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智取威虎山3D》观众接受心理研究

2016-02-11孟令邻

知与行 2016年11期
关键词:威虎山受众情感

孟令邻

(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长沙 410082)



文化创新研究

电影《智取威虎山3D》观众接受心理研究

孟令邻

(湖南大学 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长沙 410082)

作为一部改编自红色经典题材的电影,《智取威虎山3D》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各方好评,一路高歌猛进。其寓教于乐、合家共赏的内核受到了老中青三代观众的青睐。影片通过对原著小说主体情节的保留、戏剧元素和黑话的成功运用,满足了老年受众重温往昔峥嵘岁月的怀旧诉求,透过影像获得的怀旧满足,不仅可以帮助老年受众在精神层面上“重返家园”,同时弥补和调节了他们因时代变迁所产生的现实疏离感;而在内容、形式上的突破创新,新增母子形象、采用嵌套式叙事策略,则巧妙地将三代人的情感贯穿起来,契合了中年人寻求代际沟通的家庭责任观念;除此之外,3D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孤胆英雄形象的塑造,在无形中又适应了当下青年人娱乐宣泄的心理需求。可以说,相比同类型影片,《智取威虎山3D》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其对不同年龄层受众接受心理的准确把控。

智取威虎山3D;老中青三代;接受心理

电影《智取威虎山3D》改编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导演徐克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将原本的红色经典故事进行类型化包装,使之在观赏性和趣味性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影片在突出商业元素的同时,并没有陷入“娱乐至死”的泥潭,小说中的精神内核在电影里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继承,使影片与不同时代观众对话,进而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智取威虎山3D》成功的关键正是在于其兼顾了不同年龄层受众的审美趣味。

一、《智取威虎山3D》满足老年受众对“红色经典”的怀旧诉求

姚斯在阐释其接受理论时曾强调,处于不同时代的接受者因各自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同一作品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和评价,即所谓的垂直接受理论。引申到分众市场即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因彼此成长环境的差异性,在欣赏同一作品时往往会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诉求。

对于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的这批观众而言,他们见证了中国从战火纷争到和平崛起的历史过程,往往在内心深处对于红色革命和英雄人物有着特殊的亲切感。时光荏苒,当往昔岁月不再,他们唯有通过回忆来获取一丝心灵慰藉,即普遍存在于老年受众心中的怀旧情结。这也正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会被老年人广为接受的关键所在。透过影像获得的怀旧满足,不仅可以帮助老年受众在精神层面上“重返家园”,同时也弥补和调节了他们因时代变迁所产生的现实疏离感。

(一)原著主体内容保留,顺应老年受众的本能愿望

欣赏个体在接受影视作品前,内心通常存在着对于作品的预先期待,所谓期待视野。是否顺应受众期待,直接影响了作品被接受的情状。当面对熟悉的故事和题材时,老年受众本能地希望重温“旧梦”,渴望借助影像获得替代性的怀旧满足。可以说,相对于年轻人的猎奇心理,再现记忆里的红色岁月才是老年受众对于影片最大的期待。

电影《智取威虎山3D》最大的优点恰恰在于其对于原著故事的继承和保留。导演徐克保留了小说的故事主线、人物关系甚至是台词设定等大部分内容。囿于电影时长和原著篇幅的矛盾,导演在遵循原著框架和叙事逻辑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进行了精简和重构。影片删掉了一些背景性内容,如少剑波悲惨的童年经历等,围绕“智取威虎山”这一主线,对小说内容进行新一轮的组合排序:打虎上山、舌战栾平、会师百鸡宴、雪夜偷袭,这些情节衔接得浑然天成。电影在故事内容上简洁紧凑,无形中又强化了小说所传达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核心价值,使得老年观众更加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在人设上,电影保留了小说中的核心人物,智勇双全的杨子荣、剑眉星目的少剑波、怪诞邪魅的座山雕。尤其是正反面人物在形象刻画上呈现出的明显反差,顺应了老年人传统的道德判断和审美预期。

除此之外,影片还有一大亮点便是对小说中土匪黑话的重点表现。尤其是杨子荣在威虎厅中与八大金刚的黑话对答,配合着快节奏的正反打剪辑和八大金刚哥特式风格的造型设计,犹如神来之笔,立体再现了土匪内部复杂而隐晦的认证体系和等级制度。对于不熟悉小说的年轻观众而言,黑话台词带来的是一种神秘而陌生的新奇体验。反观老年观众,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台词则更加契合他们对于特定时期民族集体记忆的审美心理。

