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2016-02-11张明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道路特色理论

张明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党的建设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张明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党的建设教研部,河南 郑州45004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四个自信”具有深刻的内涵,四者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对“四个自信”的提出和“四个自信”的阐释,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丰富,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并且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意蕴。

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人类自我繁衍、生命不息、创造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化代际传承、创造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一个国家的发展,既需要有雄厚的硬实力,也需要有雄厚的软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和价值观念、体制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财富,综合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但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的短板,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当代中国的软实力。2014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4年10月15日他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又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年“七一”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方面意在唤起全民族对于我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战斗力,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袭,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

1.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近几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已经深入人心,“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人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四个自信”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是我们能够坚持其他“三个自信”的底气和根由。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坚持或持久地坚持“三个自信”。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是因为文化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灵魂,也是人们信仰和信念的支撑。文化如土地、空气、水,是既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被普遍认可的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意识形态。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承载着民族振兴、社会前行的记忆,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帮助人们摆脱野蛮,享受人类文明。今天的文化自信,实际上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自发与自觉,是浸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土壤。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建立起来,这三个自信就会具有不可持续性和缺乏永续动力。所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四者之间相得益彰,弥久常新。

2.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相互依存。文化自信存在于社会的一切行动之中,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文化既有物质的载体作用,又超越于物质本身,是无数个富有深刻含义的价值符号的集结,它深入于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区别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具有的特定的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条件,因而也可以说正是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够培育出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体说来,道路指的是路径、方向,任何道路都有一定的源头、一定的方向、一定的去处;理论指的是行动指南,是说明道路为什么要这样走,不这样走会发生什么样的波折;制度讲的是行为规范,它来自实践,是上升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规则和规范,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后人遵循的指导。中国共产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自信,就要将文化自信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组织之一,他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既受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影响,也受世界文化的熏陶,脱离了文化的浸润和自信,就不会有真的其他自信的产生,“四个自信”相互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利用、相互影响。

(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1.坚持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需要。近代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西方文化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巨大影响。曾几何时,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严重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2013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做出了精辟的阐述,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起着指引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的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实都是来自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种建设齐头并进,对我国提出的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有益,也对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有益。

2.坚持文化自信是抵制外来文化冲击的坚强力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根基。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伴随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活动的加剧,国与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多元的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宗教信仰的不同、人权观念的冲突、生育政策的差异等,都因各国自身的国情而产生。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视、电影等多媒体技术的影响,新一轮的文化冲击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认清自我,甄别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优劣,是抵制外来文化侵袭的坚强力量。我国是世界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国家二三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做到既不对外来文化照单全收,也不能一味拒绝。

3.坚持文化自信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丰富的文化需求。文化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要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民主意识加强,人们对文化的发展和期待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应在秉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大融入现代化文化的元素,如京剧、太极、少林功夫,书法、绘画等要在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培养新人,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现代化元素的动漫、科幻文化新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更多层次、更多类别的文化需求。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更加丰富的文化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调动社会力量,带动经济发展,对当今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与时俱进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指引和强大信心。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传统文化是扎根本土、世代传承,并经过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沉淀的结晶[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孕育和包含的礼、义、仁、智、信、廉、忠、孝等传统思想影响深远,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名家著作论说汗牛充栋,各种逸闻趣事流传广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浩瀚,不仅在国内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国外也颇受欢迎。随着时空的斗转星移,虽然当今的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人性光辉的文化根基没有变,它像陈酿的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散发出弥久的香味,给后人留下无尽的芳香。近些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建立和汉学在世界各地的掀起,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宽容兼济、博大精深,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因此,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我们要充分重视老祖先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推动中华文化绵延不断,使其在新时期仍然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

2.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宝贵养料。鸦片战争的爆发,激烈荡涤了中国旧的封建思想和等级文化,使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也受到严峻的挑战。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历尽艰难险阻。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共产党人始终以正义的力量和聪明的智慧与人民站在一起,紧紧地依靠群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社会主义新政权。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宝贵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警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无论是在过去革命的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一起创造了许多独特的中华革命文化。如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永放光芒,新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抗震精神、神州飞天精神、奥运精神等熠熠生辉。这些充满革命情怀的精神和励志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独创的,是由无数英雄和人民用汗水、泪水以及鲜血浇灌而成的。对此,我们要铭记在心,矢志不渝地继承和发扬,把它变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文化自信的根本动力。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对千百年来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标志,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类高度自由幸福生活的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正是20世纪的旧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中国人民才从水深火热的帝官封三座大山的重压下得到彻底的解放。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文化自信拥有坚实的主心骨,牢牢把握文化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要特征

