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2016-02-10高中建
■ 高中建 陈 云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当代青年自我认同的本体透视与纠偏
■ 高中建陈云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青年的自我认同对于青年发展乃至社会进步具有关键性作用。同一性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偏差行为理论为分析青年的自我认同提供了理论支持;“自我”的身体存在、意识存在、社会存在实现了青年自我认同的三种表达;青年在价值观念、素质能力、社会交往、群体归属等方面的现实诉求则是青年自我认同的时代转换;自我意识的培养、和谐关系的建立、评价机制的建构、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认知能力的开发和提高,有助于青年自我认同的建构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当代青年自我认同本体透视
陈云,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青年问题。
个体自身的和谐作为和谐社会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其他和谐关系建立的基础。自我和谐强调自我发展的协调,心理学上意味着自我认知与发展的统一,即自我同一性。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在自我认同上出现了价值观念的冲突、群体角色的混乱、发展方向的迷失、个体人格的异化等问题,影响了自我的同一性。对此进行认知、把握和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年自我认同的理论分析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自我认同是个体在建构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对价值观念、个人能力、交往关系及群体归属等方面的自我认知,是在追求自我发展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建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一致。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变迁,理论分析及研究视角应该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1.同一性理论——自我认同的发展诉求
同一性理论以青年个体同一状态的实现为研究主题,强调青年个体在发展目标上的自我同一性。一方面,自我认同追求自我同一性的实现,即在个体的反思实践中自我型塑,实现自我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自我认同也是在个体认知自我与周围的关系、自身角色定位及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实现的,在认知矛盾和行动选择中才能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诉求。
2.人的本质理论——自我认同的特质把握
苏格拉底在研究人的本质理论时强调“认识自己才能了解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也是当前学者们研究自我认同的根本理论支撑。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变得现实而具体,自我认同是在经历与实践中获得的个人反思与认知积累,是人们的反思性创造出来的[1]。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个体一切体验与认知的获得,皆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社会关系影响着自我认同的建构。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的特征,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不断发展,自我认同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有不同的内涵特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关系复杂多变,青年的自我认同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建构”,人的本质理论成为自我认同特质分析和把握的科学基础。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自我认同的目标建构
自我全面发展、自我解放的状态和结果表现为自我认同,人的需要及能力全面发展、个体与社会关系协调、个性得到全面展示都是青年自我认同建构的最终目标。关于青年自我认同的目标,无论是为了实现个体认同的建构,还是为了应对社会的转型,抑或是对青年自我认同问题的规制,其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主观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丰富自我的完整性,实现青年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正是青年自我认同的目标依据,青年的自我认同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体现。
4.结构功能理论——自我认同的社会调适
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行动体系,任何一个行动体要想生存并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适应环境的功能、动员内部资源实现目标的功能、通过一定手段在各组成部分间协调一致的功能、维持一定的规范模式的功能[2]。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需要在不断调适中进行自我内部的反思性认知与评价,坚持以社会标准为自我认同的行动选择,追求自我评价及发展与社会评价及发展相一致。总体来说,在现代化时期,关于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发展的研究、个体主体性确立的研究、群体对青年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及青年自我价值的认同研究等都是基于结构功能理论展开并加以分析的。同时,青年认同过程中呈现的网络空间的“自我”分裂、自我评价的扭曲及由此所产生的偏差、越轨行为等现象也是社会结构复杂性的体现。
5.社会分层理论——自我认同的个体差异
马克斯·韦伯在多元社会分层研究中指出,社会因经济、地位、能力及权力的不平等而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而社会阶层影响着青年的自我认同并体现出差异性。从研究对象来看,学者们关于青年自我认同的研究是以阶层划分为前提的,如研究外来非正规就业者、农民工、当代大学生、青年公务员、中产阶层等特殊社会群体的自我认同,都具有社会分层的认知理路;在重塑青年自我认同时,因认同能力、受教育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出现了诸如有些青年对身份地位认知清楚,有些则出现不同程度的混乱;有些青年能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有些则出现了个体归属感的迷失或消极自我认同,这也是基于社会分层的个体差异来把握的。
