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之深 爱之切》中人才战略及启示

2016-02-11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正定县人才观人才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课题组

【党建工程】

《知之深 爱之切》中人才战略及启示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课题组

习近平主政正定期间礼贤下士、敬才爱才、聚才用才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具有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以爱才容才的态度对待人才,以宽广开阔的视野博揽人才,以科学求实的精神使用人才,以真诚务实之心留住人才,才能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才能形成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的工作格局。

习近平;人才观;正定时期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习近平执政时期的人才观。学习《知之深 爱之切》一书,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的确立与习近平的正定实践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当年在正定任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期间,习近平亲自撰写“招贤榜”“扯开嗓门喊人才”,展现出他礼贤下士、敬才爱才、聚才用才的人才观。

一、《知之深 爱之切》中体现的习近平的人才观

实事求是地分析当时正定县人才现状以及正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敏锐地认识到“人才不足,已成为阻碍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1983年4月25日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人才问题,既是振兴正定的当务之急,也是具有长远意义的百年大计。对人才问题早认识、早重视、早去抓,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早主动、早搞活、早见效。”他要求“各级领导班子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把既搞活经济又出人才作为自己的双重任务共同抓好”。大念人才经,广招四方贤才是习近平在正定期间做的一件在全省乃至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事情。

(一)不拘一格选人才

习近平在《人才对发展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一文中讲到:我们要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消除偏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因此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打破条条框框招贤纳士、博览群才。

首先,立足本地,摸清家底,掌握本县人才现状。习近平到正定后,正定县先后进行了3次知识分子大普查,对全县各行各业的技术专业人才登记造册,并给23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的专业、业务特长、工作经历、个人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摸底登记建立了正定有史以来的第一本“人才账”。

其次,放开眼界,面向全国招贤纳士。为广招贤才,习近平亲自起草审定了正定县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这些规定贴满了正定县城的大街小巷,并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各类人才纷纷前来应聘。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亲自出马,专门成立了人才技术开发总公司和人才协作办公室进行人才的招聘。乡、村两级和部门、企业各立门户,层层招揽。2700多名专、兼职信息员也积极提供人才信息。此外他们在几十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联系点搜集人才情报。一年时间,正定县接收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联系信函700多件,当年为正定招来包括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种植、养殖等13个行业各类人才257人,随着人才的到来,一批好项目随之在正定落地,很多处于发展困境的企业也有了起色,为正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习近平还亲自给全国各行各业的专家学

者们写邀请信或亲访面邀,聘请全国著名专家给正定当顾问,组建正定经济顾问团。当时有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中国食品协会会长杜子端、眼科专家张晓楼,河北工学院名誉院长、老教育家潘承孝等在内的53名专家应聘。这些专家以各种方式为正定传授现代科学知识,提供各种科技、市场信息,指导促进了正定各方面的发展。

(二)礼贤下士用人才

1984年习近平在县委工作会议上指出,现有的人才一定要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各类人才对口安排,在设施、物资、款项等方面给他们提供方便,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注意在生活待遇上从优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安心工作,施展才能。”是习近平当年对人才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

对外来人才,正定当年制定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给予引进人才优厚的待遇:用人不问出身,只要有技术专长一律接收;一时办不齐手续可先来后办;搞成项目可按比例分成;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来去自由,感觉不能发挥专长可以调走;建人才楼、招贤馆等等,所有这些解决了外来人才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在今天看来也非常有新意,当时更让人感到观念超前。为求贤才,习近平曾三下南皮,十余次求贤,为机械工程师刘玉仲办成了调入手续。为了请研究“三露”医用化妆品的武宝信出山,习近平在几十栋楼的小区挨个楼寻找,扯开嗓门喊人才。为留住北京朝阳大学毕业的李兵辰,正定县妥善安排其生活,并为已经68岁的这位老技术员介绍了老伴。无锡能人邱斌昌背井离乡来到正定一干就是十几年,“为的是找到一个开明果断的领导,为的是干一番事业”。

对本县人才,正定县依据建立起的人才账,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合理安排这些知识分子的工作。县里先后给543名科技干部评定了技术职称,31人调整了对口专业,164名有经济头脑和开拓精神的知识分子充实进县、局、乡和工厂企业的领导班子,80名知识青年聘用为合同干部,给7名自学成才的科技人员办了录用转正手续。基本做到了人得其所,才适其用。县委打破非党人士不任正职的常规,任命贾大山担任文化局局长;将东北工学院毕业的机械厂工程师张松游从一个工会干部连升三级,提拔为经委副主任;破格录用培育出“冀棉2号”优种的岸下村农民黄春生为国家干部并评定为助理农艺师,安排到农科站工作等等,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当年提倡的“在人才问题上,不论本地、外地,只要确有真才实学,能够为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都是一视同仁的”的思想。

