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休闲体育文化模式研究
2016-02-12杨文斌
杨文斌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休闲体育文化模式研究
杨文斌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们更为看重娱乐休闲等精神生活。其中,休闲体育不仅娱乐性较强,而且可以起到显著地锻炼效果,成为当前我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本次研究以文化模式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对于不同社会阶层人民群众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文化模式进行分析,从精神享受、象征意义等不同方面对于常见的体育文化模式进行相应的研究。
城镇居民;不同社会阶层;休闲体育;文化模式
0 前言
如今,人们日益看重精神生活,并且不断寻找适宜的休闲体育活动。客观而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要高于农村居民,因此,就更有条件去享受休闲体育活动的乐趣。但是客观而言,城镇居民由于收入、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实际上存在着相应的阶层分化,而每个阶层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消费能力,这也就使得其所进行的休闲体育活动各有特点,亦有着不同的文化模式。
1 文化模式对于当前城镇居民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影响分析
由于地理、经济等客观现实情况的影响,每个地域、民族、国家和基层的人都有着特定的文化模式,这种趋同性也是文化模式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性质,每个人一出生,就会被其所生存的阶层的文化模式所影响[1]。
一旦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成员经过长期的生活后,比如会对于特定的文化模式产生共同认可和接受,这种模式亦会超越人这一个体,形成一种价值观念,并且以道德、趋向的方式来影响着这个基层的人。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去迎合和融入这一文化模式,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排斥,这也是文化模式排他性的生动体现。
因此,对于不同阶层的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运动的选择,文化模式也会从本质上产生相应的影响。从客观而言,休闲体育运动的选择是每个人价值观的体现,由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所以,不同阶层的人会选择既然不同的活动类型。例如,广场舞、慢跑就相对受到收入一般的阶层的人喜爱,而高收入阶层则往往喜欢选择高尔夫等具有文化功能和精神属性的项目,介于两者中间的中产阶级,则往往更为看重休闲体育活动的娱乐功能[2]。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化模式固然从本质上具有明显的趋同性,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属于一个阶层或者文化模式的成员所选择的休闲体育活动必然一致。实际上,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文化模式的对于每个人的影响程度也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虽然一个阶层的城市居民会在其文化模式下有着趋同性的休闲体育活动的选择,但不会是完全雷同的选择。
2 从文化评价和互动看不同阶层文化模式对休闲体育活动选择的影响
每个人们都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人最根本的本性,在其中,休闲体育活动可以带给人以理想的精神享受和文化属性,因此,每个阶层在进行休闲体育时都必须受到其所属阶层文化模式的影响。
(一)评价
简而言之,虽然每个人在选择不同的休闲体育项目时,不会主观地将自身所处阶层的文化模式作为考量的内容,但是,其却会在深层次对于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从本质上影响人的选择。
例如,一个高收入群体选择的休闲体育项目的本意在于活动身体,即使在主观上并没有排斥低收入群体所喜欢的休闲体育项目的意愿,但是也很难想象,其会选择广场舞等活动,而是更多的选择去健身馆健身,抑或者徒步等[3]。这种生动的表现了,虽然在考量不同的休闲体育项目时,人不会直接产生“我是有钱人,我就要高档”或者“我收入不高,不想多花钱”等思想,但是却会从思想的深处起到评价作用,使人将不符合自己阶层文化模式的休闲体育活动排除在外。
(二)互动
所谓互动,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导我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和互动的模式,即相关想要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根据自身不同的价值观念,在进行相关项目选择的同时,即在所处的文化模式和社会基层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实际上,人们总是喜欢模仿他人成功的行为,去借鉴相应的经验,这也是人的本性,同时也会对于自己行为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有着相应的认识,因此具有极为鲜明的互动性,这也是人这个个体和社会这个整体之间产生和形成联系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
从本质上而言,作为一个特定人类阶层文化的具体样态,不同休闲体育活动中的文化模式有着其本质上的特点和属性,必然和这个基层的文化形态在内容、要素等各方面有着高度的统一性,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有着客观上的趋同性,但是绝对不会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则可以借助这一客观现实产生相应的判断,即在整体上,我们可以认为,不同人群在文化和精神上的差异导致不同休闲体育项目的选择,文化模式还要从各阶层休闲体育形态进行比较[4]。
3 城市各阶层参与休闲体育的模式和倾向
根据现实实践,我们可以将客观上存在着的城市社会阶层分为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五个不同的阶层,虽然目前我国加大了对于二次收入和社会公平的建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五个阶层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依然会存在,并且从时间和消费比例、消费能力、体力投入、技术难度和集体或个人倾向五个内容上,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各阶层所选择的休闲体育模式和倾向进行整体的分析。首先,就下层而言,其消费能力极低,因此往往选择时间和消费比例高、体力投入多、技术难度少的休闲体育项目,多以集体的形式展现。对于上层而言,其消费能力高,因此往往选择时间和消费比例低、体力投入少、技术难度难的休闲体育项目,多以个人的形式展现。而对于中下层、中层和中上层三种不同层次的休闲体育运动而言,其处于上层和下层两者之间。
从本质而言,虽然休闲体育有着其休闲这一精神属性,但是,其首先是一种体育运动,是一种提供给人们保持或获得健康的途径和方式,而其最终是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因此。关注休闲体育的文化特质以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格发展目标,自然就成为社会上层和中上层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文化模式,例如滑雪、高尔夫等需要较大成本投入,并且需要较高的技巧,且都是个人主义的生动体现[5]。
但是,对于收入相对较少的下层阶层而言,其不可能去投入大量的金钱用以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因此,其往往选择类似于广场舞等较多参与、几乎无成本的活动。这也是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4 结语
总而言之,自我价值的实现无疑是上层阶层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最为本质的文化模式,而下层则多以几乎无成本的体育锻炼为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一客观现实,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促进,为人民群众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保障。
[1]许凤,柏慧敏.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休闲体育文化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1( 1) :250 - 251.
[2]柏慧敏.[A]论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休闲体育文化模式[C].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05,6.
[3]柏慧敏.社会阶层差异中的休闲体育文化模式[J].体育科研,2009,2( 3) : 57-71
[4]田雷.吉林省现阶段城市不同社会阶层休闲方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0,1(8) : 102 - 104.
[5]刘芬.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城市居民体育休闲行为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2,3(11) : 82 - 91.
杨文斌(1982.09-),男,汉,宁夏石嘴山人,硕士研究生,成都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