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2016-02-12张永林
张永林
(青海大学体育部,青海 西宁 810016)
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张永林
(青海大学体育部,青海 西宁 810016)
摘要:通过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对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丰富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内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是营造青海藏区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和谐社会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民族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76%。青海藏区面积69.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5%以上。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分属于不同文化形态的民族交错杂居于同一区域内,相互接触、交往与同化,从而使青海地区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1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特征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宗教性
民族性是指任何一种文化由一定民族群体成员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创造和形成的,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该民族有着紧密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体现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特征。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如藏族的赛耗牛、锅庄舞、蒙古族的赛骆驼,回族的八门拳,土族的轮子秋,撒拉族的骆驼舞等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体现了青海藏区民族的特色。
宗教性是青海藏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这一内容,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宗教信仰和崇拜,例如藏族的射箭、赛马、赛牦牛等活动,比赛之前,都要进行一系列的宗教祭祀活动,之后才进行各类比赛。另外,在一些宗教性的节日、祭祀性活动中都渗透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元素。民族宗教信仰就是这样蕴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一方面因体育项目的不断继承而终得以保存和强化,另一方面则随体育项目的不断演变而得到形式上的变迁和发展。
1.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阶段有着具体内涵不同的文化。民族体育文化时代性反映着由过去、现在和将来组成的时间维度中文化的具体存在形式。如射箭在原始社会里是狩猎活动的主要工具,到阶级社会里它是军事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进入现代文明时代的射箭活动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手段。每一个时代均有其不同的经济文化形态、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有不同价值标准。民族体育文化的时代性,是直接联系一个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期以及该时期的文化特殊内涵和具体问题。时代性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时代更迭不断变迁,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陈出新。
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条件,各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受到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民族文化地域性的真实写照。“北人善骑,南人善舟”就反映了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和传统体育的影响。青海藏区拥有辽阔的草原、独特的民族风情,藏族、蒙古族等民族都以畜牧业为主,马就成了他们主要生产、生活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与马有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马、骑射、马上角力、飞马拾银等草原骑射类民族传统体育,展现了粗犷豪放和热情洋溢的民族持点。回族、撒拉族、土族等主要居住在黄河中上游流域的沿河两岸地带,并演变形成了牛羊皮筏竞渡、游渡黄河等水上项目,逐渐成为黄河岸边古有的风情,体现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体育情怀,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征。
1.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性和交融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世代相传,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历史岁月,沿袭发展而传承下来的体育文化,始终保留着传统健身与娱乐的主要活动特点,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所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得以延续的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无论其活动规则、活动方式还是活动功效,都是人们长期积累、总结下来的实践经验。因此,传统性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命力[1]。传统性是各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传统性对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趋同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变迁的过程,在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文化氛围和价值理念的共同作用下,在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和高度的统一局面所提供的文化氛围中,不断地吸收外来体育形式,并在高原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被具有相同自然条件的民族接受和改造,不断丰富、成熟起来。在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合的过程中,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经常会出现互相模仿、移植和改造的现象。同时,同一项目在不同民族间的交融是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中的一种共融化特征。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融性还表现在中外体育之间、体育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的内涵。
1.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统一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源发生、多向发展、多元并存和多样性统一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常态和规律,多样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青海藏区地域广袤,民族人口众多,分布极广,环境习性各异,宗教信仰不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也不平衡,这些便造成了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
各民族在体育文化活动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产生民族认同、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等功能作用,从而促使人与人、人与族群、族群与族群、族群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融,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谐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统一还体现在个体与群体、娱乐于竞技之间、体育与民俗、运动与艺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方面[2]。
2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2.1青海藏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各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民族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增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发展,同时营造了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公平竞争的社会风气,对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样的形式成为增进各民族团结、民族文明进步、民族传统文化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桥梁,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青海藏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2.2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良好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发展空间和环境。只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达到自身和谐和相互和谐,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引领青海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在于构建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以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推动民族精神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续发展,体现维护青海藏区各民族内部及民族间和谐的价值观念。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经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政治既为经济和文化和谐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又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青海藏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各民族、地区之间更好的交流与沟通,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会更好地享受生活,才会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而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3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
3.1丰富和谐社会的文化内容
青海藏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很多活动内容体现了团结、和睦、愉悦、喜庆等精神内涵。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在进行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是多层次、多内容的,市场对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开发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来适应和丰富文化市场,是青海藏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地区稳定
民族文化是和谐社会民族团结与稳定的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了民族间联系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成为联系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和提高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手段[3]。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有效地推动了青海藏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增进民族间的交流,改善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4];有助于形成青海藏区内有凝聚力和外有吸引力的大好局面,从而促进和谐青海的构建。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青海藏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青海藏区各民族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青海藏区的繁荣与稳定。
3.3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手段
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公正、民主、竞争、团结、友谊、谦虚、诚实的观念,是不可缺少的规范文化,对于调整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依靠公平运转的,在活动中,没有种族、权势、地位的高低,人们平等地享有参与权,给人们带来一种极其宝贵的公平,其能够在社会的转型中建立公平、民主、正义、和谐的社会氛围。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创的公正、公开、公平性原则已泛化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准则,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
3.4促进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其他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被认识、开发。民族传统体育以强身健体、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德育实效、凝聚民心等功能,促进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特别需要先进文化支持,而具备多元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增强各民族人民的体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且更有利于塑造体格健壮和精神高尚的一代新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进各民族交往和友谊,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谐的发展和树立社会安定团结的形象,是促进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寸亚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特征与功能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3-125.
[2]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古维秋,涂传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303-1311.
[4]曾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39-42.
[责任编辑魏宁]
Traditional National P.E.Culture and Harmonious SocialConstruction in Qinghai Tibetan Area
ZHANG Yong-lin
(Department of P.E.in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nghai Tibetan traditional national physical culture and analyzes its value in construct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It is suggested that traditional national physical culture is in favor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It carries forward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at may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increase national unity and harmony,social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in Qinghai's Tibetan areas.
Key words:Qinghai’s Tibetan areas;traditional national P.E.;harmony society
收稿日期:2015-11-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12BTY044);(13XTY002)
作者简介:张永林(1968—),男,青海湟中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413(2016)03-0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