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工具因何叫“筷子”
2016-02-11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5期
《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商纣时的贤臣)怖。”这是所能看到的使用筷子的最早记载。纣是商朝的末代君主,距今3000多年,他已使用精美的象牙筷子(象箸),可見筷子的产生早有年头。从“箸”(又写作“筯”)的字形看,早期的筷子是由竹木做的。纤细的竹木筷子要保存下来不容易,所以发掘古墓,已经找不到太早的竹木筷子实物。在被誉为“199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苏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42件骨箸。此前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类似发现。据此可以推论,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筷子。
筷子的发明虽然很早,但它的普及却是很晚的事。《礼记·曲礼上》中还有一句说“毋抟饭”。“抟”意为捏聚成团,是非得用手去做的。《礼记》的写作年代争论很大,但普遍认为最早早不过西周,最晚晚不过西汉末年。因此可见,在这一时期或早些时候,虽然已经有了筷子,但很少使用,只是作为辅助餐具,偶尔一用。
至于“箸”为何要叫“筷子”,明代陆容《菽园杂记》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以‘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由此可见,箸被称作筷子可能是因为避讳。江西部分地区因为“帽”在方言里谐音“冇”(没的意思),而把帽子称作“有子”,可谓异曲同工。后来,“筷子”这个双音节词便替代了“箸”广泛地传播开来。 (文/黄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