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与红军长征生死攸关
2016-02-10王影聪
王影聪
(四川省眉山市政协,四川 眉山 620020)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四川与红军长征生死攸关
王影聪
(四川省眉山市政协,四川眉山620020)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一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长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行程是在四川或在川滇黔、川甘、川陕等交界处。我们以各个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为线索,梳理红军长征在川的行动、战役和战斗,以纪念英雄的壮举和伟大的长征。
四川;红军长征;80周年;纪念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一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历时二年,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长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行程是在四川或在川滇黔、川甘、川陕等交界处,并与红军和党的命运生死攸关。
当年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即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军二、六军团(后称红二方面军),均在四川境内行动或战斗。其中红四方面军超过一半以上的队伍是四川子弟。四川人民为红军完成长征壮举胜利,贡献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做出了重大牺牲。红军长征生死悠关的重大会议、战役战斗等大多数都发生在四川或与四川交界的地域。我们当永远缅怀铭记!
这里我们以各个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为线索,梳理红军长征在川的行动、战役和战斗,以纪念英雄的壮举和伟大的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即第一方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被迫放弃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史称长征。
从1934年10月21日开始出发到同年12月1日,中央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12月中旬,中央红军在湘黔边界,召开了通道、黎平两次会议,接受了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放弃了中央红军进入湘西与红军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入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境内,避免了中央红军覆亡的危险。并于1935年1月1日的猴场会议后,中央红军于1月7日攻占了遵义。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在历史上伟大转折点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后,军情紧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于1935年1月19日从遵义出发,分三路向赤水河进发,准备实现由此向北过长江,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目标。
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首次入川到达古蔺县。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到同年5月,红军的前途命运再次经历了生死攸关的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四渡赤水”战役、“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成就了毛泽东同志挽救红军、跳出敌人围追堵截包围圈的“神来之笔”!使得中央红军全部从容渡过金沙江,再入四川。
“鸡鸣三省”会议在四川境内的古蔺县(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叙永县)石厢子村召开,(特注:亦有说是在云南威信水田寨的花房子召开,亦有说是在贵州毕节县的林口召开,这一带均属广义的“鸡鸣三省”之地域),时间是1935年2月3日—5日,落实了遵义会议决议后的第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由张闻天(洛甫)正式接替博古,成为党的总负责人。从而保证了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的真正参与决策权。由此在2月5日至9日的“扎西会议”和在同年3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苟坝会议”,真正落实完成了遵义会议决议的绝大部分内容,特别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绝对军事指挥权,才由此产生“四渡赤水”中的后三次渡赤水,才产生了中央红军的运动战,才产生了“娄山关大捷”和调出滇军东进贵州,胜利跳出包围圈,从容渡过金沙江。“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美名由此而来!这个“鸡鸣三省”的会议和由此而来的“神来之笔”等系列会议与军事行动,的确与中央红军生死攸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再入四川,于5月12日在会理县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会议批评了包括林彪等将领不满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在“四渡赤水”前后的指挥,统一了认识;研究了中央红军过金沙江后的前进方向,确定了刘伯承、聂荣臻率先遣支队经过彝区开辟通道并抢渡大渡河等重大部署。由此产生了之后的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惊天动地之壮举也由此诞生,中央红军也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再次发生。“会理会议”后的惊天壮举等又一次与中央红军生死攸关!
1935年5月30日,在泸定县,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史称“泸定会议”,研究了继续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重大事宜;确定了陈云同志去上海恢复党的组织,并亲自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的决定,得到共产国际的确认与支持。面对几十万国民党军、川军、滇军的围追堵截,封锁了几乎所有北上的通道,中央红军翻越了夹金山,艰难爬过了生命禁区的雪山,到达了懋功(今称小金)县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汇合。陈云同志也艰难脱离险境,经上海等多次转辗,最后到达了莫斯科,汇报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央红军的状况,共产国际确认批准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泸定会议”再次与中央红军生死攸关。
1935年7月21日,在黑水县芦花镇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年8月6日在松潘县毛儿盖附近的沙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月20日在毛儿盖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三个重要会议集中于中央红军,即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会师后的战略方向、组织和部队调整,以及重大战役行动,特别是与张国焘的错误进行坚决斗争,坚定了北上抗日的决心,保证了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权和指挥权。这三个会议同样与红军的生死存亡、与中央核心领导地位生死攸关。
1935年9月9日夜,在若尔盖县的巴西,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史称“巴西会议”。毛泽东得到了叶剑英的关于张国焘电告陈昌浩 “武力解决”中央领导权的紧急情况报告后,提议深夜召开会议。会议揭露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抗拒中央的严重错误,分析了中央面临的十分危险的处境,决定中央率红军一、三军团(军)等组成北上先遣支队,过草地,先行北上,脱离险境。此后,又有夺取腊子口战斗,最终到达了俄界。这个十分紧急、重要的“巴西会议”,又一次挽救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又是一次十分危急的生死攸关。三天后的1935年9 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川甘边界的俄界,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批判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的决定,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等。后红军到达甘南哈达铺,率先完成了北上的任务。在以后经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努力,张国焘被迫放弃分裂活动和南下,与二、四两个方面军一道,重新北上。
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师甘肃会宁和将台堡后,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从此,中国革命的军队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与三年解放战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今天,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重温中共中央与红军,在四川一年多艰难日子里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将激励我们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和加倍的努力,去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成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夙愿!
责任编辑:邓小龙
D612
A
1009-0169(2016)08-0047-02
王影聪(1957-),男,四川犍为人,四川省眉山市政协主席、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主要从事历史文化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