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2016-02-10于凤菊崔保锋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校史大学学校

■ 于凤菊 崔保锋 王 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宣传部,科研处,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89)



大学校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 于凤菊崔保锋王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宣传部,科研处,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89)

【摘要】大学校史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之一。当前阶段我国大学校史文化工作中存在着职能指向不清晰、展陈方式简单落后、校史文化荒漠化初现和校史变动频繁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只有加强系统的长效机制建设才能推动大学校史文化的繁荣发展。物质保障机制是大学校史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的基石,校史文化资源建设机制是实现繁荣发展的抓手,校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机制是校史文化研究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校史文化育人机制是确保校史文化“来源于人、作用于人”的根本,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校史文化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校史文化文化建设

一、大学校史文化建设的意义

精神是人类文明区别于动物的最显著特质,大学精神作为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努力开创、不懈践行、始终遵循的文化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大学办学实践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和反映,只能来源于大学办学的历史实践。作为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当代中国大学的校史文化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文化存在,是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的一个汇聚地带,是大学精神价值的具体承载,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另一所大学的文化标志。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高等学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多样化的育人模式。大学校史文化作为高等学校自身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囊括了大学人自身的奋斗历史,也孕育着大学未来发展的精神力量。从全新的育人视角出发,全面加强大学校史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大学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全面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大学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引领者,既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校史文化建设,率先将大学自身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大学校史不仅是一所大学发展轨迹的历史记录,也是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筚路蓝缕奋斗办学的历史记录,更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潜心求学、砥砺品行的历史记录。通过校史文化教育讲述大学人身边的故事,不仅能够增进大学人对于所在学校建设、发展历史的认同,也能够使他们通过对自身所处高校发展历程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全社会发展历程和发展道路的具体认知与理解。大学人基于对大学校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一方面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提供一个落地生根的体验土壤,使之不再宛如广大师生仰望的星空,而是成为大家始终踏足的大地,获得一种体验感;另一方面能够使广大师生在了解自己的前辈、同辈、师长办学成就、奋斗历程或成长经历的同时,通过将自身的体验与同一身份、位置、层次的榜样相比较,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践活动中的被灌输感,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作为受众现实体验的同位感,而这种同位感是基于设身处地的平等交流而产生的,无疑可以消除自上而下的被灌输感。

在社会利益高度一致、社会思潮较为单一、传媒技术和教育并不发达的前现代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观教育,教育者往往是强势的一方,接受者往往是弱势的一方,这也决定了受众个体自身的现实立场、切身感触以及现实目的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碎片化、复杂化在客观上已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子群体,甚至是不同的社会个体,在自身现实立场、切身感触以及现实目的等方面千差万别。倘以当前阶段的经历、感受、认知去看待前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然将之视为简单灌输。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的历史时期,社会利益的逐步多元和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已经将整个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碎片化推向了越来越深入的层次。当代高校作为社会认知和舆论传播的先导,只有通过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活动,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练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舞台。

二、当代中国大学校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说明校史不仅是大学精神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生活甚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史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求。以清华大学校史馆为例,该馆2015年10月共计接待中央企业集团、部队系统、国内外院校、校内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五千多人,其中预约团体68个,校史讲解53次[1]。在这一背景下,校史越来越成为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各大高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对自身发展历程的梳理,几乎每一所高校都设有校史馆或者类似的校史研究机构,研究、整理、编辑关于自身发展的史志、年鉴。然而,社会各界对于大学校史文化的重视和大学自身的种种努力却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带来大学校史文化的繁荣,校史工作中仍存在各种问题,甚至某些发展性矛盾反而更加突出。

首先是职能定位不清晰。一方面,校史馆的具体职能不明确,很多高校校史文化机构只是为存史而办馆,并没有自觉地对校史文化进行整理、研究,更不可能在“增进办学人文气息,优化办学人文环境”的层次上推进校史文化建设。表面上看,这使校史馆成了校史资料的库房;而在深层次上,这极不利于社会大众对于高校人文气息的感触和了解,尤其是对于大学优势学科、专业和大师级学者的直接感触和了解。人们从社会途径获得的对高校的了解原本就只是一鳞半爪,其中还常常充斥着校友中各级领导数目等功利性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怎么能够责备广大考生在考学择校时盲目注重学校名气、追求镀金效果呢?另一方面,校史馆的服务对象不明确。很多高校将校史文化首要面向的群体定位为“上级领导”,突出表现就是基本上只有上级领导来校“视察”“调研”或“指导”工作时,才有机会参观校史展览馆,平时师生和社会人士要么对校史馆无意问津,要么只能望门兴叹。此外,著名学者、广大一线教职工和不断更替的学生群体在大学校史叙述中的地位不够突出,这也是校史文化工作服务对象模糊的表现。

