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合肥市包河区:编密织牢特困人员民生安全网
2016-02-11邵小如
邵小如
03合肥市包河区:编密织牢特困人员民生安全网
邵小如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在特困供养人员救助工作中,通过强化制度保障、满足基本需求、解决突出困难、强化托底能力,做到了应救尽救、应养尽养。
医疗费用全面兜底。针对全区特困供养人员没有收入来源的现实情况,2013年出台《关于转发合肥市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包河区城市“三无”人员救助暂行办法》等文件,对医疗救助封顶线3万元以外的自付部分,由区财政兜底承担。为全部五保供养人员和城镇“三无”对象购买“医疗护理”和“综合责任”两项保险。医疗护理险每人每年118元,2013年实施;综合责任险每人每年40元,2015年实施。
照料护理全面保障。作为安徽试点,合肥市包河区区财政投入1500万元完成大圩镇敬老院升级改造,打造全省特困供养示范基地。全区敬老院均设立集中供养“特护区”,提升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水平。深入推进公办敬老院社会化运营,骆岗敬老院社会化运营后,与合肥滨湖医院合作,打造医养结合的“医联体”模式,被评为合肥市三星级养老机构。按照每人每月600元标准,向社会机构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涵盖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
服务管理全面加强。针对上世纪90年代获批五保对象档案散佚现象,全区上下利用半年的时间,逐一入户核查,为全区659名五保对象全部重新建立了档案。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工作开展,发挥500万社区公益创投资金作用,相继开展“乐助常青”“爱行天下”“慈善助老”等针对特困供养人员的公益慈善项目,不断增进他们的获得感。如“牵手夕阳·爱在包河”——社工介入特困老人照顾项目,采用“职业社工+志愿者+养老员”的服务模式,通过社工介入,统筹特殊老人社区照顾体系的搭建工作,解决核心社会角色缺乏的问题,获得了特困供养人员的一致好评。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