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铁路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探讨

2016-02-11邹戈南宁铁路局总工程师室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9

铁道运营技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设方案视频监控管理模式

邹戈(南宁铁路局总工程师室,工程师,广西 南宁 530029)



完善铁路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探讨

邹戈
(南宁铁路局总工程师室,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29)

摘要:主要以南宁铁路局的情况为例,介绍了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了抓好视频监控统一平台及传输网络建设,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面和经济合理性及提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等措施,并在比较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整合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资源的发展方式和模式。

关键词:视频监控;管理模式;建设方案;维护建议

10.13572/j.cnki.tdyy.2016.01.020

我国铁路系统推行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为铁路保安全、增效率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铁路安全保障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系统建设发展很不均衡,高速铁路在建设中基本按综合视频系统的规范要求推进,普速铁路及其他专业视频系统的建设各自为政,标准不一,整合起来难度非常大。为此,探讨如何整合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资源的发展方式和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1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现状

1.1系统分类当前视频监控系统有综合视频系统和专业视频系统两大类。综合视频系统在高铁线路上设置较规范,已形成以总公司为核心节点、路局为区域节点、站段为接入节点的系统网络。其他工务、货运、电务、供电、机务等分别各自建立了规模不等的专业视频系统。以南宁铁路局(简称宁局)为例,系统平台共有世纪东方、海康威视、银江、成都货安、上海巨石以及自建平台等31种,共有前段视频采集点10 134处,安装在车站、咽喉、货场、电力、通信信号、隧道、疏散通道、防灾、公跨铁、机车、动车、机关办公区等位置。监控摄像头包括云台变焦枪机、半球、一体化球机等10多种类型。

1.2联网情况高铁综合视频和旅服系统的监控视频子系统以形成全路联网。进站安检区视频基本纳入铁路公安监控系统,普铁旅服监控子系统以及其他专业系统均为独立系统,未形成网络。

1.3维护情况铁路视频系统维护管理大体分3种情况:一是高铁综合视频由电务部门维护。二是货运、车务、机务、车辆专业的部分视频系统等专业视频系统基本由供应商维护,例如宁局各专业视频系统分别委托了广西马特拉、南宁永泰、北京正达信通、南宁飞乐广播音响器材经营部等23个外部公司维护。三是其他小部分为自行维护。

2 存在问题

2.1技术标准不统一除综合视频系统外,各专业视频系统建设时没有统一规范,综合视频是按照铁总运2013〔71〕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V1.0)的通知》进行建设,其他专业视频系统没有按照该规范建设,在目前国际编解码标准(比如H.264和MPEG 4、MJPEG)框架下,各自制定自身标准,视频信号在压缩的过程中打包的原理和方式不同、花样繁多、标准不一,兼容、互通性不强。

2.2不能实现全局共享一是多数专业视频系统没有联网,无法共享。二是通道带宽限制,宁局目前正在建设的“货运站安全检测监控与管理系统”中的视频数据,就因为带宽不够无法传送到区域节点。三是是联网方式不统一。多数是通过内网连接。也有通过互联网连接。比如宁局工务道口监控视频的存储服务器连接外网,在任何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终端输入网址、密码,就可以在外网上调阅监控图像,存在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

2.3集成化程度低目前全路视频监控系统没有与危岩落石报警系统、防灾系统、门禁系统、动力监控系统等进行融合,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而要集成融合上述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孤岛式系统将无法满足系统应用向深层次的发展,只有将各种系统数据通过网络汇聚、处理和传输,才能够深度挖掘系统的功能,提高全路视频监控系统的集成度。

2.4智能化程度低铁路运输旅客人数众多、情况比较复杂、监控点也很多,所以仅仅依靠人力很难对各种突发况作出及时和正确的反应。而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对视频画面进行高速分析和理解,从而完成人流量统计、拥挤检测、人脸识别跟踪、自动报警、监控联动等功能,大大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方面功能目前我们的视频系统还很薄弱。

2.5视频采集点布局规划不合理视频采集点存在监控盲区和监控过度密集的问题,造成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区间内摄像头安装数量不足,对防洪抢险、封闭式管理不利。二是救援列车上未安装摄像头,对指挥救援工作不利。三是动车组及旅客列车内部未安装摄像头,对调查取证烟雾报警、服务旅客不利。

