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2016-02-10

知与行 2016年7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

刘 苗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文化创新研究

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刘苗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在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逐渐受商品化、技术这种工具理性的影响,使人逐渐丧失自我的本性,成了一种异化的人。同样人们的生活也受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是对一个社会中人们生活状况的特定的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尤为明显,后现代主义文化从单一性转向为多样性,从过去那种特定的范围中扩展出来,慢慢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了消费品。文化逐渐商品化,并与工业生产、商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引起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对于这样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思。

[关键词]文化;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

一、文化和文化分期

对于文化这一概念而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对杰姆逊而言,“文化”有三种含义。他分别从三个角度出发:第一,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出发,它有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的培养的含义;第二,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文明化了的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文化与自然相对的”[1]1;第三,“即日常生活中的吟诗、绘画、看戏、看电影之类,这种文化和贸易、金钱、工业是相对的,和日常工作是相对立的”[1]1。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第三种文化是与金钱、工业紧密相联,更与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接近。很明显,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文化被赋予了另一种新意,文化与现代主义、现代化更是密不可分的,它与文化分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杰姆逊认为,对于不同时期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这与文化分期有一定的关系,就文化分期而言,主要有三个阶段,也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市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这一时期的文化是以艺术为准则的现实主义;第二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是现代主义;第三阶段是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这一阶段出现了文化工业,而本文的“文化”,也指这一时期的文化。

二、文化的四种形态

杰姆逊认为,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分期反映了文化的四种形态,即生产方式、宗教、意识形态和叙事分析,而文化的这四种形态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与人的生存状况。

(一)生产方式

从生产方式而言,主要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分析。第一个代表性人物:马克思。马克思从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阐述了最传统的关于生产方式的论述。马克思阐述了6类生产方式,以家庭或亲族关系为组织原则的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以村庄为单位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农民为生产方式的封建主义;随之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为之努力实现的共产主义,这6类生产方式是不断演化的,不断进步的,生产方式也称基础或下层建筑,马克思的理论不仅仅重视对生产方式的研究,也重视对每个社会、不同结构进行研究,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文化的研究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在提出问题。第二个代表性人物:摩尔根。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的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划分,他认为,历史的划分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程度为基础的,这一点与马克思极为相似。在他阐述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以及文明时代中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中,德鲁兹他们认为蒙昧时代是一种符码化方式,也就是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文明时代则是解符码化方式。在西方文学史上,解符码化是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的一种手法,其核心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就是解符码化,所有这一切是历史形成的一个过程,即从符化再到符码化,很难超越。德鲁兹《反俄狄浦斯》给了我们启示,只有精神分裂的人,才能摆脱符码,回到最初状态,因为它反映的是彻底不接受或者是彻底不拒绝这个社会。

因而,杰姆逊通过生产方式来说明每个社会都存在着以前生产方式的踪迹,而每一种生产方式又表现了不同的文化差异,而那些信仰又是要由宗教来表达的,由此杰姆逊又探讨了宗教和意识形态。

(二)宗教

从宗教的角度而言。对于文化的研究,要了解文化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文化是否是一种意识,或者意识形态在文化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对于了解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1.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50年代中,有一批势力宣称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原有的意识形态已消失的时代,其中的隐含意义是在人们心中,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并不重要,然而我们却生活在一种文化中,这是否意味着意识形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呢?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认为,意识形态是商品,意识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杰姆逊认为,原有的意识形态消失,“只有商品消费,而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1]26。

2.意识形态的分析作用。马克思认为,现象与本质并不是一致的,如果二者是一致的,那么就不用分析,科学、真理就会摆在我们面前,现象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它有一种假象,只有通过找到背后所隐含的事物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现象。通过意识形态的分析,我们知道现象是一种假象,想要把现象隐藏的东西揭示出来,使其非神秘化,并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并不是那么伟大,而是非常渺小的。

3.杰姆逊分析了宗教,尤其是新教,杰姆逊认为,我们在分析事物时容易从单一的角度进行评价,在我们分析宗教、文化、意识形态中,我们要考虑到它们自身冲突的存在,用一种辩证的方法去对待。另一方面,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他认为宗教会给绝望的人以一种希望,当他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社会生活时,就发明了宗教,寻求一种来世的解脱。对于新教来说,它带来资本主义,它不仅在神学的范式上带来了变化,而且从时空角度而言,新教也具有一种重要的意义。

因此,文化和宗教有着不同的作用,但是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文化是使人们准备迎接新的基础,即重新安排人们的时间,宗教则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为劳动力量准备合适的工人,这就是上层建筑的主动作用”[1]50,并且在杰姆逊看来,宗教既属于文化也属于意识形态。

(三)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阐述了文化与宗教、意识形态的共同特征,表明了文化与宗教、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意在表明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方面,文化与宗教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第一,符号,文化和宗教都有其符号,也会有形象性的语言;第二,“文本”,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文本,口头传说也是,当然也包括叙事和评价;第三,行为实践,它是有组织、有条理的,这种行为实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的时间观念,二是各种祭祀,三是对工作意义的解释上。

另一方面,就“教义”这一概念而论,“教义”指的是一套有条理的思想、原则、观点、世界观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形态反映的是思想,与宗教具有一致性。对于“合法化”问题而言,“合法化”指的是拥有一定权力的社会组织,在这种合法化过程中,总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相对于葛兰西而言,称为“政治主导权”,这是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它和宗教组织都具有合法化的功能,对于宗教来说,它更是如此。

对于杰姆逊而言,他认为意识形态有两方面的作用:即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从消极的方面而言,它是一种错误意识,这意味着它不愿意接受真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方面,这种错误意识常常被滥用或者误用,消极的意识形态表现在错误的意识,也表现为阶级性错误,消极的意识形态使人们的认识受到了局限,并且使事物变形,让事物变得扭曲。而积极的方面而言,这个意识不是个人的,而是群体的,它是群体的确认。

