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空间”视角研究城市贫困——评林顺利《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
2016-02-11高亮
高亮
从“社会空间”视角研究城市贫困——评林顺利《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
高亮
近日,非常高兴拜读了林顺利的新著《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受益很多。该书以保定市为分析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探究保定市贫困人口的聚集分布状况及原因,提出新的解决城市贫困的观察思路和解决理念,对于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城市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书的研究有三个关键点,即城市空间、主体视角和“空间正义”,城市空间是作者的研究理论框架,主体视角是作者的观察视角,而“空间正义”是政策取向。
社会空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视角。法国思想家亨利·勒菲弗和美国学者大卫·哈维最先把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概念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的城市发展,在解释城市发展问题上,它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空间是物质资源、人们生产和交往生活的载体;其次,城市的不同功能(特征)聚集呈现出了空间的分化,某空间内部的一切生产和交往生活具有明显的分化特征;再者,某一特殊的城市空间是一特殊群体成员间行为互构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着生产和再生产。
《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研究》把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视角用于分析中国城市的贫困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考察保定市的社会发展历史,指出保定市的城市空间变动的主要驱动力量有三,即政府主导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规划、市场主导的商业房地产开发以及社会内部结构分层,揭示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层对城市贫困空间产生的作用机制。城市贫困空间产生的社会客观力量可以概括为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城市规划、商业房地产开发;主观力量包括个人的居住选择、生活圈子和政策影响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是其他阶层对城市贫困的排斥和隔离。这些力量共同作用造成了城市贫困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居住空间“退化”,生活空间边缘化,交往空间“内缩”等。
在对城市贫困的内部研究上,作者创造性地引入主体视角。通过考察贫困主体日常生活世界,分析城市贫困主体对外部空间力量的反应和行动以及贫困主体对自身空间的建构,作者重点描述和分析了贫困主体的空间认知、空间认同和空间抗争,呈现出了城市贫困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通过主体视角的研究,作者发现,贫困主体对自身边缘化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于空间认识和认同表现为“悬置”的自然态度和策略性两种,“悬置”的自然态度,简单说就是“就这样了”“无所谓了”“没觉得怎么样了”“周围大家都这样”等等;而策略性则表现为对可能获取资源和机遇的理性的行动思考,如:打听周围人的拆迁补偿等。
作者的整个研究让我们对中国中等发展城市的贫困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正如作者指出,应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政策,应当引入“空间正义”的价值理念或思考,而不仅仅是排斥、救济、驱逐、压缩……。除此以外,还有两方面的工作很重要,一是针对贫困主体的专业社会工作亟需开展起来。应对城市贫困靠“输血”来“养”是不能根治的,治理贫困需要依托专业的社会工作,帮助他们学习技能知识、扩大社会交往、进行心理疏导、提升社会竞争力;二是其他社会阶层在意识中渐渐忽视了这一部分人的存在,这是社会中很危险的信号,政府部门应当在城市开展正确对待城市贫困人口的教育。
(作者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王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