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处理过程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实践探究

2016-02-12马振杰

质量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膜分离滤膜反渗透

马振杰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 宜兴 214200

水处理过程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实践探究

马振杰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 宜兴 214200

水处理过程中膜分离技术的使用度越来越高。在本文中,分析了水处理过程中膜分离技术的历史来源,对此技术的现实情况进行详细介绍。概括了国内外与水处理相关的领域应用,并且提出了膜分离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纳米滤膜的特殊性质,对技术进行了探讨,从多角度对技术进行实践探究。

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应用;实践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的分支,开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在1960年以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膜分离技术既高效又节能,可以应用于水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发展,此技术在分离技术中占有重要作用,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1 膜分离技术概述

水资源十分重要,地球生命不能离开水,它更加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针对海水淡化的问题,不同时期的人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反渗透法,从不同程度上解决了问题,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膜分离技术。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节能且高效。其中,采用的纳滤作为新型分离膜,它所截流下的物质分子量在反渗透与超滤之间,并且其膜的表面具有电荷[1]。

反渗透膜的原料和工业中,使用比较不方便,并且会消耗较高的费用。前期应用于电子等行业,随后发展到水处理过程中。此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于水处理过程,比如:脱盐软化等,在水资源深度处理、废水处理等领域中也有较好的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此技术使用度比较高,并且得到了不错的效果,而不同的国家将其使用范围扩展,比如:韩国应用于医疗、食品、电子等行业;美国等欧洲国家应用于工业废水以及饮用水方面;中东地区主要用于海水淡化领域。由此可见,此技术在多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2 水处理过程中的膜分离技术

在水处理过程中,膜分离技术需要在一定压力下作用,分离掉液体中的无机盐以及分子量较大的物质。水透过膜的同时,水中的污染物会被分离出来,反渗透膜的使用度较高,可以适用于几乎所有物质,纳滤膜相对使用度较低,并且它具有一定的电荷,仅可以用于单价无机离子,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减小压力,以实现分离作用。通过了解清楚了二者在不同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一方面,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海水与苦咸水领域。生活中所需的饮用水均需要对海水及苦咸水进行脱盐作用,反渗透脱盐法成为获得淡水的主要方法。在对水进行软化的处理过程中,纳滤膜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软化水质、除去颜色以及有机化合物,由于自身选择透过性特征广泛使用于水处理过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膜需要在较低的压力下工作。

另一方面,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随之增多,工业废水涉及不同方面领域,比如:电镀废水、纺织印染污水、食品废水、化工废水等[2]。电镀过程中使用水,所产生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单一或者混合的重金属元素,比如:铜、铁、锌等,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处理,将会造成人类生活的困扰。为了获得干净的水资源,对其进行水处理操作,通过沉降、调整pH值来等方法改善水质。纺织印染行业所产生的废水中,会产生毒性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影响。食品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例如:蛋白质等。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更是为环境带来极大负担。工业废水会延缓甚至阻碍生物的生长,而且还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增添负担。膜分离技术有效用于不同领域,其本身无毒、无污染,不仅可以净化水资源,并且可以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为人们生活带去一份安心。

3 膜分离技术存在问题

第一,膜受污染。在实践应用时,膜会遇到污染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膜所截留下的物质堵塞,从而对膜造成污染,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膜的分离能力。因此,在使用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具体的使用环境,从而避免出现损坏膜的现象,造成浪费。

第二,成本问题。采用反渗透与纳滤膜,其成本是比较高的。由于我国生产的膜不具备高标准的条件,目前使用的是进口膜,性能较好,在膜分离技术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但是它的成本较高。在对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消耗是一定存在的,如果不能提高膜的利用度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将会一笔较大的支出。所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结合所用膜的性质进行工作,提高膜的利用度,延长使用寿命。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分支,既高效又节能,为人们生活带来好处。可以应用于水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发展,此技术在分离技术中占有重要作用,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膜分离技术的前进发展受到了成本问题的制约,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3]。需要根据国家水资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水资源问题,构思具有我国水处理特点的膜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可以解决国外进口膜的昂贵问题,而且还可以更加高效针对我国水处理过程。

第三,浓差极化。采用膜分离技术的过程中,由于膜自身具有选择透过性特点,多数溶质会被分离出来,并且留在压力较大的一侧,这样的状况会形成浓度差,通常称之为浓差极化。膜分离技术操作的过程中,这样的现象不能避免,随着渗透压的增加,使膜分离下降,导致膜孔堵塞的结果。针对这种浓差极化的现象,可以通过改善表面流动,以解决浓差极化的问题。一方面,膜自身结构的优化,通过设计适合的膜元件,进而改变膜结构,从而解决浓差极化问题;另一方面,在膜分离过程中,统一规范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严格遵循,杜绝出现随意操作或者使用的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具有较高适用性,比如:海水处理、废水处理等,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此技术还受到了其他各领域的青睐。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实践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拓宽,有助于早日实现我国水资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苏宏.浅议水处理过程中的膜分离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2]宋先海.电厂污水处理过程中膜技术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1559-1559.

[3]蒋文.膜分离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119.

猜你喜欢

膜分离滤膜反渗透
反渗透系统节能减碳潜力研究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思路浅述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探析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
滤膜在颗粒物无机元素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化香树果序多酚膜分离的动力学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膜分离穿山龙薯蓣皂苷工艺研究
碟管式反渗透工艺在垃圾渗滤液零排放中的应用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膜过滤的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