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在胃癌治疗中的价值初探
2016-02-10阳国彬刘玉芳
阳国彬,刘玉芳
(1.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襄阳 441000;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襄阳 441000)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在胃癌治疗中的价值初探
阳国彬1,刘玉芳2
(1.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襄阳441000;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妇产科,襄阳441000)
探讨《伤寒论》泻心汤类方的方证关联,泻心汤类方具有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作用,与胃癌脾胃虚弱、痰浊阻滞、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对胃癌及其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胃癌;价值初探
泻心汤类方出自《伤寒论》,是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湿热内停之“痞满”证的一组方剂。包括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及黄连汤等,具有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作用。千百年来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在临床上久用不衰。笔者在临床中研习《伤寒论》,认真学习历代医家对泻心汤类方的应用经验,临证揣摩,学有所悟,本文试就泻心汤类方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做初步探讨。述略于下。
中医历代文献无胃癌的病名,根据胃癌的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食痹”、“反胃”、“噎嗝”、“癥瘕积聚”、“胃痛”、“胃痞”、“呕吐”、“泄泻”的范畴。其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寒热错杂、痰湿凝滞、瘀毒内阻。寒热错杂阻滞中焦,致脾胃升降失调是其病机关键[1-2]。而泻心汤类方具有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的功能,是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的最具代表性一类方剂,与胃癌的病机相吻合,可以广泛用于胃癌各阶段临床症状的治疗。
胃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心下痞满、食欲不振、恶心、反酸、呕吐、泄泻等。由于胃癌的发生,都与人体正气不足有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胃癌病机都和脾胃虚弱、痰浊阻滞有关,病变晚期则正气更加亏虚,痰瘀凝结,阴阳失调,故治疗上当以健脾和胃、化痰散结为主,而泻心汤类方最切合病机,故可随证加减用之。
从泻心汤方证的临床研究可以看出,泻心汤类方均可用来治疗胃溃疡、胃炎、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3]。
现代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观察基本相符,如泻心汤类方实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泻心汤类方在调节胃肠运动、调节胃酸分泌方面差异并不十分显著,泻心汤类方比较对于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及胃黏液分泌等无统计学意义[4-5]。因此,认为泻心汤类方在调节胃肠运动及胃分泌方面具有相似性,即主要的症状相似。
当前,在胃癌的治疗中,手术、放疗、化疗及中医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中晚期的患者,大多数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只能选择手术之外的其他治疗手段,而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是影响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笔者根据放、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结合胃癌患者的具体情况,尝试用泻心汤类方为主进行治疗,减少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用泻心汤类方防治胃癌的癌前病变,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1 泻心汤类方能够减轻胃癌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大多数胃癌患者在接受抗癌药物治疗后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化疗药大多对消化道有损害作用,用药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反酸、胃脘胀满、食欲不振以及腹痛、泄泻等反应,而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及化疗药物剂量的累积,不良反应越来越严重,致使部分患者不能坚持用药,或因严重的消化道症状而导致患者体质虚弱,使化疗不能顺利完成。中医学认为,化疗药物属中医的“药毒”范畴,脾胃为后天之本,药毒伤人,最易伤及脾胃,再加之胃癌患者本就正气不足,从而使脾胃之气更加亏虚,故而出现纳差、恶心、脘腹胀满不适等症,临床表现与中医的“痞证”相类似,故可以采用《伤寒论》之泻心汤类方,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之法调整患者的脾胃功能。同时根据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轻重不同,调整生姜、干姜、黄芩及黄连的用量。呕吐较重,寒轻热重明显者可以生姜易干姜,同时加用代赭石、旋覆花、紫苏叶等和胃降逆止呕;气虚腹泻明显者可加炒白术、淮山药、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和胃渗湿止泻;恶心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者可加砂仁、佩兰、藿香、半夏等和胃止呕化痰泄浊。笔者在临床运用时发现,泻心汤类方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患者化疗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