(四)叙事分析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这一部分的内容与前几部分的内容不太一样,杰姆逊从叙事分析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叙事的可能方法,而为了阐明叙事分析的方法,他引用了八门尼德的例子进行叙事分析。

1.杰姆逊认为,在叙事分析中,不仅要有共时性,还要有历时性。如果仅有共时性,事物是不可能发生的。实际上,20世纪初,叙事分析是从童话开始的,在这个童话中,对于叙事分析,它仍是一种历时性分析。在杰姆逊的叙事中,有一种机制是交换,为了还能够在发生的新事物中产生幻觉,它必须来回表现它的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叙事分析的关键在于指出其作用,并找到构成意义的微观粒子。

2.叙事分析中关于梦的分析。从叙事分析角度来看,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分析给叙事分析一个很好的说明。对弗洛伊德而言,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满足愿望”,梦内心的愿望,象征性的满足,梦的作用主要是,让你得到满足,并且振作起来,梦是复杂、多元化起决定的东西。“弗洛伊德式的叙事分析就是力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来解释这些愿望”[1]126。

3.示范性的叙事分析。以康德拉的小说《吉姆爷》为例,故事讲述了吉姆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了一位英雄。小说中的作者希望我们把它当成一部英雄的小说,小说中的存在主义色彩浓厚,而小说并不只是这一点。杰姆逊认为,宗教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本书的目的是在于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行动是有价值的,书中给我们的答案是“吉姆爷”,而不是吉姆,而小说中的作者也恰恰认为叙事也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

简而言之,杰姆逊认为,对于叙事中那些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应该记住,因为叙事有的既是真的,又是假的。叙事是表面事物的一种方式,它也是解决这一事物的方式,在叙事中,我们无法判断是真理价值还是意识形态,杰姆逊认为二者兼而有之,对于这种叙事的态度,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三、文化的特征

在后现代主义的社会生活中,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也使人们心理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标志着人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文化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特定反映。资本主义的不同阶段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的不同风格上。具体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具体几个方面:

1.在建筑方面的变化。就颜色而言,它由原来的单一到现在的五颜六色,如果说现代主义建筑告诉我们怎么解读生活,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永远也无法解读的迷宫。乌托邦是现代主义的一种设想,与商品密不可分的是后现代主义,它追求的是大众文化,而不是高雅文化。

2.在表达方面的变化。它与语言及感情的性质有关,现代主义出现了一种表达危机,它大都表现在文学中:寂静、不能表达、不能够言语,语言丧失了表达的功能。现代主义是关于焦虑的艺术,它包含了各种剧烈的感情、焦虑、孤独、无法言说的绝望等等。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焦虑有两个特点:一是关于时间与过去,二是焦虑与孤独,这种焦虑与孤独是有自我的。而现代主义正面临着焦虑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这一情形的破坏性和灾难性使后现代主义面临着一种同样的破坏力。在后现代主义中,人们面临的是后一种情形,美国人称为“耗尽”,不停地工作,你体验的是一个变形的外部世界,你并没有自己的存在,你是一个已经非中心化了的主体。在沃霍尔政治性的作品中,在现代主义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到整个社会主义都受到了挑战,而且是很严肃的挑战,而在后现代主义中我们却没有这种感觉。

3.历史感和距离感的消失。一方面,历史感可以看作是过去意识的消失。在现代主义中,平面感追求的是艺术,而在后现代主义中,杰姆逊却没有想好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首先,从几种深度的消失来讨论表面性:一是空间深度的消失,与古典的城市是有透视关系的,一个城市的改变,是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最好诠释,标志着原有的透视的消失,在后现代主义的城市中,已经感受不到深度感的存在。二是在解释上,深度感也已经消失了,尤其在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中,不能够解释。其次,如何理解过去,现代主义倾向是同时探讨个方面,即历史传统和个人记忆。在后现代主义中,过去的深度感不复存在,只存在于现时,历史也不复存在,历史只是一堆文本、档案,记录的是个确已不存在的事件或时代,留下来的只是一些空白的纸,文件袋。另一方面,距离感的消失,它是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特征的反映。距离感的消失是后现代主义的全部精粹,它的形象问题就是以复制与现实关系为中心,以这种距离感为中心。萨特的想象并非虚构,因为形象或想象是很重要的,形象通过否定存在而与存在相联系,而形象是对现实的否定。

综上所述,通过对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意在表明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发生的变化给现代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商品化,人们逐渐失去快乐,开始变得焦虑和痛苦,对于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思,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应该如何去改变人的这种生存状况,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崔家善焉涵〕

[收稿日期]2016-05-10

[作者简介]刘苗(1989-),女,黑龙江克山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7-0073-04

On Jameson’s post-modernist culture

Liu Miao

(MarxismCollege,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

Abstract:in the post-modernist society, people's lives are gradually influenced by such instrumental reason as commerc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making people gradually lose self-nature as an alienated man. Similarly, people's lives are affected by culture, because culture is a specific response to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in a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 culture has more and more influence on people's lives, and especially the impact of postmodernism culture on people's daily lives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Postmodernism culture turned to cultural diversity from that of unity, extended out from the past particular range, and went slowly into people's daily lives, and became consumer goods. Culture are gradually commercialized, and combined closely with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rade together, causing changes in people's daily life. Such a cultural phenomenon is worth of pondering and reflecting.

Keywords:culture; postmodernism; postmodernism culture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塔鲁斯金音乐后现代主义叙事的逻辑与内涵
谁远谁近?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论解构型影像系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大话西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