除了在原有百科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种最新信息,补充了信息量之外,还建立了大量网络站点的相关性链接。而开放式的网络百科则与传统百科的理念不同,用户不仅只处于查询信息的定位,还可以作为参与者编辑各种主题词条,也可以有根据地修改或增加删减已有的词条内容。同时,在许多网络百科网站中,都会有最新时讯的发布,最新词汇的排行,今日国际新闻内容等各种特色服务,丰富了百科全书以往只作为工具书的作用,使百科全书受到更多的注目,并向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

(3)更新及传播迅速,信息及时且便于完善,但质量良莠不齐。由于百科在线有计算机、网络作为依托,以信息传播快捷、无阻碍、透明化作为基础,网络百科资源的更新及传播速度尤为迅速,非开放式百科资源的编辑者会对简单的新型词汇及时处理、更新,从而补充信息资源,而对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更多地采取链接各大数据库、时讯新闻等方式来跟踪相关内容的最新动向。

开放式百科资源的编辑者为普通用户,其中对某一方面的百科词条有独特爱好或者重点关注的网民,会凭借兴趣及时添加、替换信息以保证词条的完整度、前沿性。因此,它是通过用户自主增添词条的运行理念,使其能够在最快的速度内扩充信息资源,为全世界用户提供最新最流行也最受关注的信息内容。但是,在此信息共享平台上,对编辑信息并发布的用户并没有实质知识水平的认定,只根据在网络百科平台上的贡献程度来界定是否有编辑词条的权利,这便造成了百科词条中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其准确性、可信性、可靠性也有待考量的问题。

(4)交互性、开放性。开放式网络百科为网络用户搭建了资源互享、共同参与的社区环境,每一个词条的编辑一般都由多个用户协作完成,每一项内容也在所有用户的学习与监督下逐步完善。开放性的理念在不断扩充网络百科的信息源,促使百科资源更加准确和完善的同时,也使用户在参与整个信息流程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自我荣誉感,使其愿意更持久地参与到编辑活动中去。

1.2网络百科的工作组织模式

开放式网络百科组织模式与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利用网络交互、共享的特性,开放式百科模糊了信息用户、信息编辑者和信息监督者的定义。[1]网络用户在百科平台上具有多重角色,既能够作为信息服务的对象检索所需信息,又可成为百科的编辑者编辑所感兴趣的主题、内容,也可以对已有词条进行修改、增减,同时,还能作为百科的监督者,评价百科信息的质量水平,维护百科环境的安全稳定。如,维基百科对用户开放信息评价系统,用户可以对已浏览信息的质量做出全方位测评,维基百科的管理者会依据质量评价调整和改善百科资源的品质,从而使维基百科信息质量能够维持在用户较为满意的层次。

因此,开放式网络百科工作组织模式的差异和特色在于,一方面,信息质量的评价过程与终端用户的反馈是同时进行的。[2]用户在发现百科内容有任何问题或质量较差时,都能随时自主进行修改与完善。另一方面,百科资源是由用户个人意愿自愿组织、维护而建立和发展的平台,其协作方式一般是非正式、自发性的形式。用户根据个人兴趣、专业领域、所有的可利用资源等方面来选择扮演何种角色,担负何种工作,进而共同促进百科资源的蓬勃发展。[2]

1.3不同开放式网络百科资源对比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是开放式网络百科中较为经典、发展趋势强劲且受到瞩目的网络百科全书代表。维基百科创建于2001年1月,涵盖中文、英文、日文等多种语言的维基网站版本,每个站点均基于wiki技术而开发使用,是一种非盈利性质的自由协作组织。[3]百度百科是在百科网站旗下开发应用的中文网络百科,于2008年发布正式版本。[4]它致力于创造自由、安全的最大中文信息收集平台。互动百科于2005年组建,是利用wiki系统而开发的中文商业网络百科。[5]它更注重将百科平台构建成具有人性化的百科社区,同时,它是三种网络百科中唯一具有专家认证项目的百科资源。