(二)戏剧元素运用,符合老年受众的审美经验图式

受众的审美经验以及这种经验基础上的知觉图式,同样影响着受众对于影视作品的接受。当受众的知觉图式与作品的结构图式相一致时,不仅易于使受众理解和把握欣赏对象,同时能够满足受众特定指向性的审美需求;反之,则会阻碍受众对于作品的接受。

《智取威虎山3D》之所以受到老年受众的喜爱,其中一点就在于充分“照顾”了老年受众的审美习惯,不仅在故事内容上最大程度尊重了原著小说,同时在形式上吸收了京剧样板戏的精华。“八亿人民八部样板戏”,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样板戏对于现今的老年观众而言,不单纯是一种文艺作品,更加折射了他们特有的红色岁月。影片对于样板戏京剧元素的继承,则不仅符合老年人艺术欣赏的习惯,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怀旧诉求。

首先,影片在演员妆容上融入了京剧脸谱元素。不同的脸谱造型和颜色对应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道德特征。如杨子荣浓重的紫黑色眼影,直接暗示了其果敢稳健的人物形象;小白鸽脸上夸张的高原红则突出了这个男性队伍中女性形象的柔情,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蕴;而少剑波的剑眉则彰显了年轻首长的刚强正直。反观座山雕,鹰钩鼻配苍白僵硬的脸部造型,正如京剧白脸代表了阴险奸诈之人。“脸谱化”人物充分契合了老年观众一贯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知,不仅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同时鲜明的正反对立也“真实再现”了他们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场景。

其次,演员在表演的动作上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符合戏剧中“唱念做打”的戏曲舞台动作形式。如座山雕第一次正面出场,在鼓点节奏和戏曲表演中演员“稍微站一下,亮一下相”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戏剧文化的融入加深了老年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同样易于勾起其对于蹉跎岁月的追思与缅怀。

(1)基于总量控制目标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绩效宏观测算结果(265 mg/kWh和333 mg/kWh)均为热能动力学理论计算值(110 mg/kWh和160 mg/kWh)的两倍多,表明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后,在年运行5000 h的前提下,“十三五”火电行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完成具有一定冗余量。

最后,影片在配乐方面也对戏曲多有借鉴。作曲家胡伟立充分融合了“二人转”、京剧,以及西洋乐与民乐的创作元素,为影片谱就了一曲恢宏的“悲悯之歌”。其中对京剧样板戏的保留与改编尤其出彩。如胡伟立保留了当年京剧样板戏 《智取威虎山》音乐中的一个动机:“3--23|5--5357|6- -”,并将这个主题动机用在解放军飞渡鹰嘴峰的一场戏中;同时他又在这段经典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复调和声的交织变化,让我们在经典之上又多了一个新的音乐形象[1]。

黑格尔曾说,艺术欣赏的目的是“在艺术的作品中重新发现自己”。对于有着强烈怀旧情结的老人而言,透过文艺作品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也是其获得怀旧之情宣泄和抒发的过程。影片《智取威虎山3D》以红色经典小说为内核,辅以传统戏剧元素,内外兼修,让老年观众透过影像空间实现了对于往昔峥嵘岁月的缅怀之情。

二、《智取威虎山3D》契合中年受众寻求代际沟通的心理诉求

本文所提到的中年观众主要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批人。他们中多数人同时经历过动乱浩劫的岁月与改革开放的“西风东渐”,以至于在文化认知层面上,往往趋于一种“中庸”态势:既保守又开放。相比父辈而言,他们对于意识形态缺少足够的敬畏之心;相对于子辈,他们的价值观又过于陈旧,缺乏一种娱乐精神。然而在社会伦理层面,中年人又恰巧处于养老和育幼的双重境地,“父慈子孝”的道德观使得他们必须正视由于成长环境差异导致的代际认知失调和情感隔阂。寻求一种良好的代际沟通方式便成了中年人建立良好代际关系的重要途径。电影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综合艺术,正逐渐成了代际沟通的桥梁。《智取威虎山3D》取材自红色经典小说,同时融入了传统戏剧和武侠元素,辅以现代3D科技;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兼顾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审美预期和观影习惯。这样一部合家欢式的影片非常契合中年人寻求代际沟通的心理诉求,自然受到了他们的青睐。

(一)新增母子形象,诱发三代人情感换位

相比原著小说和京剧样板等前文本,《智取威虎山3D》在人物设置上增加了青莲和栓子这对母子形象。新人物的出现强化了影片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使得影片嵌套式结构在叙事逻辑上更加合理。除此之外,母子形象的设计也使得影片在“生猛刚硬”之余多了些细腻柔情。其中对于亲情血浓于水与军民鱼水情深的表现更是直接诱发了老中青三代观众在情感上的换位互动。