(三)精心扶植“育”人才

习近平曾指出:我们的根本希望所在,还是本县的人才,这是振兴正定所要依靠的基本力量和骨干力量。因此,在正定期间,习近平在注重外招贤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

一是根据发展的需要,搞好在职干部职工的文化补习、知识更新、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全县有2106人参加了文化补习,760人参加了电大、函大、刊大学习。此外县里还兴办了农机、会计、外语等短训班,培养各类人员6600多人。二是多渠道、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储备后备人才。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定转办、筹办了商业学校,工业学校,农业学校等职业学校,建立了农民文化高中,培养县乡发展需要的人才。适应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支持、引导民间办学,一时间正定兴起了民办学校热,无线电、钟表、剪裁缝纫、工程建筑、制镜、木工、美术等各类民办学校应运而生。此外,正定当年还选送了20名有培养前途的农村青年到西北大学深造,为农村培养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二、习近平正定人才观的启示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事业强。习近平主政正定时期的人才经给各级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让我们看到什么叫重视人才,应怎样爱惜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同时也留给人们一个深思的课题,就是应如何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形成一个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的工作格局。

(一)以爱才容才的态度对待人才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他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这些讲话揭示了人才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的关心重视。我们应向习近平当年那样将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念“人才经”,加强人才储备。一方面,要有爱才之心,求才之诚。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人才,从感情上贴近人才。周文王渭水访贤,萧何月下策马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皆是惜才、爱才之举。作为领导干部应以这样的气度去追求人才,这样才能以情感人,以爱心换诚心,从而凝聚起各方面的人才力量。另一方面,要有惜才之情,容才之量。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领导者要破除求全责备的观念,树立识才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思想,要能容人之过。要善于理解和宽容人才的缺点和短处,敢于启用有缺点的能人,能容人之短。要博采众议,善于引导和使用不同意见的人才,能容人之异。要敢于培养和重用有可能超过自己的人才,能容人之长。

(二)以宽广开阔的视野博揽人才

打破用人框框,广招四方贤才是习近平正定人才战略的核心要素之一。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彰显其广纳天下英才的博大胸怀。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打破束缚人才脱颖而出的条条框框,破除影响识才、用才的思想观念,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一方面,要拓宽发现人才的渠道,采取“伯乐相马”和毛遂自荐、他人举荐、“公开赛马”相结合的方式发现良驹,识别“千里马”。另一方面,要开拓用人的视野,坚持五湖四海、唯才是举的原则以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广的胸怀,从全局的高度和国际视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三)以科学求实的精神使用人才

古人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也是如此。孙中山曾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可见,人才只有安排在其适合的位置上,人尽其才,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实现其潜能的最大化。当年正定经济的快速腾飞与各类人才的合理使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要在用才上下功夫。其一,要用人所长。做到“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专长。其二要用当其位。要量体裁衣,量才任职,既不能大材小用更不能小材大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提高工作效能。其三要用当其时。应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抓住人才成长“黄金期”,及时把人才放到重要岗位上锻炼,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干劲、调动人的积极性。

(四)以真诚务实之心留住人才

授人以实权,给人以实利,让人有保障是习近平当年对待人才的一种态度。在正定,他坚持半年召开一次知识分子“诉苦会”,及时了解知识分子在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困难。他给专家学者们写邀请信,落款写“学生习近平”,给河北农大全体正定籍同学写信,以“你们的同志习近平”收尾,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他那份对待人才的真挚情感。在人才自由流动的今天,我们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榜样,从生活上关心人才,切实解决好人才的婚姻、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现实问题,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以优厚的待遇留才。要从感情上贴近人才,了解人才的所思所想,做人才的知心朋友,以感情留才。要加强人才培养,给人才足够的成长发展空间,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以未来留才。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靠环境留才。

古人云:尚贤者政之本,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习近平主政正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才兴县的历史,作为单位领导、地方官员也应树立重视人才、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人才观。

课题负责人:韩丽君

课题组成员:张向鸿 高 亮 孔令春

责任编辑:邓小龙

C964.2

A

1009-0169(2016)11-0004-03

本文为2016年度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Z16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正定县人才观人才
石家庄市正定县总工会以“零工驿站”竭诚服务劳动者
正定县正定镇太平庄村 夯实党建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
人才云
正定县古建筑保护意义及相关措施
正定县人大常委会 “网上代表之家”增强监督实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