2.6监控终端设置不完善以宁局为例,大多数工务段安调室尚未完成高铁综合视频监控终端设备的安装,部分站段甚至不知道本部门安装有此设备。一些路局应急指挥中心没有安装监控终端,应急处置时无法调阅实时画面;防洪办、春运办、货运中心等各自建立区域节点,重复投资浪费较多。

2.7移动设备视频数据传输不及时动车、机车、检测车以及未来应安装在救援列车上的视频设备没有采取移动4 G传输方式、铁路G网通道能力不足、应急通信的动图系统必须要连接光纤。移动设备上的视频数据目前只能采取入库、入所整备时进行数据转储的方式,仅能用于事后分析,不能服务于随时发生的应急处置。

2.8维护管理不规范高铁综合视频的设备权属划分比较明晰,而其他视频系统设备权属不清晰,基本处于谁用谁管的状态,以致维护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维护标准不统一,对今后整合全局资源不利。二是维保合同不规范。站段分头与其他公司签订维保合同,随意性大,有违法违纪、利益输送的操作空间。高铁综合视频基本上签2年维保期,部分独立系统仅有1年,期间免费维护。维保期过后,维护费用列入各使用单位成本。

3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措施

3.1抓好视频监控统一平台建设当前,宁局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缺乏统筹考虑,应及时弥补因此造成的监控中心建设不规范、无整体布局规划、资源整合不够等缺陷。建议由电务、信息处牵头,组织有关处室讨论宁局监控系统的合理分级。加强一、二级监控中心标准建化建设,科学规划和建设系统的指挥、调度、值守、资料调用等功能区,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比照综合视频系统网络由视频核心节点(总公司)、视频区域节点(铁路局/客专中心)、视频接入节点(车间/站/段)多级组成的模式。宁局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层级可根据实际灵活部署,即符合总公司管理模式,又适应本局管理的特点。

3.2完善传输网络建设有线网络方面,通过内网统一联接,并增加网络带宽,确保传输速度及网络安全;无线传输方面,研究通过开通移动4 G、集成应急通信系统的动图系统等方式提供远程音视频通讯;实现设备故障的远程专家会诊和指导、施工作业的远程监控和指导、应急抢险的第一现场信息上传和远程指挥。

3.3提高视频监控的覆盖面和经济合理性在监控点的布局上,全面勘查摸排全局范围内应安装监控摄像头的点位,统一绘制全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划图,并对已装摄像头进行统一编号和使用受权,建立直观的具有卫星定位系统的地理信息图。

3.4提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对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报警系统进行集成化开发,引进开发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实现自动报警、人流量统计、拥挤检测、人脸识别跟踪、监控联动等功能,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5存量监控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技术标准的制定后,对不符合标准的设备进行逐步、局部的改造,用最小的投入实现全局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

3.6建立合理的系统后台数据存储方式数据存储分为中心统一存储以及分布式存储2种。目前,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采用中心录像服务器来存储录像。中央录像服务器管理方便,安全可靠,但因为录像随时进行,数据流量大,对通道带宽带来很大压力。如果将录像存储边缘化,虽然可以减少视频流的数量,缓减承载网压力,但分散的录像数据将给录像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未来的视频监控系统要在录像存储方面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才能满足实际的录像要求。

3.7增加监控值守通过增加监控值守、完善系统功能,以及时发现险情。一要整合机构设置。设立系统管理机构。内设专门的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机构,将救援指挥中心、调度应急台、防洪办、春运办、货运等局及视频监控中心加以整合,配备专职人员,专门负责监控中心内务、管理值守队伍、指导下级监控中心、协调系统维护、管理系统运用、完善管理制度等工作。二要配齐监控值守队伍。值守人员需经培训后方可参加值守工作,值守力量应根据人均值守摄像头数量和轮班情况进行配备。

