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子的思想奥义及其与当今社会的契合

2016-02-11姜建国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个人修养契合管子

姜建国



管子的思想奥义及其与当今社会的契合

姜建国

摘要:管子一书实兼有兵书、政论、经济、法家四体,体系整饬,博大精深。 两三千年以前管子治国理政思想,与当今时政、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有不谋而合的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政治、法制、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管子;思想奥义;时政;个人修养;契合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卒谥敬,姬姓之后,是管严(又称庄仲山)之子,楚国的慎邑(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家先驱。死后葬在临淄,今有管仲冢在淄博临淄齐陵镇街道办事处北山西村牛山北麓。《管子》一书,记录了管仲的言行事迹以及其辅佐齐桓公小白创建齐国霸业的过程,记录了齐桓公管仲相与谋划议论、一问一对的若干言辞。其书非一人之作,亦非一时所为,盖后人缀辑附益良多,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就是稷下学术中心的一部论文总集”。[1]汉初人甚重管子,观贾谊、晁错诸文所沾丐者可知也,汉武帝大臣桑弘羊也十分推崇管子的治国方略,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服虔、许慎均未注管子,大抵相隔年代不甚久远,在汉代人看来管子尚不难解读。一直到唐中宗神龙年间,才有国子博士尹知章注管子19卷,有筚路蓝缕之功,明代刘绩又为之补注, 清代戴望所撰《管子校正》24卷是校勘管子的一部力作,起了承前启后、匡正谬误、解疑释惑的作用,为今人读懂管子铺平了道路。黎翔凤(1901-1979)所著《管子校注》说理透彻、汇集前人成果、各家注解,用力勤劬,可谓集大成者,于今已成为最具影响力、最流行之管子读本。

管子言论逻辑性强,蕴含深刻哲理,有若干格言警句对今人事业人生仍富有现实指导意义。《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正所谓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也,管仲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管子一书实兼有兵书、政论、经济、法家四体,体系整饬,博大精深。韩愈进学解云:补苴罅漏,张皇幽眇。本文紧扣当今时政,于管子晦涩玄微之处,阐发其奥义,分别从政治、法制、军事、经济四个不同的方面论述一下当今时政、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与两三千年以前管子治国理政思想不谋而合的契合之处。最后从文化方面、管子对加强个人道德文化修养有何教益做了阐述,旨在弘扬光大其精神理念,使传承不辍。

一、管子关于政治的思想对治国理政的启示

《管子•五辅》云:“故善为政者,田畴恳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其士民贵勇武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柴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礼义… 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凶而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廪虚而囹圄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贱勇武,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饮食薪柴乏。是故上弥残苟而无解舍,下愈覆鸷而不听从,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管子指出,好的政体必然重视农业生产,人们乐意耕种劳作,粮食储备充足,而对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深恶痛绝,民众崇尚作战武勇的精神,贱视苟且得到或不应得的利益,官员也不会私自受了委屈而因此歪曲公正的法律,德才兼备之正人君子在上位,上下级之间必定和睦相处,遵从礼义,不相互仇视怨恨。

现在中央大力惩治腐败,为的就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管子•牧民》曰:“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令的畅通与否,在于民心的向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财富,用于公益事业,充实国库,多造几艘航母该多好。

《管子•法法》第16:“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说的是要勤俭办一切事情,婚丧嫁娶不要大操大办,楼堂馆所不要建得过于豪华,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大抵人们做事都不愿意耗费不必要的精力,因为每个人的智力的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地球的资源煤炭石油也是可能被耗竭的,所以勤俭节约总是没有坏处的。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整治四风、减少三公经费、狠刹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歪风邪气,与管子治国理政的观念可谓不谋而合。

《商君书•去强》第4:“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一个国家富了,但仍然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不铺张浪费、使民众不得淫佚,才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而贫国如果再不节俭、发奋图强、那就会贫上加贫、走向衰弱。管子同时又指出俭则伤事、奢则伤货,如过于节俭、一味储蓄则会妨碍事业的发展、货财的交易,导致经济停滞落后,社会裹足不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诸多不利,过于奢侈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能物尽其用,凡事都要有个度,要合乎中庸之道。