1.基础性。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文化犹如自然界的土壤,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其本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尽管多少年来阶级社会在不断更替,但文化的基础性地位却没有动摇。如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虽然销毁了许多书籍,杀戮了许多术士,但沉浸在人们灵魂深处的中国文化依然存在,诸子百家文化的影响力依然穿越时空,影响至今。翻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都在已经尘封的历史中留下了一定的足迹。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留下什么样的理论、运用什么样的制度,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如果离开了文化的滋养,道路、理论、制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实践证明,凡是缺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时代,必然是认识撕裂的时代,是不可能产生凝聚力的时代,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不可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才能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才能调动亿万群众同心同力、众志成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坚持好、发展好。

2.广泛性。文化的存在与人们的实践息息相关,既包括形而上的外在的物质载体,又包括形而下的思维存在,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般情况下人们把文化分做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3]。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习得与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及社会的影响密不可分;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是制度化的文化,是个性化的观念文化的升华,是约定俗成的共同的规矩和基本遵循;器物文化,是指能够体现人类一定时期或者一定阶段生活方式的具体存在,如景点、住宅、饮食、服饰等,看得见、摸得着,它们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大自然的造化,为人类服务。文化的这种广泛性特点决定了文化自信的广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建立起真正的文化大网,创造出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从而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更加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更加自信。

3.深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部门。自有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算起,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社会主义的发展本身有高潮,有低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扎根于五千年中国自己的文化土壤,又吸收着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留下的宝贵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引导人们更好地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践行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乎中国发展命运的大事,是向世人昭告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坚持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唯物史观和其他科学理论消除各种杂念。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各种消极的、错误的以及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想予以批判一样,中国要勇敢地向国际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批驳各种针对中国发展具有恶毒攻击性的歪理邪说。

2.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的革命文化影响下诞生的,是在直接吸收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壮大的,并且又合理地吸收了苏联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理论,这个理论本身具有包容性和与时俱进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随着发展道路的继续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目前,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多种形式,带领全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其宣传到全党基层组织的每一个角落。只有把党的精神宣传到每一个党员的心中,保证每一个党员都能够真正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才能很好地实现领导核心的作用,才能带领亿万群众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的价值符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的价值符号,是高度凝练的价值精髓。要促进人民群众实现文化自信,就必须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我国中央政府对每一个公民的严格要求。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解读和表达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真正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由外围引导转化为行为自觉,让这些价值符号变成生动的心灵体验,促进核心价值观由普遍认同到共同践行。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悠悠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营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体现真善美的文化挖掘出来,形成鲜活生动的作品,充分运用搭建学校教育平台、开辟媒体宣传阵地、加强文艺作品创作、鼓励民间艺术传承等多种途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然而,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一定要古为今用,结合实际,“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区别开来”,然后“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5]。为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传统文化中某些负面的甚至是反面的东西加以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但创造性地利用不等于没有原则地篡改,更不能任意地戏说和穿越,否则就会背离历史,影响后代,误人子弟,而且会让历史失真,动摇人们的文化自信。

(三)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引进来”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实施了改革和开放。践行文化自信,就是要在面向世界的开放中增强与世界各国文化和文明的交流。我们要信心满满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向世界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向世界阐释能够展示中国发展雄心和自信的“中国方案”。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解者,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优雅之心,以自己纯真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中国的美好。文化自信,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同和满足上。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交流是人的一种较高需求,因而我们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产业,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文化的滋养,不断提升精神的品位和价值的追求,要让人民群众具备文化自信的魅力。唯有如此,才能够促进人民群众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四)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但文化自信是柔性的,不是强制的。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因而我们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是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德治是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范畴。二者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法治和德治是两种不同的手段,我们既要弘扬法律文化,维护法律权威,又要弘扬道德情操,培养人民高尚品格。因此,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道德尺度。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共产党对“四个自信”的提出和阐释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会永不停歇。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我们坚持“四个自信”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开阔,人民的生活也会越过越好。

[1]李倩.国家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最坚实的基础[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钟山等.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教师教育博客知识共享意愿研究[J].管理学报,2015,(11).

[3]王斌会等.浅析中国文化现状对统计发展的影响[J].统计方略,2006,(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责任编辑游玉华]

D61

A

1671-6701(2016)04-0012-06

2016-07-26

张明学(1973—),男,硕士,河南卢氏人,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师。

猜你喜欢

道路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