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危机的根源和化解危机的希望
——读《但耸危言济盛世——人类危机学大系导论》

2016-02-12

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性危机人类

刘 晶

一本“奇书”

对黄彦先生的新著《但耸危言济盛世——人类危机学大系导论》(以下简称《危言》,作家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高放教授在为之所作的序言中有言:《危言》“是奇人、奇才所写,具有奇观、奇异、奇特、奇妙四个特点的奇书。”(《危言》序言第1页)黄彦先生在《危言》中坦言:人性危机是一个太大的题目,远非一本小书所能尽述。古代从中国的先秦诸子百家和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近代从鲁迅到卡耐基,从李敖到柏杨,从历来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到人类学、人种学等各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从马克思主义到所有宗教教义和宗教理论,对人性、劣根性或相关的问题都有许多崇论宏议,闪烁着人类思想文化的光辉。《危言》就是在这些人类思想文化的光辉的照耀下问世的。读《危言》,带给读者的是精神的震撼。震撼一:促使人们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面对世界是“未了”还是“末了”,《危言》进行了深刻剖析,让人在眷恋这浩美之家园的同时,不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人性的弱点和国民劣根性的剖析上,作者将人性的魔鬼一面揭露殆尽,在羞赧的同时醍醐灌顶式的顿悟让读者耳目一新,产生对“人如何为人”的深刻思考。震撼二:《危言》对于人类现状失而不败的豪迈气概,从其细腻而又深刻的文笔间给读者带来“盛世危言须耸听”的警示。面对“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倒错、危机理论同发展战略交戈”,《危言》发出呐喊:在希望与绝望的抉择前,人性的审视便是拯救人类的起点!震撼三:《危言》关于危机拯救的开启和未来希望的激发之论述,有振聋发聩之势,让读者酣畅淋漓地感受到举国举世同心戮力、胜利在望的无比喜悦。虽然形形色色的危机瘟神肆虐全球,但警世钟般的“耸听”,定将大济于人类的未来盛世。

人性危机的两大表现与危机根源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1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依据这个原理来分析,人类的危机,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这一社会主体的身上。环顾今日之世界,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欲望的最大满足为基本杠杆,魔鬼般地呼唤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物质文明。人类对重重危机的全面审视和体会是基于客观现实的,即由科学研究揭示的人类社会环境、生存环境的明显恶化、全球危机等等。随着全球危机的出现、全球治理的兴起,人类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愈发成为全球化一致行动的动力。

《危言》对于人性危机及其根源的剖析大致可以这样来概括:道德冷漠,推动人类走向平庸的邪恶,在漠视中“理性”淹没“德性”,价值观的错位、欲望的泛滥取代道德良知。人性危机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对自然的“恶”对待。人们在为对大自然的伟大胜利欢呼雀跃时,大自然却在流血流泪,在一步一步走向破败和衰亡。无节制的开发掠夺,造成自然资源的不堪重负,生态家园的危机骤然降临——土地沙化,能源枯竭,河流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可是我们忘记养育之恩,成为征服母亲的不肖子孙,毫无节制地吃光用光,使大自然净化再生能力遭受巨大迫害;过渡的消费和无节制的开发导致地球物种失衡或濒临灭绝;人类各类废弃垃圾使天空、河流、土地散发着使人“中毒”的气息,不再令人依赖和向往。如果说自然的人化使人在自然中能够确证自己的本质,那么,生态危机所确证的人的本质已经严重偏离了真善美,而显露出了假恶丑。其次,人对社会的“恶”对待。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审视人类危机,呈现出来的是:政治经济霸权主义,国际关系中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的现象从未消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两制”矛盾远不能得到根本意义上的解决;暴力恐怖主义频发,对于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和人类生存无疑是一个不定时炸弹;为争夺政治经济统治权的局部地区战争频发,总有一些国家和人民为此付出血的代价;霸权的政治国际干涉使得不少国家至今得不到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仍受到破坏;各个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极不平等,等等。从人与人相处的小社会、小共同体的视角来审视人类危机,呈现出来的是:老人摔倒,无人敢扶;路见不平,把眼一闭;撞伤路人,碾死逃逸……类似的事件屡有上演,这无疑是“恶”的泛滥,时刻刺激着世人的道德神经和价值底线。我们不禁要从道德的角度进行人性审视。对此类“恶”,西方著名学者汉娜·阿伦特称之为“平庸的邪恶”。这是一种在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恶”(人性危机),其行为主体既不顾及作为人而应该具有的德行,也不考虑这个社会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其道德良知处于“半休眠”甚至“全休眠”状态,已经无视道德存在。

