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的必然:明代陶瓷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

2016-02-12刘江辉丁传国欧阳小胜

陶瓷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御窑瓷业制瓷

刘江辉,丁传国,,欧阳小胜

(1.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2.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

历史的必然:明代陶瓷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

刘江辉1,丁传国1,2,欧阳小胜1

(1.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2.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的设置是景德镇成为全国瓷业中心的标志,是中国陶瓷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既有景德镇自身发展的原因,同时中国的陶瓷发展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从历史角度来看,明代陶瓷御器厂在景德镇的设置是一种时空上的必然。

明代;景德镇御器厂;设置

明代初期,皇家陶瓷御窑不止景德镇一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在明代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厂至少有饶州景德镇窑、处州龙泉窑、彭城磁州窑、钧州钧台窑、真定曲阳窑五处。”[1]但是景德镇依靠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最终在明代中叶彻底地奠定了唯一御窑的身份。景德镇制陶,相传开始于汉代,《江西通志》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唐代的景德镇,已经出现了很多名窑,“因为在唐代景德镇的名窑辈出,当时政府才有陶政之设”[2],陶政的设置说明政府有税收,同时因为有进御,于是昌南镇开始扬名天下。至宋代,因为“所产瓷器,质薄而色润,真宗命进御之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崇尚,著行国中,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3],元代,更在景德镇设置瓷局,景德镇从此名声鹊起。明代景德镇已经从农村手工业经济发展过渡到城市经济,跻身于全国著名的都会之列,成为手工业城市。这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景德镇在技术上全面发展,超越了其他产瓷区,在明代奠定了全国瓷业中心的地位,成为御窑厂设置的不二之选。

景德镇陶瓷御窑厂的设置在时间上有争论,这种争论起源于历史上对御窑厂设置时间的不同记载。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不少,这里不再展开,但想说明的是:御窑与官窑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混淆或许是引起有关明代御窑设立时间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官窑,可以泛指官府出资开办,产品归官府支配的所有陶瓷器的生产窑场。”[4]而御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御用专有这方面,因此御窑是以为皇家服务、体现皇家趣味为最高宗旨,是皇权制度在器物上的反映,为皇帝专有和支配。因此,御窑表现为御用的唯一性,没有皇帝的许可别人不能使用,在生产上以最高技术为支撑,以获取最精产品为目的。景德镇御窑的设置时间据王光尧的研究是洪熙元年。①王光尧在《明代宫廷陶瓷史》121页“基于上列的史据与推理,我们才有把握说明明代政府设立御窑厂、开始专门烧造御用瓷器的时间应在洪熙元年。”成化时期对于景德镇的御窑史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从此以后,明清两代景德镇成为唯一的皇家用瓷御器厂,历史选择了景德镇。景德镇作为陶瓷手工业城市,以陶瓷文化作为产业而著称,陶瓷作为其城市的文化、经济的载体,其发展、壮大、成熟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性的发展过程,而逻辑性表现为前后的因果关系。自然条件是景德镇制瓷的缘起,是基础。因为有了这样的起因,所以就会有社会力量的介入,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景德镇的瓷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个过程是发展。因为有了这样的发展,国家的力量选择了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使其在制瓷领域日臻成熟,景德镇拥有了明清两代唯一的陶瓷御窑,对景德镇来说是一份荣耀与肯定,也是历史的必然。其他的产瓷区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某些不足,最终在景德镇的光环之下落寞。