6.偏差行为理论——自我认同的消极后果
偏差行为所解释的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了某个社会位置所规定的角色行为、违背社会所期望的规范的现象。吉登斯认为,“自我”是一种紊乱的现象,自我认同是对一个人自我发展延续性的反思,这样看来,当个体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出现不协调时,青年的发展可能会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角色认知不清晰从而导致偏差行为的发生。同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后现代性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渗透,使青年的自我认同标准也会出现偏差和失误,当下诸多学者也会依据偏差行为理论对青年自我认同出现的问题给予学术阐释。
二、青年自我认同的三种表达
“自我”作为自我认同的主体和客体,是自我认同的核心要素,自我的存在首先要有身体存在作为实体性支撑,其次需要意识存在作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最后自我是社会的人,社会关系存在是其外在行为和语言表达的条件,也是自我认知及个体价值体现的场域。
(一) 身体存在超越了遗传规制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肉体组织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交流、自我实现所依据的实在基础,青年个体对生理特征诸如长相、身高、发育程度、身体素质及智力状况等方面的认知是其开始并形成自我认同的最早阶段。就传统社会来看,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个体对身体特征的关注主要放在温饱及身体发育等方面。当今社会,青年在对待美的态度及行动上开始了与生理认同相一致的追求美的行动,诸如整形手术、运动减肥、皮肤护理及相关的形塑活动。同时,在媒体推动下青少年也会形成错误的自我身体意识[4],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我厌恶、自我嫌弃甚至自我心理性别扭曲等不良反应。
(二)意识存在来源于实践和记忆
个体意识丰富了人的意义与存在,借助于意识的能动作用,个体可以通过反思进行自我认知与评价,更好地进行自我建构。社会实践、经历和记忆共同构成了自我认同的主要来源。首先,意识是实践的结果。主客体之间理论关系的生成和发展是建立在个体物质需要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5],青年的自我认知及其认同建构根源于此。其次,自我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体对自我认知-内化-反思-重构的实践过程。随着青年网络社会生活特点的凸显,出现了与“现实世界”对应的“虚拟世界”样态,个体的生活实践形式在这两个“世界”中呈现出多样态的变化,自我意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青年个体自我认同的建构过程也是自我不断认知与反思的过程,其来源就是我们的经历与记忆的“常规”——给人以熟悉感、舒适感或刺激感的生活中的习惯和惯例。自我认同中的反思性选择也是在个体成长中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对经历或记忆中已形成的常规进行重新审视,尽可能多地考虑未来将面临的困难与风险,并动用我们在以往经历中获取的或者记忆中储备的、已有的资源去做出的,当然,理想的自我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当下,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家庭结构裂变、文化及生活方式多样等,青年的经历也出现了片段化、碎片化,记忆的“常规”被打破,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冲击在影响青年生活经历的同时,也出现了记忆连续的中断、认知混乱及失真等问题,从而使作为意识存在的自我也有了新样态。
(三)社会存在深嵌于社会交往之中
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每个人都生活在既定的社会场域之中。自我认知是个体本身在成长环境中将自身与他物一起看作客体的过程,自我根植于社会交往且以群体为背景,自我认同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之上,是一种动态过程。当今社会转型这一“惊险大跳跃”引起了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影响着青年的自我认同。传统社会宗法中的血缘性及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长者为上、年老为本的思想逐步改变,本位概念的主体从老年逐渐转变为青年,现代化的发展也给个体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认知标准不断转换,个体的自我认同变得更加自由和丰富。
其次,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影响着自我认同的建构。一方面,社会建构论者认为,处于同一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在互相交往及言语空间中“建构”了认同,群体作为个体互动交往的空间载体,为成员个体提供了构建自我认同的材料和背景。因此,促进群体的良性发展,强化对群体价值观的引导,也是实现青年自我认同的一条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青年个体所处的群体地位与自我同一性的良好状态成正比,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决定着自身的情感发展及自尊,青年个体对群体中成员关系质量的认知,如青年的人缘好坏等,是其进行自我认知与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随着以网络群体为代表的新聚群的逐渐流行,“亲密关系”的转型使得信任标准碎片化、模糊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我认同变得更加复杂。
最后,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影响着每个人的自我认同。个体的态度及情感影响着群体间的竞争与合作,而这一态度和情感是由既定群体决定的。一般来讲,青年个体是在群体的竞争与合作中获得归属感、荣誉感,获得自我的认知与反思、价值的肯定及认同。但是,群体间的竞争与合作难免也会发生冲突,尤其在涉及利益时,群体关系就会出现障碍。虽然群体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青年个体更深刻地认知自身的归属,有利于青年个体的自我认同,但关键是如何驾驭和解决。随着价值多元化及经济利益的调整,群体定向的态度与情感也常常具有消极化、暴力化倾向,群体对青年个体的指导也失去了原有的“良性标杆”,此时,青年个体在群体定向与自我定向间会出现抉择的困难。