1.栓子父亲/青莲丈夫被土匪杀害,栓子无家可归,母亲被掳去做了压寨夫人,这一情节将土匪祸害百姓的情形直接地呈现出来[2]。中青年观众不像老一辈那样是历史的亲历者,无法切身体会战争的残酷和革命英雄的伟大。他们正如片中的栓子一样,对革命队伍有一个情感建构的过程。影片透过儿童视角凸显了土匪的“恶”与小分队的“善”,从而触动了中青年观众的情感阀门。正如栓子对203小分队态度的转变,中青年观众也在无形中逐渐理解了老一辈的红色情结。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栓子的蜕变其实也从侧面给中老年上了一课:成长毕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作为长辈同样需要试着去理解年轻人的观念和想法,就像小白鸽和高波对栓子的耐心和包容。

(二)嵌套式结构,开启家族传奇的寻根之旅

除了青莲母子外,影片还增加了以栓子孙子身份出现的现代青年姜磊。整个故事正是围绕着这个留美“红三代”的寻根之旅展开的。作为讲述者,姜磊所处的现代时空与历史时空相互交叉,使得影片在叙事层面呈现出一种嵌套式结构。表面看来,首尾部分的现代戏份与影片主体无关,看似可有可无、画蛇添足,但其实并非无关紧要。

首先,姜磊以革命者后代的身份追忆家族传奇,为不同时空、不同代际的相互对话提供了可能。片中,姜磊有着清晰的三重身份:“智取威虎山”亲历者栓子的孙子、受美国文化影响的男青年、与革命英雄传奇历史既承接又隔膜的当代年轻人[4]。其中,他的第三重身份最为关键,不仅肩负着将革命精神进行现代化表达的重任,还要负责召唤当下青年观众的角色代入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缺乏足够的认知,革命英雄也仅是留存在他们脑海中的模糊概念。影片借助姜磊的视角再现当年的传奇故事,旨在引发现代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姜磊的回乡寻根之旅不仅是他追忆家族传奇的个人行为,更代表了当代年轻人内心深处对于革命英雄重新建构的过程。

纵观影片的现代时空,会很奇怪地发现围绕栓子只出现了两位人物,分别是他的老伴和孙子,即使是在年夜饭的场景中,姜磊的父辈也是缺失的。似乎影片忽视了中年人的情感诉求,但从实际的观影效果来看又显然并非如此。在笔者看来,这是由于作为栓子的孙子——姜磊是“智取威虎山” 事实与情感的记录者,同时也是革命英雄行为效果的现实证明。他的特殊身份以及对于这段红色历史挥之不去的记忆,也使其在心理层面上成了中年人的代表。在中年观众看来,姜磊的寻根之旅也是他们重拾革命英雄情结的过程。

除此之外,影片通过嵌套式结构将主体故事纳入回忆视角,从而营造出了一种怀旧气氛,更易引发老年受众情感上的共鸣。而结尾处,历史时空的栓子、小分队成员和现代时空的代表姜磊齐聚一堂,则不仅表现了革命精神的有效传承,同时也暗示了代际的沟通与和解。

根据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基于某种心理或社会的需求使用媒介,以求获得需求上的满足。电影《智取威虎山3D》将红色经典故事置于现代科技的包装之下,为不同年龄层受众提供了对话的契机。中年观众出于寻求代际沟通的目的,将这部片子作为全家共赏的对象。而影片对于英雄传奇的现代化转化以及家庭观念的融入也的确促使三代人在观影过程中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理解。

三、《智取威虎山3D》适应青年受众娱乐宣泄的心理诉求

伴随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主流观众群体也顺利实现了代际交接。毋庸置疑,16~30岁的青年人已然成为我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能否吸引青年观众的注意力,也成了决定一部影片票房成败的关键。而对于这一群体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正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关键阶段,受到各方面规则制度的压抑比较多,往往处于所谓的青春反叛期,娱乐宣泄的需求比一般成年人要更加突出[5]。基于这一事实,电影《智取威虎山3D》将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武侠元素、英雄成分以及喜剧色彩充分融入红色经典的传奇故事当中,并辅以现代科技进行包装重塑,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娱乐与宣泄的需求。

(一)高新科技造就红色经典视觉盛宴

“徐克的电影不一定是水准最高的艺术品,但通常是最精彩炫目的视觉盛宴”,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电影观众的共识。作为高新影视制作技术的践行者,徐克总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独特享受。此次首次尝试红色经典题材的改编,再次展现了他对于技术美学与视觉奇观的痴迷。