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能忽视,西药对症治疗疗效不甚理想,而中药泻心汤类方用于防治胃癌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效果肯定。李金臣[6]治疗胃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反酸、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时,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均采取化疗前15 min和化疗药结束时静脉注射胃复安注射液,其中治疗组于化疗前3 d至化疗第7天加服半夏泻心汤。结果发现治疗组饮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无恶心或轻度恶心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俞勇等[7]将半夏泻心汤加味用于治疗39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给药与化疗同时进行,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食欲、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制半夏能够抑制呕吐中枢和胃酸的分泌,同时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因此非常适用于治疗胃癌化疗后的消化道反应。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能使顺铂引起的紊乱的大鼠小肠移行性综合肌电(MMC)各时相及周期恢复正常,并能对抗顺铂引起的小肠收缩,提示半夏泻心汤对顺铂引起的大鼠小肠运动紊乱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明显抑制小肠的收缩,调节小肠MMC紊乱,使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这可能是对顺铂引起腹泻的机制之一[8]。张若燕等[9]将41例化疗致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以思密达口服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68.42%,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P<0.05)。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胃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中医学认为胃癌多为虚实夹杂、寒热互结之证,化疗后其药毒易损伤气血津液,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脾胃受损,胃失和降。泻心汤类方能阻止实验动物炎症向癌的转变,提高胃蛋白酶活性、胃液游离酸、总酸度,促进消化以及对小肠运动功能具有双向调节等作用,因而可用于多种胃肠道反应的治疗[10-11]。
2 泻心汤类方能有效缓解胃癌放疗毒副反应
放疗是胃癌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放射性胃肠炎等。临床常出现头晕、乏力、纳差、反酸、脘闷、腹泻等症状,类似泻心汤证。中医学认为,放疗之放射线属邪气范畴,其气犯人,既可伤阴,亦可伤阳,且多为阴阳互损。胃癌患者,大多正气亏虚,加上放疗之射线作用于人体导致正气进一步损伤。根据阴阳受损的轻重不同和邪气的性质而出现寒热互结的临床表现,其病机属正虚寒热互结。由于放射线多属阳邪,所以其寒热互结以热为主。临床在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时可随症加减,如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者可减少干姜用量,加重生姜用量,同时可加竹茹、藿香等和胃止呕;头昏,乏力气短明显者加用玄参、麦门冬等益气养阴;泄泻明显者,多考虑为放射性肠炎,可加用茯苓、薏苡仁、莲子、白术等健脾止泻。笔者临床中发现,对于放疗所致的不良反应,西药疗效不理想,中药辨证施治,疗效确切,泻心汤类方在治疗放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方面,有确切的疗效。
付东等[12]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能使放疗照射后发生紊乱的大鼠小肠MMC恢复正常的周期活动,降低放疗照射后腹泻的发生率,延长其存活时间。
3 泻心汤类方能防治胃癌癌前病变
用泻心汤类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疗效确切。胃癌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HP不仅与胃炎癌前病变有关,而且也是引起胃癌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黏膜组织发生炎症改变,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进而上皮细胞突变,干细胞增生,端粒缩短。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其功能是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序列加至新合成的DNA末端,以维持染色体端粒长度的稳定,从而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端粒酶活性关系到细胞永生化或恶变。人端粒酶RNA过度表达及端粒酶的活化,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
有关临床应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等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多。
泻心汤类方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之阴阳,辛苦合用以复脾胃之升降,攻补兼施以调脾胃之虚实,配伍精当,与胃癌发生的病机关键相吻合。而现代研究发现,泻心汤类方具有促进胃动力,双向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清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且泻心汤类方中黄连、黄芩、甘草、人参等具有抗肿瘤作用,因此可以用于防治胃癌前病变。相信随着泻心汤类方用于胃癌防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进一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13]。
泻心汤类方中半夏泻心汤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半夏泻心汤能够促进溃疡病灶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溃疡病灶黏膜的生长覆盖,从而达到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愈合后溃疡复发的作用。半夏泻心汤拆方研究表明,甘补组药物(人参、大枣、炙甘草)在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愈合后溃疡复发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全方组则表现出最佳效果,不仅印证了张仲景组方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为进一步认识中医“辛开苦降甘补法”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14]。同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用药以及新药的开发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疗效显著[15]。
4 结语
类方研究有利于探讨方证的关联问题,指导临床实践。类方方证的关联研究,有利于“证”的现代科学内涵的阐释;有利于《伤寒论》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伤寒论》研究走出传统的以经解经的圈子。结合类方意旨、源流考证,从现代医学角度深人探讨方证关联,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这种以类方为研究模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古文献意旨、源流考证的中医理论阐释方证关联理论的研究模式,有可能为方证关联理论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均为主治痞证的一类方剂。所谓痞,《释名》谓之“气痞结也”,成无己注为“否而不泰为痞”,乃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上下不能交泰而致。泻心汤类方大多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而有和解阴阳、调畅枢机之功。泻心汤类方多刚柔相济,配伍严谨,所谓“泻心”,其实就是“和解”,后世在临床应用《伤寒论》泻心汤类方时,实际已远远超出了《伤寒论》原书的治疗范围。清代名医程钟龄有云:“和之法,变化无穷也。”只要善于掌握其主要法则,就可运用自如。
