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涉农网商经营状况与对策

2016-02-10团广东省委农青部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中国共青团 2016年7期
关键词:网店电子商务农产品

文 | 团广东省委农青部、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广东涉农网商经营状况与对策

文 | 团广东省委农青部、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化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广东省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涉农电子商务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体系不完善、执行落实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涉农网商的公共服务,优化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运营环境,团广东省委农村青年工作部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对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化中的现状、作用以及涉农网商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运营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遇到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本次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象主要是分布在粤东西北农业电商发展良好地区的农村青年。回收问卷共6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68份,男女比例约1:1,59.4%的受访者年龄介于18至30岁之间,31至40岁的受访者占23.5%。高中/技校/中专、大专、本科的比例各占23.5%、25.4%和29.3%。

网店经营状况及分析

从经营商品的种类来看,有24%的网店主要经营蔬菜、瓜果类,15%的网店经营肉、蛋、禽类,9%的网店经营粮油,这反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网上购买食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此外,有17%的网店经营花卉等园艺产品,8.3%的网店经营农业用具、机械等产品。

在货源方面,绝大部分网店销售他人生产的产品,这一比例占58%,利用网络渠道销售自家产的农产品的网店只占14%;有部分销售加工农产品的网店,自行加工占7%,他人加工占13%。总的来说,网店销售、代理他人产品的居多,自产自销的较少。

46.2%的网店只有店主一人经营;雇佣1-2人的网店仅占28.8%,雇佣3-5人的网店占11.4%,雇佣5人以上的网店极少,不到10%,由此看来,农业电商模式主要以个人或者小家庭式为主,大企业、大网店很少。

从对网店网点营业额的调查看,网店营业额1万以下的最多,占到35.8%,营业额1-10万的占38.7%,10-100万只占20.4%,营业额达到100万以上的不到5%。由于农产品电商的仓储、物流成本较高,总体来说,大部分网店经营状况不佳,处于维持状态。

网店的盈利状况是:18.2%的网店盈利为0,24.2%的网店在1万元以下,18.2%的网店在1-2万之间,13.6%的网店在3-5万之间,8.3%网店在5-10万之间,盈利10万以上的网店很少,由此可见,网店总体上盈利能力不强。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单一经营为主。被调查者的网店大多经营一类商品,单一的经营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不仅难以在销售业绩上寻求突破,而且经营风险也相对较大。经营者应该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网店里的商品种类尽可能齐全,更新迅速。

缺少有竞争力的货源。这可说是长期困扰线上线下各种零售业态经营者的普遍问题,这个问题对差异化小的农业电商来讲显得尤为严峻。网店货源的主要渠道是代理,虽然代理方式对农民开店吸引力很大,不需要进货、拍照、编辑文字、发货,由供货商包办一切,但代理这些供货商的网店一般很多,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同一个平台上多家网店销售,相互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农民的谈判能力、议价实力等决定了他们在市场采购中不容易拿到有价格优势、退换货条件优惠、供应稳定的货源。所以,如何寻找适销对路、有价格优势、供应稳定的货源是农民网上开店面临的一大难题。

经营业绩不够理想。被调查者网店的经营业绩不理想不仅表现在年营业额低,还反映了其盈利能力弱。农产品电商本身就面临着成本高、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要想改善经营业绩,网店经营者就必须在实际运营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成本,譬如使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下降,提高单位网店产品售价等,并结合相应的营销策略,扩大总营业额。

影响网店成功的因素及政策需求

当问及网店成功因素时,55.3%的网店主表示产品质量是网站成功的第一要素;其次是货源和消费者口碑,分别占41.7% 和37.1%;不少人还认为客户服务和资金投入也必须兼顾,有28.0%和25.0%。一个网店的成功归功于各方面努力,网店主应该尽可能做好各方面的经营管理。

在对网店发展制约因素的调查中,41.7%的网店主认为网店的发展受制于缺少产品营销手段,31.1%的认为获得贷款难,缺乏资金,27.3%的认为缺少品牌管理经验;至于认为货源不稳定、缺少技术、缺少人才、缺少优势产品分别占22.0%、21.2%、18.2%和17.4%;其余制约因素只占小部分的比例。由此可见,促进网店发展,解决其经营困难的关键在于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营销以及品牌管理培训,并提供良好的信贷条件。