一、自然条件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条件对于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而言,是一个空间范畴,这个空间条件会决定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潜力。景德镇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地处东经116°54′-117°42′,北纬28°42′-29°56′之间,城区位于东经117°15′,北纬27°10′。[5]景德镇属于丘陵地带,四面环山,自然资源丰富,尤其对于制瓷而言。景德镇周边盛产木材,浮梁及周边的乐平、祁门、德兴、余干、万年、都昌等地,都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以松树、杉树为主,而且还有一种被当地人叫做“狼藉(音)草”的蕨类,这些都是制瓷重要的燃料,尤其是松柴,“由于松木有脂,而他木则否。曾有人试以他木代之,则瓷成熟时黝黑不亮,其光彩不逮松柴所烧瓷器。故松柴与瓷,亦有很大关系。”[6]而槎柴主要由狼藉草构成,是槎窑的主要燃料,在以柴为原料烧制瓷器的年代,这种丰富的森林自然条件是不能够缺少的。制瓷最重要的原料瓷土,可以说是景德镇最大的优势,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高岭山、星子、乐平、东乡、余干、祁门等地都是瓷土重要的产地。“从地质学的范畴分析,景德镇属于较古老而不稳定的陆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这里都为内浅海或内陆湖,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沉积了许多矿藏,岩浆因活动侵入地壳,从而集聚了各种可以制瓷的矿物。”[7]这些矿物成为制瓷的重要原料,用来做坯或做釉。尤其是高岭土的发现和应用,对景德镇瓷器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南宋以前,制作瓷胎只用瓷石,称为“一元配方”,而这种配方在高温下容易变形,而且大型器物难以烧成。高岭土发现以后,就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而且减少了器物烧造高温下的变形,因此也能够烧造一些大型的器物。“清同治八年(1869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高岭村考察之后,著文向全世界介绍高岭矿石,此后,欧美各国都将此类矿石称作‘高岭’,高岭土由此成为国际通用名词。”[8]“土”对于瓷而言,是最基础、最本质的元素,某种程度上是“土”决定了烧成后瓷器的性质,景德镇因为有这样的出色的“土”,才成就了其瓷业翘楚的地位。瓷器是水与火的艺术,是须臾离不开水的。景德镇以昌江河为水动脉,昌江河的下游水流平缓、河床稳定,水质、水量都适合瓷业生产。东河、西河、南河、小北河、梅湖河等各支流呈叶脉分布,还有很多的小支流,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这些密集的河网,为景德镇的瓷业生产、货物运输带来很大的便利。首先,瓷业的生产是离不开水的,水伴随着瓷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从瓷土的淘洗到做坯成型再到坯胎的上釉等等。其次,利用水流的落差形成动力,设置水碓,对瓷石进行粉碎加工,《景德镇陶录》载“邑东王港以上有二十八滩,每滩皆水碓舂土作不②不,与盹同音,指制成砖块形状的瓷土原料。。”[9]对水力的合理利用,节省了人力,从而促进了陶瓷在景德镇的发展。最后,在陆上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河流还是重要的运输渠道。景德镇附近的制瓷原料,还有燃料等都是通过水路运到景德镇,瓷器烧成以后,还是要靠水路运到外面,所以说昌江是景德镇的瓷业生命线,它维系了景德镇古代瓷业的繁荣。

综上所述,景德镇的自然条件对于制瓷业而言可谓得天独厚,是几乎所有其他产瓷区都无法比拟的,这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景德镇窑火千年不息的内在保证。

二、社会力量促进了景德镇的瓷业发展

社会力量对于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效果的体现,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力量就是在时间轴线上的不断集聚,从而形成产业的规模和高度。景德镇的瓷业发展,除了自身所具有的优越自然条件,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它的瓷业发展。首先,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在这进步的过程中,很多的技术会得到改进,很多的新事物会被发现,在景德镇的瓷业发展中,也是如此,例如窑炉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的改进,高岭土的发现促进了景德镇瓷胎技术的发展等。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心的南移,中原的政权争夺战争使得人口,包括窑业技术工人的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瓷业也因此受惠,得到了新的社会力量的促进。“从《浮梁县志》等地方文献得知,元王朝灭宋后,浮梁人口不但没有因残酷的宋元战争减少,反而在短短的十年中比南宋后期增加了五万五千多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40%,这种不正常的突如其来的增长,显然与北人南迁、北匠南调有关。由于各地名匠汇集于景德镇,这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制瓷技术更加集中,从而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10]

(一)景德镇瓷业经济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于北方,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唐代的开元盛世,尽管南方的经济重要性已经显现,但是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的经济重心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南宋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完全转移到了南方,这是地处南方的景德镇瓷业发展的经济大背景。

