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江法院:打造侨乡特色法治文化

2016-02-10黄海声阮锦平

中国法治文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法院法治建设

文/黄海声 阮锦平

蓬江法院:打造侨乡特色法治文化

文/黄海声 阮锦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让法律成为公民内心真诚的信仰。蓬江法院意识到法治文化正是法治建设的精神内核,健康、励志、先进的法治文化,必然会成为凝聚人心的力量源泉,成为法治建设强大的推动力。为此,蓬江法院在优质高效完成审判任务的同时,始终坚持“文化兴法、文化建院”的指导方针,以“文化贴近基层、司法服务民生”为切入点,积极挖掘和凸显侨乡文化特色,大力推进务实创新、彰显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文化成果服务基层群众,先后荣获“江门市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江门市法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棠下法庭获评“江门市廉洁城市建设示范点”,把法治文化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树立了法院的新形象,干警的工作理念、职业素养、精神风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逐步形成一种有力促进法院业务工作的“软实力”。

以制度文化为先导,突出顶层保障

制度是夯实文化建设的基础。蓬江法院党组始终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院重点工作来推动和谋划,2012年制订了《蓬江区法院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提出两年内争创全市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或示范点),三年内争创全省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或示范点)的总体目标。在每年的法院工作会议上研究讨论年度内的法治文化建设事宜,以任务分解的形式作专门部署并层层落实责任;制订了涵盖组织机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建设专项制度,细化了工作举措,保证法治文化建设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成立了文化建设专项领导小组,形成院领导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机制。此外,还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蓬江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继续丰富和拓展文化建设内涵的十项举措,保障了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持续、有序推进。

为了突出顶层推动,增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力,蓬江法院与蓬江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蓬江区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把法院文化建设纳入蓬江区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形成推动法治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该意见规定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经费预算,在行政经费中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如有特殊工作任务或重大项目需要,另拨专项经费,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几年蓬江法院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精心打造了宪法墙文化长廊、院训墙等标志性设施,高标准建成了院史室、荣誉室、图书室、文娱室、服务窗口等 “四室一窗口”。

以特色文化为切入,突出侨乡特色

蓬江法院地处“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市,这里是明代大儒陈白沙先生的故乡,为此,蓬江法院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坚持创新思维、创新理念,明确提出一年探索一个新课题,一庭推出一个新亮点,同时注重挖掘和弘扬侨乡文化这一活力之源,实现法治文化建设的新突破。

打造“白沙”文化。立足于打造文化精品,蓬江法院努力找准法院工作与侨乡特色文化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引领作用。通过深入挖掘蓬江区的特色文化资源,确定了以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陈白沙的思想作为蓬江法院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切入点。深入开展了陈白沙思想理论调研活动,在院史室以及三楼走廊开辟了陈白沙文化专栏,传承发扬其包容和谐、爱国爱民的精神品格,在扬弃的前提下吸收其思想精髓,促进了法院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

打造独特的“和合”文化。“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意为和谐、调和,相合、融合,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善于在矛盾的事物中找到和谐共赢。杜阮法庭依托叱石风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底蕴,充分吸收叱石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精华,首创了“和合调解法”这种新颖的调解模式。该调解模式体现了六个核心思想,即“慈悲为怀、豁达能容、将心比心、明辨事理、舍即是得、以和为贵”,通过“听、观、问、劝、定”五个步骤,有效引导当事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放下争怨,付出真诚,将矛盾化于无形。

打造“警思”文化。在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廉政教育的新方式新载体,在全市法院首开先河,精心建设了“警思苑”,将近年来蓬江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生的差错或违纪事例,分成执行差错、程序差错、业外差错和作风差错四大部分逐一陈列,重点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用身边活生生的案例来警示干警,使之更具说服力震撼力,让干警更易入心入脑,从根源上杜绝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警思苑”的设立,成为干警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辟了江门市政法机关一道独特的廉政文化建设新途径。

以环境文化为手段,突出文化品位

蓬江法院在环境文化建设中不断提升文化内涵,注重文化品位,一方面着力保持审判场所严肃、庄严的司法形象,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办公场所温馨舒适的人文气息,使法院干警和当事人既能感觉到司法的神圣和威严,又能充分感受到法治的和谐和厚重。

机关院部文化气息“随处可见”。蓬江法院办公大楼充分利用现成的空间,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文化亮点,充分凸显法治内涵,文化气息“随处可见”,使来访群众感受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严肃大气、有鲜明特色的宪法墙和浮雕,融入了法徽、天平、法槌等特色元素,向来访群众传递浓郁的法律气息;端庄厚重的“法平 风清 敏行 致和”院训墙,将该院的院训精神生动烙入全体法官的脑海;一楼走廊以清新明快的灯箱形式,展示了各项审判执行工作成就、文化建设成就和干警的精神风貌;二楼走廊以法言法语和干警文化生活为主题,充分凸显法治文化的内涵;三楼走廊白沙大儒的法治明言,增加了法官的正义力量;以“铭记、传承、跨越”为主题的院史馆图文并茂,生动展示了蓬江法院的发展历程;大堂开辟的文化作品展览高雅脱俗,以干警的摄影作品、书法作品、国画作品等立体多元地展现了法官的文化风采。

