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推进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战略体系建设

2016-02-10富友谊伊犁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伊宁835000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访惠基层组织工作组

富友谊(伊犁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伊宁835000)



浅论推进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战略体系建设

富友谊
(伊犁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伊宁835000)

[内容提要]“访惠聚”活动是自治区党委结合新疆实际主动适应新常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对新形势下各级机关指导、帮扶基层工作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近两年来,通过不断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六项重点任务”,基层社会稳定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必须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建设的工作思路与有效途径,努力构建起以“访惠聚”工作推进计划、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三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支撑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体系。

[关键词]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长治久安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也是加强基层建设的着眼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建设的工作思路与有效途径,努力构建起以三个支柱为支撑的基础体系,持续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访惠聚”活动推进计划,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三农”工作,构成了基层长治久安三大支柱。这三个支柱,即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作为一个体系,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其内在关联形象地讲,“访惠聚”活动推进计划好比“建铁路”,任务是促使基层组织在轨道上运行(即入轨);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好比造列车,目标是使基层组织达到正常运行的“技术指标”;“三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检验基层组织运行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状态。

一、建立“访惠聚”活动新常态

从2014年开始,派出20万干部用三年时间深入全疆村、社区开展“访惠聚”活动,是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着眼新疆反恐维稳“三期叠加”形势,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访惠聚”活动所要完成的三项重点工作、六项任务看,应从长治久安的高度谋划建立“访惠聚”活动新常态。并从三个方面推进“入轨”工作,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制度系统入轨,解决干什么、怎么干问题;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达标入轨,依据党规党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通过工作组传帮带,解决基层组织想干事、干成事问题;三是县、乡、村管理监督机制入轨,解决要干事、干好事问题。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行等级化目标管理,逐步实现“水走石头留”目标

1.科学划分等级。自治区出台统一等级评估标准,各地州督导组负责牵头实施,对县市基层组织现状进行评估定等级。为便于管理,可分ABC三个等级。

A级,A级基层组织的基本评估标准是,可不派工作组,能够独立完成所在基层单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任务。通俗讲就是工作自转、稳定自保、人员自配、经费自足。

B级,B级基层组织的基本评估标准是,需下派工作组,通过一年帮带建设,能够独立完成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任务。通俗讲就是工作协助、稳定协理、人员协配、经费协拨。

C级,C级基层组织的基本评估标准是,需下派工作组,一年以内难以独立完成所在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任务。通俗讲就是工作靠带、稳定靠保、人员靠配、经费靠拨。

2.实行目标管理。在对基层组织现状进行评估定等的基础上,制定A、B级推进计划。目前,通过两年的“访惠聚”活动,已具备了实行等级化目标管理,初步具备实现“水走石头留”的条件,有相当一部分的基层单位能够独立完成所在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任务。通过对基层组织现状进行评估定等级,制定A、B级推进计划,把工作组和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中心真正引导到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建设上来,把基层单位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任务作为衡量工作组工作的基本标准。同时,逐步节省住村帮扶单位的人力、物力,实现基层组织常态化与机关工作正常化的有机统一。

通过对基层组织现状进行评估定等,制定A、B级推进计划,可使住村帮扶单位、工作组、基层组织对现状有一个清醒认识,围绕A、B级工作内容,制定中长期规划。

如何评估考核“访惠聚”工作组工作,我认为,对基层全面评估考核定等,就是对“访惠聚”工作组整体工作绩效的印证和考核评估定等。对工作组搞单独全面考核,可能会误导工作组的工作重心,产生负面影响。对工作组的某些单项可以设定考核内容,但考核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以促进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为核心。

(二)实行“过渡期”制度,巩固“访惠聚”活动成果

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毕其功于一役。目前,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已能够独立完成所在基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任务。但也有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短期内无法独立承担起所在基层单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责任,他们可能还需要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够完成,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有一个长期的考量和安排。做好过渡期衔接工作主要措施有:

一是基层组织达标后,实行“三年稳定过渡期”。帮扶单位不派工作组,但实行指导组制度,定期检查指导,每年年末组织评估,确保工作思路不断、工作力度不减、目标任务不变。三年稳定期满,由地州督导组组织评估验收。

二是基层组织达标后,应平等享有国家惠民项目、政策,不因达标而减弱。未达标单位不因未达标而增加投入力度,力避奖懒罚勤。

二、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

毛泽东主席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我虽然不反对零碎地解决,但我不赞成没有主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以为,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主导原则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路径是建设服务型基层组织;基本工作模式是落实“村民自治”。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基层组织制度体系