其次是展陈方式简单,不能推陈出新。目前,全国有一千家以上的大学校史馆,绝大多数处于以校史文物收集、展陈和讲解为主的发展阶段,并且绝大多数校史展览馆也没有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设备老旧,陈列单一,缺乏现代化的综合展陈方式。在全国116所211工程院校中,只有57所院校在其官网主页上能够找到校史文化工作的相关页面或栏目,比例不足半数,其中首都地区的26所211工程院校中只有9所能够找到校史文化工作的相关页面或栏目,大约只占三分之一。目前,很少有高校面向广大师生开设校史文化课程或组织讲座,更谈不上生动活泼的校史文化活动或者运用新媒体进行校史文化传播。

再次是校史文化教育滞后导致高校学人代际联系缺失严重,校史文化荒漠化初步显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校史馆对“林某某”的提问让在场的人一阵错愕,也折射出了当代中国大学校史文化的荒漠化问题。当代中国高校不同代际学人之间基于学校建设发展和经营管理的代际沟通严重缺失,“林某某”涉及的学校历史是建国后不久,与国外大学动辄百年的历史相比年代并不久远,却已经无人能够解释清楚,更遑论大学生对早已退休的不同专业、学科的前辈学人的关注与了解。因此,校史文化教育的长期滞后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消除大学校史文化的荒漠化是当代中国大学校史文化工作的责任。

最后是“人造”校史多发,校史变迁频繁。高校校史自大学筹备建设之时开始,至学校关闭为止,本来只是大学历史的记录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然而当代中国大学在师资力量、优质生源和社会赞助等领域面临的激烈竞争,使各高校在高度重视自身历史的过程中,悄然将“高度重视”升级为了“过度重视”,不惜生拉硬套、借尸还魂以拓展学校历史。种种人为地求古现象,不仅没有提升大学校史的品质,反而将大学校史置于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庸俗层次,是对校史文化的极大伤害。

大学校史文化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比较突出,但都是校史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加以解决。

三、繁荣发展大学校史文化的长效机制

一所大学的校史文化能够实现可持续地繁荣发展,需要一整套系统的长效机制,至少应包括四个子机制,即校史文化的物质保障机制、校史文化资源建设机制、校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机制和校史文化育人机制。四个子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校史文化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校史文化的物质保障机制

物质保障机制是校史文化实现繁荣发展的基石。校史文化不是产业,本身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此,开展校史文化活动,必然需要持续的物质保障。这种物质保障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战略规划上的重视,第二层次才是直接物质条件支持。

大学从战略规划上对校史文化的重视是大学校史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中之重。战略规划是当代中国大学在日渐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战略规划上的重视是指学校在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认识到校史文化在学校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对于校史本身的历史资源高地优势、凝聚和孕育学校学科特色的优势、师生思想政治引领的文化优势、作为校园文化发展脉络的经验优势等的认识。只有在大学整体发展规划中充分认识到校史文化在学校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将校史文化的发展要求体现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才能在全校形成推动校史文化建设发展的共识。

与战略规划上的重视相对应,高校人、财、物等物质资源也应按照战略规划向校史文化工作领域倾斜配置。长期以来,高校校史文化工作依附于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档案馆等原有工作职能明确的部门,很难得到战略规划层面的重视,可持续的物质资源投入自然相对匮乏。由此造成校史文化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人员缺失、老化,兼职现象严重。只有给予校史文化工作持续不断的稳定投入,才能为校史文化工作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这种稳定投入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人主要指优秀访谈人员和研究人员;财主要指开展校史资料征集和校史文化活动的经费,以及校史陈列室现代化升级的费用;物主要指校史文物展陈、校史文化教育以及校史文化活动的场所以及相应的现代化展陈设施。基本的物质保障是大学校史文化工作繁荣发展的前提。

(二)校史文化的资源建设机制

校史文化资源主要指与学校历史相关的各种图、文、声、像、物等资料,如老照片、新闻报道、回忆文章、录音带、录像带、具有纪念意义的证件、徽章和书本、老校区遗址等校史文物资源以及其他精神文化资源。校史文化资源建设机制最根本的着眼点是进一步丰富校史文化的文物资源库,做好校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校史文化资源建设机制包括三个子机制:面向校友的校史文化资料收集、面向当前学校发展过程的校史文化资料收集、校史文化资料的整理。

