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制是腐败根源”的质疑与剖析

2016-02-11闫群力

中国法治文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治体制腐败问题党的领导

文/闫群力

“体制是腐败根源”的质疑与剖析

文/闫群力

长期以来,热心研究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腐败之源”即产生腐败的原因早已作出系统论证,并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而且理论成果显著,有大批量专论、专著问世。然而近年来却有一些所谓专家学者,越来越热衷于或集中在“腐败体制之说”,他们的主要观点或论断是“腐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政治体制不改革、不完善、不健全造成的”,似乎“只有改革现有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才能解决腐败问题”,“其他方面改革都没用,政治体制不改变就永远解决不了腐败问题”,等等。对这种论调,笔者越来越感觉不对劲,越推敲越觉得有点动机不纯、心术不正,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所以很有必要提出来供大家研讨、分析,最重要是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澄清事实,解决问题。

腐败问题是现有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造成的吗?只有改变政治体制才能解决腐败问题吗?不走西化、分化、美化道路就消除不了腐败现象吗?在回答这一系列疑问之前,笔者想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世界上到底有哪种体制下没有腐败问题?仅靠一种体制就能解决腐败问题?或者说只有学西方行西化才没有腐败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有答案,就目前的情况看,任何体制下都没有真正解决腐败问题,即使是最令个别专家学者崇拜甚至迷信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制制度也存在腐败现象,更没有解决腐败问题。这是回避不了也否认不了的事实。腐败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论什么体制皆然,最关键的是对腐败问题“治”得怎样,“控制”得如何,能不能使腐败问题减少到最低限度?

应当承认,世上现行的任何体制都不是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更不是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的,任何体制都不是铁板一块,一成不变,都需要改革、调整和完善。理想体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渐推进、不断健全,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说,现行所有体制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普世”的,真的没有腐败问题的。因此,我们决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自己的体制及其制度,更不能完全照抄照搬西方的体制制度。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并已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制制度,闯出一条前无古人的自己该走的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包括中国特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道路、制度和理论。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是我们的“本”,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决不能动摇,决不能疑惑,决不能丢掉。而应有信心,有定力,有作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一提到体制改革,有些人就高喊“党政分开”,笔者对这一提法和做法有不同看法。党政怎么能“分开”呢?分是分不开的。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党政是一体的、一致的、统一的,党与政决不能“分开”,而是要“分工”。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党政分工,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各负其责,但“分工”决不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甚至互相对立、对抗,互相拆台。无论怎么深化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无论怎么实行党政分开、各自为政,也决不能把党改没了、改掉了,也决不能把党改成空壳子、空架子。

任何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都应当也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肯定要失败。但最关键的是改什么,怎么改?在中国无论怎样改革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决不能改来改去最终将“党”改没了,或不要了、取消了。这是原则问题、立场问题和根本问题,在这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含含糊糊、摇摇摆摆,更不能有任何质疑、丝毫动摇,必须旗帜鲜明,态度明确,立场坚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有力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前进,这关乎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我们必须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代化,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实现“中国梦”。这是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和规律,任何人想改变也改变不了。

无论什么样的体制特别是政治体制都需要也必须改革,但是改革政治体制决不是也决不能把党的领导“改掉”、“取消”或“推翻”,走向全盘西化、分化的“邪路”,或全面恢复旧体制下全封闭的“老路”。但在学术界、理论界有个别所谓改革“急先锋”、“理论权威”和“学术大家”却竭力叫嚣,要彻底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有党的领导,只要有党的领导就不是真正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他们对执政党地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提出“爱国不一定爱党”的奇谈怪论。在这些“专家学者”眼里,目前存在的腐败问题似乎都是党的领导造成的,只要取消党的领导,所有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这纯属无知和偏见。这些人“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甚至悔恨自己为什么长着黄皮肤,生在黄土地,喝了黄河水,深感自卑,甘愿自贱,为迎合“洋大人”而不惜自辱、自毁。在他们眼里,无论我国取得多么巨大的成就,其总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根本就不承认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运行中取得的。

“体制不改革、不完善、不健全”固然为产生不正之风或滋生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土壤”和“环境”,但这些毕竟是腐败产生的外因条件和外部作用。腐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自身发生变化,内因起决定作用,灵魂出现扭曲,心灵有了错位,怎么会行得端、走得正?为什么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样的体制下总是有好人,有坏人;有勤吏,有懒吏;有清官,有贪官;有忠臣,有奸臣;有明君,有昏君;有圣主,有庸主?等等。当然,这种人、这种状况与当时的体制制度有一定关系,不可分割也分不开。但不能片面、笼统或绝对地认为腐败问题就是体制制度造成的。所以说“健全体制”只是相对而言。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更何况制度制定始终具有“滞后性”,需要不断完善、充实和健全。

按照一些所谓知名反腐专家的“逻辑”思维,腐败问题是体制制度造成的,反腐败必须先反体制制度,如果不改变现有体制制度特别是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就反不了腐败。他们提出的理由、设想的思路和开出的“药方”,概括起来主要是说:由于现有体制是一党执政或一党专政,仍然沿用过去的苏联模式,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还习惯于封建社会的“儒教”、“德治”,而不是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更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三权分立”、“宪政民主”和“普世价值”,因此从根本上就反不了腐败,反而只能是越反腐败越多。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自认其论为反腐败的“灵丹妙药”,实则是脱离党的领导或者干脆不要党的领导,自立“门户”、自成“体系”搞异体监督,设置反腐败“特区”搞“试验田”,网开一面搞“特赦”,放腐败分子一马,让他们轻装上阵,放心参与改革,等等。他们最理想的设计方案即全力加强制度建设,搞预防腐败,高叫不能只治标不治本,寄希望于或最急于尽快出台《反腐败法》。似乎此“法”一出台,反腐败就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其实这完全是异想天开,盲目乐观。诚然,出台《反腐败法》是必要的,也是人们希望的,但是,仅靠一部《反腐败法》就能解决所有腐败问题不现实也不可能。西方一些国家的法制倒是完备,腐败问题却层出不穷的现实即为侧证。这些“大师”、“专家”所设计的方案或描绘的蓝图实质令人警醒。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就是总引领、总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辙。我们的体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有明确的底线,所有改革都要围绕总目标来推进。决不允许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决不允许为迎合某些人的“喝彩”而放弃原则。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因循守旧、不思改革、不敢改革、不愿改革、不真改革、不会改革等问题。决不允许为抱守狭隘利益而拖延改革,决不允许合意的就改革、不合意的就不改革。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行为,保证改革始终沿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正确方向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更好履职、提供有力保障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2014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明确要求,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6 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最终审议通过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不断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的同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就做好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四个重点要求”。其中之一即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党内监督。坚持以改革思路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创新。要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按照党章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各级纪委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必须保证各级纪委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如果说着眼于反腐倡廉建设,一定要进行政治体制、制度的改革,那么纪检监察机关本身的体制、机制改革才是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之一,因为强化对执政的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是反腐倡廉的重中之重。与之相对应的政府简政放权、规范权力运行、建设法治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二者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两方面的改革做好了,就是反腐败的有力保证,而不应心存幻想,把政治体制改革导入歧途。

(本文作者单位:中央纪委宣传部)

book=35,ebook=37

猜你喜欢

政治体制腐败问题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腐败问题分析以及治理策略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预算改革的体制约束:基于国家模型的一种分析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贺国强: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十个方面腐败问题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