三、青年自我认同的时代转换
从青年认知的角度来讲,自我认同的内容不外乎自己身份归属的确认以及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同时,社会交往的状况也会影响认同的样态和结果。因此,价值观念、素质能力、社会交往、群体归属等都是自我认同的重要内容,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具有时代特点。
(一)价值观念上更加个体、功利、开放和多元
“当代认同问题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问题,进一步讲,所谓身份感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认同”[6]。个体通过自我的认知及追问,明确自己的身份及存在的意义。随着当下发展诉求的多样化、社会的转型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青年的价值观念正逐步走向个体、功利、多元和开放。
首先,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更加强调主体性,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这一特点在80后、90后青年群体内更加凸显,他们在处理自己的工作、学习、婚姻等人生大事时,主动进行选择和承担。当然,个别人也因此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他人利益,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其次,价值选择务实功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及物质享乐的推崇使得青年的价值选择更加务实功利,理想不再是青年仅有的精神支撑,现实的追求与发展同等重要,当代青年的成才目标向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指标”靠拢,价值选择的功利性增强。然而,过于务实功利导致他们政治信念淡漠,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冲突,自我认同过程中的自我内部状态和社会要求出现偏差。最后,价值取向开放多元。当前,青年的主流价值意识受到冲击,价值取向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朝着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青年存在着价值认知多元化趋势,比如,他们的行为选择有的出于政治因素、有的基于经济考虑,出现了理想信念虚无、价值态度模糊甚至错误的价值追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同时,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本位的一元价值观与个人本位的多元价值观之间常常发生摇摆,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选择。当然,开放多元的价值取向有助于他们以更加客观、包容的心态迎接挑战,评价和思考问题,并能在自我认同过程中以积极的心态处理自身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实现自我的健康发展。
(二)素质能力偏重科学研究、媒介运用和情感调控
个体能力是青年形成正确判断力与选择力的基础条件,是其进行自我认知及自我评价的基本要素,能力的高低影响着青年自我认同的广度和深度。(1)注重科技能力的提升。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青年对个人能力的诉求更多地转向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上,自我认知的过程也非常重视这方面能力的习练和评价,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更激发了青年群体对科研能力的认同感和成就感。(2)重视新媒介工具的使用。随着传统的“单通道”传播模式的退化,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日益兴盛,90后群体开始注重新媒介时代下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培养[7]。他们对操作技能的发展也逐渐向新媒介运用及信息素养转变。可以说,当代青年已将自身新媒介素质的认知和评价纳入到自我认同的范畴。(3)强调心理情感的调节能力。自我适应及其协调能力在青年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代青年生活环境的优越性、稳定性使得他们很少经历较大的磨难与挫折,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强迫症、依赖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较严重,甚至出现抑郁和自杀现象,这进一步说明青年在竞争及自我发展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心理情感调节能力的培养。
(三)社会交往趋向异性偏好、自我封闭
“自我”需要在社会交往中予以认知与发展,通过交往,“镜中我”给予反思与评价的参考,个体从交往中得到的认知影响着自我评价及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当代青年在交往类型、方式上的转换以及广度、深度上的拓展,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有了新变化。(1)注重异性交往中的自我认知。青年个体除了在同性群体的交往中获得自我认知以外,异性交往呈扩大趋势,大多数青年有3个甚至5个以上异性朋友,只有不到10%的人基本没有异性朋友[8]。青年在与异性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一系列社会行为及角色扮演对自我建构有较大影响,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2)自我交往封闭化、内卷化。随着价值观念的变化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当代青年的社会认知也出现了问题,甚至采取错误的表达方式予以逃避,导致自我认同的混乱与偏颇,自我交往封闭化、内卷化就是一个典型问题。这种状况若不改善或加以积极引导,易出现性格孤僻、自闭等不良症状,有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群体归属虚实错位、乡土意识弱化
