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2016-02-11王小梅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李大钊

王小梅(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李大钊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王小梅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终生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他将民族复兴与反帝反封结合起来,从思想文化方面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提出了以“青春中华”“第三种新文明”“中心势力”等为内涵的极富特色的民族复兴思想,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思想理论。他的民族复兴思想视野广阔,内涵丰富,认识深刻,特色鲜明,是中共党史及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李大钊;民族复兴;青春中国;第三新文明;中心势力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终身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自觉从民族复兴理念出发探索国家出路而取得卓越成就的先驱者。其一生所求,无不围绕于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正如他在牺牲前所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谋求“挽救民族、振奋国群”,“再造中国”之良策,“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1],从而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思想理论。他的民族复兴思想视野广阔,内涵丰富,认识深刻,特色鲜明,是中共党史及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值此先烈诞辰125周年之际,我们研究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内涵及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

一、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主要内容

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反对并批判日本人大肆鼓吹的“大亚细亚主义”,提出建立“新亚细亚主义”“新中华民族主义”,主张“拿民族解放作基础,根本改造”,实行民族自觉;树立民族自信心,“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构建民族国家;倡导“青春中国”理念,以进化论的观点提出“民族复活”“民生更生”等民族复兴理念,为世界文明作第二次贡献;改造国民性,弘扬民族精神;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主张改造中西方文明,建立一种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第三种文明”。李大钊的民族主义思想是站在世界主义之上,具有世界性眼光和全球化意识上的民族主义;提出了“中华民族无产阶级化”的理论,赋予了中华民族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其中心内涵为“青春中华”“第三种新文明”“中心势力”等极富特色的内容。

(一)“青春中华”思想

1916年前后,李大钊发表《民彝与政治》《青春》《〈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系统阐述了他的青春中华学说。以积极乐观的语言和自信乐观的情绪表达了途穷日暮的中华走向复苏和获得新生的强烈愿望。重新活跃起原本悲观沉寂的中国思想界,直接表明: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民族,提出了令人振奋的观点。指出,自黄帝以来中华民族赫然树独立之帜于亚东大陆者四千八百余年,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如今积尘重压下进入“白首中国”,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信誓旦旦地应“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2]。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题,确立了“青春中华”的基本含义,把整个中华的发展存亡设置在一个整体的发展过程中,将当时中国的衰败看作白发之中华,在这个基础上又孕育有青春之中华,体现出了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第三新文明”思想

“第三新文明”说是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民族复兴思想中颇具特色的观点之一。“第三新文明”说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判断东西文明的价值特征问题。其基本意蕴是:东西文明各有长短,应各自“觉醒”,“舍短扬长”,相互容纳,中华民族应顺乎世界发展潮流,以“新中华民族主义”为旗帜,“以俄罗斯文明为媒介”,担负起创造“第三新文明”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活”。1918年,李大钊发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这是他倡言以“第三新文明”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要代表作。文章在比较了东西文明异同后,明确提出了“第三新文明”说的基本内涵:“第三新文明”是“融会调和”东西文明之所长的新文明,俄罗斯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是东西文明能够达到真正融会调和的前提条件,我中华民族能够而且必须担负起创造“第三新文明”至重之责任。李大钊把俄罗斯文明视为融会东西文明、创造“第三新文明”的媒介,正是在他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全力探索民族复兴根本途径之际,表明了他对十月革命意义的深刻认识,也是他对十月革命前途的理性预测。这一认识,成为他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第三新文明”说的重要思想基础。

