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 讯
2016-02-12
·快 讯
·重庆:武隆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
·重庆:推出港澳台签注自助办理系统,最快3分钟完成签注。
·贵州:将实行入境旅游奖励,邀客入黔最高奖30万。
·广西:南宁入选“中国十大避寒旅游名城”。
·西藏:将搭建数字化、立体化、智能化和全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网络。
·西藏:邦嘎遗址被认定为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遗址。
·青海:青海湖畔发现普氏原羚十二大种群,数量在千只左右。
·青海:全国首创农牧区困难老人“代养服务”。
·青海:西宁跻身2015“一带一路”旅游推广全国十强。
·宁夏: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开馆。
·新疆:首家铁路陈列馆正式开馆。
·内蒙古:计划2016年全面开通电子口岸。
西藏编制完成拉萨市藏族服饰地方标准
藏族服饰种类纷繁复杂,品种多样。为记录和传承藏族传统服饰,西藏于日前编制完成拉萨市藏族服饰地方标准,涵盖帽子、藏袍、衬衫、鞋类、配饰等内容。标准对男士、女士服饰分别进行说明。标准指出,不同的装束应由不同的材质制成。
据西藏自治区质监局标准化研究所负责人旺钦介绍,西藏的藏族服饰种类初步估算约20种,不同地区的服饰差异较大。此次编制完成的拉萨市藏族服饰地方标准的时间界定为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前后,以普遍流行的款式为主,按照普通服饰和盛装服饰分别制定标准,贵族服饰被纳入盛装服饰中。
据悉,西藏下一步将着手制定日喀则市、山南地区、林芝市等六地(市)的藏族服饰地方标准。“有了标准,人们就能更好地区分不同地区的藏族服饰,对不同地区的藏族人的生产生活、风俗文化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旺钦说。(来源:新华社)
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民间剪纸艺术精品展在兰州启幕
2015年12月24日—26日,首届中国丝绸之路民间剪纸艺术精品展在兰州市举办。作为甘肃民间文艺精品项目“丝绸之路剪纸艺术传承与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此次展览共展出157幅(组)具有丝绸之路沿线独特民族风情的优秀作品。精品展旨在用剪纸艺术表现丝绸之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故事传说,为大众展现一幅跨越千年的丝绸之路文化长卷。
甘肃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段,兰州是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城市,本次展览在兰州举行,将有利于促进甘肃与全国的民间文艺交流合作、不断探索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新模式,带动和引领更多的民间艺术家参与到“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来。(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国家资源环境领域重要智库在兰州揭牌
2015年12月27日,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智库、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信息中心在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揭牌成立。这意味着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在资源环境科技领域决策咨询方面有了更专业的战略支撑,将为我国应对环境变化、气候变化等提供重要的“金点子”。
(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内蒙古创新方式保护长城
从草原上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到沙漠中的驼峰文物保护队,从建立长城保护工作站到用生态袋护坡技术保护长城……作为中国长城里程最长地区的内蒙古,正在创新长城保护形式,加大长城遗址保护力度。
在地广人稀、遗迹分散的锡林郭勒草原和阿拉善沙漠戈壁上,活跃着一支支由当地牧民组成的马背文物保护队和驼峰文物保护队。这些熟知当地地形的长城看护员们,骑着马和骆驼走进机动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开展长城安全保护、巡查、看护工作,充当长城保护网络中的前哨。
在包头市赵北长城遗址的保护中,文物工作者针对长城本体严重坍塌,亟待加固保护的情况,尝试运用生态袋护坡技术,用仿古土坯样式的生态袋,填补漏洞、支护边坡,有效切断文物本体的病害源头,保证工程的可逆性。(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