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环境水样采集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2016-02-12周方高

质量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质量保证水样控制措施

周方高

上饶县环境监测站,江西 上饶 335000

探析环境水样采集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周方高

上饶县环境监测站,江西 上饶 335000

目的规范水样采集,确保数据准确。方法 采用对水样采集前、采集过程中以及采集后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结果水样采集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偏差,应实行质量控制。 结论 应重视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对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样;采集;质量控制

随着现代环境保护以及质量控制工作的不断改革,实施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提供的数据精确度要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技术方面的限制,在监测过程中过于重视实验室检测、分析质量,对于样品采集过程以及预处理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不够完善,从而影响了检测数据的质量[1]。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精密性以及准确性,需要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因此,重视样品采集以及预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为环境保护以及防控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环境水样的采集是进行水质监测的第一环节。若在此环节中没有按照规范、科学的采集步骤和方法,就可能导致后期实验室检测结果无现实意义,甚至可能出现误差。想要得到全面、科学、准确的水质分析结果,急需要明确正确采集环境水样的方法,也就是对环境水样采集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

1.2 方法

本次研究根据ISO5667-14以及行业相关标准[2],对对水样采集前、采集过程中以及采集后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具体措施为:(1)采样布点中的质量控制:由于水体性质以及检测目的、分析项目各有不同,因此,采集布点的要求以及特点也有所差异。采样之前,需要对流域范围内的城市及其工业区分布情况、废水排放情况、农田化肥和农业使用及灌溉情况、河流流量、汛期、河道宽度及深度等水文情况。若需要对固定污染源中的工业废水进行采样,则需要实现调查工厂的性质、产品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加工技术、物料使用情况、下水道的分布、排水规律以及废水污染物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及变化规律。(2)采样时间、频率的质量控制:根据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水可分为:①瞬时水样;②平均浑水样;③平均比例混合水样;④连续比例混合水样;⑤单独水样。无论是天然水、工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其水质在不同的时间内出现不同的变化。需要结合水质监测的目的以及排污平均程度等方面的情况,选择合理的采集方法,这样才能够保障采集水样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采集次数越多的混合水样,其检测结果越精准、真实性越高。在大部分环境水样检测中,一个生产周期内每隔0.5h或1h采集一次,然后混合起来。对于排污情况复杂、浓度变化大的污水,采样时间间隔需要进行调整,可以为每隔0.25h采集一次。(3)采样设备使用中的质量控制:目前大部分地区都是采用定点瞬时手工采样的方法,通过使用采样器、盛水器等器皿。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水质采样技术指导》以及《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3]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进行采样。(4)水样的运输、保存中的质量控制:为了避免水样中的物质发生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方面的变化,导致为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水样采集之后需要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若在途中发生一些事情无法及时将水样送往实验室检验,可在现场进行检验。装有水样的器皿需要妥善保管,避免外部受到污染,尤其是器皿的瓶塞和颈部。

2 结果

水样采集过程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以下6个方面:(1)污染。其中包括采样设备、容器、水样之间的交叉污染、样品的不合理保管以及不适当的运输及储藏方法。(2)样品具有不稳定型。(3)不合理的采样操作。(4)不合理的保存方法。(5)采集水体分布不均匀。(6)样品运输方式不合理。因此,可以得出水样采集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偏差的结论,应实行质量控制。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环境监测结果越来越重视,各地环境监测实验室早已开展质量控制工作,且水质分析的效率和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传统观念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工作人员往往忽略了样本采集以及预处理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导致前期工作没有有序开展,进而导致后期实验室检测质量受到影响[4]。只有重视环境水样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够获得具有代表性、

▲▲合理性、准确性的检测结果。为加强当地环境保护工作以及防范措施提供指导依据,为维护我国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质量控制措施实际上就是对操作及方法进行调整的措施,将检测采样中存在的误差消除,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质量。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环境水样采集技术质量控制系统,才能够保障样品采集过程中的各个方法及步骤都应用了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够保障样本采集操作的合理性,以此达到确保样本质量的目的,避免样品污染事件发生。文章中应用的质量保证措施,是基于ISO5667-14中的相关标准及行业要求上制定的干预方案。适用于手工采集水样,且其中提及的部分方法在特殊情况下适用于污泥以及沉积物的采集。ISO5667-14标准对样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重点强调了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观念,需要从采集技术、采集地点、样本运输等方面出发,同时对采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关记录。

栓剂水样采集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是为了提高采样检测的有效性;为了保持样本采集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有应用质量控制措施,并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对样品污染、样品不确定度以及样品不稳定性等方面产生的误差进行有效控制;此外,还能够起到消除采样误差和量化的效果,简化污染事故以及地下水调查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

综上所述,在环境水样采取全过程中应用质量保证措施提高样本采集质量,保障后期实验室检测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睢音.数理统计在环境监测水样采集质量保证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4(5):150-151.

[2]沈成文,齐国艳,宋国辉等.如何有效保证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J].医药前沿,2013,21(36):42-43.

[3]倪蕾,彭哲.环境监测中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及其实施措施[J].绿色科技,2014,32(12):154-155.

[4]池靖,邢核,王光等.环境水样采集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19(1):57-59.

猜你喜欢

质量保证水样控制措施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初探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我国相关标准水样总α、总β放射性分析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平行水样分配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样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