从百科信息已有条目和文件、总编辑次数、注册会员(或贡献用户)、管理员人数四个方面统计得出,在三种网络百科资源中,维基百科具有较大的访问量,但其质量水平之间仍有略微差别。英文维基百科具有最多的条目数量和注册会员,信息来源最广,信息存储量较大。而百度百科用户是基于百度注册用户之上,根据百度积分与等级规则[6]评定用户贡献值从而获取编辑发布信息的权利。因此,并不是所有百度的注册用户都享有自主编辑和修改信息的能力,贡献用户只属于百度注册用户的一部分。互动百科的注册用户同样遵守与百度百科相同的积分等级制度,对收集、组织、维护信息的贡献越大,积分就越多,相应的荣誉也会越显著。但其编写规则没有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那么严格,词条题目的编写格式较为灵活,内容和分类规格也不一,还在每一词条下增加了用户讨论模式,因此,互动百科的信息资源更趋向于论坛化、社区化的发展方向。

2 词条质量探析

2.1词条编辑和质量控制规则

开放式网络百科词条的编辑规则依据不同的网络百科机构而存在差异,同样地,发布信息的质量控制规则也不尽相同。维基百科与互动百科允许注册用户直接参与到编辑和修改百科信息中,而百度百科则必须经过系统所布置的学习任务,逐步积累积分,从而升到一定级别,才能进行编辑活动。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都有平台规定的编写规则,比如词条标题不可以加标点符号,要求明确、精炼、简洁,百度百科还要求用户按照一定的格式、提纲来编写内容等,如若不按照系统设定的规则编辑信息,系统将不允许其通过发布。而互动百科在编辑规则和要求方面相对多变,它不要求编写必须符合何种格式,只要词条及时、准确、可信、可靠且相对专业,则可以被系统接受和发布。并且,互动百科有特殊的专业人士认证项目,在注册用户中,系统会筛选出符合现实生活中专业领域的人士或科研工作学者,将其加“V标识”,从而增强百科信息的可信程度。

另外,网络百科资源的质量控制过程由广大网民与管理人员、系统共同参与完成。一方面,网民在查询信息、浏览内容的过程中,发现已有的词条出现错误或不够完整等问题时,可以主动进行修改错误、增添内容等活动,只要信息来源正式、理由充分且编辑正确,系统会接受其修正并重新发布改过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系统在词条发布前就会按照质量审核规则对词条内容、格式进行界定,判断是可信、可靠且无重复的信息后才会公开发布。并开放对此词条的评价系统,无论是评论形式还是打分形式,都鼓励网民在浏览后对此信息的质量进行评定。甚至网络百科环境下产生了类似“蝌蚪团”的评审社区,达到一定认证要求后将成为评审成员,赋予判别词条质量优劣的权利。经过评审过程,高质量的词条会被系统选为特色条目或优质条目,编辑者相应会得到一定奖励,而评论质量较低的词条会被系统进行修改或删除,其编辑人也会得到相应的惩罚。

2.2开放式网络百科的优质词条评选

优质词条,又叫特色条目或者高质量词条,是网络百科词条中的典范之作。[5]由整个社群在每一段时期内,于规定的评选流程控制下,在高标准的严格要求中推选、评价出的质量最高的词条经典,它通常代表着在这段时期内所有词条质量的最高水准。因此,可以将对优质词条质量的标准作为探究维基百科质量的一个科学指标。

优质词条并不是自动、随机、随时生成的,而是依据百科平台的评选规则、评定流程,参考高质量词条的质量评价标准而科学有序产生的。多种百科资源应用平台都有属于自身特色的优质词条评定规则和流程,与维基百科相比,以百度百科及互动百科为基础的评定流程更加符合时代特点,也更科学、完善。

不同的百科平台对优质词条(或高质量词条)的质量评价指标都相对明确且略有差异,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网络百科,它们对优质词条(或高质量词条)的评价指标大体相同。①内容方面。全面精炼,语句流畅无争议,完整客观,稳定可靠,尽量严谨专业,无明显抄袭现象,参考内容可被考证。②图片方面。图片应与词条信息相关,美观且有吸引力,注释清楚明确,不违反著作权。③规则方面。词条应满足所要发布的百科平台的所有标准和准则,格式符合且长度适当。④分类方面。根据不同平台的分类方式,准确确定词条的定位和属性,保持词条分类的精准性与一致性。⑤链接方面。在词条内容的编写过程中,要求通过链接的方式,标记在百科中已存在或浏览过的词语或语句。这些词汇需要与本词条有密切相关性,方便读者能够涉足和理解大量有关信息。⑥参考资料方面。引用别人的理论或成果时,一定要按照百科平台所提供的标准注明可靠来源。

