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研究

2016-02-11李翠芝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目标

李翠芝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 昆明 650208)



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研究

李翠芝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 昆明650208)

德育目标是整个德育活动的核心、关键所在,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目标取向上的功利化等三个方面的弊端。高校德育应遵循时代性、人性化、可操作性等三个原则;需在核心层次、弘扬层次、社会层次、个人层次等四个方面进行重新定位。

高校;德育目标;定位

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没有预期目的的。”[1]恩格斯的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首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我们的实践才能有的放矢。高校德育作为人类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德育目标的确立问题。德育目标作为整个德育活动的核心,它对德育活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什么是德育目标呢?其与德育目的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对于什么是德育目的,檀传宝认为: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2]而德育目标则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落实化,是德育目的的预期效果。换句话说德育目的是设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德育目的的达到要依赖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如果说德育目的处于价值层面和指导层面,是反映时代和社会要求的终极德育理想,那么德育目标则处于操作层面,是德育目的落实在具体德育活动中的具体标准。总之,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前者决定后者,而后者服务于前者。在清楚界定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来审视一下,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情况。

一、高校德育目标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经历了一个不断明确、发展、完善的历程,高校德育目标也经历了一个明确、发展、完善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行政部门相继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各高校以此为依据建立了各自的德育目标。但是,由于这些文件本身规定有不太完善、科学的地方,导致各高校一段时期内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随着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召开,各高校又根据党中央关于德育建设的最新精神,不断对德育目标进行创新、完善,但总的来说问题仍然存在。表现在:

(一)目标取向功利化

受社会本位思想的影响,高校德育在目标取向上,更多注重社会发展对人的道德成长的要求,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定制一个统一的道德模式,然后按照理想的道德模式对所有德育对象做出统一要求,而忽视了个人在道德成长中的主体需要、个性需求,缺乏对人的主体关怀。这种功利性的目标取向直接导致了德育实施过程只注重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传授,而忽略了理论、规范背后的人性内涵,忽视了人情感的共鸣和幸福感的获得,也因此造成了德育上的被动。

(二)目标设计上只有高度没有梯度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可以说都是德育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学生品德规格的目的性要求。依据笔者前面所言,德育目的决定德育目标,而德育目标服务于德育目的。这要求在德育实践中,各高校必须把德育目的作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德育工作的统帅,并且根据各高校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系统的具体目标。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从各高校制定的德育目标来看,很多高校将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混为一谈,误把目的当目标,导致在制定自己的德育目标时把纲领性文件上的要求照搬下来,以目的代替目标,直接导致德育目标定位上的“高、大、全”,对德育对象的要求是思想、政治、道德全方位的,德育的对象既要思想上进步,还要政治上忠诚,同时道德上也必须是完人。目标设计标准上的理想化,只有高度没有梯度,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脱离,与学生人性特点的背离,德育最终变成了“理想人”制造,也最终导致了德育目的无法在实践中落实,德育进入“雷声大雨点小”的落空状态。道德理想主义一旦失去了普遍的社会基础,人们就可能在实践上转向彻底的现实主义,而“普遍性社会基础的缺乏,就必然导致悖愿效应”。[3]

(三)目标操作上做法单一

德育目标操作上的单一做法就是高校在推进德育实施上没有把握好普遍矛盾和具体矛盾的关系,没有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分系别、分学段、分生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实施措施,表现在德育实践中就是内容单一、方法单一、形式单一、评价单一。教材内容讲授、课堂理论灌输、理论考试评价成为了大多数高校的主要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德育教育变得千篇一律、单调呆板,有共性而无个性,这样的德育教育无法激发学生内心的德育热情和德育诉求。因为人对社会的认知、知觉首先来自于感情而不是概念。正如爱因斯坦曾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从客观事物的爱和热诚中产生的,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4]德育上的单一内容、单调做法由于唤不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其实际的结果自然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德育效果并不好。

(四)目标发展上相对滞后

德育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德育目标的设定理应及时反映社会的变化,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所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我们的高校德育建设却相对滞后。以德育的纲领性文件为例,我国现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制定的,距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距今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高校德育目标的设计还始终停留在上述纲领性文件的规定上。当然笔者也并非否认《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高校德育目标设定的科学性,只是从发展的角度、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从现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出发,从现当代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与时俱进地对德育目标进一步完善,要在德育目标上体现出学生的发展性要求,等等。

二、高校德育目标定位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定位的现实审视,我们认为要实现德育目标,取得德育活动的实效,我们必须好好审察、反思并吸取高校德育目标定位偏差的教训,遵循科学、发展、人性的原则,重新思考高校德育目标定位的问题。具体来说如下:

(一)时代性原则

马克思道德观认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结底都是由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5]德育作为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不仅它的存在受制于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其发展也必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展开,而且其最终教育成果是服务于社会的。所以高校德育目标的设计一定要紧紧围绕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而定,德育目标的设计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顺应社会发展对现代人素质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举国奋斗。在这样的发展形势和趋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十八大报告为我们的德育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德育目标的设定提供了依据,高校德育目标按照党的最新精神进行设计就成为了有源之水、有根之木,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为实践服务。