《乘马》:“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可正也,政不正则事不可理也……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无土而欲富者忧,无德而欲王者危”。《霸言》:“夫兵幸于权,权幸于地。故诸侯之得地利者,权从之;失地利者,权去之”。都是说土地是政治的根本,土地政策的高明与否直接牵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我国农村现在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符合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律的一种较好的土地政策。宪法第10条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现代人讲寸土寸金、寸土不让,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是何等的重要。

二、管子关于法制的思想对法治的启示

《枢言》:“人故相憎也,人心之悍,故为之法。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万物待治礼而后定。”《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又有礼节、礼法、社会等级秩序、贵贱有分、贫富有度、长幼有序之意。治就是治理、管理、统治的意思。法的实质是理,立法贵在简当,使人人明白易晓,约定俗成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可谓是法律的一部分。由于牵扯到利益冲突、分配不公等现象的发生,人与人之间是会相互憎恶的,所以必须制定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管子一再强调财富的分配要公平合理,《牧民》:“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乘马•右圣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社会主义社会主张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的是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韩非子•五蠹》:“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讲的是要赏罚分明、毁誉分明、赏罚必信,使得人人敬畏法律,常怀畏惧之心,都不敢触犯禁令。高明的法律一经制定,就不能说是朝令夕改,使人民无所适从。我国的宪法是治国施政的根本大法,虽然是过五六年就修正一次,增添一些新内容,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成不变的,是治国安邦的稳固大法,人人明白、瞭然于心。

《管子•法法》上还讲,谁要是犯了法,就应该严惩不贷,绝不能姑息迁就、赦过宥罪,因为赦免了之后,他就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赦免、惩罚了他,他就会心存畏惧,因而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再触犯禁令;法立令行,制定的法律有一大半被贯彻执行,民众就不会诽议,人民皆奉公守法、听从朝廷命令、为国家所用,则国富兵强、君主的地位也会更加尊贵。“赦过遗善,则民不励,有过不赦,有善不遗,励民之道,于是乎用之矣。”赦免小过、遗忘善良的品德,就无法劝勉民众,有了善行义举则必赏,有了违法之事则必罚,民众的劳动积极性、创造力就会被激励起来了。

三、管子关于军事的思想对于军事发展的启示

《参患》第28:“君之所以卑尊,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故诛暴国必以兵,禁辟民必以刑,然则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甲不坚密,与俴者同实……故凡有大论,必先论其器、论其士、论其将、论其主,故曰器滥恶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士不可用者,以其将予人也,将不知兵者,以其主予人也,主不积务于兵者,以其国予人也。”祭祀与兵戎乃是国家之头等大事,讲武练兵实先务也,管仲十分重视武器装备是否精良、精巧,当然掌握先进武器装备的战士也必须有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勇猛顽强的作战精神才行,武器装备落后、滥恶不利就会被敌人困住甚至俘获,器械功则伐而不费。

《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只有居安思危、练兵不辍,永不懈怠地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再者,管子十分重视计数的作用,在军事斗争中,只有经过精确的计算、反复的筹划,才有把握打胜仗。比如我方轰炸机要去炸毁敌方某军事目标,加满油后能不能飞到那里,完成任务后能不能飞回来,这些都要通过计算距离的远近、载重的多少才能实现。《七法》:“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幼官》:“察数而知治,审器而识胜。”《参患》:“用日维梦,其数不出于计,故计必先定而兵出于竟,计未定而兵出于竟,则战之自败,攻之自毁者也。”所谓的用日维梦,就是明天白天要做的事,今天晚上就要早作打算,考虑周全才行。用兵要讲究计谋,非谋无以制胜于万全。《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揣测敌方的虚实强弱,估算地形的险易、以及道路里程的远近,熟知行军作战的地图,哪里有高山峡谷、哪里有湍急的河流、哪里有沼泽湿地等等,全都了然于胸,乃是上将应具备的品质。法国皇帝拿破仑戎马一生,经常打胜仗,大概与他勤于研习数学不无关系,数学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军事家的必修课。