2.3词条质量现状

百科资源中的词条质量在不同层次上都占有一定比例,通常普通词条的质量较差,普遍存在一些失误,信息也不够完善完整,但其所占份额最大。最新创建的条目常常因为所知信息较少,属于普通词条的范畴,需要不断补充和修改才能不断优化并提升质量。而最优秀质量的词条虽具有一定编辑水准,内容可被考证且便于读者阅读,但所占比例较低。可见,网络百科词条的总体质量仍未达到较高水准,仍处于“正在发展中”的资源平台。

对比高质量词条、普通词条和最新创建条目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发现优质词条的编辑频率与编辑人数平均较高,说明高质量的条目需要建立在编辑次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而普通词条的编辑次数和编者数量并不确定,一部分由于关注人数较少,相应编辑次数较低,另一部分因创建时间较久,词条内容通俗普遍或较为新颖,相应编辑频率偏高。但无论更新频率高低与否,普通词条的编辑结果都存在部分失误,修改次数与频次偏高,也不能成为高质量条目的关键判定准则,高水准词条的产生还需多方面因素共同协调来完成。在所有版本的词条中,最新创建的词条较为特殊。若该条目内容涉及当下最流行最受人瞩目的话题内容,则词条的浏览次数与编辑更新频率均会较高,这有利于词条质量的迅速提升,也可缩短词条提高至优质程度的周期。若该条目仅仅是最新出现的词语,只有少部分用户知晓且信息匮乏,那么词条更新与完善的周期势必延长,内容质量的提高也随之减缓。

尽管网络百科平台发展趋势良好,但不可否认,网络百科词条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首先,由于编写词条的作者是不同知识水平的用户,本身并没有编写经验或未达到专业级别,因此,词条的内容也往往达不到简洁精准,不能完整地搜集与展现词条相关内容。其次,在词条编辑中,引用其他资料时往往存在参考文献的部分遗漏,编写的词条很容易互相借鉴而无从查询。再者,在分类处理时,普通词条难以明确类别定位,容易传递错误信息。

不同质量层次的词条发展水平、更新现状均给整个网络环境下的百科资源带来影响。尽管网络百科资源的整体质量还未晋级至高端阶层,但无论是优质词条、普通词条还是最新创建的词条,在不同平台上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词条的更新频率较稳定,编辑人数在合理范围内,用户编辑的态度十分积极,修改细致且力求尽善尽美。可见网络百科资源质量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3 网络百科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

3.1用户的参与度

用户在网络百科上的参与度是保证网络百科资源质量的基础,只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百科的编辑活动及互动交流中,才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使信息质量达到最优化。

百科成员的社区感、影响力以及荣誉感均正向地影响用户在网络百科全书中的参与度,且程度不一。对于网络百科全书来说,用户的社区感和影响力并不具有直接地显著影响效果,但是却正向影响着用户对于网络百科全书的荣誉感和沉浸感,且影响显著。与此同时,公平的等级制度、社会资本都正向影响着用户对于网络百科全书的社区感、影响力以及荣誉感。[7]因此,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用户对于社区的认同感,发挥用户相互间的影响力,增大用户对网络百科全书系统的依赖性,从而激励用户更多地参与到网络百科全书的编写中去,才会为网络百科资源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3.2用户的贡献值

在网络社区的背景下,社区成员的贡献价值,即成员在网络百科中正面积极参与活动并做出的贡献程度影响着网络百科的发展趋势。多数网络百科资源,如,百度百科、互动百科,都将用户的贡献值量化为积分及等级,进而逐步累积得到相应荣誉。

同样,存在很多学者从其他角度研究用户的贡献价值。如,Sesia J.Zhao认为可感知的贡献价值反映成员们提供给网络社区的信息有用性,而用户本身的兴趣及所拥有的资源是影响不同类型用户贡献值的决定性因素。[8]甚至黄令贺等学者综合探讨了网络百科用户贡献行为的相关文献,从用户贡献行为特征、用户贡献行为影响因素和用户协作行为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9]可见,用户的贡献价值反应出用户能够感知到他们在网络百科中所做出贡献的有用性、有益性和有价值性的程度。个人的贡献值越多,说明其在百科信息中所参与及被认可的程度越高;整体的贡献值越多,则反映出该平台发布信息的质量越高、内容越完整。由此,通过对用户贡献价值的研究与评价,从一部分资源产生的角度出发,可以间接地反映和影响网络百科资源的可信度等质量情况。

