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016-02-10石晓霞王同起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视域

石晓霞王同起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石晓霞王同起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维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以及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探索出“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美丽中国;视域;农村生态文明;路径

继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变化,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做了一系列部署。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维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

(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提出的。“‘美丽中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向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美丽愿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观的自然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的充分体现。”[1]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理性,是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人类文明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生态文明,其基本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它和生态文明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维度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我国数亿农民的生产生活,关系着我国的总体生态水平,更关系着“美丽中国”伟大构想的实现。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诸多部门和领域的协调推进。

没有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农村的良好生态,就没有全国的良好生态,就不可能有“美丽中国”的实现。特别是目前农村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非常严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尤为迫切。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目前,广大农村面临的环境破坏威胁日趋加剧。水资源匮乏、大气污染、耕地抛荒、土地酸化、土地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等危机,使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而生态文明意识的缺乏、生态文明观念的淡薄、生态文明认知的不足、生态文明政策的实施不畅,都制约了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制约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畅行。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高效农业,同时,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也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但是,城市作为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地带,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环境保护资源,而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则近乎空白。全国的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多万个行政村几乎没有条件治理环境污染。当前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在迅速增长,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正日益突出。我们看到的是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家禽牲畜死后直接丢进河里或者路边,以前的小桥流水、清水池塘、蓝天白云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遭到严重污染,农村环境保护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水资源利用状况不理想

我国人均耕地少,现有耕地面积已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尤其是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的保护。到2020年,我国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任务非常艰巨,滥用、浪费耕地情况时有发生,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屡禁不止,导致优质耕地流失严重。同时,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和各种基础性建设都不可避免占用部分耕地,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之源。我国水资源匮乏,而且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均很不理想。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现实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我国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旱灾成为农业自然灾害中的重要灾害。尤其不应该忽视的是,在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下,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长,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三)工业污染和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破环严重

工业污染造成农村生态的严重破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污染逐渐侵入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带来严重后果。城市污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农村扩散:破坏性利用耕地建厂;招商引资引来一些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消耗型的低附加值企业;将固体垃圾直接堆放在农村;有毒气体和烟尘飘落到农村,污染空气、土地和水源,破坏农村生态系统,给农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甚至导致“癌症村”的出现和增多。

农业生产自身也造成各类污染,破坏农村生态系统。由于中国地少人多,为了缓解粮食供应的不足,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往往超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过量的农药和化肥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直接破坏了生物物种之间原有的制约平衡关系,导致农业生态系统恶性循环,直接危害到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健康幸福。目前,中国的农村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能源高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作为代价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生态经济。

(四)缺乏面向农村地区生态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

农村生态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包括农村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创新体系、服务体系等。为农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等提供技术与服务,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完备的科技支撑体系作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中介,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丽中国”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农村生态建设中,适宜而完备的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缺失,相关农业科技服务无法满足农民需求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农村非常缺乏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秸秆的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的合理利用、受污染土壤的修复利用、污染水源的净化技术等。农村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缺乏、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开发和推广薄弱等情况非常普遍。

(五)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农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数量多,广大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广大农民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缺乏认识。同时,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传统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小农意识,没有科学的生态观,生态意识淡薄,有些农民只顾眼前利益,滥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引发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周围环境无节制地索取和利用,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危及人类生存。

三、“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要合理划定各种农业产业发展的地域空间,合理规划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抓好环保资源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的交通、能源、供水、排污、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要在全国的乡镇建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系统,使全中国的行政村都有条件治理环境污染。采取切实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发展循环农业,推进以非粮油作物为主要原料的能源研究和开发。

(二)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加大环境保护建设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尤其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推进林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矿区植被恢复。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继续实施增殖放流和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启动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实施江河湖泊综合整治、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三)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关键举措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平衡,要使两者协调发展,就要平衡两者的关系,建设农业生态经济,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基础。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和创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将生态概念纳入农村经济增长过程,预防、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态与自然平衡、和谐发展。秉承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大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果,把生产出的废物作为新的资源重新投入到生产。要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农村生态经济科技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支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科技支撑体系。要建立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积极推动农村环保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水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和教育培训,尽快建立全国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农民环境教育培训,重点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开展有机农产品生产等。

建立农村生态经济科技支撑体系,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依靠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能够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等。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技术集成推广力度,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高校在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中的作用。

(五)重建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人是生态文明之根。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曾经有过田园诗般的生活追求和文化本性。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出现了危机,农民对土地的情感逐渐淡薄,尤其是青年农民宁可土地抛荒也要到城里去打工。要引导、教育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使广大农民知晓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真正认识和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农民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教育、引导农民将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消费意识转为自觉行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价值观念。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和崛起,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广大农民更要树立这种意识,重建对土地的情感,用文化提高土地的价值,构建真正的田园诗般的乡村家园。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农民都要认识到“美丽中国”是建立在美丽乡村的基础上的,有了健康美丽的乡村,才会有健康、安全的粮食,才会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陈明富.“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美丽愿景[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2):35-40.

[2]王明初.生态文明:新形态、新要求、新机遇[N].海南日报,2007-11-26(12).

[3]杨宏,周雪.我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必要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63-64.

责任编辑:孙静

【干部教育】

[作者简介]石晓霞(1978-),女,河北易县人,天津工业大学讲师,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王同起(1950-),男,河北枣强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6)04-0032-04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范畴越级翻译策略在纪录片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