据调查,网店主对网店经营环境评价如下:

在员工雇佣方面,受访者表示员工雇佣的困难不大,认为一般的有35%,认为有点困难的占26%。

在银行贷款方面,受访者普遍表示较为困难,其中认为非常困难的比例达到49%,认为有点困难的也有26%。

在物流运输方面,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有点困难,占42.4%,而认为非常困难的有36.4%,由此看来,农产品的自身特性增加了物流运输的难度。

在电商平台方面,根据上文分析,大部分网店在都在专业的第三方网络平台上经营,这方面的难度并不明显,41%的人认为难度一般,只有26%的认为有点难度。

在政府公共服务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对其评价还是困难的,其中选择有点困难的有33%,选择非常困难的有27%。

43.2%的网店主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市场、政策统计信息,展望行业发展趋势等信息;35.6%的希望加强市场竞争秩序监督,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以及商标品牌盗用;31.8%则希望开设更多免费培训班;此外,还有帮助融资、建设网络物流等基础服务设施、提供法律咨询等需求。

综上所述,成功地经营一个网店着实不易,制约网店发展的因素很多。目前农业电商的经营环境仍有待改善,政府应该针对经营者的需求,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有效地促进农业电商的健康发展。

政策建议

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农业电子商务能否在农村地区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信息利用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首先要制定长远的农村居民教育计划,普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教会农民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从网络上检索到需要的信息以及在网络上交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对于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从当地选择一些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相对比较高的农民进行高层次的电子商务技术培训。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推动当地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加快信息设施建设,降低信息成本。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上,应当具有针对性。在经济发展较快、农民信息素质较高的地区,应积极发展因特网络,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帮助农民上网,接受网络信息服务;在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农民信息素质较差,应依托目前较为普及的电话网、电视网、广播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首先实施——三网(计算机网、电话网、电视网)合一工程。在此基础上,开发并传授以上述网络为依托的适合农民的信息获取技术,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直接面对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

公共信息网络的建设可以由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投资,但是农民获取信息的终端设备需要由自己购买,这是农民信息获取的成本构成之一。另外就是农民购买信息的费用,这方面要采取的措施就是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进行协调,降低农村居民上网的管理维护费用,降低或减免农民的关于农业方面的手机短信定制费用。信息获取费用的减少也会吸引更多的农民接触因特网,利用网络信息指导生产,逐步开展电子交易。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可以从价值链上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参与电子交易的时候,可利用资金优势、技术优势,比单个农民参与电子商务更有信息优势、竞争优势。目前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较低,以农产品经营的企业作为现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参与主体,是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途径之一。通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将上游供应商(农户)与下游销售商通过因特网联为一体,建立上下游间的网上交易系统,加快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收入。

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的运输也是电子商务的一个构成环节,缺少了这一环节,整个电子商务活动是不可能现的。目前,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落后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制约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政府对农村地区交通设施进行大力建设、改善的情况下,要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起从乡村到城市的集仓储、冷藏、加工、配送以及长短途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配送体系。此外,还要鼓励更多的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展面向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物流运输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完善农业金融扶持体系。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农业用地的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是保障农业电商产品供给稳定的根本条件,因此,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可先施行对某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包装加工和销售等流程进行资金补贴的体系,然后逐步推广到其他农产品品种。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在农产品的产销旺季积极主动安排贷款,创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贷款审核,转变只以固定资产做抵押的贷款方式,尝试以其他形式资产做抵押的贷款方式以提供信贷支持。还可以实施城市社区居民组织集资与农村生产合作社建立产销联盟。

加强农业电子商务的监管。

目前各种涉农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规,并严格执法,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对于那些依法经营,并获得消费者广泛好评的网商,要给予奖励,并积极向社会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对有违规行为的网商要及时曝光,让社会公众来共同监督。

猜你喜欢

网店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网店装修二三事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