(三)“中心势力”思想

依靠什么力量即“中心势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再造”,是李大钊一生都在探索的重要问题。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李大钊观念里的“中心势力”思想也经历了从依托和改造“上流社会”——北洋军阀这个“固有之势力”,到“由中流社会之有恒产者自进而造成新中心势力”,再到以“民众势力”为基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中心势力”的转变。中华民国建立伊始,李大钊曾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势力身上。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成立,李大钊视其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从而对中华民国、对北洋军阀掌控的所谓民主共和体制寄予了无限的期盼,把资产阶级共和国当成了民族复兴的制度基础。随着北洋军阀政府反动本质的不断暴露及李大钊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他的“中心势力”论开始发生转折性变化。1917年4月,李大钊发表《中心势力创造论》一文,公开否定了以北洋军阀势力为中心求得国家进步与民族复兴的看法,提出以“中流社会”为新的中心势力的观点:“由中流社会之有恒产者自进而造成新中心势力,以为国本之所托。”[3]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对十月革命研究的深入,李大钊的中心势力论有了新的本质的转变。1918年至1920年间,在李大钊不断探索的文字中,庶民、民众、民意、农民、工人、劳工阶级、无产阶级等成为其热情赞美的对象,成为其“中心势力”论的基本元素。在《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俄罗斯革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等文章中明确指出,“民众的势力,是现代社会上一切构造的唯一基础”,俄国十月革命以社会主义为“中心势力”取得了成功,其背后更有人民为“泉源”,集中阐述了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作为民族复兴之“中心势力”的思想。

二、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特点

(一)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

李大钊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开始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屡遭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落后,这种落后又导致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革命的失败。所以,民族危机说到底既是政治危机,也是文化危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环境。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文化忧患意识,作为怀揣救国救民热诚的爱国志士,李大钊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进化论相结合,提出了“青春中华”复兴梦想,激励青年发扬生命力,实现中华的复活和再造。1916年后李大钊又提出了自己的新中华民族主义和新亚细亚主义理论,后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又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了细致观察,开始寻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来解决国内政治和国外帝国主义侵略问题,谋求民族的复兴,实现了他民族复兴思想的最高成就。

(二)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

清末民初的民族主义虽然含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但由于当时资产阶级(包括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足,不仅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对帝国主义还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也是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一个原因。李大钊等在不断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逐步看清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1915年初,在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李大钊就积极参加了中国留日学生反对《二十一条》的斗争,并受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之托撰写《警告全国父老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正是基于对帝国主义认识的这种变化,李大钊开始将民族复兴与反帝反封建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近代民族主义新的内涵。

三、李大钊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促进了五四时期思想运动的启蒙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先驱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西化派从否定或批判传统文化的视角重建民族精神,东方派从肯定或褒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弘扬民族精神,李大钊则超越西化派与东方派的论争而提出“第三种新文明”说: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融会中西文化之长,创造一种新文化和“第三种新文明”。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东西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必须时时调和、时时融会,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4]东西两种文明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创造一种新的、完善而有生命力的“第三种文明”,即“俄罗斯文明”。李大钊提出的“第三种文明”即“苏俄文明”,预示着中国近代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近代民族精神向现代民族精神的转型。在唤起中华民族自我觉醒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们今天探索和认识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同时:李大钊号召青年要彻底解放自己的思想,“冲破过去历史之罗网,破除陈旧学说之囹圄,担负起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的责任。提倡民主、高扬科学,给新文化的启蒙思想拓展了空间广度,赋予民主和科学以新的历史意义,使反帝、爱国、民主、科学融为一体。

(二)为实现“民族复兴”创建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同时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的路径——社会主义道路

在对中华民族复兴道路的不断探索中,在对世界变革潮流的不断追寻中,李大钊的民族复兴思想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对十月革命研究的深入,李大钊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最终形成了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中心势力”进行社会变革的思想,1921年3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李大钊相继发表《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社会主义下之实业》《俄罗斯革命之过去、现在及将来》《俄罗斯革命的过去及现在》等文章,集中阐述了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作为民族复兴“中心势力”的思想。指出,鉴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情形,引导中国革新事业的团体,不能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社会主义的团体:中国的C派朋友,“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与各国的C派朋友相呼应,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并批驳了振兴实业必须依靠资本主义的观点,以俄罗斯实例说明“社会主义于发展实业,实在有利无害”,“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5]。此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党组织的建立,为培育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这一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心势力”呕心沥血,直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民族复兴思想及一系列实践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浴

参考文献:

[1]朱文通.李大钊全集:第4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713-714.

[2]朱成甲.李大钊传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59.

[3]朱文通等.李大钊传[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26.

[4]吴汉全.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86.

[5]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64.

责任编辑:任芃朴

【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王小梅(1966-),女,河北滦南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李大钊研究与河北地方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6)01-0031-03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论李大钊的建党精神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真正的老师: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
浅析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