校史文化资料的收集首先要面向老校友展开。一方面,校史是维系母校与校友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通过校史文化活动可以很好地把老校友聚集起来,使之成为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校友也是校史文化工作的重要资料来源,他们曾经刻苦攻读的求学经历,是当今时代学弟学妹们可以参照的重要标杆,请他们口述访谈或撰文回忆,都是校史文化资料的重要来源。

校史文化资料的收集还应着眼大学各项事业当前的发展。校史文化工作必须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整体布局。一方面,大学发展的每一件大事,每一个印迹,都是校史文化资料收集的对象,及时收集更便于第一手材料的获取,避免散佚和失真;另一方面,从校史文化资料的收集角度来看,每一届学生都是未来的校友,若干年后都是校史文化资料的直接来源。大学校史文化工作部门完全可以在学生工作系统和学校人事部门的协助下,为每个入校学生或毕业生和入职教师保留一段对学校期望或祝福的影像资料,现在自媒体手段如此发达,完全可以让大家自己用手机摄制完成后自行上传到指定系统,由相关工作人员分类整理保存即可。若干年后当他们都成为校友再回母校的时候,找出这些影像资料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必然能勾起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回忆,从而加强与母校的感情联系,这就是人文时代校史文化个性化的魅力。

校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收集完成之后,必须经过整理才能成为校史文化研究的基础材料。因为,很多材料可能因为主客观原因,存在讹误、错漏等问题,需要进行鉴别整理。以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中央团校于1948年9月在河北省建屏县(1958年并入平山县)两河村成立,并于当月举行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目前关于第一期学员的人数,至少可以见到六种说法:(1)中央团校首任校长冯文彬1948年9月18日向周恩来报送的中央团校课程表计划及学员情况统计表中记载,首期学员男生330人,女生17人,共计347人[2];(2)中国共青团网团史展览馆板块团史纵览栏目记载,1948年9月中央团校在河北省平山县两河村正式开学,第一期学员488人[3];(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主页上学校概况板块学校历史栏目记载,1948年9月来自各解放区的青年干部和平津地区的党的地下工作者500多人,在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县参加中央团校第一期普通班学习[4];(4)中央团校首期学员王杰的孙女王文婷回忆爷爷的讲述时说,首期学员有600多人[5];(5)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编写的《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1948-1998)》记载,第1期从解放区和国统区抽调大批青年学生和干部参加培训,共有708人[6];(6)首期学员李纯回忆,学工人员近千名开往良乡,其中六百多人参加接管天津工作,留在北平的二百多名学员参加了丰台、石景山、长辛店等地的军营[7]。这样就需要经过一个整理鉴别的过程:中央团校第一期1948年9月开学时的人数最准确的应该是校长冯文彬上报周恩来的347人;随着各解放区推荐学员陆续抵达西柏坡,学员人数可能有所增加;1948年12月开始,在全体学员分散参加接管平津工作、学校逐步迁往河北良乡(今属北京房山区)的途中,又举办了一些短期班、短训班,由此使得首期学员人数出现了多个版本。诸如此类的校史问题,是校史文化资料整理必须积极面对、着重解决的问题。

(三)校史文化的资源可持续开发机制

校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校史文化工作的关键环节。校史文化资源的开发环节最根本的使命在于使丰富翔实却又驳杂零碎的校史文化资源形成系统,构建一个关于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发达到发达的整体发展脉络,并通过这个发展脉络,展现出中国大学人求学求真、实干兴校的精神风貌。因此,大学校史文化资源开发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校史文化的研究工作,校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开发机制就是校史文化研究的可持续开展机制。

首先要推动校史文化研究队伍的建设。如果说校史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最好是由专门的校史文化工作人员负责,至少也要以校史文化工作人员为主,由校史文化工作人员主导,那么校史文化研究队伍则完全可以由相关专业的兼职研究人员来做,尤其是专业的历史学家不能缺场[8]。此外,相关学科的发展史及相关的学人史,完全可以委托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研究,校史文化工作部门只要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即可。方式上既可以采取广撒网式的请每一位教授都撰写研究小传,也可以就校史上的特定事项开展专题研究,委托相关当事人进行专门研究。只有研究队伍广纳贤才,研究和成果才不会千篇一律,才能使校史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要明确校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取向。校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不一定多么精深,但一定要让人感觉可信、可读。可信是指校史文化研究成果一定要建立于确凿的校史文化资料基础之上,决不能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之作。这就要求校史文化研究人员面对校史资料时,一定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考镜源流,鉴别史实。可读性则是指校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人文品质。除带有存史性质的史志年鉴作品必须严谨、翔实、全面外,校史文化研究成果一定要突出人文品质,即以“人”为研究主轴和出发点,决不能陷入“见物不见人”的误区。人文品质的体现可能是一件件的小事,但读完几件小事之后在人们脑海中就能清晰地勾勒一个大学学者或者青年学子的形象,不仅见贤思齐之感油然而生,更可展现该大学的精神风貌,比那些读了好几本却让人无法说出一所大学与其他大学有什么实质区别的校史著作强千百倍。

