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应用探讨

2016-02-12罗旭芳

质量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能配电配电网

罗旭芳 邱 瑛 郭 峰

国网吉安供电公司,江西 吉安 343000

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应用探讨

罗旭芳 邱 瑛 郭 峰

国网吉安供电公司,江西 吉安 343000

近年来,伴随国民经济快速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且对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既对配网电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电能资源紧张现象,同时,降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因为用电量大造成的电能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电能浪费。因此,文章分析了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并以某地区配电网为例,探析了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应用,旨在为配电调度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智能配电调度系统;应用

0 前言

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配电调度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对电网负荷进行合理的调度,还能够对配电网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准确的检测配电网是否存在故障,一旦发现故障,则自动隔离,并通知运维人员进行处理,以此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文章针对智能配电调度系统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

1.1 数据信息采集技术。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的数据采集具有以下特点:系统部署一体化;配电网数据采集量大;许多数据采集利用公网;随着监控设备的增加,数据采集量也不断增加。基于智能配电调度系统数据信息的特点,对数据信息采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有效的解决智能配电调度系统数据信息采集量大、效率低等问题,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将网络技术、集群技术应用在智能配电调度系统数据信息采集中,将电网系统划分成若干子系统,对各个区域的信息进行采集,每一个子系统都具有独立的数据采集设备和服务器,子系统将采集的数据信息汇集到信息采集中心,这种集群式的信息采集方式,能够实现对各个区域的信息采集和监控。同时,分布式数据信息采集技术还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扩展功能,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采集效率、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

1.2 馈线自动化技术。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智能配电站采用的馈线自动化技术为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在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的相互配合下,对配电网的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配电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如果系统存在故障,对故障部分进行人工隔离或者远程遥控隔离,同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以此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配电网络环境复杂、覆盖面积广,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将会导致出现大面积停电的事故,为了减少停电面积、降低停电损失以及保证配网运行的安全性,馈线自动化技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当检测出故障信号后,对故障区域进行分组,为各个组制定相应的隔离、恢复方案,这样能够避免故障区域对非故障区域造成的影响,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在恢复供电时,应该按照负荷要求,划分优先级,并根据各馈线的负荷优先级、负荷和线损状况,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恢复方案;实施动态监控和调整,为了防止恢复供电后出现新的故障,应该制定动态监控与调整方案,分析新故障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1.3 多阶段一体化调度决策技术。智能配电调度系统智能调度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在年度调度计划、跨年规划阶段,配电网络、配电变压器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容量,才能够满足电力用户的实际需求。配电网负荷变化和负荷特性、用电量大小存在密切的关联,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设计负荷和实际负荷存在很大的差别,虽然高峰的用电负荷非常大,但是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电能浪费,基于此,多阶段一体化调度决策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负荷资源、DG、配电设备以及网络结构之间的矛盾,对不同阶段的电能需求、负荷进行一体化调度,实现配电网运行、供电、调度的一体化管理,以此保证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的运行。

2 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应用分析

2.1 实例概况。文章以某地区配电网为例,该地区配电网应用了智能配电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该系统不仅和当地某公司研发的仪器仪表具有两哈的兼容性,还能够和各类仪器仪表、硬件设备等良好的兼容,例如,PLC、仪器仪表、各种板卡等。根据国家对于电能计量的相关规范,该智能配电调度系统对电能进行分项计量,主要包括动力、空调、照明以

▲▲及特殊用电等。

2.2 功能模块。该配电网的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网络模块。该系统利用热备份、双机热备份形式,支持双设备、双网络以及双机等形式,任何一台联网的机器都可以被当作前置机(I/O服务器),其他机器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

2.2.2 通信模块。该智能配电调度 系统的通信模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智能配电调度系统根据结果,统一配置前置机端口,并进行远程遥控;(2)自主选择通信波频率;(3)选择不同的通信协议,自主配置和选择串口,操作非常方便。

2.2.3 权限模块。为了保证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安全性,该系统设计了多层次、多级别的权限,并且为不同层次和级别的用户设置了不同的登录系统,只有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够登录相应的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密码的修改。同时,高层次、高级别权限可以对低层次、低级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2.2.4 信息处理模块。该智能配电调度系统利用科学的计量方法进行数据信息的计量,在处理信息时始终坚持“信息不增”原理,即在对荷载信息进行处理时,不增加荷载信息的信息量,通常状况,经过处理的数据信息都会有所丢失,并且处理的次数越多、环节越复杂,丢失的概率越大和丢失的数据量越多,只有在理想的状况下才能避免数据信息丢失,即使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会丢失一定的数据信息,但是依然坚持信息量不增加的原则。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曲线和报表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青睐,计量曲线和报表具有以下功能:(1)通过查阅用电时刻表,观察图表的信息,能够准确展现用电状况;(2)具有智能生成系统,自动将系统采集的信息生成曲线和图表,提高电能计量效率,降低调度人员的工作量;(3)反映客户的电参量趋势曲线。

2.2.5 人机交互模块。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用户需求的信息,例如,用电数据图表、年度调度统计一览表,使用电信息更加一目了然,更加全面的现实电网调度状况。同时,该智能配电调度系统还具有自定义查询、打印等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配电调度系统包括网络模块、通信模块、权限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等,不同的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对配电网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合理的调度,保证配电网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加深对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吸取国内外智能配电调度系统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更好地为配电网服务。

[1]陈新淳.智能配电调度系统的分析及应用[J].大科技,2014,(1):54-55.

[2]郭云鹏,刘伟佳,文福拴.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41(5):74-78.

[3]陈星莺,陈楷,刘健等.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及关键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22-23.

[4]郭建成,钱静,陈光等.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1):206-208.

[5]张敏,吴斌.智能型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的比较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2011,(3):33-36.

猜你喜欢

电能配电配电网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