胃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其病理改变以虚、痰、毒、瘀最为多见。正气亏虚导致邪,邪气亢盛日久又致使正气进一步亏虚。虚证与实证相互交错,寒证与热证相互夹杂,进一步使胃癌的临床证型复杂化。胃癌的中医病机无外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表现一般属于“食痹”、“反胃”、“噎嗝”、“癥瘕积聚”、“胃痛”、“胃痞”、“呕吐”、“泄泻”等范畴。在治疗胃癌及其并发症时虽可按图索骥,但医者临证需要分清标本缓急、明辨寒热虚实、推敲攻伐补益,故不可谓不难。加之胃癌术后气阴两虚,或病情迁延日久瘀血内生,或肝郁气滞,或脾虚胃热等,更使病情错综复杂。此时若辨证选用攻补兼施、寒热并调的泻心汤类方,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若在此基础上再明辨细微,仔细斟酌,必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1]王玉,章永红.胃癌的中医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91.
[2]刘佛添.胃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淮海医药,2009,27(1):87-89.
[3]宋小莉,司银楚.半夏泻心汤类方方证关联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053-2054.
[4]抱青,司银楚,宋小莉.等.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不同配伍对正常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3):242-245.
[5]艳青,司银楚,牛欣,等.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不同配伍对正常大鼠胃液成分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168-171.
[6]李金臣.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28例[J].河南中医,2008,28(3):23-24.
[7]俞勇,张垃,蔡乾荣,等.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术后化疗消化道反应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401.
[8]陈国志,任华.半夏泻心汤对顺铂引起小肠运动紊乱的调节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4):5.
[9]张若燕,李利亚,张培新.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腹泻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738.
[10]冯娟,刘莉,李宇华,等.半夏泻心汤抑制OMH/OSS诱导的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发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4):1609-1614.
[11]杨学智,郭宙,司银楚,等.附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性味药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7):870-874.
[12]付东,陈国志.半夏泻心汤对照射引起小肠运动紊乱的调节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3):21.
[13]冯丽丽,张爱平,董银平.半夏泻心汤在胃癌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258-259.
[14]Schmidt PT,Orskov C,Ra smussen TN.Nitric oxide has tonic inhibitory effect,but is not invoired in the vagal control or VIP effect on motility of the porcine antrum[J].Scand J Gastroenterol,2003,38(9):955-961.
[15]El-Salhy M.Spangeus A.Gastric emptying in 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abetes:cotrelation to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gut neuroendocrine peptide content[J].Ups J Med Sci,2002,161(16):1989-1996.
Explore of Xiexin decoction associated prescription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o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YANG Guo-bin1,LIU Yu-fang2(1.Department of Tumour and Blood Disease,Xiang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gyang 441000,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Xiang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gyang 441000,China)
To investigate relevance of prescriptions and syndromes of Xiexin decoction associated prescription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Xiexin decoction has the effect of acrid opening and bitter downbearing,harmonizing Yin and Yang of spleen and stomach,is correspond with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stomach cancer with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phlegm stasis and disharmony of Yin and Yang,it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on gastric cancer and its complications.We think Xiexin decoction associated prescription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treating stomach cancer.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Xiexin decoction;stomach cancer;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value
R222.2
A
1673-9043(2016)02-0080-04
10.11656/j.issn.1673-9043.2016.02.03
阳国彬(1980-),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血液病。
(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