明代景德镇能够成为瓷业的中心,能够承载御器的生产,与景德镇瓷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景德镇瓷业始为农村经济的副产品,逐步发展为城市经济产物。当景德镇过渡到城市经济的时候,就具备了瓷业中心的经济基础,御窑在景德镇设置就有了经济保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宋代的瓷窑大多远离镇区,烧瓷者为土著,瓷业的副业特征仍很显著,但已有与农业分离的趋势,而且已有专以制瓷为业的手工业者了。”[11]在南宋时期出现了烧瓷业的作坊。③参见冯先铭:《中国古代瓷器的外销》,《海交史研究》,1980年刊,总第二期。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景德镇官窑陶瓷艺术经济史”(12LS18)的阶段性成果专业作坊的出现,表明了分工由外及内的扩大和展开,制瓷从农业的附属慢慢变成了主角。至元十五年,元朝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民窑发展著盛,“当时民窑发达,数目有三百座,货色也不坏,有饶玉之称,所以也就引起了社会上对于瓷器的嗜好,在景德镇有供不应求之势。”[12]而且陶民已经不是半工半农的身份,而是独立的手工业者,蒋祈的《陶记》载“陶氓食工,不受艺佣,埽赁窑家,以相附合,谓之相④该字为上面一个相,下面一个瓦,笔者注。”[13]。这也同时表明了瓷业在更大程度上与农业的分离,为明代景德镇成为一个瓷业的经济城市打下基础。明代景德镇已经从业陶都会过渡到瓷业城市,这与御窑在景德镇设置也是相互促进的。从唐宋两代经元到明代,瓷业经济重心随着国家经济的南移也从北方移至南方,瓷业由乡村手工业向都市工业转变,这一过程在明代得以完成,景德镇的瓷业经济已经为成为瓷业中心做好了准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景德镇在成化成为唯一的瓷器御窑,因为当景德镇可以代替其他窑场的产品生产,满足宫廷的需要的时候,出于经济上的考量,就不会再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在景德镇以外的地方再设置御窑厂了,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已成必然。

(二)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成熟

景德镇的制瓷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成熟。景德镇制瓷技术在唐代崭露头角。唐初,霍仲初⑤霍仲初,唐代景德镇东山里人,善制瓷,所烧制的瓷器称“霍窑”。制瓷就很精巧。唐武德四年,陶玉载瓷入关中,被称为假玉器,献于朝廷。可见唐代,虽然景德镇的瓷器还没有达到一流水平,但其制瓷技术已不一般。宋代的瓷文化达到了一个高潮,出现了五大名窑。虽然景德镇不在“五大名窑”之列,但景德镇所产的青白瓷,“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尤光致茂美”[14],虽然技艺水平还不及汝瓷、定瓷,但景德镇瓷器名声已经为天下共知了,制瓷技艺进一步得到提高。这也得益于其他地方窑工的加入,“宋元之际,有不少外地陶工来到景德镇。如吉州陶工逃之饶,故景德镇初多永和陶工。这有利于景德镇融合各地的制瓷工艺,提高其制瓷技术。”[15]元代的景德镇制瓷工艺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制胎原料的改进,采用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器物的变形。高岭土的采用是制瓷技术的重要突破,对景德镇瓷业地位的奠定有着深刻的影响。二是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的烧成,使釉下彩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样使得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能够进一步的结合。青花瓷的成功烧造成为景德镇瓷业的一个标志。三是高温颜色釉的成功烧成,景德镇在元代能够烧制卵白釉、红釉和蓝釉,结束了元代以前釉色仿玉类银的局面。元代景德镇制瓷取得的成就,为明代景德镇成为唯一的御窑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