《危言》对人的劣根性的剖析,对价值观错位并广植于社会成员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扒皮抽筋式”的揭露:面对富贵、权荣、成败、祸福、兴衰、得失、利弊等多维度的考量,无一不揭示欲望值爆棚、错位现状,以欲望为导向的价值观终将使人类“自相残杀”。一个“贪”字,把价值观搅“浑”了:对于全球霸权的欲望,导致政治经济霸权主义;对于区域统治及其资源利用的欲望,导致局部地区战争频发;对于自然资源的贪婪,导致毫无节制地开发和掠夺大量自然资源、私欲膨胀社会矛盾急剧攀升……事与愿违的初衷、过程、结果往往令人不得不再次审视人性危机的实质——被欲望所奴役且不堪重负:小到唯利是图、权欲熏天,踩人上位、弑人保己;大到同类相残、霸权盈于世界,灭种灭国的帝国主义战争。因此,认识到人性的种种尤为重要,人性之恶的一面膨胀,就会灭绝人性中的善的一面。灭绝人性也是一种人性,是人性中之罪恶最毒的一面!(《危言》第60页)这也正是黄彦先生直言“人祸大于天”(《危言》第22页)的原因吧。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树立“爱地球”观念,确立“一球家园”理论,加强全球综合治理,实现危机自我救赎

人类面临的危机如此深重,人类本身所固有的弱点和滋长的劣根性如此严重,人类到底还有没有希望(《危言》第82页)?面对这片绝望的荆棘,《危言》拨云见日,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希望是有的,我们走出危机、实现人类自救的具体道路就是唤醒人们所曾经拥有的希望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法中寻找希望。

在人类危机的当下处境中,仁爱、中庸、非攻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平和的生活态度与友爱的人际关系结构,可能是人类走出危机,得以自救,并重建以乐活的、超越现代欲望为导向的生产生活模式的一个重要选项。这种对现代的审慎态度与黄彦先生的态度不谋而合:孔孟、老庄、佛道以及宋明理学的诸般著述,无不闪耀着真理的熠熠光辉(《危言》第200页)。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获得拯救危机、人类救赎的希望,便需要激活这一“资源”。现阶段,我们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立足的“根”和“魂”恰是优秀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继承才能更好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00页,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社会共同体成员扩展到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大爱”也势必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扩展到客观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兼爱”的人性,才能使人类对生存的地球——唯一共有的家园——承担起无限的责任,那就是:爱地球,爱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有人要说,地球的危机是人类造成的,危机已经发生,自然资源已经破坏,说什么都是“马后炮”了。但是,有理性的人类需要明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若是教训不汲取,让类似的灾难重复发生,人们何以自我面对?人性又将如何诠释?高放教授的《危言》序言以“确立‘一球家园’理论,加强全球综合治理,必能根治人类危机”为题(《危言》序言第1页),是内含深意的。当今我们只有把地球视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加强全球综合治理,才能挽救地球危机、人类危机。另外,当今人类需要自我教育,需要自省、慎独、自觉、慎行。行动上的自我教育是人类遏制欲望泛滥的基本力量。人类充满希望精神,人类危机是可以化解的,人类是可以自救的。

猜你喜欢

人性危机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类第一杀手
人性的偏见地图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危机”中的自信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