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研究∗
——以东北大学图书馆“定制”阅读推广服务为例

2016-02-10李杨

图书馆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定制东北大学专属

李杨

(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04)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研究∗
——以东北大学图书馆“定制”阅读推广服务为例

李杨

(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04)

以东北大学图书馆推出的“我的‘书’样年华——‘定制’专属四年读书‘岁阅’”阅读推广品牌活动为例,以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定制”4个年级的专属阅读推广服务的新模式,为在高校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工作,进而形成校园人文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定制 专属阅读 长效机制

1 东北大学开展“定制”四年专属阅读推广活动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立学习型人生。“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经列入立法日程。作为以冶金学科为主的多学科型重点大学,东北大学图书馆十分重视提高大学生阅读素养,阅读推广活动已成为学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在2015年专门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图书馆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由主管图书馆工作的副校长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任副主任委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图书馆的专项经费也由2010年的1200万上升到2015年的近2000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大学图书馆推出了“我的‘书’样年华——‘定制’专属四年读书‘岁阅’”品牌活动,把学生在学校四年的读书活动做了详细安排,“定制”了与学生年级层次以及学业任务最相匹配的四年读书计划,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专属读书“岁阅”。体系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形成了校园人文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在全校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

2 东北大学“定制”专属四年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实践

东北大学图书馆根据学生处于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查分析各个年级学生读者群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对4个年级的同学分别展开阅读推广与促进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大学“定制”读书“岁阅”。“定制”的阅读计划以丰富校园师生的文化生活,激发读书热情,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为目的;以发挥图书馆资源、技术优势,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通过四年阅读“岁阅”的洗礼,让学生们享受阅读,爱上阅读,在今后的人生中坚持阅读,以书为伴。具体活动内容如表1所示。

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读书日;一年春夏秋冬季,四季都是读书时。在东北大学校园里,从新生入学时的“播种春芽”到大四毕业时的“收获果实”,如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的变换,每个年级都有各自的学习计划和阅读需求。东北大学图书馆根据学生的身心及知识结构发展规律,为各年级学生群体“定制”了一系列阅读计划和阅读活动,力求让阅读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实现全方位、系统化、个性化的阅读目标。

2.1 春之“阅”——悠悠春风拂绿“小嫩芽”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大一新生就像是春天的“小嫩芽”,刚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懵懂地步入青葱校园,对图书馆的了解和使用还很欠缺,馆里为每位新生派发《读者服务手册》等使用指南,开设专门的入馆教育培训,包括实地参观与全景式概览介绍、教授使用检索终端查找书刊并独立操作自助借还系统、新生专题书架、“新生入馆指南”网站专栏和“入学季”迎新微站、撰写心愿书单、制作“东小图带你游馆之概况篇、入馆篇、馆藏布局篇、流通服务篇和特色馆藏篇”5集微视频、“圕·最美”东北大学图书馆新生入学季主题活动等,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图书馆、热爱阅读的种子。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丰富定制服务内容,图书馆还在大一期间开展读者问卷调查,汇总学生在阅读需求和对图书馆意见和建议方面的反馈,以读者的需求引导图书馆决策,实现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价值最大化。

2.2 夏之“阅”——万里晴空托起冉冉升起的“夏日”

掌握图书馆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是学生们走进科研领域的第一步。大二同学就像是夏季“明媚的阳光”,正在冉冉升起。经过大学一年级对图书馆的了解和认识,图书馆为大二学生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教授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再配以《数字信息资源漫谈》折页,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们介绍数字资源概况和使用方法,循序渐进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每月提供知名数据库在线学习课程;定期邀请数据库专家来图书馆讲座,讲解数据库的使用规则、方法与技巧,使同学们在大二期间逐步掌握和使用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

2016年举办的“知网杯”高校信息检索大赛,吸引了学生们的广泛参与。在历时近两个月的比赛中,选手们经过了赛前培训、网上初赛答题、决赛现场PK等多个环节的比拼,最终收获了知识和荣誉。这种以实战模式精进对数字资源的应用能力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全面掌握检索技能,受用一生。

2.3 秋之“阅”——丰收的季节结出“累累硕果”

收获的秋天,熟透的果实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胀满,大三同学就像“秋天的果实”,经过大一、大二对图书馆的了解和一些必备文献技能的掌握,加之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阅读实践也如同果实般逐渐丰满起来。“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图书馆为大三年级学生“定制”了覆盖全年的图书推荐活动与主题书展,以“月月有主题、项项有精彩”的方式,通过图书馆官方微信、网站主页、展板等多渠道向学生推荐,形成全年书目“瀑布式”的覆盖,真正使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有分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如世界读书日开展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包括“文明阅读从我做起”读者签名活动、校长签名图书赠送、名家读书交流会;有分月主题书目推荐活动:包括1月各地风土人情民俗介绍、3、9月开学季的到馆新书推荐、5月母亲节、6月父亲节、7月党的生日、8月假期旅游攻略、10月国庆节、11月考研用书、12月期末考试复习用书等荐书活动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扩大认知视角,丰富个人视野,培育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

2.4 冬之“阅”——充满生机的大地滋养“希望的种子”

冬季,残叶落尽不是生命的枯萎,而是卸去了包袱,期获生命的升华。大四年级同学就像是冬季包裹在土壤里的“种子”,经过三年的勤学苦读,学有所成,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等待着来年的破土而出、厚积薄发。图书馆为大四毕业生定制了一系列毕业季活动,以期同学们能够不忘在校时每天孜孜不倦的记忆,毕业后能够“袋”走图书馆,以书为伴。包括“等你来拍!”图书馆毕业留影活动;“典藏记忆”——毕业生阅读记忆珍藏与“阅读之星”评选活动;“袋”走图书馆环保袋赠送活动;以及“毕业时,我想对你说”——毕业生留言墙寄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毕业季活动,为即将毕业的同学们留下珍贵的阅读记忆,同学们“袋”走了图书馆,“袋”走了荣誉与回忆,也“袋”走了钟爱阅读的好习惯!