明代的景德镇制瓷技术已经相当全面和成熟。这是景德镇成为唯一御器厂的技术保证。景德镇除了能够烧造自己擅长的品种之外,如青花瓷等,还能够仿制其他窑口的瓷器。洪武时期,景德镇已经能够烧造高温铜红釉瓷器,到永乐、宣德时期,烧造出的祭红、宝石红釉瓷器已经成熟,对钧州钧台窑的冲击无疑很大。龙泉窑场亦不免同样的命运,景德镇从永乐时期开始,就成功的烧制出梅子青、翠青的青釉瓷器。同时景德镇釉上彩瓷已经盛行。“彩瓷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使以往一贯占统治地位的颜色釉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同时也使某些历史名窑,如浙江的龙泉窑和河北的磁州窑等从此陷于一蹶不振的地步。”[16]在明初彩瓷的基础上,发展出成化斗彩瓷器。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新工艺,成化斗彩基本都是官窑器,在明代有着极高的声誉,其影响甚至一直延绵到当代,如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出2.8124亿港元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明代成化斗彩的代表作。釉上彩和成化斗彩的成就,也说明了景德镇在薄胎瓷制作上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好水平。明代的单色釉有了很大的发展。明代单色釉最重要的成就有永乐的甜白釉、宣德的红釉和蓝釉,成化孔雀绿和弘治黄釉等。《南窑笔记》记载“官窑”产品:“月白釉、蓝色釉、淡米色釉、米色釉、淡龙泉釉、紫金釉六种,宣成以下俱有。”由此可知,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很成熟。景德镇的胎、釉的制作技术,相比元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器形的制作一般都比较规整,陶车制坯的技术十分成熟。产品的图案装饰技术发展也很成熟,已经有了很全面的技术分类,有釉上彩、釉下青花、釉上釉下结合的斗彩、还有高温色釉等。烧造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御窑厂的窑就有六种不同的类型,有风火窑、色窑、大小□熿窑、大龙缸窑、匣窑、青窑等。

从当时外部窑厂来看,因为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全面超越,像钧州钧台窑场、处州龙泉窑场的瓷器质量被景德镇赶超,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逐渐失去了自己本身的优势,质量满足不了宫廷的需要,因此丧失了御窑的地位,使得景德镇独占鳌头。

三、国家意志决定了景德镇成为瓷业巅峰

对于某种产业而言,国家意志体现的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已经取得的成就基础之上的,表现为在自然条件与社会力量的作用之下该产业的发展情况,是在空间和时间的节点上,一个地方的产业是否具备了国家力量进行参与的条件,因此,国家意志往往是非常理性的,当这个选择一旦确定,该地方的产业就有了国家力量的支持,产业的发展也就有了强有力的保证。在封建社会,对某个产业进行国家层面的支持,往往会带有很强的皇权意识。御器厂的设置是国家意志在器物上的反映,代表了国家力量的介入,对于景德镇而言,是皇权在瓷器上的映射。在明代以前,历朝历代的皇帝在瓷器的使用方面有不同的需求和表现。就景德镇的瓷器来说,景德镇的瓷器在唐代名声开始显著,此时,御用瓷器一般由地方进贡。据《浮梁县志》记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载瓷入关中,称假玉器;其贡于朝”,皇帝在瓷器上的需求或许还不强烈,可能因为制瓷技术还不成熟,瓷器还没能超越其他材质,能够引起皇帝的专有之心。宋代是我国瓷业史上的一个最繁盛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著名的五大名窑。在宋代,皇权得到加强,宰相已经不能“坐着”与皇帝交谈了。在瓷器上的表现就是已经有了皇帝的官窑。“宋代名窑中的官窑是专门为宫廷生产的。它的产品不是可交换的商品,似乎与瓷业的市场竞争无关。”[17]宋代被宫廷垄断的瓷窑有:河南开封的北宋官窑、浙江杭州的南宋官窑,浙江余姚的越窑。宋代的皇帝专用,还较多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强烈的皇权色彩。景德镇窑在宋代虽然已有些名声,但还没有得到宫廷的太多青睐,只是偶尔进贡。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是北方蒙古民族统治下的中国。“宋元战火未灭,元王朝就于统一中国的前一年(1278年,即至元15年)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这在当时中国的许多瓷区中是绝无仅有的”[18]。元代将瓷局设在景德镇,最主要的原因是景德镇所生产的白瓷洁白雅致,技术远胜于同时代的北方诸窑,尽管制瓷技术与影响此时还不及龙泉窑,但元王朝“国俗尚白,以白为吉”,景德镇的陶瓷符合了统治者的审美。到了明代,朱元璋连宰相都不要了,集所有的权力于一身,皇权在瓷器上的反映就是明代开始设置专门为皇帝生产的御窑。明代景德镇的御窑厂大多由内官督陶,因为内官原则上以服务于皇帝为唯一任务,内官督陶从一个方面也说明窑厂的性质已经御用化,而且御用化在《明宣宗实录》的一条记载上也得到些许的印证。宣德二年“十二月癸亥,内官张善伏诛。善往饶州监造瓷器,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馈其同列,事闻,上命斩于都市,枭首以循。”张善被皇帝诛杀,可能自己都没有明白其中的深层原因。如果张善明白这批瓷器已经被赋予了政治意义,代表了皇权的不可侵犯,张善也就不会将瓷器“多以分馈其同列”。景德镇成为明朝的重要的御窑厂,这是当时国家的选择。同时跟宫廷有联系的窑厂还有好几个,景德镇最终成为胜者,因为在那个历史的节点,景德镇在自然资源的拥有方面,在社会技术的发展上赢得了国家的青睐,最终到成化以后成为唯一的御器厂。至此,景德镇的瓷业就有了国家力量的依托,皇家趣味的审美,不计成本的投入,最终将景德镇发展成为国家的的瓷业中心。