3.3用户的教育文化水平

用户的教育文化水平是影响网络百科资源质量的隐性因素。若用户是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或较高文化水平的教育,则在参与编辑百科资源时,所产生的信息产品相比之下会有较高的可信度,较稳定客观的内容和较流畅的语句。然而,教育文化程度很难量化处理,也无法针对每一位用户调查真实的文化水平,因此,这一影响因素便相对难以控制。但可以借助专家实名或专家认证的方法,将注册用户中含有的各个领域的研究专家进行身份认证,确定真实性后可特殊标注,让其在百科编辑、修改行为中起到指导作用,进而更能增加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权威性。

3.4资源的利用效果与反馈效果

网络百科资源的可利用性、利用的效果及信息反馈可影响信息质量的水平高低。信息的可利用性高,用户利用信息最终的效果较好,说明信息的质量较高,反之亦然。同样,信息反馈过程质量越高,对百科资源的调整就越准确,内容就越客观完整。

而研究资源可利用性和反馈效果的影响因子,可从信息互动和信息产出两个角度出发。从信息互动的角度看,用户通过浏览百科信息,可获取所需知识,同时会隐含地进行监督和维护,当发现有错误信息时便可主动帮助修补完善,这一信息流通的过程便同时包含了对资源的利用与反馈。因此,互动程度可作为衡量资源利用与反馈效果的一个具体表现,信息互动越频繁,越深入,信息的可利用性和反馈质量就越高,反映出百科资源的应用效果也就越好。从信息产出的角度看,用户在利用信息与反馈信息的过程中,既是百科资源的消费者又是其生产者,百科词条所记录的浏览次数与编辑次数便是信息利用率和知识产出的又一具体表征,可以通过对这一表征的数据统计,显示百科资源的利用效果。

3.5网络百科平台的编辑准则

每个比较成熟的网络百科机构都有符合自身平台较为严谨的编辑规则,用户编写的百科内容必须满足此规则的要求才能有机会公共发表。对于每一个被编写的词条来说,系统指定的编辑守则所规定的内容、格式、语言的要求就是其质量最基本的准则。因此,网络百科平台的编辑准则完善、完整、系统的程度正向影响着百科资源的质量水平,越规范的编辑要求,就越能在第一时间阻挡质量较差的信息产品,在整体百科资源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开放式的网络百科全书应该在用户不断交互、协作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系统设定的规则漏洞,及时补充编辑规则的不足,使其更加适用于协作式运行下的网络百科平台。

3.6组织协同机制的发展水平

从宏观角度来看,影响开放式网络百科质量的因素包含网络百科资源的整体发展状况,归根究底,就是组织协同机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组织协同机制将居住在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因共享资源共同进步,因兴趣与荣誉共同维持,然而,该机制还未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也不间断地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为百科资源的质量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在整体协同机制运行下的网络百科全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才能保证百科资源的质量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丹丹.维基百科自组织模式下质量保证机制分析[J].情报科学,2009(5):695-703.

[2]王丹丹.维基百科自组织模式下的质量控制方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8):21-24.

[3]维基百科[EB/OL].[2015-05-20].http://baike. baidu.com/view/1245.htm.

[4]百度百科[EB/OL].[2015-05-20].http://baike. baidu.com/view/1.htm.

[5]互动百科[EB/OL].[2015-05-20].http://www. baike.com/wiki/%E4%BA%92%E5%8A%A8%E7% 99%BE%E7%A7%91.

[6]许博.网络百科全书管理机制与公众参与行为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1(3):10-15.

[7]许博.网络百科全书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0(5):665-669.

[8]Sesia J.et al.Investiga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contributionvalue in Wikiped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Management,2013,33(1):83-92.

[9]黄令贺,朱庆华.网络百科用户贡献行为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2):138-144.

The Research of the Quality of Network Encyclopedia Resources

Zhao Wen-xuan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workflow,editing activities which based on wiki technology encyclopedic resources under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online activities.It propose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encyclopedia entries’quality from six aspects:content,picture,rule,classification,interlinkage and reference.At the same time,the article indicates the factor that affects quality of network encyclopedic resources as well as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s of user's participation,contribution to the value,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level and how they affect encyclopedic resources.And it deeply investigates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ir quality level.

Keywords:Network Encyclopedia Resource;Entry;Quality;Influencing Factor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4-0038-05

[作者简介]赵文轩(1991-),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技术。

[收稿日期]2015-06-26[责任编辑]杨蕾

猜你喜欢

词条影响因素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