围绕基层组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定统一工作规范。

一是推行“三个一”。即一个主管部门、一个制度体系、一个评估标准。避免政出多门、朝令夕改。

二是明确工作程序和内容。对县、乡、村管理监督工作的程序、内容做出明确规定,确保“规定动作”常态化。

三是推行网络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村级网络办公系统和大数据库。

(二)规范选人用人制度

一是“精兵简政”。向素质要“战斗力”,规范事权范围。力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5000人左右的村,农村基层组织的财政供养人员应控制在10人以内。积极探索村级组织干部职业化。

二是提高基层人员待遇。以服务年限为主要依据设定工资等级,凡在村委会工作的人员,均应执行社会保障制度规定,解决两委班子成员的后顾之忧,确保栓心留人。

三是坚持本土化为主的原则。干部选拔应以本地人员为主,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双语交流能力。

四是建立完善基层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教育体系。主要围绕政策理论水平、文字表达能力、国语表达能力以及市场经济、法律、文化科技知识等,强化职业培训。

三、扎实推进“三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就县域经济而言,只有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富民强村”为着力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实现富裕农民的必由之路

在农村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的产出也是有限的,要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我认为,基层组织的首要工作就是紧紧围绕农牧民自主生产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制定农牧民中长期培训规划,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来源,逐步让更多的农牧民从土地耕种中脱离出来。

(二)“以我为主”、内引外联,有序推进本地农业组织、生产、服务现代化

产前、产中、产后构成现代农业三大领域。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工商一体化企业为发展方向,逐步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和企业化管理水平。

在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在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布局谋划土地流转,发展中小微企业、促进规模经营,把农民组织到公司和企业中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和服务需要。

坚持“以我为主”发展本地规模型现代农业。本地人才、技术、资金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的,可以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应有步骤地限制外地人员、公司、企业在本地搞大规模土地租赁经营活动。

积极推进本地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倡导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扶持发展本地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统一规划布局,建设美丽乡村

为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各级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现阶段仍面临许多挑战,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非均等化现象,甚至在有些方面呈现出某种恶化的态势。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步实现“五通”。即路、电、水、渠、网通,建立起农村与市场、与大社会的便捷交流通道。应逐步降低收费标准,使农牧民能够将生产成本减少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使农村,主要是贫困村、偏远村、山区村家庭能够及时收听收看到广播电视。

第二步加大乡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嵌入式”族群结构,构建和谐乡村。推进新区道路、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小镇基础设施,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培育小镇主导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

第三步规划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公共保障服务系统化建设。建立起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货运市场、各种储备库等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

(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扶贫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长期拥有大基数绝对贫困线人口,不啻是一颗定时炸弹,贫富悬殊不仅引发经济危机,还制造社会动乱,为激进和极端组织提供土壤和借口。贫困人群能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当前,扶贫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

更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贫困村加快发展,支持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提高发展能力,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攻坚克难,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

一是统一尺度,摸清底数。确认贫困户必须有统一的、完整的、科学的标准和执行规范。有了统一的尺度,还必须由专业人员按照操作规范去操作,确保程序和内容符合规范,这样划分和统计出来的贫困人口概念才有一致性。如果说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也可以考虑在一定区域内统一标准。用群众评议的办法识别贫困户,产生的弊病较多。

二是补钙造血、勤劳致富。扶贫的关键,不能靠胡乱撒钱,单向救济,而是要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广开就业渠道,评估优化脱贫政策,抢抓市场发展机遇。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宜学则补钙、宜工宜商则造血。在脱贫政策的设计上,要有目的地消除贫困人口的等、靠、要幻想,鼓励支持勤劳致富。

三是科学设计、事半功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的主体有最低规模的限制,否则难以生存和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有最低的实现标准,否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能够提前规划未来,则事半功倍。如果只顾埋头拉车,则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我们不改变农民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和生产规模,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不可能改变现状。如果我们需要一个不一样的明天,则必须改变现状。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不一样”的明天,但并没有设计好对现状做何种改变,这一点很重要,也最难。

(五)以农业现代文化为核心引领农民生活

把基层群众的基本价值追求引导到勤劳致富、技能致富、科技致富上来,使其成为农村文化的主旋律。在注重弘扬传统农业文化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各族农牧民追求现代生活、懂得现代农业科技、掌握现代职业技能、树立现代市场理念。

建立群众业余性文化活动团体,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和民间艺人作用,大力开展群众直接参与的“三农”文化活动,确保基层宣传文化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责任编辑:竹效民]

社会稳定研究

[作者简介]富友谊(1959~),男,汉族,甘肃永昌人,中共党员,新疆伊犁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州党校客座教授,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教师。

[收稿日期]2015-11-15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6)01-0054-03

doi:[D OI编码]10.3969/j.issn.1674-6287.2016.01.16

猜你喜欢

访惠基层组织工作组
张国华看望慰问南疆访惠聚驻村干部及第一书记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暖心煤真暖心
一〇四团“访惠聚”工作队篮球联谊赛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32个工作组印迹 >
皮山农场三连迎来自治区驻村“访惠聚”参访团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