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社团披“官衣”敛财,谁该反思?
2016-02-10叶祝颐
◎叶祝颐
非法社团披“官衣”敛财,谁该反思?
◎叶祝颐
据民政部官方网站消息,近日,该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开通了“离岸社团”“山寨社团”曝光台,目前已首批公布了包括中国公益总会、中国担保协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等在内的203家“山寨社团”名单。
现实社会生态中,打着“国字号”招牌圈钱的“XX机构”“XX协会”等社团组织比比皆是。原审计长李金华曾举例说,一个中央政府部门下属单位就有100多个,既有儿子部门、孙子部门,还有重孙子、重重孙子部门,三五个人就成立个部门,挂个牌就圈钱。李金华的话可谓一针见血。一些带有官方背景的协会、学会、培训中心等社团组织充当了政府职能部门的“钱袋子”和“养人机构”。
无论是牙防组、中爱联,还是原国务院扶贫办的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其合法性与公信力来源于政府部门。这些社会团体,虽不是正规的国家机构,却充当了二政府、三政府的角色,利用挂靠政府的优势,间接行使了部分行政职能,甚至做了政府想做又不方便做的事。由于有官方“外衣”护身,它们往往还可以规避法律监管。再加上部分市、县没有专门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无力监管或监管不到位情况较为普遍。有调查表明,一些社会团体依托权力乱办培训班,乱办评选活动,乱收费的现象比较突出。乱收费已成为一些挂靠官方社会团体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这些政府的“徒子徒孙们”正是利用了人们对政府的畏惧、信任心理圈钱创收。有的社团已成了政府公信形象的破坏者、不法商家的帮凶。
不仅曝光出来的非法敛财社团要治理,所有穿官方外衣敛财的社会团体都应该进行整顿。严管各种增加民众负担,伤害政府公信的社会团体运作,重视公众舆论监督,把权力猛兽关进笼子,让社团组织在合法规范的轨道上运行,很有必要。如果到了穿官方外衣搞权力寻租的社团害群之马演变成害人狼群之后,再来监管、整顿,恐怕成了“水里按葫芦”。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