四、结 语

胡惠林教授在《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中说“时空文化经济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自然生成、社会生成、国家生成。”[19]这里虽然讲的是现代文化产业经济的理论,但对于有着千年历史的景德镇,瓷业文化的重镇,自然生成是原始状态,是瓷业的发展基础,表现出的是自然条件的优势;社会生成是发展状态,是瓷业发展的动力,表现出的是社会合力的促进作用;国家生成是成熟状态,是国家力量对瓷业的参与,表现出的是瓷业的发展的最高水平。正是在这三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景德镇在明代登上了陶瓷行业的巅峰,也正是这三种力量造就了明代御器厂在景德镇设置的历史必然。

[1] 王光尧. 明代宫廷陶瓷史. 紫禁城出版社, 2010: 46.

[2]江思清. 景德镇瓷业史. 中华书局出版, 1937, 54.

[3] 向焯. "景德镇陶业纪事"转引自: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 676.

[4] 王光尧. 明代宫廷陶瓷史. 紫禁城出版社, 2010: 278.

[5]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 汉语词典出版社, 1989: 7.

[6]景德镇市政协编. 景德镇文史资料第一辑. 28.

[7]陈海澄. 景德镇瓷录. "中国陶瓷"增刊,2004, 8: 1.

[8] 陈海澄. 景德镇瓷录. "中国陶瓷"增刊,2004: 7.

[9] 蓝浦. 德镇陶录. 转引自,熊廖, 熊微. 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 499.

[10] 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编著. 中国的陶瓷. (修订版),轻工业出版社, 1983: 190.

[11]梁淼泰. 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 6.

[12]江思清. 景德镇瓷业史. 中华书局出版, 1937: 76.

[13] 蒋祈. 陶记. 转引自 熊廖, 熊微. 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177.

[14]梁淼泰. 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 5.

[15]梁淼泰. 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 8.

[16]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 380.

[17]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 229.

[18]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编著. 中国的陶瓷(修订版).轻工业出版社, 1983: 189.

[19]胡惠林. 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 探索与争鸣, 2013(5).

Historically Inevitable: The Setup of Imperial Ceramic Factory in Jingdezhen in Ming Dynasty

LIU Jianghui1, DING Chuanguo1,2, OUYANG Xiaosheng1
(1.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2.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Nanjing 210013, Jiangsu, China)

The setup of Jingdezhen imperial ware factory in Ming Dynasty which established Jingdezhen’s eminent position as the center of ceramic industry across the country is a landmark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 It ought to be attributed to its own development, but the status of Chinese ceramics then should not be ignored.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setup of imperial ceramic factory in Jingdezhen in Ming Dynasty is inevitable in terms of time and space.

Ming Dynasty; Jingdezhen imperial ceramic factory; setup

TQ174.74

A

1000-2278(2016)06-0745-05

10.13957/j.cnki.tcxb.2016.06.030

2016-05-07。

2016-06-27。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LS18)的阶段性成果

刘江辉(1979-),女,硕士, 讲师。

Received date: 2016-05-07. Revised date: 2016-06-27.

Correspondent author:LIU Jianghui(1979-), female, Master, Lecturer.

E-mail:846092033@qq.com

猜你喜欢

御窑瓷业制瓷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地下遗址篇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耀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交互展示方法研究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