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路径选择
2016-02-11李敬
李敬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42)
新时期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路径选择
李敬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教务处,河南 郑州 450042)
新时期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在永葆民俗文化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理顺城乡、文化与商业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加强对民俗文化的深度研究与挖掘,调动各方参与力量,完善法规制度保障,提高人才、技术支撑,从而有效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民俗文化;传承创新;路径选择
河南是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蕴含最质朴民族情感的河南农村民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挑战,遭受着历史和时代的冲击与涤荡,日渐疏离于现代人的生活。传承创新河南农村民俗文化,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民俗文化产业,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河南省文化系统“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指出,“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河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进入了蓄势崛起的新阶段。推动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强省,对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河南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要素。发展文化产业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途径,而民俗文化在整个文化建设中有着重大意义。
1.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永葆活力的需要。作为现代文化的起源、先进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重要代表之一——民俗文化承担着传承和延续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功能。文化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有益成分、摒弃有害成分,及时更新内容和形式,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更好地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
2.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指出,“面对机遇和挑战,我省必须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壮大我省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民俗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经济和文化必须相互融合、协调推进。河南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整合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使其成为河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3.传承发展民俗文化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民俗文化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古老民俗文化是当下社会秩序的渊薮,孕育了现代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民俗的规范约束功能为法律手段提供了有益补充,对维持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作用。民俗文化的口口相传等特点使其成为农村群众丰富精神生活、接受传统教育的天然课堂。农民在参与民俗文化活动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
二、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文化政策的不断完善,民俗文化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已被纳入了市场经济发展之列,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民俗文化的发展仍是举步维艰,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
1.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面临的机遇。自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以来,民间保护民俗文化的呼声也不断提高,民俗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受到了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如《河南省文化厅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政府相关部门已深刻认识到要把发展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产业链进行开发,要加强民俗资源的整合,加大扶持力度,使优秀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人民群众对民俗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强,这既为乡村旅游增加了新的元素,又加速了旅游和民俗文化融合发展。
2.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面临的挑战。农村民俗文化所依托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受到不断威胁和冲击,民俗文化的缺陷及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如河南相当一部分农村民俗文化缺乏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体系,质量差、内容旧,产业化程度低、缺乏有效整合;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意识不足,民俗文化研究不够、宣传缺乏、保护不力,政府管理缺位;人才匮乏导致人亡艺息频发,技术落后不能及时修护被损坏的民俗事象等。
三、新时期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1.提高认识,理顺三大关系。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承载着上千年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往事,凝聚着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和精神传统,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只有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传承创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才能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第一,理顺城乡关系。在农业文明的深刻影响下,很多民俗文化事象都是乡土社会的产物。新时期一些根植偏远农村的民俗传统获得了巨大的文化与商业价值,而缺乏财力的农村地区民俗文化遗产也正期待聚集着更多财力、更高技术和产业化水平的大都市拯救。在夹缝中生存的民俗文化从都市化进程中获得了现代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展示平台,同时也承担了更多被恶意利用的风险,如果民俗文化与大都市的紧密联系超越了故土的情结,其直接后果是原本生长于乡村的民俗事象迅速演变为脱离原汁原味的城市经济文化现象。第二,理顺文化与商业化的关系。传统的文化资源通过现代化的开发,经过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当前,制造伪民俗、过度贩卖民俗等现象时有发生,民俗文化产业也出现了“千人一面”的克隆症,群众每到一个地方看到的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民俗文化表演、游艺。商业广告泛滥成灾,投资数量、空间规模无计划拓宽,商业目的掩盖了创意本性,使传承创新民俗文化沦为“烧钱”的游戏。第三,理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农村民俗文化既要继承保护,又要扩大发展。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一方面要正确引导、积极宣传、充分继承优秀的部分,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合理改造、创新那些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在坚持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原则的基础上,确保传承创新与民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在延续文化、整合经济资源、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