表1 东北大学图书馆2015~2016年为学生定制的四年专属阅读活动

3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

东北大学图书馆以学生需要为导向,结合馆藏资源与时间节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定制”的阅读计划是卓有成效的,“定制”阅读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明显提高,阅读热情不断高涨。各项活动参与面广,受众群体大,为4个年级“定制”的近20项活动覆盖院所21个,阅读现象更加普遍,读者阅读总量大幅提升。活动期间,到图书馆看书的人更多了,纸质图书借阅量持续上升,电子图书下载次数增加,关注图书馆微博、微信的读者大幅度增加,读书月、毕业季主题活动在校内外引起反响,确实提高了图书馆在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力。

此种“专属”的阅读推广服务的新模式,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为了建立起阅读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高校图书馆还需进一步思考巩固与保证阅读推广效果的手段与方法。[1]

3.1 政策支持,协同合作,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使广大青年学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高校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应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出击,努力争取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各相关机关部处(如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的通力合作,以及社会各界的资助(如数据库商、书商、社会团体、广播电视新闻机构等)。各图书馆也可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充分调动馆内各部门及馆员的积极性,鼓励馆员积极参加阅读指导服务教育训练,提高自身素养和阅读指导服务技能,并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发挥他们的人员覆盖广、想法新奇丰富等优势,[2]力争将阅读推广工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之中,真正实现长效发展。如东北大学在2015年专门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由主管图书馆工作的副校长任主任委员、图书馆馆长任副主任委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具体指导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并且,图书馆专项经费由2010年的1200万上升到2015年的近2000万。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种提倡阅读、重视阅读的氛围。图书馆各部门同事积极配合,共同策划,分工合作,打造了“我的‘书’样年华——‘定制’专属四年读书‘岁阅’”阅读推广品牌。

3.2 了解需求,注重策划,树立品牌意识

阅读推广活动一定要适应大学生的特点,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有连续性。将阅读推广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联,制定阅读推广工作年度计划,保持阅读推广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形成符合本校学生阅读需求和特点的阅读推广模式;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课程及成长规律,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3]各图书馆应重视树立品牌意识,注重长期阅读推广活动的规划和具体阅读活动的策划,力求常规化、体系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享受阅读的乐趣,努力把阅读推广活动办成学校品牌活动。[4]如东北大学图书馆针对各个年级的读者群阅读特点,从大一到大四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具有延续性和变化性的四个年级阅读推广活动计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阅读推广体系,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大学图书馆专属阅读推广活动品牌。

3.3 “多微”宣传,资源共享,扩大活动影响

阅读推广活动离不开宣传,强有力的宣传报道是吸引学生参与,促进阅读推广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活动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各图书馆应借助微信、微博、微视频、知识共享云平台等新媒体技术,长期面向校内外读者传递阅读信息,推荐优秀图书,推送讲座通知等,广泛宣传阅读活动,吸引读者关注,营造阅读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扩大活动效应。[5]此外,有能力的高校还可以通过开设“文献检索”“经典阅读导读”课程,定期举办主题书展等,把图书馆丰富的纸本与数字资源提供给广大学生,从另一个层面有效推广阅读,使同学们能够真正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如东北大学图书馆为大一新生制作了“新生入馆指南”网站专栏和“入学季”迎新微站。制作了“东小图带你游馆之概况篇、入馆篇、馆藏布局篇、流通服务篇和特色馆藏篇”5集微视频,通过新媒体技术使同学们快速地解了馆藏资源,据统计,仅4天时间,图书馆官方微信关注者数量增加了近2000人。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在学生阅读推广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工作实践中,需要不断努力,总结经验,认真研究高校读者的阅读习惯,分析读者的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读者学习生活相关联的阅读推广活动,建立起阅读推广工作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6]

[1] 蒋一评,季亚娟,王醒宇.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20):84-87,99.

[2]曹桂平.关于台湾地区阅读推广活动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3):78-82.

[3]邱建玲.大学阅读推广的实践路径:注意力视角[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1):83-87.

[4]刘勇,郭爱枝.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与经验—以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0):110-112.

[5]黄嘉慧.高校图书馆构建阅读文化的实践探索—以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4):101-103,108.

[6] 侯壮,李泰峰,喻梦倩.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建设探析—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4):36-42.

李 杨女,1982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G252

2016-10-31;责编:徐向东。)

*本文系2016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基金项目“高校新媒体阅读推广服务实践研究”之成果。项目编号:LTB201620。

猜你喜欢

定制东北大学专属
非线性q- 分数阶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差分方法
不确定双线性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弹性保性能控制
母女三人的专属空间
解放J7专属服务介绍
汽车“定制”卷土重来
专属“水晶鞋”
专属90后的青春色彩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to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