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把准方向,抓好带头人
2016-02-10梁天琛
文|梁天琛
株洲:把准方向,抓好带头人
文|梁天琛
以凝聚青年为目的的改革最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打破体制内外身份的限制,让更多优秀青年担任团干部,从事团青工作。开展共青团工作,关键在团干部。我们要带着“问题意识”审视如今的共青团工作,当前团组织的设置就存在“行政化”现象。目前大多数机关团干部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模式,受《公务员法》的限制,团的机关干部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队伍,许多有能力、有想法但没有体制内身份的青年很难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由此,团组织要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突破体制内外限制,通过专、兼、挂配备干部、社会招聘签约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手段,把更广范围有志从事青年工作的人才纳入视野,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不拘一格、五湖四海的团干部队伍,及时有效补充机关的工作力量,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与开放性。
二是提升团干部做普通青年工作的能力,更加广泛地服务好凝聚好青年。当前,共青团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团干部“机关化”,脱离了青年,服务青年的能力不强,凝聚青年的本领不高,导致共青团的工作手臂、工作触角不能有效延伸到青年和基层。例如,有些团干部来到普通的青年工人、青年农民身边,无论是交流还是座谈会,不知道如何打开“话匣子”,或者就问问姓名,职业,竟然无话可说了。这些现象都说明团干部做普通青年工作能力的欠缺。因此,全面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团干部与要普通青年交朋友,走到他们中间去,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进行交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广泛地服务好凝聚好青年。
团株洲市委在凝聚青年方面做了以下努力和尝试。
提高基层比例,实施团的全委会机构改革。近年来,团株洲市委全委会基层代表委员数不断上升,其中团市委机关的委员由9人减少至7人,普通基层代表委员比例增加至48.9%,一批杰出的青年技工代表、青年农民工代表、青年海归代表等进入团市委全委会,有效地扩大了团内民主。
延伸工作手臂,加强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株洲共青团把青年社会组织作为重要伙伴,积极拓展团的工作社会化渠道,以地缘、业缘、学缘、趣缘为纽带,积极发展青年社会组织。近年来,我们紧密发展、联系和服务了株洲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株洲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株洲市海归协会、株洲市青年创业者协会等100余家青字号的社会组织,以青年社会组织为载体极大地延伸了团的工作手臂,最大范围的凝聚了青年,提升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定期下沉基层,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近年来,团株洲市委机关干部积极落实团干部下沉基层工作制度,通过下沉基层,我们近距离了解了青年所思所想所求,成为开展工作的重要切入点。2014年以来,我们针对青年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连续开展了“青春创业季”“青春恋爱季”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极大的满足青年的需求,深受青年朋友们欢迎。
在凝聚青年方面,团株洲市委有以下两点成功的经验。
坚持问题导向,把准工作方向。我们深刻体会到,要凝聚青年,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青年的需求需要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团干部俯下身子、脚踏实地,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要将共青团工作从管理青年到服务青年进行转变,把服务青年的工作落到实处,既为青年解决思想问题,又为青年解决实际问题,既组织青年服务社会,又动员社会关心青年。如株洲团市委开展的“青春创业季”、“青春恋爱季”系列活动就是根据调研,了解青年需求后开展活动的最好体现。
抓好青年社会组织领头人,也就抓住了新兴的青年群体。青年社会组织的领头人,是新兴青年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和体制内的干部不同,对新兴青年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时甚至会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共青团在联系、服务和引导这些领头人过程中,通过他们去影响和凝聚身边的青年群体,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绩。如团株洲市委对株洲市青年创业者协会和株洲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积极沟通和引导,凝聚了一大批当下株洲成功的青年创业者,青年社工,有效的推动了共青团的各项活动开展。
同时,团株洲市委也有失败的教训。
干部思维理念固化,工作方式方法简单。部分团干部的思维理念没有转变,还是以管理青年的思维去从事青年工作,没有从青年的需求出发去设计和开展工作,服务青年的理念不强,在青年中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没有和普通青年打交道的能力,总是按照过去的方式方法办今天事,与青年拉开了距离,喜欢以领导自居,发号施令,高高在上,没有真正深入青年。
基层干部选人作用发挥不佳,效果不明显。没有发挥好团市委委员的整体作用。虽然基层代表委员的比率较高,但是由于受时间限制、本职工作及个人素质问题的影响,部分委员并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各类活动的参与率不高,对共青团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成效一般。
今后,团株洲市委将推出以下改革措施:
实施扁平化管理和项目制运作。团市委各部门直接联系各基层团组织,减少中间环节,团干部直接对口联系不同领域的普通青年。针对青年需求,大的活动实施项目制运作机制,让团干部不仅仅拘泥于本部门的一小块业务,提升大家的能力水平。推行“团干部+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让团干部率先成为社会综合治理的领军人物。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部分项目化工作给青年社会组织去实施完成。
领导班子专兼挂结合,打破体制限制,扩大团内民主。实行专兼挂相结合,选好配强团的领导班子。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团株洲市委就有企业团委书记兼任团市委副书记的惯例。此次改革,要更加注重面向基层一线,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级,从具有团学专兼职干部经验、基层群众工作经历的人选,如青年村官、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工作者、青年社会组织等带头人中选拔培养团的领导干部。有序扩大团内民主,团市委常委会委员中基层一线团干部和团员比例不少于25%,全委会委员中基层一线团干部和团员比例不少于50%。
从严治团,全面提升团干部能力。团干部是团组织的骨干和核心,是团组织实现各种职能的保证,是团组织自身建设的主体力量。我们将选优配强各级团委班子,加大团干部培训教育,提升团干部综合素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全面提升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要保障改革措施落地,对上要靠政策、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对下要抓基层、强基础,争取青年的支持和拥护。
抓政策性、制度性措施的落实。根据省委、市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联合市委督查室对县区进行督查,确保工作经费、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党建带团建等措施落地生根。
抓机制、抓基础、强活力。牢牢抓住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这个薄弱环节,加强和优化共青团工作的资源配置,改进资金、人员、项目等动方式,坚持线上线下、眼睛向外和眼睛向内、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相结合,依靠青年社会组织力量,将更多更实的服务资源投向基层,帮助青年实现需求,切实帮助基层团组织提高聚青年、帮青年的能力,有效解决脱离青年的问题。
(作者系团株洲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