四、管子关于经济的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管子•海王》第72、《山国轨》第74、《地数》第77,总起来是讲盐铁之利,提出来要实行“官山海”的政策,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对盐铁实行垄断经营。桓宽《盐铁论》:“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美国繁荣昌盛初期经济命脉由少数几个人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等垄断掌握,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容许有这样的大财阀,所有铁路、钢铁、煤炭、石油均属国有企业,由国家掌握,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当然政府同时鼓励支持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政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譬如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等等。

盐专卖是指在政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政府定价收购,铁专卖是指政府统一管理铁矿开采、冶炼、铁器的铸造和销售。富国强兵需凭藉海洋资源、矿山资源。最近中央决定在沿海城市实施蓝色海洋经济政策,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就是要向大海要资源、要经济效益。

人人都要使用铁器才能干成事,妇女裁缝衣服需要针和剪刀,农民耕种收获需用锄镰锨镢、当今社会则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军队作战需要坦克大炮,以及人们出行乘坐的交通运输工具,哪一样也离不开钢铁,铁器是人们必需的生产资料,金银铜铁铅锡的矿石原料蕴藏在大山之中,所有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最近几年钢铁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应该淘汰落后产能,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制定措施防止铁矿山被过度滥采滥挖,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碧水蓝天以及更多的资源。

管仲治理民众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使士农工商四民分开居处,专心致志地从事各自的行业,不相扰乱、不见异思迁,正所谓多思多艺艺不精、专精一艺艺可成,但并不是不让他们互通有无。士农工商是国民经济的四大根本柱石,士农工商习惯各有不同,应处士于闲燕之处,便于他们搞学问,处商必就市井,便于他们买卖货物,处农必就田懋,便于他们耕种收获,处工必就官府,使之便于管理,工人以技能为主,适合制造精密机械。

五、管子关于文化的思想对个人素养的启示

管子中关于幼官、水地为主,侈靡、宙合、白心、心术上下、内业、四时等都可以归结为与文化有关的篇目。[2]《乘马》:“时之处事精矣,不可藏而舍也(尹注:时至而为之,不可藏而捨息也),故曰今日不为,明日亡货(尹注:不为则失时),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尹注:言日既往,不还来也)”。每时每刻皆有事情可做,当珍惜光阴,不虚度光阴。《司马法》:“日成行微曰道”,言每天都小有成就,积攒起来就是大成就。

《形势》:“怠倦者不及,无广(旷)者疑神,疑神者在内,不及者在门,在内者将假(暇),在门者将待。曙戒勿怠,后稺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那些怠惰之人,遇到该办的事,迟疑不决,总是踏不进门槛,即使发奋立志,也尚需等待。那些没有荒废学业的人做起事来自然像神那样迅速,乃能从容应对。懒惰实乃万恶之渊薮。像汉代留侯张良那样,在下邳去会见那神秘的圯上老父,夜未半即往,真可谓是曙戒勿怠了。以上若干箴言警句皆可以作为自我勖勉的座右铭,实乃金玉良言,美过黼黻文章。

《白心》第38:“人言善亦勿听,人言恶亦勿听。持而待之,空然勿两之,淑然自清”,说的是不要急于听信他人的信口雌黄,而是要静静地等待事实被澄清,事实和道理总是摆在那里,真相是掩盖不了的。

参考文献:

[1]司马琪.十家论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责任编辑 胡爱敏)

作者简介:姜建国,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图书馆编目部馆员(邮政编码 250100)

中图分类号:B2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6)02-0103-04

猜你喜欢

个人修养契合管子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目的与方法探析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
《管子》的边防思想初探
浅谈《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