影片的核心场景由三场战斗组成,先后为火车站遭遇战、夹皮沟保卫战以及夜袭威虎山。相比同期上映的《太平轮(上)》,《智取威虎山3D》的战斗场面并不宏大,但正如徐克所言“这个电影的战斗情节自由度比较大,还是比较演义式的”,因此“可以有空间去设计一些比较特殊的可能性”。最终,影片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有枪响人倒的常规调度,而且还有大量滞留时间呈现的手榴弹爆炸、碎石飞溅以及纵向穿梭的子弹视角等充满视觉悬念的奇观效果[5]7。尤其是配合日渐成熟的3D技术,极大增强了影片的现场感、代入感和逼真感,使得观众能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除了战争场面,影片的视觉设计还体现在空间布局上。如为了营造威虎山悬崖峭壁的险峻环境,同时又要确保画面细节的栩栩如生,影片采取了实景拍摄与数字再现相结合的方式,这就兼顾了场景的逼真性与传奇性,进一步强化了视觉冲击力。在技术层面,除了3D技术和蓝幕技术的运用外,影片还尝试了最新的CG技术,将曾经只是停留在观众想象层面的“打虎上山”桥段转变成了现实。逼真的老虎形象和险象环生的打虎场面着实使观众大为震撼。或许是为了充分刺激长期受好莱坞动作大片影响的青年观众,徐克还特意在片尾虚构出了一段“飞机大战”的场景,彻底娱乐了观众一把。可以说高新影视科技让《智取威虎山》延续了徐克电影“视觉盛宴”的特征。华丽的动作设计和逼真的3D效果也使得正挣扎于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年人获得了短暂的娱乐满足与替代性的情绪宣泄。

(二)孤胆英雄获取青年人情感认同

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压力较多,青年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孤独感,特别是和成人世界的隔绝感,因此有着比较明显的认同需求和伙伴需求[5]。这也是青年人追星情结的内因所在,将自我情感投射到影视人物身上,从而获得一种幻想性心理抚慰;同时以“偶像”为中介,也使得青年人在社交互动中更易于获得一种情感认同。

电影《智取威虎山3D》对于核心人物杨子荣的塑造,可以说满足了青年观众对“偶像”的所有幻想。首先,在人物视觉形象上,杨子荣那浓重的眼影和满脸络腮胡设计使得他草莽气息十足,相较于剑眉星目的少剑波,更贴近于青年人的“叛逆”心理。其次,徐克刻意凸显了杨子荣“特立独行”的性格,无视上级“规劝”,独身犯险,俨然是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对于青年观众尤其是其中90后独生子女而言,这样一个智勇双全却又有点桀骜不驯的传奇英雄正是他们渴望成为的目标。可以说片中杨子荣的形象为青年人提供了一种“真实”的幻觉,弥补他们现实欲望的不可得[4]。除此以外,有评论者还分析道:“杨子荣的处境跟很多即将或刚刚进入职场的青年观众十分类似,同样孤立无援、危机四伏,同样不得不自我激励、知难而上。” 这样的人物塑造契合青年人自身的生活经历,也就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总体而言,影片巧妙地将原作中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革命主义精神转化成了当代青年人更加理解和认同的个人化叙事与情感体验。孤胆英雄的人物设置以及高新影视科技打造下的视觉盛宴也让青年观众在感官刺激之余获得了一种情感认同与心理宣泄。

四、结语

作为一部改编自红色经典小说的影片,《智取威虎山3D》并没有被题材本身所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到了不同观众群体的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影片在保留原著小说核心情节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戏剧元素、武侠片精髓及时下流行元素,实现了红色经典到类型大片的转变;现代数字科技的成功运用,则进一步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此外,相比前文本,影片在人物刻画、主题表达上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取而代之地丰富了一些家庭情感因子,更加契合现代观众的接受心理。概言之,电影《智取威虎山3D》在继承经典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内容上充分借鉴样板戏、原著小说及相关影视作品,形式上则依托好莱坞类型大片,内外结合相得益彰,既不失传统红色情怀又顺应当代娱乐诉求,寓教于乐,合家共赏,成功俘获老中青三代受众。

[1] 胡伟立,等.一曲恢弘的悲悯之歌——电影《智取威虎山》音乐创作谈[J].当代电影,2015,(2):30.

[2] 黄欣,等.智取威虎山[J].当代电影,2015,(2):21.

[3] 田卉群.《智取威虎山》:从红色经典到类型大片的二元进化论[J].电影艺术,2015,(2):64.

[4] 孙金燕.3D电影《智取威虎山》:重构与越界中的徐克式武侠诱惑[J].四川戏剧,2015,(6):137.

[5]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评论委员会.2015中国电影艺术报告[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4.

〔责任编辑:屈海燕〕

2016-10-18

孟令邻(1991-),男,河南济源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影视文化传播研究。

I207

A

1000-8284(2016)11-0088-05

猜你喜欢

威虎山受众情感
威虎山:穿林海跨雪原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