法庭文化亮点纷呈、各具特色。蓬江法院统一规划,系统打造人民法庭的法治文化品牌,使文化建设向人民法庭深入拓展,向广大基层群众弘扬法治精神。三个法庭的载体文化建设各有鲜明的主题:杜阮法庭突出“和文化”,着力打造和谐亲民的人文氛围,从佛教的“自心和悦、家庭和顺、人我和敬”思想中提炼出对审判工作的启示,宣扬以和为贵的和谐司法理念,帮助当事人在舒心宽松的环境下解决矛盾、平息诉怨。棠下法庭凸显“廉文化”,以创建江门市廉洁公正政法基层示范点为契机,打造了廉政走廊、廉政警示区、廉政漫画园地等一系列廉政文化亮点,把廉政主题生动融入文化建设之中,形成浓厚的廉政氛围,使干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升境界。同时,紧扣“涉农审判”品牌,打造涉农审判绿色通道,与良溪古村共建,为良溪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提供建设性的法律意见。荷塘法庭以“法文化”为主题,努力营造一种庄重威严的法治氛围,处处彰显法律的尊严与厚重,充分凸显了“让群众信服裁判、信任法官、信赖法院”的公正司法主题,同时,以维护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个生动案例,显示了法庭服务地方工作大局、维护司法公正的坚定信心。

“廉文化”、“法文化”和“和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形成了江门市基层法庭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基层群众的好评。

以精神文化为引领,突出高处立意

蓬江法院在文化建设中注重高处立意,总结提炼高品位的思想内涵,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文化引领干警,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经过全院征集,确定了体现蓬江法院工作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的八字院训“法平 风清 敏行 致和”,展示了蓬江法院人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成为了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

法平是一种信仰,即法者平之如水,是法律人的永恒追求,终身信仰;风清是一种精神,即法官内心应如水般清澈,风样明静,没有浑浊;敏行是一种能力,即传承发扬新时代的广东精神,敏锐进取,尚法求实,创新笃行;致和是一种追求,即践行案结事了人和,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在院训的指引和熏陶下,全院上下形成了追求知识、磨砺品行、崇尚法律、自强不息、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

此外,各部门和法庭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通过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团队文化精神,如棠下法庭提炼了“至上明善”的庭训,寓意为坚持法律至上,良善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杜阮法庭确立了“清 慎 廉”的庭训,致力于树立清正廉洁、谨言慎行的工作理念。团队文化精神在干警中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并固化成干警的自觉行为,使其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时时处处自觉维护公平、公正的司法标准。

以行为文化为重点,突出丰富内涵

“每个人都是法院文化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法院文化的受益者”,蓬江法院注重干警素养的培育。为此,积极搭建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建设平台和阵地,不断提高队伍文化素养。

每年通过书画摄影评比的形式,让广大干警充分展示才艺,活跃文化氛围。组成网球、篮球、瑜伽等运动协会,舒缓干警工作压力。每季度开展“法墨书香”读书活动,从普通干警到院领导,都积极参与其中,交流感悟,分享启迪,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组织干警积极参加各种演讲、文艺汇演,干警自编自演的小品《罂粟花下的心灵审判》荣获蓬江区汇演第二名,精心排练的大型“时装秀”等节目获得全市法院文艺汇演银奖、铜奖,生动展示法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此外,大兴调研之风,把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岗位责任制挂钩,形成大调研格局,多篇论文获评江门市社科优秀课题和省级、国家级奖项,精心创办的《文化建设专刊》及《法苑》杂志,既唱响法治文化的主旋律,也成为干警陶冶性情、增进沟通的有效方式。

同时,大力拓展司法公开。夯实法治文化建设主阵地,通过向社区群众赠阅《打官司须知》小册子,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赠阅《联络专刊》,开创法院网站,开通“五邑法苑”法院微博,在媒体上开办以案析法专栏等一系列举措,搭建法院面向社会各个层面的法治文化宣传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最近,蓬江法院还开通了全国首个以“社区法官”命名的公众微信,设有“诉讼导航”、“法律讲堂”、“法庭内外”等栏目,老百姓只需点一点指头,就可以从该平台上就诉讼程序法律问题与社区法官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想要的法律信息。社区法官公众微信开通仅一个月,便已被250个社区群众关注。此外,实施“阳光法院工程”,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相继推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庭审微博直播、公开摇珠选定评估拍卖机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努力实现“看得见的公正”,使社会公众对司法作风和案件判决满意率不断提高。此外,以法治文化建设为依托,在司法改革上推陈出新,推出未成年犯罪“圆桌审判+心理干预”项目,成为“全省法院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帮教效果显著,判后回访帮教率达100%,不少未成年罪犯在法官和心理辅导师的教育感化下成功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重新犯罪率为零。

(本文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

猜你喜欢

法院法治建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百姓拆迁心结一朝化解法院主持调解握手言和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班里设个小“法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聚焦法院改革 促进公正司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