2.不断拓宽研究领域,深化民俗文化研究内容。只有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从整体来讲,农村民俗文化在我国文化研究中相对薄弱,需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更新研究理念。第一,发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提升民俗文化价值。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传统的民俗文化也不会一成不变,应及时转变观念,不断发掘民俗文化的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调查、分析、归类整理,制定科学、系统的开发方案。如发展旅游休闲业与具有文化内涵的民俗风情和景点相结合,既可营造浓浓的田园氛围,又可让游客参与其中,受到教育和启迪。第二,探寻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一方面要不断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另一方面又要使民俗文化注入现代元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和消费心理的形式进行包装策划,发展传统与现代、民间化与市场化完美结合的民俗产业。第三,充分调动民俗文化研究者的积极性。民俗文化研究者有深厚的学术知识积累,既能全方位、立体化地记录整理民俗文化,又能尊重群众的意愿和情感,积极献言献策,唤醒政府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更能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辨别优秀民俗文化与糟粕民俗文化,并引导群众进行合理扬弃。
3.调动各方力量,合力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第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方向。河南在建设文化强省的过程中更应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突出地域文化独具魅力时代价值。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政府主导被放在了首位。一是做好价值导向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的宣传教育,及时把控民俗文化建设中产生的错误思潮。二是适度参与,保护和开发农村民俗文化。注意保护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积极鼓励民俗文化之间交流,避免出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三是提供财力支持。设置民俗文化传承创新的专项资金并保证专款专用,拓展筹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为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四是做好宣传支持。持续开展农村民俗文化知识讲座,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农村民俗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注重区域合作,加大对外对宣传,加强同其他省份和地区的资源共享、相互促进,扩大河南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五是加快推动河南民俗博物馆建设。提高技术含量,改善保护条件,对已经濒临灭绝的部分农村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示范性保护。第二,农村群众及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共同推进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一是在地域文化、世界文化融合过程中,提高农民对本地民俗文化的认知水平,客观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增强对农村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在民办公助与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建立农村文化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可以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面向农民、农村的民俗活动,调动农民积极弘扬民俗文化、参与乡风建设,如可开展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民俗文化表演、民间戏曲表演等特色演出。三是发挥农民、农村社会组织的优势,积极投身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如可以采用树立典型等方式,增加可感性,让群众感知身边的文化典型,激发其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建立民俗文化保护与建设的人才体系。对现有的民俗文化工作者进行调查统计,扩大民俗学会会员,开展专业培训。第一,保护民俗文化老艺人。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及时给予他们生活补助,并帮助他们拓展更多的生存空间。第二,积极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可以考虑把民俗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加大农村民俗文化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建设规划,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为农村民俗文化传承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第四,配备好民俗文化工作者队伍。3万人以下的乡镇至少要配备2名民俗文化专职干部,3万人以上的乡镇可配备3至5人。乡镇可建立业余文艺骨干队伍或各种特色群众性文化协会,组建基层文化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第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可派遣技术人员到国内外相关领域进行深造,学习先进技术;相关部门和机构要积极购置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保护的机械性支撑力度;注重对新技术、新手段、新策略的研发,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建立地方民俗文化信息库,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利用互联网博物馆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
5.加强立法,提供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尚无健全的制度来保护农村民俗文化,亟须根据地方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全面调查、登记文化资源,建立民俗文化保护的法律、政策和机制。第一,科学规划,合理评价。破除部门、行业、所有制相分割的传统文化资源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金为纽带,重新整合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在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河南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注重品牌效应,打造河南精品。第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河南人大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注重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和约束力,以立法的形式、用法律法规的权威、以政府的行为来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建设。第三,科学制定文化保护规划。河南地广人多,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新农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民俗文化往往遭到忽略,缺少长远规划或存在功利性的照搬其他地方规划思路的情况。民俗文化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必须将其可持续发展放在总体规划中进行考虑,科学制定既突出地方特色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保护规划。第四,建立版权保护机制。版权保护对于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开发和精神价值的彰显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民俗文化内容的创新提供了法律保护,从而激发民俗文化的活力,形成持久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李孝敏]
G127
A
1671-6701(2016)04-0095-04
2016-06-20
201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4WX009)阶段性成果
李敬(1982—),女,河南南阳人,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教务处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