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
2016-02-11张晓东渠彦超
张晓东 渠彦超
指导思想问题是关系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强调,又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现实状况的回应,彰显了哲学社会科学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一、“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指针”
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这是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身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决定的。能否做到这一点,关系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因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现实性地成为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首先,这是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质决定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冯友兰曾经非常精辟地概括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他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国社会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显著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当前中国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从而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这就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谋篇布局,切实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和制度特点,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切实予以贯彻,坚决反对所谓的“纯粹科学”、“价值中立”、“普世价值”等不良言行。历史和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道路。
其次,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本身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争取胜利的旗帜,也是当代中国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只有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才能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永葆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完整体系,体现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所有领域,成为内蕴于其中的灵魂,而马克思主义则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作为上层建筑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集中体现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有鉴于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来说,绝非一个单纯理论或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最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它而非别的什么主义或理论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原因。诚如邓小平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冲破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结束了哲学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终极真理体系的史前状态,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使哲学“成为一种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无限向远方延伸的科学思想运动”,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种僵死的仅仅存在于书本上的教条,也非永远不可被质疑的陈列物,而是强调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布展中改造世界的极端重要性。它以实践为基础,并在掌握群众、推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批判和改造世界的现实性力量,实现了“哲学世界化”与“世界哲学化”的有机统一,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外,与其他资产阶级思想明显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将追求人的自由、实现人的解放作为其理论的价值旨归,在科学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在消灭人对人的剥削和奴役的同时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產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人类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止于至善”的发展目标,从而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与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现实问题与正确理论导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必须返回到现实的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本身,从其“实然”性的发展问题中去努力探索该理论存在的现实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契机,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学科门类齐全,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丰硕,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党与国家工作大局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然而,进步与落后共存,成就与问题同在,理论脱离实际、学术风气浮躁、高水平成果不多等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迷失在全盘西化论、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的幻想中,保守固执或随波逐流,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明辨是非、解决问题、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治本之策。综合来看,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集中变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全盘西化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精神支撑,对中国来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社会主义的文化之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应然之选。然而,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潮大规模传入中国,它们以其系统的理论、严密的逻辑、华丽的辞藻迅速吸引了许多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注意力。许多学者盲目崇拜西方,全盘照搬西方学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逐渐成为他们的主导学术话语和言说方式,甚至受到西方思潮支配以至于达到“身体化”的程度,全盘西化论一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甚嚣尘上。这种现象分布广泛,在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甚至哲学等领域都有体现,其中,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西方理论不仅被许多哲学社会科学者当成金科玉律而身体力行,还将它们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判断标准,以至于在许多学术刊物、学术著作和学术场合中,如果参与者不能夠依据西方经典理论或用西方学术话语言说则会显得“落后过时”,甚至被人认为“非科学”。全盘西化论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它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中国部分学者因为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而表现出的“媚外”心态。这就致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被人为地弃让,马克思主义阵地在全盘西化的进程中逐渐沦丧。
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将历史发展看成无主体的偶发结果,否认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就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通过“重新解读”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并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从根本上讲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然而,这种对历史的随意解构、肆意描绘除了凸显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某些学者的历史无知或别有所图外,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实及其背后的必然联系。实际上,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讲仁义、重廉耻、求和谐、倡大同为显著特征,并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等为谱系的儒家道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开展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的胜利提供了无穷的精神动力。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及其作用的极力否认,不仅会造成中华民族发展文化“无根性”的恐慌,更会严重干扰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文化复古主义。文化复古主义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按照汉语的字面解释,“复”指“返”,“古”乃“古代”。因此,从文化上返回古代,以古代文化作为当今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为文化复古主义的本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文化复古主义自20世纪90年开始兴起,而后逐渐形成了一股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潮。当然,在哲学社会科学中,还没有哪位学者真正无知到主张“完全彻底”地用古代文化来统御现代人的生活,而是多从传统文化的整体框架中有意识地“裁剪”出某些成分作为其“回归”素材,并试图以之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文化复古主义反映了当前中国精神文明领域的现实状况,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精神生活的贫乏形成的鲜明对比,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索取与奉献、利益与道德彼此交织、相互作用背景下,许多人在精神上迷失了方向,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找不到“回家”的路。此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寄托、探索出路成为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努力方向。应该说,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姑且不论文化复古主义者所抱动机如何,所选择的“素材”是否都是精华,但就其试图回到过去、主张用儒家思想等传统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本身来说,就已经与时代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对立。
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面临着严峻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阵地,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掌握国际文化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三、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
指导地位
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通过现实的具体的措施变成现实。习近平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中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在此过程中,要增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灯塔与指针。
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要将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的统一作为首要条件。现阶段,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指导的突出表现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此领域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指向,就是要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方面,通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科学制定有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而不会走上违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邪路;要动员各方力量、调动多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党员,充分认识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之树立“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要坚持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強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是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性质、本质的反映,其价值旨归在于凝神聚气、达成共识,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共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诉诸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力量,通过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唱响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引领思想文化的多样化,激发起全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的正面宣传教育工作,在准确把握人们思想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团结人的作用,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入耳、入脑、入心并外化为具体的行动。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性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观点,摆出自己的态度,捍卫自己的阵地,勇于和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和舆论工具同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开展斗争,坚决反对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和稀泥”式的调和主义和“好人哲学”,更不能对错误思想观念和社会丑恶现象装聋作哑、漠然视之、保持沉默。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旋律的同时要提倡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人生追求的多元化,允许优秀传统文化、外来先进理念自由交流与传播,并在相互激荡、彼此作用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我们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者更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要坚持加强队伍建设与阵地建设的统一。习近平指出:“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这就要求我们把队伍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责任心强、素质全面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队伍。在此过程中,对于那些信仰丧失、道德败坏、生活堕落、言行反动的知识分子,要毫不手软地清除出去,从而保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话语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意识。话语权决定了公众的舆论走向,话语权的丧失甚至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失去合法性,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宣传阵地造成严重冲击。因此,要通过提高理论认识、坚持改进创新、重视网络媒介、拓展国际领域等措施,建构起强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巩固其思想宣传阵地。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关注网民思想,了解网上舆情,坚持正确导向,加强“以法治网”,推进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融合发展,把马克思主义融入网络宣传的全过程、全领域,形成风清气正的网上正面舆论氛围,牢牢把握住网络宣传教育的主导权,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张晓东: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渠彦超: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南京体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