3.8建立故障报修流程和制度通过明确权属划分、健全运维机制,以提高运维质量。一是明确设备权属划分,按照使用与维护分开的原则建立运维管理办法,提高运维质量。二是建设与维护统一,由设备管理单位统一组织系统建设,并从提供接入扩展到系统集成。不只是为用户提供网络通道,还要统一技术标准,进行系统集成,参与终端采购、软件安装、运行维护。从硬件到软件、从建设到维护,提供一体化打包式的服务。提高视频监控体统的功效。三是建立部门联动维护机制,加强与建管、物资、财务、信息处、电务通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解决工程建设、投资、采购等影响系统建设、维护的问题。四是统一维保标准。在与系统承建商签订系统建设及维护协议时,尽量延长维保期,并完善维保期内承建商向监控中心派驻技术员制度和系统维护考评办法,切实解决承建商系统维护响应不及时的问题。五是改革财务预算方式,对视频系统的维护费用预算全局统一列入设备管理单位,独立核算。目前,宁局在维护费用方面,财务处根据各站段上年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本年上报的特殊因素,安排该站段本年的总的财务预算,各项具体项目的支出由站段自行调剂。截至目前,大部分设备均由厂家在质保期内免费维护,其中衡柳线已经过了质保期,其他站段今明两年内也大多超出维保期,应尽快组织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维办法进行研究制定。

4 解决方案

视屏监控系统建设是以服务运输、共享资源、稳定运行、规范管理为目的。通过基于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运维流程的建设,建立覆盖全局的视频监控网络;建立与视频监控系统相配套的运维管理子系统,实现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业务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光缆等资源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迅速定位故障,迅速恢复视频监控系统运行,保障视频监控系统长期的稳定运行。通过集中招标或自行维护,降低运维成本。为此对几种系统管理模式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整合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资源的发展方式和模式的建议。

4.1管理模式通过对2种管理模式优缺点的比较提出采用建议。

4.1.1统一权属进行专业维护(方案1)在路局层面,按照管用分离的原则,将全局的视频设备统一明确一个设备管理单位,相应增加定员,建立用管修办法及故障报修流程和制度。使用单位负责使用,设备管理单位负责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置。

优点:管理规范,网点布局适合,维护迅速,节约成本。

缺点:需增加主业人员投入。

4.1.2外包委托管理(方案2)在现有基础上,将各局所有维保期以外的设备统一招标,变多头维护为一家维护,形成规模化效应。

优点:路局无需主业人员投入。缺点:人力成本转成资金成本,成本支出较大,具有相应维护实力和网点布局的公司少,维护时效性难以保证。

4.1.3采用建议建议采用方案1的管理模式。

4.2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对3种系统建设方案优缺点的比较提出采用建议。

4.2.1全部接入高铁综合视频系统(方案1)各专业视频系统按照现有综合视频系统的标准进行利旧和改造升级,评估通信网络状况,开展对既有综合视频系统承受能力的调研,对各专业系统进行兼容性二次开发,整合设置唯一的局级区域节点和监控中心,形成一个唯一的涵盖高铁、普速和各专业的综合视频系统。

优点:标准统一,调阅方便。

缺点:改造成本高,需要产生综合视频后台扩容、专业视频改造、组网、兼容性二次开发等大量费用。

4.2.2各专业合建一套视频系统(方案2)标准上比照综合视频或在既有基础上逐步更新,形成高铁综合视频系统和普铁综合视频系统两套系统。局级区域节点和监控中心同时安放两套监控终端,可根据需要切换。

优点:改造费用较方案1小。

缺点:设备标准化程度较方案1低。

4.2.3各专业视频系统单独建立网络(方案3)维持现有模式,局级区域节点和监控中心按专业安放所有系统的监控终端,根据需要切换,并具有能对其他调阅需求开放权限的技术手段。

优点:改造费用最小,仅需完善网络连接。

缺点:标准化程度最低,对后续兼容性及智能化开发影响最大。

4.2.4系统建设方案建议建议由专业处室或设计院对方案1和方案2开展详细的可行性研究,选出最优方案。

5 结束语

通过整合铁路各级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全路各系统、全方位的实时监控、PTZ控制(云台全方位移动及镜头变倍、变焦控制)、存储回放、实时报警及联动、语音对讲等监控业务功能。实现对系统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策略管理及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对在线设备的实时检测、查询及统计报表功能。

参考文献:

〔1〕景元广.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D〕.《山东大学》. 2011年.TN919.81

〔2〕许辉.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解析〔S〕

〔3〕付翠竹.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TP277

中图分类号:U285.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686(2016)01-0061-05

猜你喜欢

建设方案视频监控管理模式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宝德学院应用型英语专业的建设方案研究
广东地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应用探究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HTML5的视频监控微课设计浅析
贵州机顶盒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方案
智能视频检索技术在校园安防建设中的发展应用
针对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略议其战略发展内容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