(二)人性化原则

德育是培育人的德性的活动,因此德育目标的设计必须是体现人文关怀,尊重并完善人性的。也就是说,德育应该是遵从于人性……而不是以脱离感性生活去追求抽象的理性,脱离个体去寻求社会性的“应是”。[6]就如同哲学家费尔巴哈所指出的:我们的理想不应当是被阉割的、失去肉体的抽象的东西,而应当是完整的、现实的、全面的、完善的、有教养的人。[7]因为人永远是有血有肉、个性张扬的人,教育必须尊重这一客观现实,如果德育只从社会、国家的需要出发,忽视人的特性,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如果教育者固守群体规范,忽视活生生的个体,忽视了教育在发展人的个性方面的内在价值,限制了人的创造性,抑制了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的展示,就会出现教育中“人”的缺位,教育的“根”的丧失。[8]因此,笔者认为德育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把德育的对象看成是鲜活的、生成中的个体,体现共性,同时也要尊重个性;其次,目标的设定应该是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是体现并尊重学生内在需要的,而不应该是纯静态的,不要用一个模子、框架把人框定起来。尊重人性,尊重个性,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我们期望的有现代化特征的、有创新、有活力、道德完善的人。

(三)可操作性原则

德育说到底是实践活动。因此,德育目标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否则只会落空。而德育目标的可操作性建立在目标制定的正确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基础之上,因此德育目标的可操作性原则对德育目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德育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这就要求德育的目标设定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品德素质要求的趋势。其次,德育目标的设计要现实化。这就要求德育目标的设计不能太过脱离实际,不能太过理想化,要体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既不庸俗堕世,也不能脱俗离世,要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两者契合的角度上定位德育目标。即德育目标的设计要使道德在尊重个人的意愿中树立它的地位,绝不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起明智以及适宜的意愿来。[9]第三,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具有层次性。德育目标既有社会本位的,也有个人本位的;既有外部结构的,又有内部结构的;既有群体的,又有个体的。因此,德育目标的设计既要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在总目标之下设置分目标,不搞一刀切;又要体现知行合一,注意外部目标向内部目标的转化。

三、高校德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John Goolad教授曾言:除非清晰确定学校教育的目标,否则为教育观念、技巧和价值所设计的具体细节便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从而模糊了更大的目的。所以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要确定科学、合理、明确的德育目标。高校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目标并非是单一的,而应是一个科学、完整、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具体来说,高校德育目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的核心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中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既是德育的价值属性所在,也是德育的导向功能所在。因为面对社会的转型,面对各种矛盾、思潮、价值观的涌动、交集,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了严峻挑战,很多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困惑、迷茫和盲从。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我们社会的价值共识,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它既是我们的思想基础,又是我们的精神旗帜,它对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德育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方向上的引领,塑造和培育其主流的价值观,培育具有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人才。因此,在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放在第一位。

(二)目标的弘扬层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下来的道德文化遗产,对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传统美德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高校德育的现实文化根基。高校德育建设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精华的滋养,唯有此,高校德育建设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才有永久的生命力。因此,高校德育在构建德育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三)目标的社会层次——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德育的任务之一是使德育对象社会化,形成一定的社会人格。笔者认为高校德育的任务首先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道德完善的人。因为人类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保障和手段,而且可以这样说,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幅度。因此,我们在设定高校德育目标时必须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个体的需要,尤其是要结合我们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的道德、价值的特殊要求,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重点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尤其要突出诚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培育。

(四)目标的个人层次——道德人格的健全完善

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尤其是现代的德育要更为注重德育给个体带来的正向引导。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世界是日益开放的、全球化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世界,如果我们的德育没有把培育具有独立价值思考、判断能力,具有主体性、会创新的人作为德育的目标,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只会是工业链条下的“标准件”,其道德人格是标准化的、机械化的,是很容易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迷失自己的。而现代社会需要的现代人格应该是会思考、会反省、会判断,有情感体验、有幸福感、对未来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德育主体。可见高校德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培养学生在道德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因此,高校德育要汲取以往的教训,要更多地在目标中关注德育个体的人格发展,更多地重视德育主体的情感体验和主体需求,从而培养出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认知与行为协调一致,精神饱满、情绪乐观,有理想、有信念的现代化人才。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3.

[3]张明仑.继往开来——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的思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251.

[4]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0,39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4.

[6]檀传宝.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39.

[7]金雁,杨柳.和谐德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

[8]李轶芳.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个性化的实质——谈一种隐性负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1).

[9]袁本新,王丽荣,等.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3.

(责任编辑、校对李献惠)

On the Ori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Goals

LI Cuizhi

(Kunming Fire Commanding School,Kunming,Yunnan Province650208,China)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the moral education.Now there exist three deficiencies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moral objective.To the contrary,colleg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follow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keeping up with times,being human and being practical.Its status has to be redefined in terms of the core values,social and individual levels.

universities;moral goal;locate

2015-07-13

李翠芝(1975—),女,河北滦南人,副教授,硕士。

G641

A

1008-2077(2016)01-0053-04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目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