最后要注重校史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形式。好的内容也需要相应的形式来呈现和传播。大学校史研究成果对大学发展脉络的呈现,可以通过校史文物展览陈列、文字材料、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实现。不同的实现形式,一定要辅之以相应的传播手段,否则再好的研究成果也难以传播出去,特别是信息极度发达的今天,必将湮没在现代化的资讯汪洋之中。校史文物展览陈列形式在动员更多的人参观校史展陈的同时,还可以把校史文物电子化,或者拍成电子照片做成网上陈列室;文字形式则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等媒介影响读者;如果是纪录片则可以通过电视台、网站等进行传播。当今时代自媒体和手持终端高度发达,使得手机浏览挤占了越来越多的阅读阵地,校史文化研究成果可以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如微信朋友圈)进行传播,既能够降低传播成本,又可以极大地扩展影响力,尤其是在在读大学生之中的影响力。

(四)校史文化的育人机制

大学校史文化育人机制的根本使命在于使更多的人从校史文化的影响中获取成长发展的正能量。这一机制包括两条根本路径:一方面使校史文化能够吸引、影响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使更多的人能够融入到校史文化之中。

当代中国大学校史文化要吸引、影响更多的人,除了以上所述,还要建立比较固定的校史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来说,大学之所以存在,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在于获得一个安身立命的就业机会,大学的终极价值在于在富于想象的探讨、学习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结起来,在人与知识的互动中实现人文视域中的人生价值。对于广大学子而言,“通过学习校史,领略大师们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教学相长的学术风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崇高的精神风范,感受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和人生理想的坐标点。”[9]因此,大学人对于校史文化课程的需求是明显存在的,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完全可以推出兼具趣味性与学术性的校史文化课程,帮助每一个大学人与学校共同成长,成为校史文化的一部分。

当代中国大学要使更多的人积极融入到校史文化中去,必须不断增强校史文化的可参与性。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史文化活动是当代中国大学推动更多大学人融入校史文化的基本方式。具体而言,可以在校庆日举办校史文化节,通过各种形式来唤醒大学人对自己身边历史的记忆,促使更多的大学人认可并融入到校史文化中来。还可以公开征集相关文章、书画作品等并择优表彰、公开展览。对于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历经搬迁辗转的大学,还可以组织学生或者鼓励学生自发组织重走母校搬迁路活动,体验先辈师长创业兴校的艰辛历程。这种活动可能看似费用较高,但相较于单一的课堂说教,带有实践性的体验课程反而更能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因为青年人天生好动,喜欢体验尝试,反感简单说教。

[ 参 考 文 献 ]

[1]《10月校史馆参观接待统计》,http://xsg.tsinghua.edu.cn/publish/xsg/8500/2015/20151110084916079677256/2015111 0084916079677256_.html

[2]共青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1948.11-1949.9》,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628页。

[3]《中国共青团网团史展览馆板块团史纵览栏目》,http://www.gqt.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tszl/

[4]《学校历史》,http://www.cyu.edu.cn/xxgk/xxls/

[5]王文婷:《一张毕业证背后的故事》,http://www.ccyl.org.cn/zhuanti/qcgszj/gszb/200905/t20090506_233399.htm

[6]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志(1948-1998)》,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7]李纯:《中央团校第一期的回忆片段》,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8]周良书:《校史研究不应让史家“缺场”》,载《光明日报》,2013年2月20日。

[9]方林倩:《校史教育与大学精神》,载《光明日报》,2001年8月16日。

(责任编辑:张宇慧)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14年度宣传思想专项课题“激活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以全面推进高校校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传播为视角”(课题编号:JGWXJCZX20145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凤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主要研究教育学;

收稿日期:2016-02-26

崔保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共党史;

王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宣传部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新闻与传播学。

猜你喜欢

校史大学学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校史故事演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大学求学的遗憾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探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