自我认同或者同一性是在肉体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形下获得的具有“本体性安全感”的一种稳定状态[9],自我认同的同一性的标准可以在群体归属中找到答案。归属是个体通过他物的共同特征从而肯定自己的“安全存在”,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找到了自己的群体性。青年群体归属的选择是其进行角色定位、社会认知、自身评价的一种外在表达。从虚拟和现实两方面来看,当代青年在群体归属方面的自我认同也出现了新问题。(1)网络群体盛行,社会角色错位。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青年网民形成了稳定的网络群体,并产生了相应的群体意识和情感归属。然而,网络群体削弱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联系,导致个体在现实群体中产生“被遗弃”的心理困惑。同时,虚拟世界的自我与现实世界的自我又常常出现矛盾,产生“自我”分裂,进而导致自我迷失。(2)社会流动频繁,乡土归属弱化。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乡土社区是青年自我认同的主要社会化基地和场所,宗族亲情等因素孕育并发展着个体情感和自我意识。随着社会流动加剧,乡土意识缺乏,青年开始去家庭之外的群体中寻找归属,形成多群体归属、多认同标准、多角色选择,甚至认知标准、归属依赖及赞同资源也会出现暂时空缺,使青年在自我同一性的建构过程中出现迷茫、“存在性焦虑”及感情归属弱化等不良现象。
四、青年自我认同的教育引导
自我认同包含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两部分,教育的引导作用要想在青年的自我认同中得到有效发挥,必须介入自我认同过程的每个阶段。
第一,注重培养青年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我认同的逻辑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证明自身的存在性,就是要通过个体的特性及价值而获得社会的认知与承认,因此,教育者要为青年提供和谐宽松并具有包容性的环境氛围,引导不同的青年个体对自身个性及天赋进行认知与发掘,强化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每个青年的健康成长。
第二,建立和谐广泛的交往关系。交往作为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方式,是个体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反思的基本途径。一方面,教育者应帮助青年拓宽交际范围,开展多主体、符合当代青年需求及感兴趣的社会交往活动;另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信心与氛围的前提,教育者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爱和关怀实施教育引导,让青年妥善利用“同伴教育”、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评价来认清自身的优缺点,发挥自我同一性的张力,从而拓宽自我认知的空间,优化心理情境。
第三,重视自我评价机制的科学建构。自我的评价不能局限于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还应考量社会的需要与要求,教育者必须打开青年的防御、戒备心理,引导青年个体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自我,准确把握评价标准。同时自我评价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形式,需要不断予以训练和强化,在认知-互动-反馈-辅导-再认知的反复中提高自我评价效果。
第四,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自我实现。价值观是一种认知思维取向,对动机有导向作用,可为青年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提供方向引领。对于青年个体来说,其发展过程中的动机和愿望具有多样性,但从社会角度衡量的话,并非都有意义和价值,甚至还会误导自我认同。因此,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承认个体创造及个性化的同时,鼓励青年将自我理想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勇于探索和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树立生命的最高意义在于奉献的理想信念,理性权衡个人和集体的价值关系,在追求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和谐统一。
第五,开发和提高青年自我认同能力。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意味着对天资、能力、潜力的充分利用和开发,因此,自我认同的实现离不开对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冲突是自我认同实现的关键,为此需要培养和提高自我防范和调节的能力,妥善化解自我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有效调节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的冲突,达至积极的自我认同。青年自我同一性发展所需的社会行动及意志能力有待加强,自我认同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险阻,需要挖掘自身的本质力量,坚定意志,持之以恒,在不断解决冲突和问题中实现自我同一性。
[ 参 考 文 献 ]
[1]李慧敏:《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认同与教育——以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为视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风笑天:《社会学导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4]高星 徐松美:《偏差与虚拟:减肥报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消极影响》,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5]萧前 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页。
[6]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7]360互联网安全中心:《90后移动互联网调研报告》,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605/c40606-25105576.html
[8]陈微:《当代青年交往类型与交往形式的变化》,载《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页。
(责任编辑:王俊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支持课题“建构与导向: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研究——基于青年偏差行为的分析”、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状况与消费行为研究”(课题编号:ZN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中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河南省重点学科社会学带头人,主要研究青年及社会问题;
收稿日期:2016-02-20